到一线去感悟新闻的理念和意识
2012-04-29任国战
任国战
笔者被派做驻站记者,转眼间三年过去了。三年来,笔者且行且思、且感且悟,在驻站工作方面有几点心得体会,整理出来与同行分享。
大局意识
原来在河南日报采访部做记者时,每当有人谈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之类的话题时,自己总是心不在焉,总觉得那东西离自己很远,抑或很近也看不见、摸不着,有点虚无缥缈。因为,不管你有没有这种意识,部门主任交代的任务和例行的报道就在那里放着,你都得不折不扣地去完成。一句话,“中心”、“大局”意识很淡。
到地市记者站驻站后感觉马上就不一样了。因为每当你“中心”、“大局”意识淡漠时,工作就会感到不太顺手,似乎有一张无形的网在羁绊着你。而当你有了“中心”、“大局”意识,并且主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之后,工作起来就会左右逢源,如鱼得水,一顺百顺。
那么,对一个驻站记者来说,什么是“中心”,什么又是“大局”呢·几年的实践告诉我,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中心”和“大局”,比如,对一个市而言,它的“中心”就是市委、市政府一个时期的经济、改革、社会发展与民生工作,它的“大局”就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总体工作思路。就一个县区而言,它的“中心”就是县区委和县区政府一个时期的经济、改革、社会发展与民生工作,它的“大局”就是县区委和县区政府围绕这些中心而实施的重点工作。又如,一个城市正在申报国家级卫生城市,这时候“创卫”就是该市当前的中心工作,围绕“创卫”努力营造的社会氛围就是大局。作为记者,配合“创卫”工作进行宣传报道,就是围绕了中心,服务了大局。而不同的时期又有不同的“中心”和“大局”。这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去认真把握,细心揣摩。
不少驻站记者都有过这样的体会,有时候,费劲给当地写了不少报道,却未能获得良好的宣传效果。而有时不经意发了篇报道,却受到广大群众的普遍好评。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通常是我们的报道“写到点子上了”,套用一句俚语就是“挠到了痒处”,也就是说,这样的报道围绕了当地市委、市政府的中心,服务好了大局。近年来,安阳市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重点,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安阳记者站对此积极配合,先后以《安阳经济努力实现亮丽转身》、《安阳通过“两手抓”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提质增量》、《安阳:抢抓发展机遇 加速旅游业转型》等为题进行了重点报道,报社和当地政府给予了积极回应,有力地促进了记者站各项工作的开展。
责任意识
作为报社派驻地方的一名驻站记者,一定要牢记,无论是对地方党委政府还是对报社报纸,我们都是有责任的。这个责任体现在具体的新闻报道上,就是我们不能漏报当地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所谓重大新闻事件,是指当地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值得在更大范围推广的先进经验等,衡量这些重大新闻事件的标准,就是看它们首先是否构成了新闻,其次该新闻是否在更大范围内具有典型意义。属于重大新闻,该报未报,对驻站记者来说就是失职。
有了这种责任意识,我们就会时刻睁大眼睛,耳听八方,时刻保持新闻记者的职业敏感性;没有这种意识,我们就会放松警惕,让新闻从我们身边偷偷溜掉。但是,我们也不能为了不漏报地方新闻而见啥报啥,因为我们同时还有一种责任,那就是对记者站所属的报社报纸的责任。记得有位老师说过:“今天的新闻就是以后的历史,好的新闻是历史的坐标。”参加工作近20年来,特别是到地方当驻站记者后,笔者见证了许多新闻的发生、发展以及变化的过程,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比如,我们在新闻报道中经常会引用一些数据,以此来进一步证实新闻的真实性,运用好了会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运用不好或不准确则会适得其反。因此,写作新闻时,我们必须要坚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社会负责的原则,认真对待自己采制的每一条新闻,保证其真实性,使其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协作意识
