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课文插图拓宽语文学习的途径
2012-04-29言惠林
每当我拿起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本,都很羡慕这个年代的孩子们,因为他们拥有一份丰盛的精神文化大餐。册册课本装帧精美,篇篇文章如心灵鸡汤给人内心的感动和人生的启迪。而伴随课文的一幅幅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插图,更是当年我们上学时所不敢祈望的。教材的编者们为了奉献给孩子们一本高质量的课本,每一幅画图都是请专业人士根据课文的内容拍照或绘制并精挑细选插入课文之中的。
就拿我今年所教的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来说,全书一共有七个单元,25篇课文。分为“心中有祖国”、“人间真情”、“奋斗与生存”、“民风民俗”、“景物聚焦”、“名人风采”、“读书有方”等七大主题。我细细统计了一下,在这七大主题,25篇课文之中,插图的数量达到了47幅,平均每课至少有两幅。而在这47幅图中,属于照片类的有11张,如第一课《我们爱你啊,中国》之中的“天涯海角”、“象鼻山”、“黄山”;《最后的姿势》里大地震后的残垣断壁;《郑成功》中巍然屹立的郑成功雕像;《麋鹿》一课的麋鹿等一些实景实物类照片。还有36张插图是绘画作品,画的是课文中出现的一些人或事,如《郑成功》一文中,郑成功渡海收复台湾的场景;《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中肖邦激愤地弹奏钢琴,身后是跳动的五线谱音符等等。有小幅人物肖像,如“郑成功”、“肖邦”、“谭千秋”、“勃朗特三姐妹”,有大幅的横贯两页纸的宽幅画作,如热烈奔放的“安塞腰鼓”、美景如画的“草原”,一幅幅画作色彩艳丽,形象生动,绘画水平相当之高,细细欣赏、品味,顿感妙处无穷。而这些精美的插图往往在平时的教学中被我们忽视,老师没有在意这些图,备课时不会去备这些插图,授课中也往往只注重文本的分析,而很少去用这些插图,尤其是多媒体课件的普及,看插图好像已经落伍,变得有点“土”了;学生们也没有感受到这些图的用处,这些插图默默地躺在书上变成了“鸡肋”,甚至成了一些孩子乱涂乱画的素材,我翻了翻孩子的语文书,在图中乱画的现象比较普遍。问他们为什么乱画,孩子们说好玩。这么多,这么好的插图,没有起到它应有的作用,岂不可惜?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能用好这些插图,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到这些插图的内在的价值,我想乱涂乱画的现象也会少很多,比老师单纯地批评、说教肯定效果要好。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用好这些精美的插图,就能使语文的学习不仅仅局限在文本的分析理解上,从而使图文结合,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语文学习的途径就会大大地拓宽,我想,这也是教材编写者的良苦用心之一。而且我们小学语文面对的是儿童,儿童的年龄特点,思维方式,情感体验方式,注定他们对图画这种形式有着特殊的爱好,在插图上涂鸦,实际也是从反面证明了这点,课文插图能成为引领他们爱上语文,学好语文的帮手。
一、利用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怎样观察插图,让学生成为“内行”,教师应指导其观察方法。只有会看,才能品味出妙处,学生才能对这些插图产生兴趣,兴趣毕竟是最好的老师。记得曾经听梅子涵教授讲童话,有很多绘本故事,如《爷爷一定有办法》、《逃家小兔》等看似简单的图画,经过梅子涵教授的讲解点拨,我们才懂得这些绘本的深层含义,对这些看似简单的绘本又产生了强烈的想再看一看,研究研究的欲望。因为,我们看懂了。所以,教师有义务指导孩子学会看图的一些方法。
