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高地市党报新闻的感染力
2012-04-29刘更须
刘更须
【摘要】在新闻报道中记者通过文字技巧使读者在接受新闻内容的同时,呈现一种视觉上的感受和体验。也就是说,采写一篇新闻报道,一定要让读者感觉到文字的力量,感觉到故事中的细节,这种感觉或者是一种视觉的,或者是一种嗅觉的,也可能是一种触觉的。自觉地借鉴电视媒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可以使记者以更为独特的感知方式和丰富的审美眼光去发掘生活,从而使我们笔下的叙事语言更加形象、丰富,增强报纸新闻作品的感染力、可读性和吸引力,提高表达效果。
【关键词】电视媒体;地市党报;“三贴近”;新闻现场;传播效果
《平顶山日报》2006年起在第二版《综合新闻》版开设《百姓故事》栏目。这是一个全新的栏目,如何办好,我们当时心里没底,感到压力很大。于是,我们有意识地关注中央电视台的《百姓故事》、《艺术人生》和《讲述》栏目,在对《百姓故事》栏目有了更多感性认识的同时,也对电视媒体后来居上的冲击力有了更深的体会,对如何增强报纸新闻作品的感染力有了初步的思考。
央视《百姓故事》、《艺术人生》、《讲述》栏目的启示
《百姓故事》的初衷是让更多的普通人走上荧屏,讲述他们令人感动的故事。现在看来,《百姓故事》的平民化、近距离和实打实,内蕴了一种文化意义上的“回归”和美学意义上的“归真”。现在,放眼全国卫视、纸媒,与《百姓故事》栏目类似的平民化、生活化的故事栏目遍地开花,且多已取得成功。
《艺术人生》栏目的主旨是用艺术点亮生命,用情感温暖人心,探讨人生真谛,感悟艺术精神。走进《艺术人生》栏目的嘉宾都是当今文艺圈的重量级人物,他们习惯把内心的声音尘封在心灵的最深处,习惯用笑脸面对镜头展示美丽和闪耀的一面。《艺术人生》栏目总能用独到的电视表现手法营造出一种让嘉宾动真情、吐真言的氛围,让他们真实展示自我,流露真情实感。温暖的情感正是这个栏目最大的亮点,也是它的成功之处。
《讲述》栏目起源于百姓故事,是百姓故事的延伸和拓展。《讲述》栏目侧重于动人的故事,以主人公第一人称叙述为主要叙事角度,访问者不参与叙事、不交代情节、不评论。栏目的思想追求及价值取向具体体现在故事的选择、讲述方式的处理上。
这三个栏目对我们最大的启发是对细节的强化处理和对主人公面部表情以及下意识动作的特写。通过这些独特的细节、表情、动作,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在观众面前展现出来。唯有情字最动人。人的内心其实是很柔弱的,很容易被打动、被感染。这三个栏目以最具穿透力的思想和情感为切入点,每天都吸引和感动着亿万观众,实现了新闻传播效益的最大化。
这三个栏目都是以老百姓为主角,讲述普通百姓生活中的故事,呈现人生百态,与观众形成良性互动,把栏目的立场和观点春风化雨一样传达出去,可以说是新闻作品“三贴近”的典范,值得所有媒体尤其是我们报人深思与借鉴。
新闻作品“电视化”符合新闻传播规律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电视新闻最大的优点就是直观可感,它可以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传播效果,真实客观地呈现生活的原生态,事物的形状色彩、故事的是非曲直、人物的悲欢离合都可以由观众自己去观察、体验、感受、思考,直至产生共鸣。
所谓新闻作品“电视化”,就是指在新闻报道中,记者通过文字技巧使读者在接受新闻内容的同时,让读者有一种视觉上的感受和体验。也就是说,记者采写一篇新闻报道,一定要让读者感觉到你的文字的力量,感觉到你故事中的细节。这种感觉或者是一种视觉的,通过你的文字看到一种画面;或者是一种嗅觉的,通过你的文字能闻到新闻现场的味道;也可能是一种触觉的,通过你的文字能触摸到新闻报道人物的喜怒哀乐。
从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规律来说,所有的认识都是以客观的具体事物为出发点的。人们总是先看到各个事物的表面现象,看到各个事物的断面以及各个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换句话说,人们总是相信自己亲身“感觉到”的东西,相信自己“感性”的认识。
新闻作品要想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就必须尊重读者的“理解的过程”,尊重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缩小作品内容与读者的距离,尽量展示从大量生活现象中筛选和提炼出来的典型现象和具体可感的形象,使读者有充分思考和回味的余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才能吸引人进而感染人。
