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品德与社会教学发展新方向
2012-04-29汪晓勇
2012年初,《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版课标”)正式颁布并将在本年度秋季正式执行。“新版课标”的制订和出台是基于对新课改十年来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老版课标”)的完善与补充。因此,笔者认为解读“新版课标”,不能只读“新版课标”,而应将新老版课标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解读,这样,才有利于我们去探寻品社教学发展新方向,去读懂“新版课标”,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一、与“老版课标”相比,“新版课标”价值引导的指向性更明确
通过对新、老版课标的对比阅读,我们不难发现“新版课标”在课程的价值引领方面表述得更为清晰明确,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1.价值取向更明确
品德教育是一种价值观教育,从两版课标的对比阅读来看,“老版课标”对于价值引导的指向性描述较为笼统,而“新版课标”就旗帜鲜明地在前言中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1]。这是因为:
“老版课标”制订的背景是2001年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因此那次课标的制订是以《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为指导,其主要任务是在生活德育理论的指导下“拨乱反正”,改变以往小学德育课程“假、大、空”的现实,完成小学德育从思想到方式等各方面向学生生活的回归。因此,纵观“老版课标”在价值观指导方面的表述是非常笼统的。尽管专家在对“老版课标”解读时谈到课程所追求的不仅是针对性、有效性,而且是具有明确的方向性。但这种方向性散落在课标的各个部分的具体阐述之中,缺乏一个价值体系的引领。
“新版课标”制订的背景在课程实践的十年之后的2011年。此时从国家层面而言,2006年《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而这一价值体系涵盖了学校德育的最基本内容,具有普适性,自然成为了学校德育的核心,品德与社会课程作为学校德育的主体课程,以培养良好的公民为目标,那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自然成为了本课程的必然选择。
2.公民教育地位更清晰
无论是“老版课标”还是“新版课标”在课程目标的表述上并无太大出入,都认为本课程实施的最终目的是为培养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但与“老版课标”对公民教育隐晦的表达不同的是,新版课标在开篇就明言:“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2]。因此,我们这门课程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素质。“新版课标”清晰地阐述了公民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即两者是密不可分,互相依存的关系。德育是公民教育的核心,公民教育是德育的归宿。
此外在“新版课标”的课程内容部分也增添许多相关的内容。如“我们的社区生活”中“了解在公共生活中存在不同的社会群体,各种群体享有同等的公民权利,应互相尊重,平等相待,不歧视,不抱有偏见。(高)”;“我们的国家”中“知道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初步了解自己拥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3]。
3.课程性质表述更严谨
比较两版课标对课程性质的表述,老版课标在定义本课程时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放在同等的位置上进行阐述。这种定义在课程实施的十年间因一线教师的不同解读引发了这门课程到底是姓“品”,还是姓“社”的争论。基于此,新版课标在定义本课程时重新确立了“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课程定位。这样的表述无疑比“老版课标”的表述更为严谨,辩证地阐明了良好品德的形成与社会性发展之间的关系。即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并非互不归属的两面,课程是以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为核心,而良好品德形成的基础是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此外,与“老版课标”仅仅从本体论出发阐述本课程综合性不同,“新版课标”不仅从本体论出发阐述本课程的综合性,还从方法论出发阐述本课程的实践性,从能动论出发阐述了本课程的开放性。从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三个方面对课程性质进行阐述,不仅使得本课程的性质立体严谨,也有益于教师们对课程性质的解读与掌握。
二、与“老版课标”相比,“新版课标”对教学的指导更具体
将两版课标放在一起对比阅读就不难发现,与“老版课标”相比,“新版课标”改动最大的两块就是“课程内容”和“教学建议”。“新版课标”是在“老版课标”的基础上做了详细的、实际的、可操作性的补充与完善,因此对教学的指导和课程的具体实施要求也更明确、清晰,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1.课程内容的变化
与“老版课标”相比,“新版课标”的“课程内容”部分在各版块标题、行文格式及其内容本身的表述上都有所变化。
在“新版课标”中,“老版课标”内容标准中六大版块名称“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的家乡(社区)”、“我是中国人”、“走近世界”被更名为“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生活”、“我们的国家”、“我们共同的世界”。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换汤不换药”。实际上,“新版课标”课程内容部分六大版块的标题名称比“老版课标”更加明确化,更能体现课程设计思路中“学生的生活发展”,从“我”的生活到“我们”的生活,通过这六个标题我们就能很清晰地画出课程所要体现的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领域。此外,在标题中我们还能看出“新版课标”的一些新要求。如第一版块名称由“我在成长”改为“我的健康成长”就体现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学生的生命与安全教育是本课程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课程内容部分的行文格式上,“新版课标”改变了“老版课标”一段课程内容,一段活动建议这种写法,而是通过表格式的写法将具体的课程内容与其活动建议一一对应起来。(如下表)这样的改变无疑更适合教师的阅读习惯,利于教师学习、思考和使用。
