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的历史沿革、地位与作用
2012-04-29白润生
s【摘要】本文在论述少数民族语言广播兴起与发展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其在突发事件、保留少数民族文化和语言文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维系民族感情和少数民族特征以及在保卫边疆、维护国家统一、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特殊作用。
【关键词】少数民族语言广播;历史沿革;特殊作用
少数民族广播的历史沿革
少数民族广播,是指以少数民族语言为传播载体或虽以汉语为载体传播,但以特定的地区为传播对象的广播。少数民族广播事业是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少数民族广播的兴起与发展是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的需要,也是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需要。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里,谁也离不开谁——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少数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理想和愿望。
中国的少数民族广播事业在艰辛与努力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党的关怀与扶持下逐步茁壮成长起来。它的兴起、发展、繁荣,历经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的峥嵘岁月(20世纪20年代-40年代末)、火红年代(20世纪40年代末-70年代中叶)、满园春色(20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末)、和谐发展(21世纪以来)等几个历史时期。当前,已形成了多语种、多层次、多渠道、较为系统的传播体系。如今,蒙古语、藏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朝鲜语五种民族语言广播覆盖近一半国土面积,一些使用人口相对较少的少数民族语言,也开办了自己的民族语言广播,例如壮语、彝语、傣语、康巴语。
(一)少数民族语言广播兴起于峥嵘岁月后期
少数民族语言广播最早始于1932年。这个时候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先后增加蒙古语和藏语广播。1934年,由国民党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和交通部共同在北平筹建河北广播电台,并于同年10月下旬试播,12月1日正式开播。这座电台一开始就办有蒙古语和藏语节目。1937年11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奉命随迁。在重庆期间,中央广播电台先后用多种语言广播,其中有蒙古语和藏语。国民政府和边疆省份军政当局办广播的目的是为了宣传中国国民党的主张,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统治。少数民族广播的出现,开辟了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的新纪元,对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朝鲜语广播在关内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地的广播电台。1939年9月下旬,上海广播电台增设朝鲜语广播。上海、南京失守后,武汉成为中国的抗战中心,许多朝鲜人抗日团体和抗日勇士也聚集在武汉。朝鲜民族战线联盟向中国国民外交协会国际宣传部派遣了朴哲爱和郑文珠,通过汉口广播电台用朝鲜语和日本语广播。
具有现代进步意义的人民的少数民族语言广播,始于吉林延吉新华广播电台和牡丹江广播电台,它们是最早由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台。吉林延吉新华广播电台于1946年7月1日正式播音,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朝鲜语广播的电台,也是中国广播史上第一个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播音的电台,1949年5月改称延吉人民广播电台。牡丹江广播电台创建于1947年8月15日,一年后改名为牡丹江新华广播电台,一开始就以朝鲜语广播。据记载,张家口新华广播电台为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举办《回民讲座》、《蒙古节目》等。在《回民讲座》中播讲过《回回民族的来源》、《回回民族的名称》、《什么是伊斯兰教》等内容。1946年8月28日是回族“大尔代”节,电台特邀请边区回民联合会主任马玉槐讲话,向广大回族同跑祝贺节日。为蒙古族听众开播的蒙古语节目,播出过《中国共产党与蒙古民族解放》、《受了七百多年压迫的卓门今天已经完全变了样子》等内容。1949年1月20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在《关于西北新华广播电台的指示》中指出“各地委、工委与分区政治部,对西北新华广播电台,应负供给稿件与即时反映情况的责任”,并特别强调“甘肃工委、陇东地委、榆林工委、伊东工委等,应同时注意供给对回、蒙古、藏等少数民族广播的稿件”[1],并要求所有稿件应报道各地区的情况和针对其特点进行宣传。
(二)少数民族语言广播发展于火红年代时期