由于报社人手有限,目前多数记者站大都是一个记者在驻站,单枪匹马作战是记者站的常态。所以,驻站记者一定要树立一种协同作战的思想意识。
首先,要与报社编辑部的记者搞好协作。驻站记者都有过这样的体会,每当地方上有重大节庆活动时,常常疲于奔命、力不从心,弄得自己心力交瘁,即使使出浑身解数,最后还是招架不住顾此失彼。这时候,如果我们向报社编辑部提前做个汇报,一般情况下,报社在对活动做过研判后都会制订出报道方案,派出记者前来配合,这样既解决了人手不足之难,同时有了报道计划,也会让编辑部明确采写计划,尽早安排版面使报道及时见报,实现两全其美的效果。
其次,要与地方宣传部门搞好协作。现在每个地市下辖县区少则四五个,多则十多个,同时下面还有教育、工商、土地等数十个局委,可以说大新闻不多,小新闻不少,驻站记者一人平日确实忙不过来。要想做到既不遗漏新闻,又能及时获得新闻,就要与宣传部门和地方通讯员做好沟通,沟通顺畅,事半功倍;沟通不畅,事倍功半。为了与地方通讯员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安阳记者站充分运用网络、通信设备等便利条件,通过设立QQ新闻群和手机电话群,与各县区和各主要局委的50多名骨干通讯员保持全天候联系。这种联系的建立,不仅有助于驻站记者及时获得新闻线索,更重要的是可以全面把握整个区域的新闻动态,更方便地与通讯员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
但切记与地方通讯员搞协作,并不是让人家写好稿子,记者署个名字那样的“不劳而获”。所谓的协作,就是要协同作战,协同采写,具体到每篇新闻稿件上,就是要和通讯员一起到新闻现场,一起采访,一起研究,共同来完成新闻稿件的采访任务。
民生意识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四个重在”中,专门提到“重在为民”。作为一名记者,民生意识不可或缺。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说的是当一名记者要刚正不阿,敢于坚持正义,时刻胸怀群众,为老百姓鼓与呼。应当承认,由于考虑到地方党委政府的形象,驻站记者作正面报道的多,作舆论监督报道的少,但少并不意味着不去做不能做,凡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舆论监督报道,还是要做的,当然要讲究技巧和“火候”。比如,当地方群众对某项工作有不满情绪,地方政府正在想方设法维稳时,记者应当去做说服劝导工作而不能火上浇油。适合公开见报的,我们可以公开见报;不适合公开见报的,我们可以通过内参等形式向主要领导反映。总之,无论是直接报道还是通过内参反映,目的都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把矛盾激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既维护了政府形象,又帮助老百姓解决了实际问题。
当然,新闻报道为民,并非只有舆论监督,许多正面报道同样可以起到为民的实际效果。老百姓的生活涉及柴、米、油、盐、水、气、电、热,甚至道路交通、气候变化、政策解读、信息传递,老百姓都十分关心,如果在这些方面我们及时给他们提供更多的信息,同样会受到普通读者和老百姓的欢迎。
总之,只要我们真正树立了新闻为民的思想和意识,就有报道不完的新闻线索和报道话题。
慎独意识
“慎独”一词,出自《礼记·中庸》:“莫见乎隐,莫现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道德修养必须在“隐”和“微”上下功夫。这方面,新闻记者和其他行业人员相比经受的考验更多,尤其是驻站记者,长期一个人在地方工作,在日常采访活动中,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如果意志薄弱,信念动摇,是很容易被居心叵测的人拉下水的。所以,只有通过慎独不断检视自己的言行,克服自己的私欲,才能经得起考验,受得住清贫,磨炼好意志。
不为物欲所惑,这是慎独的最低要求。树立慎独意识,更重要的是要提醒我们,要利用难得的空闲时间不断地充实自己。在地方驻站,忙的时候找不到北,闲下来的时候则又有大把大把的时间供自己支配。如果我们不知道珍惜,就会把晚饭后的时间白白地浪费到电视机前、觥筹交错的酒桌上或海阔天空的闲谈中。相反,如果我们把这些时间都充分利用起来,读几本有用的书,写几篇有价值的论文或学一些经济法律方面的知识,不仅会让我们驱除寂寞和孤独,而且会使我们的业余生活变得异常充实,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驻站记者,还需要树立政治意识、新闻敏感意识等,在此不一一赘述。
(作者为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驻安阳记者站站长)
编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