首先,景物的插图,应学会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等等这样按顺序观察。如《我们爱你啊,中国》一课中的黄山是本课的第三幅图,结合课文“黄山、庐山的云雾飘渺”来观察这幅图,图上远处的山峰像一把把利剑直刺长空,近处的山峰高大雄伟,山顶云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山上有的地方树木葱茏,有的地方岩石陡峭。通过学生的观察、描述,就把课文的内容扩展开了。此时教师借机激情:“同学们,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说过:‘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畅所欲言”环节,有的同学说:“黄山真美啊?我要去黄山看看。”还有的学生说:“这图上画的像仙境一样,是真的吗?”此时我适时点拨,真正的黄山要我们亲身去游历欣赏,我想你会有更多的发现。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热爱之情自然而然的就孕育出来了,此时再来读课文,通过语言文字的熏陶,这种感情不断地加强深化,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就能把书读“厚”了。
其次,有关人物的插图,教师应教会学生先从整体环境入手,再观察人物的衣着、动作、外貌,神情等细部特征,最后结合文本内容去揣摩体会人物的心理,把自己当成图中人,这样对于文本的解读感悟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如《负荆请罪》一课:一幅具有中国古典意境的淡黄色插图中,廉颇身着粗布衣服,赤裸上身,背着荆条,单膝下跪,正是这课的主要内容——“负荆请罪”,再仔细观察廉颇的双眼,那种充满着悔恨、自责的神态自然能使学生感受到他内心强烈的自责与后悔;责备自己老眼昏花,看不出蔺相如的一片苦心,后悔自己对蔺相如百般刁难,后悔自己对蔺相如处处谦让的良苦用心视而不见。而蔺相如双手相搀,面带笑容,双眼中充满了欣喜和宽慰之情。后面的韩勃也是面带惊讶,单手抬起,对这二人充满敬意。在学习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欣赏这幅画,其中充满了人性的光辉:宽容大度、知错就改、一心为国,这是一幅多么感人的画面啊!再如课文《最后的姿势》,大地震来临的一瞬间,谭千秋老师奋力趴在桌子上,表情镇定,身后的水泥板和碎石纷纷砸下,桌下的孩子惊恐万状,细细看图,谭老师舍生取义,舍己救人的光辉形象跃然纸上,再去学课文时,大家更能发自内心地去感悟这篇课文,理解谭老师的精神世界。而课文通过救援人员、获救学生、一位老师等三个典型对谭老师生前事迹的回忆,侧面烘托谭千秋伟大品质的内容旁边,是一幅谭千秋老师面带微笑,和善可亲的工笔画像,看看图,读读文,再看看图,我们的感动油然而生,不禁使人潸然泪下,多么伟大的老师!他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啊!为了救学生们,以后他再也不能和他的亲人一起说笑、共同玩耍了……但他的美好品质镌刻在那“张开双臂,护住学生”的最后的姿势中,正如文中写道:“英雄不死,精神千秋。”小小的插图,给我们的心灵带来的冲击是多么大啊!这正是细节的观察给我们带来的震撼。其实,观察插图与写作文是共通的,一定要注意细节,懂得了这个道理,孩子就向“内行”迈进了一步。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类别的插图,我想:只要我们用心去看,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这实际上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体现。
二、利用插图培养善于提问的习惯
