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谁改变了谁?
2012-04-29赵小玲
人类似乎是大自然中最强大的动物,是他们改变了自然,改变了环境。可谁又能否认,自然、环境也在改变着人类。没有黑夜,人类怎么会想到发明电灯?没有细菌,人类怎么会发明抗生素?没有大自然中的一个个难题,何来人类的一点一滴的进步?大千世界如此,我们的教育呢?我改变了教育,还是教育改变了我?我改变了课堂,还是课堂改变了我?我改变了学生,还是学生改变了我?……
上学期,原六(1)班班主任怀孕了。也许是孩子们到了青春期,叛逆心理加重了;又或许是知道老师怀孕无暇多顾及班级管理,他们那群孩子彻底放“飞”了。任课老师频频告状:课堂教学无法照常进行,原先淘气的只有几个,现在变成一片;课上聊天不要说,还有人打游戏,甚至几人围起来打起了扑克……宿舍里也是“战事连连”,生活老师叫苦连天。后来一次自习课,他们上演了全校众人皆知的“蛋糕”事件。他们的行为引起了学校领导的关注,所以第二学期一开学领导便把班主任的头衔交给了我。面对这群叛逆的孩子,我决心好好引导、管理,努力改变六(1)班的现状,让他们旧貌换新颜。
开学第一周,我按兵不动,只是细细观察。那部分学生依然我行我素:上课随心所欲,碰到感兴趣的内容听上一会儿,没兴致了便偷偷玩起自己的小玩意儿,任你老师在讲台前讲得眉飞色舞、口干舌燥,他们就是无动于衷。下课后,他们一反常态,个个变得生龙活虎,三个一群,五个一伙,一个个精神抖擞地穿梭于走廊间、教室内,谈笑声、起哄声此起彼伏。最让我意外的是这其中竟然还有几位班委的身影,难怪那些“皮猴”无所忌惮,连老师的助手们也和他们一起称兄道弟了,还有什么可顾忌的?
要管好班级首先需要找几个得力助手,让他们时刻关注班级动向,让我防范于未然,更方便我随时出招收服他们。所以我决定出第一招——改选班委。
一、“我们要自己选出的班长”
当我在班队课上宣布下周“竞选新班委”这一重大决策时,那些“皮猴们”先是一愣,继而显出一副漠不关己的样子:“有什么呀,谁做班委还不是你们老师说了算?”我心中一震,看来以往班委的产生大多由老师做主,他们不认可。“那你们想怎么做?”我随口反问。“我们自己申报,全班投票,谁票数高谁就做班长。”为体现新班主任的公平公正,我爽快地答应了。
一周后的班队课上,新班委竞选如期举行。出乎我意料的是,我认为有实力竞选的一些孩子,也许是因为胆怯,亦或是其他原因,迟迟没有上台。倒是有些胆大的“无名小卒”上台“抢岗位”来了。更让我大跌眼镜的是那个魁梧的“老大”沈哥也要参加竞选。可能由于我在场,有点害羞,他请其他同学找我:“赵老师,你能否在门外站一会儿,等他演讲完再进来。”我想想也有点好笑,不过为显示我的民主,我走出了教室。过了一会儿,只听得教室里传来一阵热烈的掌声。我走进教室,同学们告诉我他竞选的是副中队长。不会吧,成绩平平、又爱欺负弱小的他怎么会想到竞聘副中队长?当个体育委员还差不多,我心里嘀咕。不过转念一想,等会儿大家一投票,他的名字就会沉入湖底,“白日梦”也将成为美丽的泡沫。
大家上台演讲完后,便是投票这一关了。为快速选出新的班委,我们采用了闭上眼睛举手表决的方法,由我来点票数,谁偷看,谁的票就作废。孩子们还是很配合。在我报到沈同学名字时,没想到的事发生了:很多同学都举起了手。我估摸了一下,票数很高,甚至超过了大部分竞选的同学。如若实事求是的话,他当选班长的概率很高,让这样的人当班长,岂不是雪上加霜吗?我犹豫着。其实有一种办法,可以不让他胜出,那就是我私自改变票数,学生都趴在台上,应该不会发现。可这样的话还不是和原来一样,班长是他们选出来的吗?我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尊重了学生的选择,如实在黑板上写出了真实的票数。结果如我所料,沈同学票数位居第二,按照竞选规则,他就是六(1)班的副班长。与沈同学一起杀出的另一匹黑马是淘气鬼小邹,他竞聘为旗手。我真担心这两家伙把我们的新班委群体弄得少了战斗力,坏了我的计划。
沈副班长开始负责管理自习课的纪律,旗手负责检查大家每天佩戴红领巾的情况。对他俩我没太多的奢望,反倒希望他俩早点“下台”,换上真正得力的助手。
