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颍州古西湖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发展模式研究

2012-04-29刘乐葛卫清偶春

湖北农业科学 2012年18期
关键词:湿地公园湿地保护

刘乐 葛卫清 偶春

摘要:湿地与人类的生活、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湿地生态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仅从生态保护角度出发而忽略旅游功能的湿地公园无法达到湿地保护的目的。目前湿地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结合颍州古西湖湿地公园的建设,探索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发展的模式,对促进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湿地;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发展

中图分类号:F24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8-3995-04

Study on the Protection of Ancient West Lake Wetland Park Ecotourism Resources in Yingzhou District and Its Development Pattern

LIU Yue,GE Wei-qing,OU Chun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nstitute, Fuyang Teachers College, Fuyang 236041, Anhui,China)

Abstract: Wetl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human life and social-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wetland ecosystem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ecology, economy and social value. Only from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gle, but ignoring the tourist function of the wetland park can not achieve the purpose of wetland protection. At present, wetland ecological tourism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trend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ncient west lake wetland park in Yingzhou district was combined with, the protection of wetland tourism resources and its development were explored, which would greatly promote sustainabl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had th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wetland; wetland park; ecotourism resources; protection; development

湿地被认为是地球上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1]。一般来说,湿地地区周边环境气候宜人、风景秀美、空气清新、环境清幽,游客可以进行观景、垂钓、荡舟、观鸟等休闲活动。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创造优美的生态环境是吸引游客前往游览观光的前提,积极推广和宣传生态旅游是湿地公园旅游发展的正确途径。

1生态旅游及湿地生态旅游概念

目前对生态旅游和湿地生态旅游系统尚无统一的定义。“生态旅游”一词在1983年由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生态旅游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提出,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系当地社区居民生活双重责任的自然旅游活动”,我国学者提出“生态旅游是一种欣赏、研究、洞悉自然和不允许破坏自然的旅行,主要保护区为其观光对象”。因此生态旅游的标准至少包含3方面:①生态旅游的对象是原生、和谐的自然与文化生态系统;②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应该受到损害;③强调社区居民的参与性[2]。

2颍州古西湖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开发条件分析

2.1区位环境优势

安徽阜阳位于安徽省西北部,下辖颍州、颍泉、颍东3区和临泉、太和、阜南、颍上4县及界首市,人口932万,面积9 775 km2,是安徽省人口最多的市,也是全国比较大的地级市之一。阜阳史称颍州,所处的淮河流域是中国最早开发的区域之一,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

阜阳市区周边交通十分便利。京九铁路线贯穿境内,阜阳拥有京九线上最大的编组站,连接着漯阜、睢阜、淮阜、商阜铁路,年客流量达300多万人次,被誉为“大京九枢纽城市”;阜阳机场按照4D标准建设,拥有国际上先进的通信导航设施,能起降波音757、麦道90等大型飞机;公路交通以105国道和省道为依托,覆盖全市城乡,通往邻省、市的公路交通网已逐渐成型;水运交通更是便利,淮河、颍河等10多条航道能直下长江、进入东海,是中原通向华东的水运要塞。阜阳目前已基本形成了“铁路、公路、航空、水运互为补充、相互衔接”的立体交通网络。

2.2湿地公园环境概况

颍州是阜阳市的一个区,这里地处华中腹地,是中国古文化发祥地之一。颍州古西湖位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老子、庄子和管子的故里——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生态园西郊,位于北纬32°56′-33°09′,东经111°11′-115°46′。古西湖在古时属于胡国辖地,由于当时当地人口稀少,生产力低下,曾经只是一个无人问津的野湖。该湖当时除了调剂洪水、灌溉农田、排蓄水和服务生产养殖之外,基本上没有别的利用价值,所以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都“默默无闻”。颍州西湖就像深闺中的处子,虽天生丽质,但一直以来却并不为世人所知。直到唐宋时期,当时的一些著名学者、政治家、诗人先后眷顾此地,发现了西湖的独特与美丽,在此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歌赋、佳文妙章,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数欧阳修与苏轼的诗句。这才使得颍州西湖逐渐闻名于世,使之在当时与杭州西湖、扬州西湖和惠州西湖并称为“四大西湖”。

在此后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周围许多有名的陂塘或因泥沙淤塞、或被围垦填埋,逐渐变成了一片片沃野良田,惟独颍州西湖没被填占,成为“硕果仅存”的一个湖泊。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当地政府经过组织专家论证、投入力量开发,深入挖掘和合理利用西湖地区的自然、人文资源,将颍州西湖打造成为饱含文化底蕴、风景优美、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完美结合的旅游胜地[3]。