周恩来总理曾经指出,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不是哪一个民族专有,而是我们五十多个民族所共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人民所共有”[2]。在我国,中央和地方的广播电台,均由国家经营。当前,国家级的广播电台有两座,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国际广播电台,它们都设有少数民族语言节目。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简称中央电台)创建于1949年12月5日,其前身是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共有的国家广播电台。党和政府关心各族人民的团结、发展与进步,1950年3月,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召开的新闻工作会议,决定在中央电台开办蒙古、藏、朝鲜语节目。随后,1950年8月蒙古语广播开播,1956年7月朝鲜语广播开播,1956年12月维吾尔语广播开播,1971年5月哈萨克语广播开播。
1950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国际广播编辑部成立。同年开办对外广播,呼号“北京广播电台”,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台的创立。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7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广播电台”台名的正式启用。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简称国际电台)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对外广播电台,“中国少数民族”栏目是其常年开设的重要栏目,从成立到1956年,以《共同纲领》、西藏和平解放、民族政策实施情况,以及其他国内要闻为宣传报道重点,从1956年到1976年底,随着全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记者站的建立,开始有计划地编发民族地区的稿件,有关民族问题的报道明显增多。
新中国成立后,边远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语言广播得到了迅速发展。严格地说,少数民族语言的广播是由民族地区最先办起来的,然后形成从中央到地方全国性的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网络。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台)历史悠久,节目内容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针对性强、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1950年11月1日内蒙古乌兰浩特人民广播电台建立并正式播音,它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台。1954年3月6日改名为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1979年6月25日组建蒙古语新闻部,全区以内蒙古电台为中心,形成了包括自治区台和市台、旗县台(站)共同组建的广播网,内蒙古广播事业跨入了现代化的新里程。
新疆广播事业创建于1949年12月21日,1951年始用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简称新疆电台)呼号,开始以汉语和维吾尔语播音。1955年增办哈萨克语广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后,改名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广播电台。1958年增办蒙古语广播。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地,维吾尔族是主体民族。新疆电台自开播之日起就重视办好维吾尔语广播,增加维吾尔族编采译等业务人员,维吾尔语和汉语节目等量播出。1953年维汉语分频道播出,增办新节目和增加播出时间。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维吾尔语广播以新闻为主体的自办节目初步形成。
广西于1949年12月底在南宁筹建广西人民广播电台(简称广西电台),1950年5月1日开播。根据广西是壮族聚居的多民族地区和地方方言流行地域的实际,在以普通话播音为主的前提下,用壮语、白话(粤语)、柳州话、桂林话播出或重播部分节目,还用俄语、英语、日语播出教学节目。壮语节目于1958年3月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时正式播出。
西藏广播事业创立在1956年自治区筹委会成立之前,中共西藏工委宣传部就开始筹建拉萨有线广播站,大约在1957年或1958年,该站迁往原中共西藏工委统战部(现自治区监察厅)院内,拉萨有线广播站正式以藏语播音,标志着西藏人民广播事业的发端。1958年,广播站启用无线广播。1959年元旦始用“拉萨人民广播电台”呼号,以藏汉两种语言进行播音。从1959年到1966年,西藏共建成基层广播机构37个,其中地市级30个,县级7个。1959年3月,在平叛和民主改革中使用“西藏人民广播电台”并确立了“以藏为主,汉藏并举”的方针。
在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及下属自治地方,如自治州、自治县等广播电台也办有少数民族语言节目。