就课程内容本身,与“老版课标”相比,“新版课标”根据课程设计思路对内容做了区分度的说明。即将“课程内容中的各项与学段相对应,并按其适宜程度标注在各项后。(中)表示适用于中年级,(高)表示适用于高年级,(中、高)表示适用于中、高年级”[4]。这个标注有利于教师通过阅读课标去进行目标分解,准确地把握课程内容中每一部分在各阶段应达到的标准和层次,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层次感、难易适度。
与“老版课标”相比,“新版课标”课程内容的表述更为具体准确。如同样是世界地理的内容,“老版课标”的表述是“初步知道世界的海陆分布及主要地形等基本常识”[5]。“新版课标”的表述是“知道世界的大洲、大洋的位置,能在地图或地球仪上找到相应的国家或地区(高)”[6]。从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新版课标”更能帮助教师定位该内容的知识目标(知道世界的大洲、大洋的位置)和能力目标(能在地图或地球仪上找到相应的国家或地区)。
此外,依据课标“课程性质”部分对课程内容的相关阐述,在课程内容中也修改和添加了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公民教育等相关内容。如在“我的健康成长”中就添加了“体会生命来之不易。知道应该爱护自己的身体和健康”这个内容。
2.教学建议的变化
对于一线教师而言,阅读“新版课标”可能更关注“教学建议”部分。笔者认为与“老版课标”相比,“新版课标”的“教学建议”版块对课程的具体实施和教师教学更具有指导性和实效性。
从对教师要求来看,“新版课标”要求更高。以目标设计为例,“老版课标”对教师的要求是“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育学观念”[7],学会以“三维目标”的理念去设计目标。到了“新版课标”,对教师的要求就是要学会去分解目标,“教师要在把握整个课题目标的基础上,设计单元或课的目标,处理好长期形成的目标和短期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8]。而且还要学会使自己的教学目标具有实效性,教师“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不必面面俱到,应简洁、清晰、具体,注重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尽可能根据本校和本班学生的实际状况和需求进行设计,避免大而空”[9]。
从对教师帮助来看,“新版课标”帮助更大。以教学活动组织为例,“老版课标”中只有一句话“教师要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10],这样的表述含糊不清,难以对教师选择和组织教学活动方式起有效指导的作用。而“新版课标”在教学建议部分用一个版块去指导教师如何有效组织适宜的教学活动。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有哪些,如何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活动方式,有哪些注意事项,并对四种活动方式(体验学习、探究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小组学习)从理论层面和操作层面做了重点阐述。这样的表述可以帮助教师对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形式有整体的了解,并对他们的实际操作有着明确的指导作用。
三、与“老版课标”相比,“新版课标”在评价方式上更务实
对比两版课标,“新版课标”在评价方式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取消了“个案分析”,增加了“达成水平评价”,即通过纸笔测试、考试等方式进行评价。笔者认为,这一评价方式的变革是一种务实的选择。这是因为:
1.可以监控课程实施的质量
就课程管理者而言,因为本课程长期用表现性评价的方式进行课程评价,而表现性评价在实际操作中又存在着客观性不足、实施困难等局限,因此造成一些学校和教师因本课程长期不能用“达成水平评价”的方式监控课程实施的质量而放松了对课程的管理和教学,这就使得了本课程的有效实施成为了校长、教师的“良心工程”,这自然不利于本课程的正常进行和健康发展。因此本课程需要用“达成水平评价”的方式与表现性评价达成有效的平衡,用于监控课程实施的质量。
此外,本课程的课程目标不仅仅只有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还要达成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而任何课程的知识和技能目标都是可以通过纸笔测试、考试的方式来评价的,这就为本课程实施“达成水平评价”扫清了障碍。本课程不是用卷面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品德,而是用测验、考试的方式去帮助课程管理者了解本地区、本学校课程开展的情况,监控课程实施的质量,从而避免本课程变成“纸面上的课程”。
2.可以提供目标达成的证明
对于课程实施者而言,本课程教学是否成功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结果来判断。“学生的学业成就应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指标。而通过测试、考试等方式是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最常见的手段,而且成本低廉,实施方便”[11]。因此在“新版课标”中添加了“达成水平评价”,是“按照本标准的基本要求,以学年及单元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为基准,通过纸笔测试、考试等方式进行评价”[12]。这种评价方式可以帮助课程实施者改进教学,提供学生达成目标的证明,从而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而且这种评价方式的重心不在于对学生打分、排队,而在于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因此这种评价方式在使用的过程中要避免考查死记硬背的知识或刻意追求难度。
通过对两版课标的对比解读,我们可以很清楚地认识到“新版课标”具有很强的指向性、指导性和务实性。其中涉及到的新名词,蕴含的新理念都值得我们认真地解读、理解并运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去。因此解读“新版课标”只是我们践行课程标准的第一步,只有我们认真阅读它、理解它,我们才能真正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参考文献:
[1][2][3][4][6][8][9][12]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8,16-18,25.
[5][7][10]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15,18.
[11]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47.
(汪晓勇,南京市秦淮第二实验小学,21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