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量才“办报记史”思想的现实意义
2012-04-29刘玲
刘玲
史量才(1880~1934)是我国新闻史上著名的报业企业家,人们称之为“新闻巨子”、“报业泰斗”。1912年,他接办1872年在上海创刊,但到民国初年已每况愈下、连年亏损、发行量仅有7000余份的《申报》以后,对办报思想、报纸内容、出版发行、广告经营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把一张崭新的《申报》呈现在读者面前,开创了《申报》的“黄金时代”。在他提出的诸多办报理念中,影响最大的是“办报记史”的思想。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国学大师章太炎一语双关地称赞他的这一办报思想为“史家办报”。
史量才认为报纸报道现实就是在记录历史事实,报纸应成为“史家之别裁,编年之一体”。报纸应为后人修史建立完备的档案,提供完备的资料。为此,他要求新闻记者应“负直系通史之任务”、“同人则以史自役”。在这一办报方略的指导下,他针对在其接办《申报》之前申报馆没有留下一份《申报》创刊以来的完整报刊的状况,组织人员搜集、整理出了一套完整的报纸。尤其在以后的办报中更是把采写报道视同撰写当代之《史记》,尽力全面、详尽地报道当时每天发生的国内外大事和社会生活的形态,不仅为公众提供了丰富的新闻信息,而且成为记录中国近代社会历史的百科全书。史量才的这一“办报记史”的新闻理念,在当今时代仍然有着深刻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为了“办报记史”,史量才要求《申报》记者、编辑要客观、真实地报道新闻事物。他认为,在新闻报道中,陈述事实高于一切,只有这样,才能给后人留下“真史”、“信史”。史量才的这一理念,至今也应是办报人遵循的基本原则。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新闻媒体尤其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迅猛发展。然而,在铺天盖地的新闻信息传播中,胡编乱造、无中生有,道听途说、听风是雨,添枝加叶、合理想象,乱扭角度、歪曲事实,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虚假不实新闻时有所见、屡禁不止。这些虚假不实的新闻,不仅损害了当代公众的权益,极大地伤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而且给后人留下的是残缺的、虚幻的甚至是虚构的历史,终究要被历史所淘汰、抛弃。新闻媒体和记者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自觉地维护新闻真实性这个基本原则,按照新闻用事实说话这个基本规律采写报道。无论是报道事物还是人物,都要报实情、讲真话,有喜报喜、有忧报忧,最大限度地探究事实真相。重大事件的报道往往会成为历史的元素和文献,媒体和记者要做到既不漏报,也不误报,更不曲报,把事实准确地记录下来。尊重事实、敬畏事实,这不仅体现了媒体和记者对公众利益的忠诚,对主流价值的认同,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对职业道德的恪守,也体现了对历史的使命和担当。
史量才把扩大报道面,丰富报道内容,既作为增加报纸信息量,在更大的范围内通达民意、吸引更多读者的追求,也作为为历史留下更多更好的细节和史料的追求。他接办《申报》以后,在我国报界第一个改变了编辑、记者不分工的状况,对编辑、记者进行了分工,聘请了一批特派记者,在南京、汉口等国内29个大中城市设立了申报分馆,以便及时地采集到全国各地的重要新闻。在国内以及国外的伦敦、巴黎、罗马、东京、华盛顿、纽约等地建立了特约记者和通讯员队伍,把报道触角延伸到了世界各地。在《申报》上,国内外大事,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等方面的新闻无所不有,文件、条约、协议、统计数字无所不包。多年来,人们在研究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撰写地方史志、行业史志时,都把《申报》作为资料宝库。现在,我国的新闻事业虽与史量才所处的那个年代不可同日而语,但无论是综合性报刊还是专业性报刊,无论是机关报还是都市类、生活类报刊,也都应该根据不同的定位和分工,开阔新闻视野,拓宽报道思路,不断充实和丰富报道内容,这既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满足不同读者的需要,也可以为后人撰写历史、研究学问,留下全面、翔实的材料。
史量才认为,要“办报记史”,办报人员就必须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史官刚正不阿、秉笔直书的优良传统和精神。他曾说过:“报纸是民众的喉舌,除了特别势力的压迫之外,总要为民众说些话,才能站得住脚。”他告诫申报同仁:“人有人格,报有报格,国有国格。三格不存,人将非人,报将非报,国将非国。”在他接办后,在当时漆黑一团的旧中国,《申报》不顾反动政府、军阀和恶势力的血腥统治和种种利诱,在新闻报道中直面现实,对五四运动、“四一二”屠杀共产党人、“九一八”事变的前因后果、工农红军开辟苏区根据地的远方信息、上海“一·二八”抗战的实况都如实进行了报道。1931年11月,倾向与共产党合作的国民党左派领袖邓演达被蒋介石杀害后,宋庆龄撰写了《宋庆龄宣言》对蒋介石的倒行逆施进行了严厉的谴责。当时,许多报纸都不敢刊登这个宣言,史量才却毫无畏惧,在《申报》上全文登载出来,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由于史量才坚拒蒋介石的威胁利诱,坚守自己的办报原则,1934年11月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现在,我国新闻报道的生态环境虽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由于种种原因,记者要将一些事件真相报道出去、公之于众,仍面临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干扰、干涉、阻力和压力。同时,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记者面临的各种诱惑也很多,一些意志薄弱的记者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为此,记者应像史量才那样以一个史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为权所迫、不为威所惧、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动,把记下真实的历史片断作为最大的担当,做到守土有责,当职尽责,不辱使命,保持记者独立的人格和正直的名节。
史量才“办报记史”的新闻理念和实践,是我国新闻事业的一笔宝贵财富,值得我们学习、研究、弘扬和发展。
(作者单位:中原油田培训中心)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