1951年4月,吉林省延吉人民广播电台更名为延边人民广播电台,标志着党领导下的中国地方民族广播事业的开始。
1951年4月1日,原西宁人民广播电台改名为青海人民广播电台(简称青海电台),并于1952年7月22日正式播出藏语节目,成为全国第一家地方台创办的藏语节目。
云南人民广播电台(简称云南电台)从1955年6月起先后举办德宏傣语广播和西双版纳傣语广播。1957年10月25日,增办傈僳语广播。20世纪70年代,先后增办景颇语、拉祜语广播。至此,云南电台共办有4个民族、5个语种的少数民族语言节目。
四川人民广播电台(简称四川电台)于1952年10月1日正式播音。1954年和1955年分别接纳西南、西康人民广播电台,全台使用汉、彝、藏3种语言播音,该台藏语广播开办于1955年。1980年开办康巴方言节目。彝语广播开办于1979年10月1日,使用以圣扎方言为基础、喜德语言为标准的彝语播音。1978年后,四川电台的藏语广播增办了安多方言广播。
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朝鲜语广播于1963年2月20日正式播音,是全国唯一的省级电台的朝鲜语节目。该台朝鲜语广播酝酿于1956年,1957年起草报告,1963年2月1日向省委递交报告讲明方针、任务与对象。正式播出后,在全省朝鲜族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纷纷来电来信,说“内容很合适,形式也好,既生动又吸引人”。1976年12月,该台朝鲜语言广播提升为朝鲜语言广播编辑部。
这一时期创建少数民族节目的省地县级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台还有:
1957年贵州人民广播电台开办了用苗语和布依语播音的节目,次年停播。1959年10月30日,甘肃省甘南人民广播电台试播,1960年元旦以藏、汉两种语言正式播音。
(三)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繁荣在“满园春色”时期
“满园春色”时期是指20世纪70年代中叶到20世纪末这一历史时期。把这一时期确定为繁荣时期是因为:
第一,1978年后,全国各条战线“拨乱反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兴起,民族政策的再教育在全国展开,作为这一历史的记录者、参与者、实践者和亲历者的中央与地方少数民族语言广播也迎来了自己新的发展时期。民族政策再教育的一大成果就是中央电台《民族大家庭》节目的诞生(1981年6月1日播出《民族专题》汉语节目,1983年1月1日正式推出《民族大家庭》节目)。民族语言部从1984年开始调整民族节目方针,民族语言广播节目的语种从5种增加到8种,即增加壮语、彝语、傣语3种语言,汉语《民族大家庭》节目也相应地有所加强。1998年中央电台党组批准民族部升格为民族广播中心。
第二,20世纪80年代实施“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举措,使我国少数民族语言广播事业逐步发展繁荣起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近200个广播电台、站办有蒙古、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侗、瑶、白、哈尼、哈萨克、傣、傈僳、佤、拉祜、水、纳西、景颇、柯尔克孜、羌、土、锡伯、鄂伦春等25种少数民族语言广播,在当今世界首屈一指。”[3]71-72
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经过50多年的努力奋斗,已经发展成为全国发射功率大、覆盖面广的省级广播电台之一,并通过“亚洲二号”卫星传送节目,信号源可覆盖全国及周边53个国家和地区。至2008年,全区共有广播电台62座,其中自治区级2座、盟市级12座、旗县级48座;全区广播节目总计67套,其中自治区级4套、盟市级5套、旗县级48套;全区共有中、短波发射台56座,发射功率1476千瓦;调频发射台92座,发射功率86.16千瓦,广播电视节目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2.98%和91.44%。又据自治区广播电视局2009年3月18日发布的统计数据,2008年全区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4.05%和92.72%。[4]6-7
内蒙古自治区内设有蒙古语节目的广播电台有:呼和浩特人民广播电台(1987年8月1日开办蒙古语节目),赤峰人民广播电台(1972年恢复蒙汉语自办节目),呼伦贝尔人民广播电台(1958年5月1日,蒙古、汉语节目用各自的频道广播),兴安人民广播电台(1982年6月1日正式播音,蒙古、汉两种语言播出),哲里木人民广播电台(1959年元旦创建,蒙古、汉语播音,现更名为通辽市人民广播电台),锡林郭勒人民广播电台(1981年10月1日恢复蒙古语自办节目),乌兰察布人民广播电台(1980年第三次恢复蒙、汉语自办节目),鄂尔多斯人民广播电台(1984年9月1日蒙、汉两种语言同时播音),巴彦淖尔人民广播电台(创办之始自办蒙、汉语两套地方性节目),阿拉善人民广播电台(1987年蒙古语节目开播)等。[5]
粉碎“四人帮”之后,新疆电台的新闻改革逐步深入,继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语之后又增办了柯尔克孜语广播,新闻、教育、文艺、服务4大类节目经过调整,播音时间、次数、栏目设置和内容更加合理,步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如今,维、汉、哈、蒙古、柯5种语言用20多个频率广播,每天播音达80多个小时,办有新闻、专题、文艺、广告信息等各类节目。1994年12月28日,该台实现5种语言卫星传输,可有效覆盖全疆、全国及亚太地区,其覆盖面之广,质量之高,传播方式之先进,在全国省级广播电台中居第一。1995年8月,由国家投资350万元,更新改造了5种语言的播控设备,实现了数字化播出。当前,新疆电台已形成了拥有卫星、短波、中波、调频四位一体的交叉覆盖网,和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着听众联系,是全国开办语种最多、覆盖面最广的省级广播电台。