在平时的教学中,提问一般有根据课题提问的,有根据课文内容提问的,而根据课文插图提问的好像不多,而在公开课、教研课中,几乎没有老师利用现成的插图去激发学生提出问题。鲁迅先生说过:“插图不但有趣,且亦有益。”我想,倘若利用插图的这种趣味性,去调动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对孩子提问习惯的养成大有益处。
比如:苏教版第7册《虎门销烟》一课的第二幅插图,林则徐带领大家虎门销烟,后面是军容整肃的士兵,百姓扛着成箱的鸦片扔进销烟池,林则徐表情严肃地看着销烟现场。抓住这个情境,老师问:“同学们,看了这幅图,你能提一个问题吗?”短暂的沉默后,有同学说:“此时的林则徐在想什么呢?”还有的同学说:“后面的士兵和销烟的百姓又会想什么呢?”此时,大家畅所欲言,从而引导学生了解林则徐禁烟的决心和勇气,感受到他强烈的爱国情怀,这也正是本文的中心所在。《诚实和信任》的插图中,一位男子站在明亮的街灯下,面带笑容,手中拿着一张纸片。就此,学生能提好几个问题:如“这个人为什么这么高兴?”“他手中拿的纸片上面有什么内容呢?”“这幅图片背后有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等等。
对于现在语文课本中的插图,可以说,每一幅图都能提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而且都与文本联系甚紧,有很多甚至就是课文的中心问题。比如《最后的姿势》中,根据插图,提出问题:“为什么这张图上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是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问题抓住了课文的中心,随着问题的解决,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就明了了。而且,图片的这种直观性、趣味性,使学生对提问题有很大的兴趣,能比较广泛地提高孩子提问的频率,培养学生养成爱提问、善提问的好习惯。而且有插图的辅助,还能提高学生所提问题的价值。适当避免一些漫无边际,毫无意义的问题。
三、利用插图品析词句
小学语文课本的文章,都是一些精挑细选的美文,只有细细感悟字词句的内涵,才能真正学懂一篇课文。因此,合理利用课文插图,使学生能加强对字词句的理解、品味,那插图的作用就进一步发挥出来了。如在学习老舍先生的《草原》一课时,课文第一自然段描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其中有“一碧千里”和“翠色欲流”两个词,这两个词都是描写绿色的。但侧重点有所不同。正好,课本的94、95两页大幅的草原美景绘图可以用到。我指导大家观察插图:同学们,放眼望去一片绿色,无边无际,这就叫(一碧千里);绿色的草地颜色鲜艳,绿得好像颜料要流下来似的,这就是(翠色欲流)。通过一边看图,一边感悟,一边讲,加上教师的板书,使大家懂得“一碧千里”重在写绿的广度,“翠色欲流”重在写绿的程度深。同时,也知道了“欲”的意思是“将要”。学生边看边想边说,多种感官相互作用,教学的效果就更好了,对培养学生的思维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再如《姥姥的剪纸》一课,充溢着祖孙间浓浓的亲情。通过观察插图: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姥姥戴着老花镜在专心地剪纸,一只小兔子的形象已出现在姥姥的手中,而“我”则把小手放在嘴边,沉浸在姥姥精美的剪纸之中,背后的窗户上贴满了姥姥心灵手巧的剪纸作品。再回到文本中,体会“心灵手巧”、“啧啧赞叹”等词语以及“姥姥的剪纸为什么深入人心?”就不难了,因为通过看图,大家已领略了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感受到她的慈祥和善。对于姥姥剪的老牛与小兔子的寓意也能很好地体会,感受祖孙间的深情厚谊,因为这幅图充满了浓浓的暖人情意,使我们深怕破坏了这一和谐美好的画面。在这种氛围中,我想,你让小孩子去乱画他也不会画的,难道不是这样吗?