2.3湿地公园水资源及生物资源现状

颍州西湖属于黄淮平原地区的天然永久性淡水湖泊。丰水期水位达31.5 m高程,湖面面积120 km2,蓄水量达1.5亿m3;平常水位在29.0 m高程左右,湖面面积40 km2,蓄水量0.6亿m3,汛期时是淮河水系的分洪、泄洪区,干旱时又可输水抗旱。目前,颍州西湖总体面积24.32 km2,现已开发的西湖面积达到5.74 km2,分为南湖和北湖两大主要游览区,湖区水深1~2 m,湖面一望无际。

湖区地处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四季分明。湖区周围拥有大量的水洼,相邻连片。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该湖区植被茂盛,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通过实地调查和相关资料整理发现,颍州西湖湿地生态保护区现有湿地鸟类共13目33科86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东方白鹳、白头鹤、大鸨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小天鹅、鸳鸯、鸢、赤腹鹰、普通鵟、红隼、燕隼、灰鹤、短耳鸮、长耳鸮等10余种,此外,还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保护的维管束植物数种,主要有莼菜、水蕨、野菱和莲等。湖区盛产的大闸蟹、银鱼、菱角、莲子等品质优良,在省内外享有盛名[4]。

颍州西湖湿地公园于1998年8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2年6月被阜阳市政府批准为市级湿地保护区;2003年7月安徽省建设厅受安徽省人民政府的委托批准《颍州西湖总体建设规划》;2008年2月,颍州西湖湿地公园区域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9年被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为国家级湿地公园[5]。经过多年的规划发展,西湖湿地公园景区逐渐形成了“二环三圈”的发展规模。

2.4颍州西湖湿地公园现存的问题

长期以来,伴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对资源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颍州西湖湿地公园周边群众“围湖造田”导致颖州西湖部分水域不合理地转变成了水田和旱地,目前湿地生态保护区湖内野生的芡、莲、菱、芦苇等水生植物的生物总量和自然分布面积因受当地村民对湿地生态区的围垦、采掘等人为活动的影响,较以前减少了很多。水生生物总量的减少使颖州西湖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的结构遭到破坏,生态功能下降。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生态过程被人为改变后,部分自然生态特征消失,湿地生态功能逐步退化。同时,伴随着湿地保护区整体生态环境的恶化,又造成了湿地生态保护区内的珍稀濒危植物进一步减少,以前在湿地保护区内随处可见的莼菜、水蕨等现在只在很小的范围内有分布。

另外,湿地面积的减少,生态环境恶化了,导致生物栖息地被破坏,生物多样性下降。伴随着污染加剧,水质呈现出恶化的趋势,直接导致了当地的候鸟数量和野生鱼类资源的减少。

此外,当地相关职能部门对湿地生态资源保护和生态旅游开发缺少系统和全面的认识,急功近利,过于重视眼前的经济利益,而没能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角度看问题,从而导致湿地生态资源进一步遭到破坏和持续恶化。

3颍州古西湖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发展与对策

3.1坚持对现有湿地生态资源进行严格保护,适度开发的原则

对颍州古西湖湿地公园,既要最大限度地保护其湿地生态资源,同时也不排斥合理、适度的开发。颍州古西湖水面宽阔,南北跨度达数千米,湖水丰盈,水质清澈。若将当前湿地生态保护区所在区域完全封闭保护起来与外界隔离,仅仅依靠现有生态资源自我维持、自我调节和生态系统自我循环的话,因为缺乏足够的资源补充,湿地保护区内现有物种将会逐渐衰退或消亡,那么现有的湿地生态环境将有成为“生态孤岛”的危险,整个湿地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和自我修复功能将难以为继。因此,可在严格保护现有湿地生态资源的基础上,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坚持适度开发的原则,一方面最大限度地保护湿地生态资源,另一方面进行科学、合理而适度的开发利用,将湿地生态资源保护和生态旅游开发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3.2加大对湿地公园的经济投入

目前,颍州西湖湿地公园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尚较落后,相关设备非常简陋,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应加大对湿地公园的经济投入,使湿地公园的发展建设有充分的财力支持保障。同时,加大对市民进行湿地公园有关科普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和加强对观鸟平台及水上安全保护设施进行建设完善的力度。

3.3结合实际,控制保护区内旅游规模

对古西湖湿地公园生态资源的保护和生态旅游的开发应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开发生态旅游的同时不能忽略对生态资源的保护。同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应该区别于传统风景区的旅游,不能一味地追求旅游规模和游客数量。因为游客人流量过大势必会对湿地公园内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破坏。湿地公园在旅游开放时应做到科学部署、合理规划,有选择性地逐步开放。园内人工设施建设要合理,数量应尽可能地少,对自然生态产生的影响也应该越小越好。应尽量选择湿地公园内生态系统不太敏感的区域向社会开放,同时应合理、有效地规划游客游览范围,以免因为无规划和没有科学的引导,使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对公园内未开放的区域造成影响和破坏。