第二天,生活委员跑来告诉我,又有同学私自去小店买零食吃,而且包括新上任的沈副班长。才上任一天就露出了真面目,真是“捧不起的阿斗”。我直接找到他,低声质问:“私自去小店买零食吃,该怎么处理?”他挠挠头,有点不好意思:“没控制住自己,我把零食上交。”态度还不错。我追问:“那其他人的零食怎么办?”“我去把他们的也一并收来。”他一脸严肃。好呀,我们班有个蛮不讲理的张同学,要收他的零食老师都要费一番口舌,我看他怎么处理。
他走到张同学面前,向他伸出了手。张同学反问:“你不也买了吗,你的呢?”当他得知副班长的已交到讲台上,居然没再做挣扎,乖乖地交出了三根火腿肠。我深感惊讶,更意外的还在后面,此时副班长并没就此罢休,继续伸着右手:“你一共买了20根,还有呢?”张同学白了班长一眼,只得乖乖捧出了剩下的火腿肠。我此时才感觉让他们互相监督,倒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我去管理时,他们可能还会隐瞒,或互相包庇。如此一来,知己知彼,无一漏网,看来这个班长还挺有“威力”的。
后面的事态发展更是大大出乎我和很多同学的预料。从孩子们的日记中可见一斑:
上周一,赵老师让沈同学管理班级,没想到老师前脚刚走,班级就像煮沸了的开水,下座位的、说笑的、打闹的……只听耳边传来吼声:“安静!别吵!”我回过头看了看,原来是我们的“副中队长”沈同学发威了。不知怎么的,全班顿时安静了许多,可还是有一点小声交谈的声音。“XXX,你站到讲台上去喊人!”就这样,全班安静到了连一根针掉落的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我不明白了,以前班委叫得个个喉咙哑了全班都还如菜市场,为什么沈同学只吼了两声,就使班级安静到这样,简直是个奇迹!应该可以列入“六(1)班奇迹录”里面了。我真的服了沈同学的威信了,这不是一个“凡人”能比的。
……
在后来的日子里,沈同学还不时地参与班级管理,自身的弱点也不断地出现,不过他不再那么浮躁、火爆,有时也学会了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后来我还了解到当初同学们选他:有的只是好玩;有的觉得男班委少,多投一些男生的票;有的觉得他有义气,到时可能对兄弟网开一面……看来他们是弄巧成拙。(后来,私底下听说,部分男生因沈同学管得紧,想策反把他拉下台。但最终失败了。)
真是不可思议,他们“选出来”的班长最终还真的震住了他们。这次民主竞选,我本只是想改选班委,扭转班风,没想到也因此改变了沈同学的行为习惯。沈同学的转变又让我回头审视了竞选的意义,究竟是为老师服务,还是为学生服务?究竟谁改变了谁?似乎很难说清。
不过,至此,我对英国百年老校“夏山学校”里推崇的民主方式自治的管理(一切有关集体和生活的事情,包括对违规者的惩罚都由学校大会投票处理)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面对我们不太了解的孩子们的世界,我们不要试图过多人为地去改变和干涉,我们可以适当地放手,由孩子们来决定他们喜欢的生活方式。虽然其中的利弊一时无法讲清,但由孩子参与的管理,总比我们大人设定的条条框框要有人情味得多,而且更多地体现了孩子们的自主性、公平性以及师生之间的平等性。我们可以试着做一个童年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尊重孩子们的个性选择,从而享受一段与童心一起成长的美好旅程。
二、“平常的教育方式对我没用”
新的班委已初步形成,但一些不良现象还始终存在,要想彻底改变,还得帮他们把脉出方子。我开始出第二招——对症下药。
很多同学不知何时开始养成坏习惯,周日的作业总要偷工减料。每逢周一早晨,我总要为收不齐作业而大伤脑筋。有的说“家校联系本”掉在学校,忘记家作内容了;有的直接说作业本掉家中了;有的干脆说没做……为了改变这种不良习气,我决定好好抓一抓。周一早晨我站在教室门口,来一个同学收一份作业,看还有什么漏网之鱼。可事与愿违,有人趁人多的时候还是悄悄溜进了教室,加上迟到的同学,还是有十多位同学上午交不了作业。第二周,我又改进策略,按组上交,逐一检查,终于部分鱼儿露出了水面。