新疆地区自治州、县级的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台至少有11座,1989年,全区建立调频广播台的县达到55个。播音的语种在全国各省(区)中也是最多的。
广西电台的壮语节目于1971年10月1日恢复播音,用壮语北部和南部两种方言口头翻译播音。1982年,自治区党委批准广西电台成立壮语部。1983年10月1日,正式用壮语文稿标准音播出,并用壮语文自采自编。1985年壮语节目进行改革,变综合性壮语节目为“壮语新闻”、“壮乡新风”、“壮语专题”、“壮语文广播讲座”等专题节目。1989年,壮语部改为民族部,借庆祝“百色起义、龙州起义”60周年之际,报道革命老区的巨大变化,讴歌邓小平领导百色起义、龙州起义的丰功伟绩。1994年10月1日,进行机构改革撤销民族部,在新闻综合台设置的“乡村风采”、“民族之光”等板块节目中各开设5分钟“壮语新闻”,直至1995年。2001年底,教育生活广播每天两次、每周7次、每次30分钟用壮语广播,其中壮语文知识、科技知识各15分钟。
广西的县级广播电台中也有用少数民族语言播音的。1989年12月1日,武宣人民广播电台用武宣壮语播音。1990年10月23日,三江侗族自治县成立广播电台,用侗语播音。广西对外广播电台1984年12月使用越南语播音。
其他多民族聚居省属下的自治州县办有少数民族语言电台(节目)的:
1976年后,青海电台的藏语节目重获生机,在调研的基础上,根据群众意见,藏语广播部对节目设置和内容进行了调整。1980年5月开始开办《藏语文教学节目》,1984年又和省教育厅合办《藏文文法讲座》,为广大牧民教育的普及和在牧区工作的汉族干部提高藏语水平搭建了一个平台。从1985年12月开始实行编、采、译合一,1986年12月用藏文直接发稿。1987年1月14日成立记者组,这是该台藏语广播诞生30多年来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记者。“八五”期间,电台的藏语节目在编排上增强了民族性、信息性、服务性、参与性和知识性。
青海省内办有少数民族语言的市(州)县台有海西人民广播电台(用汉、蒙古、藏语播音),玉树人民广播电台[1985年使用汉、藏(康巴方言)正式播音],黄南藏族自治州广播转播台(汉、藏语播音)等。
1979年云南电台成立的民族部,下设西双版纳傣语组、德宏傣语组、傈僳语组、景颇语组、拉祜语组和汉语编辑组,后又增设民族文艺组。1987年,4个民族、5种民族语言广播分别在该台二套节目中用4个频率分两组播出。1988年4月设置了民族语言台,固定频率播出5个民族语言节目。1989年云南卫星广播电视地面站建成,通过卫星传送节目,供边疆各地卫星地面站接收转播,扩大了民族语言广播的覆盖面,提高了播出质量。
云南省、州、县广播电台办有民族语言广播节目的有:西双版纳人民广播电台(1978年4月14日正式播音,使用傣语、哈尼语和汉语普通话三种语言播音,少数民族语言广播时间约占50%),文山人民广播电台(1979年6月20日播音,使用汉语和苗语播音;1980年6月增加壮语和瑶语广播,少数民族语言节目约占58%),德宏人民广播电台(1982年10月1日正式播音,自办节目使用傣语、景颇语、载佤语和汉语播音,少数民族语言播音时间占60%左右),红河人民广播电台(1983年7月1日建成开播,使用哈尼语、彝语和汉语播音,民族语播音时间占11.1%,1990年少数民族语言播音时间占24.5%),楚雄彝族自治州广播电台(1989年2月6日正式播音,用汉语播出,有《彝族新闻》节目)。“2000年云南省广播事业建设全面推进,以‘村村通为重点,到年底,广播覆盖率达到86%,比上年增长了1.4个百分点。”[4]133
四川电台民族广播1994年10月1日试播,呼号为四川电台“金桥之声台”,使用四川电台原第二套节目频率。节目语言包括藏语(康巴和安多两种方言)、彝语和汉语3种。其建立标志着四川电台民族广播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节目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1995年10月1日“金桥之声台”试播一年后正式开播,并增加转播中央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1995年11月16日“金桥之声台”与四川电台一套节目一并通过“中新五号”卫星传输,以适应四川幅员辽阔、地形复杂的状况。1996年7月,该台中波广播发射功率增加到10千瓦,明显改善了对川西人口密集地区和中心城市的传播效果和中心城市的覆盖效果。省内办有少数民族语言节目的地州级广播电台有阿坝人民广播电台(1993年创办,使用藏语、汉语播音)、凉山人民广播电台(1992年创办,使用汉语、彝语播音)。
此外,这个时期省、自治州、自治县一级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台还有:1987年贵州全省开展“民族团结月”活动,贵州电台与省民委联合开办《民族之声》节目,用苗语播音,这是该台成立30年来,首次采用民族语言广播,共播出专稿50多篇,录制《民族团结活动月》磁带59盒;1995年1月,辽宁省阜新蒙古语广播电台正式播音,完全用蒙古语广播,第一任台长为马文学;1988年,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广播电台成立,用畲语广播,而用畲语广播是这一时期广播事业的一大成就。
(四)和谐发展时期
进入新世纪,国家实施“西新工程”、“村村通工程”,为少数民族广播事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西新工程”即西藏、新疆等边远省区广播电视覆盖工程,它是国家广电总局根据中央领导2000年“9·16指示”制定实施的。
