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为何挑起“购岛”闹剧?

2012-04-29陈玉明徐松毛一竹

祖国 2012年18期
关键词:购岛李国强闹剧

陈玉明 徐松 毛一竹

一边是日本方面一厢情愿地把钓鱼岛“收归国有”,一边是中国方面公布钓鱼岛的领海基线。

钓鱼岛,再次聚焦了全球的目光。

钓鱼岛是中国固有的领土,他人岂能买卖?日方为霸占钓鱼岛编出的种种说辞,为何站不住脚?钓鱼岛事件升温,给中日关系带来什么影响?

日本挑起“购岛”闹剧居心何在?

“购岛”闹剧是近年来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采取的最严重的单边行动,严重损害了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分析人士认为,日方上演“购岛”闹剧,不仅出于其国内政治、经济利益方面的考虑,更蕴含着中日国力此消彼长、日本对二战清算不力等深层次原因。

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表面上看是政府出钱购买私人土地,以维持钓鱼岛现状,实际上是企图通过显示其对钓鱼岛的所谓“有效控制”,达到向国际社会“宣示主权”的目的。

“窃岛后,日本可能进而要求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并以钓鱼岛为基础与中国分划东海大陆架,企图进一步攫取相应油气资源。”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张海文告诉记者。

此外,在地缘政治上,钓鱼岛具有巨大战略和军事价值。钓鱼岛位于台湾和冲绳之间,处于西太平洋第一岛链一线,是外海进入中国的跳板。“如果日本控制了该海域,无异于扼住了中国向太平洋纵深地区进出的咽喉。”张海文说。

近年来,日本政坛混乱不堪,首相因政局动荡更迭不断。以野田为首的日本内阁已遭到众议院多次问责,执政的民主党和在野的自民党的民意支持率都很低,出现日本政局右倾、地方右翼势力集结,逐步形成“第三极”的新动向。

“野田政权出于挽救民主党颓势地位的考虑,欲借购岛之举在未来的大选中获得中间选民和右翼势力的支持,并试图将日本民众对经济下滑的不满情绪外引。”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刘友法说。

刘友法认为,当前,中日国力对比和相互依存关系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这一事实,使得许多日本人难以接受并陷入焦虑,担心解决与中国的领土争端“时不我待”,不惜在钓鱼岛问题上放手一搏。

从深层次看,战后日本始终没有对二战战争罪行真心悔悟、彻底清算,这也直接导致了其国内右翼思潮的膨胀和军国主义思潮的死灰复燃。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高洪认为,日本右翼势力和部分保守派政客正在借助深化日美同盟之机,通过类似钓鱼岛这样的问题与邻国不断制造摩擦,意图挟美国之力摆脱战后体制,恢复因二战侵略他国丧失的部分国家对外职能,一步步接近其“普通国家论”所诠释的政治军事大国化战略目标。

“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公然否定,可谓背信弃义之举。这不禁让人怀疑,这个国家是否还值得相信?”高洪说。

日方种种说辞为何站不住脚?

无论从历史还是法理看,钓鱼岛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神圣不可侵犯。然而,为将钓鱼岛据为己有,日本政府苦心孤诣,编造出毫无道理的种种说辞。

——说辞之一:钓鱼岛是“无主地”,按照“先占”原则,谁先占了就是谁的。

钓鱼岛是“无主地”吗?当然不是。中国社科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国强说,钓鱼岛环境险恶,长期无人居住,但“无人岛”不等于是“无主地”。事实上,钓鱼岛列岛从明朝时起便已不是“无主地”,而已由中国明朝政府作为海上防区确立了统治权。

1561年(明嘉靖四十年),明朝驻防东南沿海的最高将领胡宗宪与地理学家郑若曾编纂的《筹海图编》一书明确将钓鱼岛等岛屿编入“沿海山沙图”,纳入明朝的海防范围内。清朝沿袭了明朝的做法,继续将钓鱼岛等岛屿列入中国海防范围内。1871年编写的《重纂福建通志》确定钓鱼岛隶属于台湾噶玛兰厅(即今宜兰县)。