自觉地借鉴电视媒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可以使我们以更为独特的感知方式和丰富的审美眼光去发掘生活,使我们的语言表现力得以增强,从而使我们笔下的叙事语言更加形象、丰富,增强文字新闻作品的感染力、可读性和吸引力,提高宣传效果。
新闻作品“电视化”的实现途径
地市党报自觉地借鉴电视媒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增强新闻现场视觉感,把新闻作品“电视化”,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受众的不同需求,让他们各有所得、各有所爱,这也是坚持“三贴近”原则、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内在要求。目前,一些地市党报的新闻报道之所以空泛、干瘪、枯燥,拒人于千里之外,首先是采访不深入,或是围着领导转,或是电话采访,或是照抄简报,或是在通讯员的稿件上贴标签,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其次是不了解、不尊重读者的认识规律,新闻中没有矛盾冲突,没有动人的故事,没有细节,没有个性化的语言,没有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反映,平铺直叙,干巴生硬,全然无视读者的需求和感受;再次是新闻表现手法僵化、单一,记者的个人综合素质尤其是新闻敏感和文学素养有待提高。
新闻作品“电视化”,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坚持“三贴近”原则,选题时要以普通老百姓为出发点和着力点,写作时要努力揭示新闻报道内容同普通老百姓切身利益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提高新闻作品的吸引力。如《平顶山日报》所刊发的消息《邢铺村做大西红柿产业》,记者在报道这个西红柿种植专业村的经验的同时,充分发掘邢铺村西红柿种植业与普通市民的关系,从而有效地增加了信息量,增强了吸引力。
第二,提高新闻报道的故事化写作水平,注重人物和故事的典型性,发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以点带面,以小见大,提高情感信息量,以增强稿件的可读性。如《平顶山日报》所刊发的消息《赵宝顺:秸秆种蘑菇效益还不错——卫东区30多户村民取经后纷纷效仿》,稿件的主题是反映卫东区因地制宜引导农户用秸秆种蘑菇的事,文章的主体却是非常生动的种植大户赵宝顺如何用秸秆种蘑菇的故事,政府部门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绩只是作为新闻背景予以简要交代。稿件以点带面,举重若轻,读来令人兴趣盎然。
第三,提倡新闻报道的散文化写作,提倡简洁、朴实、生动、活泼的文风;多一些新闻现场(客观呈现),少一些主观叙述;多一些细节描写,少一些粗枝大叶;多一些具体的解读,少一些抽象的数字和概念;多一些新闻当事人的个性化语言,少一些空话、套话、假话;多一些感情色彩,少一些枯燥乏味,以增强新闻作品的感染力。
《平顶山日报》的《好人之歌》栏目所刊发的《高淑彩:知恩图报做好人》,报道了平煤神马集团七星公司通风队普通女工高淑彩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感人事迹。文中的一段现场描写很传神,也很写意:“记者走进高淑彩家时,心里沉甸甸的,鼻子直发酸。高淑彩家租住在七星公司分配的平房内,一室一厅。尽管已近中午,外边阳光强烈,可进屋半分钟后才能看清屋子里的陈设:一台18英寸的旧彩电,是亲戚换大彩电后送来的;一台双缸洗衣机是十几年前结婚时买的最奢侈的嫁妆,如今下部分漆块斑驳不堪。墙壁的墙皮成块地剥落,裸露出里边的土和秸秆,不少地方裂出了一道道口子,碰一下就会有碎块扑扑地剥落。”家境贫寒,善举不断,煤矿女工高淑彩无私的爱心令人肃然起敬。
只要我们新闻作品的主题是积极向上的,只要我们的报道内容是客观真实的,运用何种最佳方法把它呈现出来,求得最佳的传播效果仅仅是一个技术性问题。正视电视媒体直观可感的优势,借鉴其表现方法,把新闻作品写活、写生动,写得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简明、直白的新闻也变得五彩缤纷,这是提高报纸公信力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平顶山日报社)
编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