西藏电台乘“西新工程”之东风,硬件得到进一步完善。2002年5月1日,随着“西新工程”设备的正式启用,西藏电台基本实现数字化播出。2000年10月1日,“西新工程”之一的拉萨调频发射覆盖工程正式运行,这不仅标志着拉萨调频发射覆盖的长足发展,而且在对外斗争中取得了空中覆盖的绝对优势,彻底改变了空中广播外强我弱的态势。先进的节目译制制作设备启用,使译制节目到2003年达到5400小时,是1999年的3倍。
据李谢莉在《20世纪90年代四川少数民族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中讲,实施“西新工程”后,“四川省藏区广播电视覆盖率显著提高:其中,甘孜州的广播覆盖由原来的77.26%提高到79.11%,上升了1.85个百分点;阿坝州的广播覆盖率由原来的62.77%提高到67.81%,上升了5.04个百分点。中波台的建成和播出,不仅提高了中央和省台广播电视节目在藏区的覆盖率,而且增强了广播节目的接收质量。四川藏区农牧民群众不仅能够及时收听到中央和省台的广播节目,而且藏区空中阵地‘敌强我弱局面也得到了明显改善”[4]193。
在新媒体环境下,2010年12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族广播网开通,融蒙古、藏、维、哈、朝、汉六种文字于一网,包括蒙古语广播网、藏语广播网、维吾尔语广播网、哈萨克语广播网、朝鲜语广播网和民族广播网(汉语网)。民族广播网以“传播中央声音,传承民族文化,扩大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族广播宣传影响力”为使命,以“为网友提供丰富的民族资讯,展示我国多彩的民族世界”为服务宗旨,自觉地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于全国各族人民,充分报道民族地区各行各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反映民族地区的发展、进步,积极宣传我国的民族政策、民族知识、民族法规,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为促进各民族间的团结、友谊和相互了解,维护民族地区和谐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其中,藏语广播网首次实现卫藏、康巴、安多三种方言同频播出,每天18个小时将安多方言藏语节目传播到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的所有藏区……我们欣喜地看到,民族广播正朝着以广播为主、多媒体联动发展的方向稳健前行。
少数民族广播的地位及作用
“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满已通用汉语外,其他53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大体上分属汉藏、阿尔泰、南亚、南岛和印欧5个谱系。因此,少数民族广播电视的发展在我国有着特殊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作用。”[6]
提起广播的作用,我们很自然地联想到我国四川汶川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央电台很快播发抗震救灾消息。由于地震造成交通、电力、通信中断,广播成为灾区群众获取外界信息的唯一通道,中央电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地震发生当日晚7时起,运用《中国之声》、《中华之声》、《华夏之声》等9套节目并机播出24小时不间断特别节目《汶川紧急救援》,在第一时间架起了灾区与外界的信息桥梁。由于广播在抗震救灾过程中的特殊作用和突出表现,胡锦涛总书记专门批示,为抗震救灾前线17万部队官兵每人配发一台收音机。抗震救灾报道结束后,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应急办法》中首次提出“应急广播体系”,将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纳入国家应急体系建设的总规划当中。这一事例充分说明了广播的重要地位和在突发事件中的重要作用。[7]
其一,在突发灾难面前,少数民族语言广播发挥了特殊作用。作为中国广播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语言广播,其传播广、易收听、与新闻发生同步的独特优势表现得更加明显。玉树地震发生后,在玉树首先听到的是康巴方言的广播,它及时准确地报道了抗震救灾新闻,提供了切实有效的信息服务,传达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各族同胞对地震灾区的关怀和援助。2010年年初,新疆、内蒙古等边疆民族地区遭受了一场60年不遇的强降雪灾害,少数民族广播在对灾情进行常规报道的同时,在蒙古、维吾尔、哈萨克三种语言节目中还推出特别报道,向灾区群众提供有关信息和知识服务,为他们克服困难、进行自救、增强信心、恢复生产生活等方面进行及时正确的引导。
其二,少数民族语言广播是党、政府及时传播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和信息的重要渠道,是党和政府联系少数民族同胞的纽带和桥梁,同时也是少数民族群众获取信息和了解外界的重要窗口,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域辽阔,交通不便,信息缺失,严重制约了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发展。现代化的传播手段,打破时空界限,把党和政府及当地党委、政府的声音准确及时地传送给少数民族群众。