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成为小学数学有力帮手
2012-04-29李树菊
李树菊
将信息技术引入小学数学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信息技术成为小学数学有力帮手。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也广泛使用。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为数学教学编制的系列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和使用为教师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教学效应。它的出现,为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1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整合”的主要含义是结合、融合、集成、成为一体、一体化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学习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与学方式。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我国面向未来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联系和继承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特点,对它的研究与实施将对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国外将这种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方式称为数字化学习。
2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冲突,激发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学习也就成了负担。”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
小学生大多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时间比较短,喜欢多变、宽松的教学环境。静态的文字、课本及教师的口语则满足不了学生比较活跃的心理需求,他们在安静的教室里往往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认为老师是演员,自己是观众,是旁观者,因此,思想容易开小差,使教学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多媒体计算机通过声、像、动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其新颖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不断地给学生以新的刺激,使学生的大脑始终保持兴奋状态,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增强了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兴趣,将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他们会克服一切困难,充满信心地学习数学,学好数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例如,在教学“乘法的意义”时,可用动画的形式展示:原来有5辆车,后来又来了它的2倍。学生在观察后,用自己的话说出动画表示的意义。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利用空间图形的分、合、转、并、移、裁、展等多种形式的动画,再结合有关必要的解说和优美音乐,产生立体效应,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同时通过启发性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自我挖掘各图形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有关计算公式的推出。动画模拟不但能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似有非有、难以理解之苦,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化被动为主动,产生特有的教学效果。
3 自主探究,探究信息技术与
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之路
教师所提供的供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材料应尊重教材,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利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学习、探究。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教师用Flash制作几个课件,然后又做了几个有关圆的知识的超文本链接,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教学中先用屏幕展示,将一个圆平均分成16等份(近似的小三角形),然后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的图形,随后将圆分成32、64等份,还拼成长方形,寻找圆和长方形的相互转换化,并用动态演示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周长一半,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半径,然后让学生应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自然而然地推出圆的面积公式。学生可以通过这些直观的动画学习新知、探究新知,并在自主探究中根据个人需要自主选择要了解的部分,将学习的形式更加自主化。
4 利用信息技术设趣激情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关键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
现代信息技术以其本身的特有的功能而具备了趣味性的特点,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极高的价值。利用信息技术的动画、图形、图像、文字、声音等多种表现形式,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能使学生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知识的心理状态,从而激发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地掌握学习中的重点、难点,使教与学活动达到和谐统一。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先用计算机展示一幅图像清晰、色彩鲜艳的秋天图景,并声情并茂地说:现在是秋天,你们看,秋天多美啊,火红的枫叶,美丽的蝴蝶,青翠的松树……来到秋天的大自然中,你会发现很多美景。同时,电脑一一展出枫叶、蝴蝶、松树的图案,接着让学生找出这些图形的特点。
又如,在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课前教师安排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经(包括上网)搜集有关数据,课上由学生代表汇报。他们带来的材料,有的是某两个星球之间的距离,有的是中国土地面积大小,有的是今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收视率……通过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学生不仅轻松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且成功地接受了一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的整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兴趣盎然,他们充分发挥多种感官功能,动耳听,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获得了更多的自我表现的机会和空间,使课堂充满活跃的学习氛围。
5 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启发学生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而有的数学知识又比较抽象、枯燥,难于理解,这就构成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如在教学行程问题中相遇问题时,比较抽象,学生难于接受。于是用多媒体模拟小强和小丽同时从自己的家里出发相向走向学校的情景,学生倍感兴趣,同时还能使学生清楚地观察到:两人1分钟各行了多少米?2分钟呢?3分钟呢?当两人经过4分钟时,出现了什么情况呢?(相遇)两人所走的路程和与两人的距离有什么关系?这样信息技术以它丰富的表现能力、良好的启发性作用,形象地为学生分析了数量间的关系,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研究、探索新知识的热情,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新军屯镇新军屯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