——说辞之二:《波茨坦公告》未涉及钓鱼岛问题。

事实是这样的吗?李国强等专家指出,二战结束时,日本政府在《日本投降书》中宣示“承担忠诚履行《波茨坦公告》各项规定之义务”。而《波茨坦公告》第八条的附属协议——《联合国盟军最高司令部训令第677号》明确规定了日本的版图,即“日本的四个主要岛屿(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及包括对马诸岛、北纬30度以北的琉球诸岛的约1000个邻近小岛”。这里面并不包括钓鱼岛列岛(钓鱼岛列岛最北的黄尾屿的坐标为北纬25度56分,在北纬30度以南)。

——说辞之三:《旧金山和约》规定把钓鱼岛交美国托管,日本是从美方手中接过管辖权的。

李国强说,首先,1951年的《旧金山和约》由于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准备、拟制和签订,中国政府认为是非法的、无效的。其次,《旧金山和约》也并未明确提及钓鱼岛。1953年琉球列岛美国民政府发布《琉球列岛的地理界限》(第27号布告),擅自扩大美国的托管范围,将中国领土钓鱼岛裹挟其中。美国的这一做法没有任何法律依据。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既然美国托管钓鱼岛本身就没有法律依据,1971年美国将钓鱼岛的“施政权”“归还”日本自然也没有法律依据。事实上,美国方面也承认,“美国在钓鱼岛最终主权归属问题上没有立场。”

“中日邦交正常化时,中方提出搁置争议,当时日方没有提出反对意见,实际上是达成了一种默契和共识。从法理上说,这是有法律效力的。现在日方不承认这种共识,是对当初立场的一种背叛。”外交学院国际法系副教授龚迎春说。

日本欲将中日关系引向何方?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钓鱼岛事件不断升温,中日关系将面临严峻考验。日本作出这样的极端决定,将使中日关系陷入低潮,日方必将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李国强说。

面积不到5平方公里的钓鱼岛,近代以来所遭受的风风雨雨,足以映射出整个中国的百年沧桑。

在日方挑起“购岛”闹剧后,中国政府随即公布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线。

李国强说,1992年中国就公布了领海法,但一直没有公布钓鱼岛的领海基线。“遗憾的是,中方的克制并未换来日方的尊重,相反,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动作频频,挑战中国主权。”

钓鱼岛是中日关系的晴雨表。“如果日方一而再、再而三地单方面破坏共识,采取行动,中方也就没有义务继续保持克制。”龚迎春说。

龚迎春等专家认为,随着中日外交关系陷入僵局,中日政治和经济关系都将受到影响。“中国是日本最大的出口市场,而日本仅是中国第三大出口市场,日本对华贸易长期顺差;如果中日经贸关系遇冷,日本经济受到的影响比中国更大。”

事实上,近期由于日本抓捕中国保钓人士、搞“购岛”闹剧,中国国内民众对日本的评价急剧下降,“双方经贸关系难以避免会受到负面影响。”龚迎春认为。

“钓鱼岛问题是中日关系的一个方面,不是中日关系的全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卿说,日本应该改变处理国际关系的传统思维,在处理钓鱼岛问题上,应从中日关系大局出发,搁置争议,增加互信;如果日本一意孤行,中国会进一步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最终是给日本自身带来损失。

中日双边关系修好不容易,变坏很简单。

李国强认为,目前我国出动海监船、渔政船的频率高了,这种和平执法方式显示了大国风范。但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是以海上自卫队作为执法力量。我国也应加强海警执法,保卫国家领土不受侵犯;同时,要完善海洋立法工作,尽快形成长远的海洋战略。(据新华社资料整理)

猜你喜欢

购岛李国强闹剧
Rotor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by alternating current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plasma actuation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课程教学探索
潮细胞
Recent results of fusion triple product on EAST tokamak
Stability analysis of Alfvén eigenmodes in China Fusion Engineering Test Reactor fully non-inductive and hybrid mode scenarios
风油精引发的闹剧
一出小闹剧
避免发生一场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