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逸安静处 一步一重天
2012-04-29程兴瑞
程兴瑞
李哲,别署苦云居士,斋号乾溪草堂。1973年生,安徽利辛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委员,亳州市青年书协副主席,利辛县书协顾问,利辛县书画院院长。被中国书法家论坛、中国书法艺术网、中国书法篆刻网、中国书法名家网、中国书法家园等多家书法专业网站聘为专栏主持人,被安徽省书法家协会授予“皖军书法楷书20家”。现任利辛县政协常委,县文化体育旅游局副局长、利辛县文化事业发展中心主任。
其书法作品多次参加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大展。书法作品还广泛发表于《中国书法》、《中国书画报》、《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书法世界》等专业报刊。被《青少年书法》杂志评为“全国青年书法200家”。成功策划主办了“全国当代中青年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和“庆祝安徽省书法家协会成立30周年全省首届中国书协会员精品展”。《书法报》、《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亳州晚报》、亳州电视台《药都时空栏目》均作了专题介绍。
其书法作品收到国内众多书法大家的点评。李哲是比较有才气的新生代的青年书法家。可以看得出来,他在书法的道路上走的是文静稳健的路子。尤其是小楷,能够写到这样的程度实在是下了一大番功夫的。说明他的案头功夫是扎实的,艺术感觉是良好的,走的路子是正的。其行草书师法二王,训练的面不断加宽加深加厚,注重气格上的陶冶,使自己的字能够更好表现自己的情怀。这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楷书委员会会委员李松先生对李哲的评价和赞誉。
中国书法家论坛坛主说:我从李哲的小楷中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那种超逸和安静,一点一画中规中矩,一字一行又出入晋唐,在严谨和灵动之间他用自己对古人、古法的感受写出了自己的心性。他的行书也是灵秀的那种风格,这可能是取法的方向,也可能是从小楷演变出来的一种走向。在行草书中,我还是比较喜欢他那种小行书,不温不火,把书写性和表现性融合得非常巧妙,一种文人情怀跃然纸上,似一杯清茗兀自在几上散着袅袅的清香!
中国书协会员、山西临汾市书协主席李寅生对青年书法家李哲的作品点评说:细读了李哲的作品,小楷典雅细腻用笔到位工稳,看出来作者在书写过程中的心态平静温和。行书直入晋人格调,规矩已立,若假以时日定有大收获。总体看李哲的作品以工稳为基调,其性情不流于表象,时于笔端深处起伏跌宕。
对经典的膜拜和靠拢时每一位艺术家的心境和追求,李哲也是如此,经典之美在于行而不止于型,立于法而不局于法。阅读他的小楷可以明晰的感到李哲的思考在于此,他取法魏晋,立意高古;形式仿诸先贤,丰富多样,在小楷研习的道路上独具风貌。从技法观察李哲,他汲古弥深,力求重现古典之美;从气韵上阅读李哲,他浸淫百家,力求展现经典之美。重现需要的师承、时间、乃至夜半的明灯,李哲做到了;展现需要的学养、阅历以及高远的大智,李哲拥有了。“尽精微而致广大”,他在重现经典的同时展现了经典美丽,展现了自我的风采。这是中国书协会员、安徽省书协理事钱守宽先生阅读李哲作品后的感触!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春昉对李哲的书法作品更是感触颇深:潘天寿先生语:“艺术之高下,终在境界,境界层上,一步一重天,咫尺之隔,往往辛苦一世,未必梦见”。公务之余的李哲忙里偷闲,执著于书海墨浪里游弋数载,在高手如林的全国书法大展赛中秀出颍立,频频入展获奖,这一方面是因为淮颍大地文脉深厚,启悟人的灵智更加活跃,另一方面则是他始终“于性灵中发挥笔墨,于学问中培养意境,”不断的融会前人,超越自己。他的书法笔润墨滋,点画讲究,线条力劲,灵动淳朴,对二王为代表的晋人书风理解深入,可谓“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希望他创作出更加优秀的独具个人性灵的书法新作,以全新的方式诠释古人理解今人,以信心和虔诚,开拓一隅更加崭新的书法艺术家园。
中国书协会员彭飞、郁民华、刘朝晖等名家一致认为青年书法家李哲的书法作品无论事楷书还是行草都有较深功力,其书法宗法二王,又参与明清书法风格,清爽俊美。小楷如再增加古蕴,揉进些自己的东西,可达更高境界。行书作品化自阁帖,用笔流畅,气韵生动,可增加些凝重的感觉,使整体更加厚重,假以时日可臻上品。
美感蕴藏在适度的比例之中,凡能引起感官愉快的东西,一般来说是比例的恰到好处。纵观李哲兄的书作,我偏爱他的楷书,用笔轻重有度,起讫分明,字形端庄灵动,舒展自如。字与字之间顾盼生情,给人以温文尔雅,清秀宁静之感。
李哲先生为全国青年实力派书法家,真、行、草三体皆能,犹以小楷为佳。其书以二王流派为宗,参以魏晋高古风格,颇具诗之韵味、画之美感、舞之节奏、歌之旋律。其楷书用笔圆浑,中断丰实,平中寓险,秀中藏拙;其行书法度严谨,用笔飘逸,结字潇洒,章法优美;其草书收缩凝重,放而涩拉,天真纵逸,风格烂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