其中没交周记的还有我的语文课代表——六(1)班的“才女”冯同学。这丫头是学校舞蹈队的主力队员,一张嘴特伶俐,记性又好,爱看历史书,而且过目不忘,曾在我们“星韵书坛“的演讲中获得满堂喝彩。公开课上回答问题,口若悬河,头头是道,经常得到听课老师的赞许。她为什么没交作业?我找她细细询问,她十分诚恳地说:由于疏忽,作业不小心掉在家中了,下午叫妈妈送来。平时她写得一手好文章,我相信她只是一时疏忽,就提醒她以后注意。下午她果真交来了作业,只是字迹较马虎,篇幅也短了一些。我又对其循循善诱了一番:”你很有才华,要珍惜每次练笔的机会,多写一些好文章,尽快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她频频点头,似乎听得很认真。
又一个周一上午的课间,一位同学偷偷跑来告诉我:冯同学在音乐课上写日记,他还气呼呼地说:“我早就看不惯了,以为自己很聪明,就要别人听她的话,她每周的周记都是到了学校才写的。”他的最后一句让我很吃惊:“这么说冯同学在家从不写日记?”这大大出乎我的预料。“是的,她还不许我们告诉你,谁告密,以后就多记谁的名字。我们不敢得罪她,只得忍气吞声。”怪不得,她日记本经常忘在家中,周记水平与平时在校的日记判若两人。让我生气的是,她撒谎时竟然面不改色,可能还为自己的瞒天过海沾沾自喜呢。我真想找来好好训斥一顿,作为课代表带头不写作业,怪不得大家跟着学呢。可原来任教他们班的语文老师曾提醒过:“这丫头,非同寻常。你处理不好与她之间的关系,她会拉着一帮人与你对着干。”看来对于自尊心极强的冯同学,采用硬碰硬的方法是不明智的。怎样才能做到既不伤她自尊,又能揭穿她的谎言,让她明白事理呢?我苦苦思索着。自尊心强的孩子最怕在同学面前丢脸,看来第一不能当众教育。如果要她接受教育,得让她明白是为她好,那就得站在她的角度去处理。于是我顶着“为她着想”的帽子进行了一回特殊教育。
我把冯同学叫到办公室,问起了她的作业,预料中的答案是:掉在家中。我装着着急的样子,告诉她今天下午要写日记,本子不在的话,第二天怎么办呢?我关切地拿起手机拨通了她妈妈的电话,麻烦她找一下冯同学的日记本,有的话及时送来。我发现她有些急了,可我装作没看见。在等电话的时间里,她几次想离开,我告诉她:“别急,妈妈肯定会找到的。”我不知道在她慌乱的时候,心中会不会觉得对不住妈妈。过一会儿,妈妈来电话了,告知家中找不到,让她再在书包里找一找。我又装作关切样,陪同其进教室寻找。“本子找不到就麻烦了,也许要全部补出来。”聪明的她把我带到了放书包的柜子门口,我知道她不会这么“傻”的。我笑了笑:“你翻书包,我到桌肚帮你找找。”眼角的余光告诉我,她真急了:“老师不麻烦您,我自己来!”此时的她早已三步并作两步跑到了书桌前。毕竟还是孩子,她焦躁的眼神印证我的猜测是对的。行动到此为止,还是继续?理智提醒我,多次靠小聪明获胜的她,也要“窘一回”,才会记住这永远的痛。我还是低下了头,从她按紧的作业本中找到了日记本。不过我没立即打开,而是把她带到没人的小房间内,问了一句:“这里面不会让老师大失所望吧?”此时,一向高傲自信的她眼泪含在眼眶里:“老师,对不起……”为了表示我的诚意,我告诉她,之所以带她到小房间,只是为了避开学生的视线,为了维护她的尊严,希望她明白老师的苦心。这一次,她没点头,但我从她后悔的眼神中看到了些许希望。
说也奇怪,以后周一早晨我总能收到冯的日记,虽然篇幅有时也不是很长,质量也不是很高。但已经没有同学向我告状了……
我让我的课代表改掉了周日不写作业的坏习惯,她又随之影响了一批拖拉作业的学生,于是周一的早晨不再是让我头疼的早晨。回顾与冯同学斗智斗勇的过程,我发现我变得会思考了:要想学生真心佩服你,不是靠威严,靠手段,而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努力赢得学生的理解,获得他们的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各不相同,千万不要用一种教育方式对待不同的学生,面对那些有个性的孩子,更要多动脑,多讲策略,讲艺术。教学相长,我改变了学生,学生也启迪了我。
三、“我可以辞职吗?”