全国各地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的新思路、脱贫致富的好办法以及新知识、新观念的广泛传播,极大地鼓舞了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同胞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热情,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因而,少数民族广播在发挥引导舆论、弘扬正气、凝聚民心重要作用的同时,还被赋予了政治、经济、文化的三重职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其三,少数民族语言广播在保留历史文化及语言文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传承,以及在维系民族感情、保护民族基本特征上,有其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前,由21个少数民族使用着24种文字(包括同用汉文的回、满、畲等三个民族;有的民族如蒙古族、傣族、苗族、傈僳族、佤族等使用两种以上的文字),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帮助他们使用和发展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到目前为止,全国有27个少数民族使用着39种文字。①如前所述,目前,全国约有近200个广播电台(站),使用蒙古、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侗、瑶等25种少数民族语言播音,几乎包括了有本民族语言的所有民族。少数民族广播以少数民族语文每日每时传承着悠久的中华民族文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是一个庞大的、丰富的文化宝库。“世界上持续了近一个世纪的‘西藏学”、‘敦煌学、‘吐鲁番学的研究热潮,说明我国少数民族历史和文化具有很高的价值。对西藏、新疆、内蒙古的民族地区的宣传以及对这些地区的情况介绍本身就充满了这些学科的丰富内涵。”[3]26加之,广播媒介受文化水平制约较小,广大少数民族同胞可以明白无误地听懂,在传承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维系民族感情等方面,更具优势。
其四,少数民族语言广播作为在少数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中承担着重要使命的主流媒体,在稳定边疆、保持社会安定、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少数民族大多聚集在边远的山区、牧区,荒漠草原,以及人烟稀少的贫困地区和边疆地区,大杂居小聚居是其特点。另外,还有不少民族是跨国而居。新疆、西藏、云南、广西等省区与十多个国家接壤,约有12747万公里的陆地边境线。把民族地区建设好,激发各民族的爱国主义热情,全面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形成一条铜墙铁壁,保卫祖先留下来的疆域不受外来势力的侵犯和蚕食。当前,国外敌对势力妄图从挑拨民族关系入手,煽动“藏独”、“疆独”,实现其“西化”、“分化”中国的目的。少数民族语言广播,在这种大背景大环境下,只有不断增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传播力、公信力,才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中再立新功!
注 释:
①据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少数民族》编写组《中国少数民族》和关东升主编《中国民族文字与书法宝典》统计的数字。2005年3月1日《人民日报》刊载的《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称:“到2003年底,中国有22个少数民族使用28种本民族文字。”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西北局关于西北新华广播电台的指示(摘要)》(1949年1月20日),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研究室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编.《解放区广播历史资料选编》[G].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5:323.//转引自彭芳群博士论文《政治传播视角下的解放区广播研究》[D].
[2]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M].//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63.
[3]张小平.民族宣传散论[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
[4]白润生主编.当代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事业调查报告[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
[5]参见林青《中国少数民族广播电视发展史》和《内蒙古自治区志·广播电视志》相关内容。
[6]哈艳秋,庞亮.举集体之力成奠基之功──评《中国少数民族广播电视发展史[J].现代传播,2001(4).
[7]参见黄玉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广播电视节目改革研究(博士学位论文)[D].
(作者为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编校:施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