四、利用插图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培养学生语文的技巧,而更应该在这个过程中涵养学生的情操和情趣,培养学生的灵性与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为插图配“画外音”,是一种颇具趣味、能培养学生读和写等表达能力的教学活动。
如在教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9课《钱学森》一课时,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钱学森克服重重困难,一心回国,几经辗转,终于踏上了回国的航船。此时,我一边播放音乐《我的中国心》,一边教孩子们在钱学森站在甲板上的插图旁写上此时他的心理独白,有孩子写道:“祖国啊,我终于回来了。我是多么想念您啊。我一定要为您的繁荣昌盛而努力。”我巡视了一圈,大家写的都不错,还有些同学为了不破坏插图的美感,还把自己写的文字用边框框起来,显得好看很多。再如教《小草和大树》一课时,当勃朗特三姐妹取得成功时,我适时再次引导学生看图,图上,勃朗特三姐妹表情坚毅,她们的旁边鲜花簇簇,这是她们获得成功的象征,而面对鲜花和荣誉,她们在想什么呢?自己在插图的空白处写写,然后大家交流。有的同学写了:“骚塞,你不是看不起我们吗?我们也在文学事业上取得了成功。”还有同学写道:“谁说文学不是妇女的事业,只要努力,一定能取得成功的。”通过朗读交流,大家一致认为:她们通过自己艰辛的努力,取得了文学事业上的辉煌成就,“小草”也能变成“大树”,对学生的心灵产生了震撼作用。这种写和读,有利于学生培养语感、发展思维,长久训练,能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
五、利用插图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人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是息息相关的。有健全人格、完善道德的人才有正确的审美情趣;反过来说,有正确健康的审美情趣,才能促进健全人格、完善道德的形成,因此,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而作为语文教学资源之一的课文插图,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些插图本身既有外在的色彩形象之美,又有内在之美。我们不仅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还要有能够感动的心灵。正如儒贝尔所言:“美,这是用心灵的眼睛才能看到的东西。”课文插图之美大致有以下几类:
1.风景名胜之美。如“三亚落日”的瑰丽磅礴,“九寨沟”的灵山秀水,“烟台的海”的四季美景,“黄山奇松”的苍劲挺拔……通过这一幅幅插图,我们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结合课文的学习,更能激发孩子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决心。再如:“秦兵马俑”的宏大气势,让我们仿佛回到那金戈铁马的年代,为我们祖先的勤劳智慧而赞叹。“埃及的金字塔”又给我们带来另一种神秘的气息,激发我们去探索发现,寻找人类未知的奇迹。此类插图,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例举。
2.历史人文之美。如古典诗词《如梦令》的插图体现出来的浓浓的人文气息,我们仿佛正站在词人李清照的面前,感受她独特的精神世界;《黄鹤楼送别》插图中,“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李白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此情此景,我们怎能不感受到他和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不为他们的忘年之交所感动?
3.民风民俗之美。如《清平乐·村居》中,一整页纸的画面:远处锄豆的大儿子挥汗如雨,中间正织鸡笼的二儿子聚精会神,旁边卧剥莲蓬的小儿子憨态可掬,一对相亲相爱的老夫妻谈兴正浓,加上农村特有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中国古代乡村生活的画面,每次看到这幅图,都能让我们心境平和,感到田园生活的美好。《姥姥的剪纸》、《安塞腰鼓》都是反映中华民族的不同地域所呈现出来的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让我们感受到中国的幅员辽阔,文化多姿。
4.光辉人性之美。这类插图,数量就更多了。眼睛上缠着的绷带已被鲜血染红,但仍和医生谈笑自如的军神刘伯承;《掌声》一课中真诚鼓励腿有残疾的学生小英,使她树立起生活自信心的可爱的同学们;为人类盗取天火,甘愿忍受鹫鹰啄食自己肝脏的普罗米修斯;“在大海中永生”的邓小平爷爷……这一个个光辉的人物形象所表现出来的人类的种种美好品质,光辉人性,就像寒冬的暖阳,温暖着我们;黑夜中的明灯,照亮着我们;沙漠中的清泉,滋润着我们,让我们感到人生的美好,世界的美丽。
“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是善。”亚里士多德说。通过这些美的欣赏,感悟,对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不断强化其“善”的本性,形成完善的人格,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通过对这些课文插图的观赏、品析,结合文本的学习,把文字的理解品味和插图的欣赏品鉴结合起来,语文教学会更有趣味性,更符合儿童教育的特点,体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试想,若干年后,我们教的孩子长大了,曾经学过的一篇篇课文可能具体文字淡忘了,而一幅幅课文插图,必将永远留在他们记忆的深处,联想到一些人、一些事,带给他们的将是怀念和感动,而这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只要我们平时仔细观察发现,就一定能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教学价值,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加有效,更具有美感。
(言惠林,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小学,2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