“老师,我不想当班委了。”当这句话从我最欣赏的陆同学口中蹦出时,我心中真的很惊讶——学生在挑战我的权威吗?
“为什么?你不是做得很好吗?课堂上的纪律大有好转,同学们的废话也少了很多。”我疑惑地问。“就是因为我经常要管纪律,而且要公正无私,对朋友也要一视同仁,所以背地里说我坏话的人很多,我的好朋友也开始疏远我了。”是这样。“而且,”陆同学接着往下说,“我妈妈也说,管纪律时,别太较真,得罪了太多的学生,到时你的威信也会下降。”不会吧,这是她当老师的妈妈的提醒?我一时无语。“那你觉得面对班内不好的现象,可以置之不理吗?”我反问。“我知道那样不好,那样不利于班集体的建设,可我也找不到更好的办法。”陆同学无奈地说,“所以我找你商量,有没有两全的办法,不然……”她沉默了。
她的话迫使我反思这些班委的现状:是的,这些负责的班委充当着老师的角色,他们不辞辛劳地帮老师排忧解难,可无形中会得罪一些不安分守己的学生。他们毕竟生活在孩子们的中间,总要和形形色色的同学相处。有时工作与生活很难分开,工作中闹了别扭,肯定会带到生活中。再说孩子们的思想还不成熟,看事、看物都只看表面,所以究竟谁对谁错较难区分。这些班委承受的压力并不比老师轻松呀!难怪在选举中,常常一些老好人的票数很高,而严厉负责的班委却得不到认可。作为他们的班主任,怎么没认识到这点呢?又有什么计策可以让班委尽心尽职地工作,又不怕被同学们误解呢?这是我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我困惑的时候,我总爱翻阅一些书刊,寻找一些帮助。一些优秀班主任的工作经验也许可以给我启迪。在翻阅《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时,“说话接力本”的传递让我眼前一亮:“本子由一位同学承包,上面打上格,分成姓名、说话时间、接交人姓名、惩罚方式4个栏目。自习课上,由承包人拿着这个接力本,边学习,边听有没有说话的声音。有人说话,便把它传至那人手中,登记完毕,接力本暂时属于后者了,他便开始观察,寻找自己的下一个接班人。如果直到放学还传不出去,就写一篇反思日记。”
这“说话接力本”可不可以替代班委的监督?这样一来,班委们就不用一直与坏习气直面,也就不用与同学们发生一系列的矛盾。而且说话本的传递者就是那些随便说话的人,他们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务必监督其余同学的言行,让他们在此中学会反思,可谓是一举两得。当我把想法告诉陆同学的时候,她欣喜地点了点头,愉快地接受了新事物,当然她也成为了“说话接力本”的承包人。
在“说话接力本”的传递中曾发生过一些风波,有时同学为了传递发生争执,有时为了发泄心中的不快,干脆把本子撕破……每一起风波过后,我和班委会征集大家的建议,对接力本的传递做出一些新的规定:如不能评定她(他)是否真的说话时,由周围人定夺,4人中有三人确定他讲话,就必须收下接力本;说话接力本是不会说话的老师,谁“欺负”它,谁让它“毁容”,必须出“高价”给它整形,让它恢复原貌,不然换新的本子,把同学们留在上面的“光荣历史”重新誊写一遍……这些规定,让“说话接力本”的传递更合乎情理。后来,大家还是非常害怕这个烫手山芋,只怕拿到手后甩不掉。班委们也渐渐爱上了“说话接力本”,它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我们六(1)班的“镇班之宝”。
陆同学是我教学生涯中第一个与我“叫板”的学生,一开始我心中确实不大舒服,她也太明哲保身了吧,班主任信任你,器重你,你怎么不愿意为大家好好服务?她母亲的一番话也让我惊讶。后来我尝试着站在一位普通母亲的角度思考:当自己的女儿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会不会也是这样?凭什么非得让我的女儿受委屈?她们的坦率迫使去我反思自己的教育管理,也促使我不断学习、改进策略。说话接力本的成功使用又让我再次提升了教育管理的理念。是这个有个性的学生改变了我的工作方式。
有人说:人的一生中能遇到一两位好老师是一件幸事。可我与六(1)班孩子们相处的经历告诉我,遇到一些有个性的好学生也是一件幸事,他们会给你的工作带来帮助,给你的生活带来不同寻常的乐趣,使你感受到做一名老师的幸福。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幸事?究竟谁改变了谁?我想这结果可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彼此都在改变中成长着,收获着,快乐着……
(赵小玲,常州市武进区星韵学校,213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