3.4加强对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的科学监测

伴随着来颍州古西湖湿地公园进行生态旅游的游客量的增加,公园内势必会出现各种生活污染,如湖内游船、游人排放的油污及污水所导致的水体污染和游客抛弃的固体生活垃圾等都会对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破坏和影响。为了改善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引导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制定科学的生态环境监测方案,加强对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科学监测与管理。同时在湿地公园内提倡使用绿色环保的园内交通工具,如以双人自行车、三轮车替代机动车,用脚踏船、电力游船替代水上机动船等。

3.5大力宣传颍州古西湖湿地生态旅游的特色

通过各种渠道,在社会上加大对颍州古西湖湿地生态保护区资源优势和生态旅游特色和颍州的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宣传力度,同时进一步改善生态保护区内基础设施条件的建设水平。

颍州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人文资源和历史古迹十分丰富。地方职能部门应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各种渠道,切实有效地进行旅游宣传,使颍州古西湖湿地资源优势和生态旅游的特色得到充分宣传。首先,应让当地群众充分了解本地文化,对外地游客,当地人应做到“人人都是宣传员和导游员”,自觉做好宣传和维护颍州旅游形象的工作,这种宣传方式的作用是巨大的;其次,设计印刷精美的宣传画册,通过免费向市民发放和投递,结合举行颍州西湖文化节及相关文学、文艺等比赛活动,以及邀请地方科研单位和高校的专家、教授来当地举办文化讲座等,同时利用先进便捷的互联网宣传等多种手段,多层次、全方位地宣传颍州西湖湿地的生态旅游特色,努力打造颖州西湖湿地生态旅游品牌。

3.6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的同时,注意保护历史文化和地方民俗文化

在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同时,更要注意保护历史文化和地方民俗文化,使之得到传承与延续。颍州西湖湿地公园本身具备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湿地生态旅游既是湿地自然旅游,同时也是湿地的文化旅游,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的民俗文化对外地游客都同样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所以,应对这些宝贵的旅游文化资源加强保护和开发,并在此基础上做好湿地公园旅游文化的宣传和普及。

3.7自然保护区内的旅游开发

1)观鸟旅游。通过湿地保护区内的观鸟平台所提供的相关观测设备,可以让“爱鸟者”更好地观赏到湿地公园生态保护区内的各种鸟类的生活形态,研究它们的习性特点。目前,颍州西湖湿地公园生态保护区内有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0余种,因此可将鸟类观测作为园内科普旅游主打项目之一来推广。

2)渔俗风情。可以充分利用养殖水面开展假日休闲垂钓、湖面泛舟以及湖上农家乐等多种旅游休闲娱乐活动,将湿地保护区打造成为市民节假日休闲的好去处。

3)科普旅游。通过广泛宣传,吸引游客参观游览湿地公园,可以更好地在市民中普及生态学和植物学方面的知识,使之树立绿色环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4)学生假期旅游。一般科普夏(冬)令营活动都深受中小学生的喜爱,可以在寒暑假通过在园内组织开展夏(冬)令营活动,提高中小学生对大自然的认知,增强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爱护大自然的环保意识。

4颍州古西湖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展望

4.1湿地旅游为湿地生态环境恢复提供机遇

随着人们对湿地生态功能认识的提高和湿地生态旅游活动的开展,必将为湿地的恢复提出时间和空间上的要求,同时湿地生态旅游活动也能为湿地环境的建设提供资金保证。

4.2湿地旅游将成为投资和消费的热点

湿地生态旅游将是卖方市场的一个热点。引导投资和消费向旅游业倾斜,只要把工作做到位,不是没有可能的[6]。湿地生态旅游能使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放松身心,触摸自然,它将自然而然地成为今后最时尚的旅游形式之一。因此,湿地旅游将成为整个旅游业消费热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充分重视和发展颍州古西湖湿地生态旅游,将极大地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和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增长。

因此,应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根据湿地生态旅游的特点,科学系统地制定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方案,打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给游客带来全新体验的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区,使颍州古西湖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成为阜阳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

参考文献:

[1] 王浩,汪辉,王胜勇.城市湿地公园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2] 盛正发.论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J].旅游管理,2005, 12(4):32-33.

[3] 亓龙,王秋生,胡天生.颍州西湖历史与文化的研究[M].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

[4] 刘乐,葛卫清,偶春.颍州西湖湿地公园的发展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1160-11162.

[5] 刘乐,葛卫清,偶春.颍州西湖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发展研究[J].绿色科技,2011,25(2):95-97.

[6] 陈铭.湿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2.35-37.

(责任编辑罗亚军)

收稿日期:2011-12-16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10SQRW151)

作者简介:刘乐(1983-),男,湖北钟祥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环境艺术设计,(电话)15855803160(电子信箱)lrqg1982@sohu.com。

猜你喜欢

湿地公园湿地保护
安徽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与实践
基于遥感数据的黄河口湿地变化研究
建设湿地园林工程研究
白洋淀湿地现状分析及修复对策研究
对张掖湿地科普教育工作的思考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景观设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