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巢》与《留守》看留守儿童小说中的另类成长
2012-04-29谢琳薇
谢琳薇
概述
“少壮打工去,留下童与孤。”
自农村掀起打工潮始,渐渐形成庞大而孱弱的留守一族。据2008年全国妇联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由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断,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近10年来,坚持以儿童为本位的儿童文学诞生了以留守儿童为题材的报告文学,短、长篇作品,尤其是在以成长为永恒主题的少年文学中诞生了表现留守儿童成长历程的小说。这些小说目前呈现出怎样的创作状态?其塑造的留守儿童以怎样的存在姿态成长着?本文试图以这两个问题为中心,通过分析《空巢》和《留守》两部代表作品,浅析尚鲜有人涉足的留守儿童小说中的成长书写,希望能为这一文体的研究和创作积累些有用的材料。
留守儿童小说的定义及创作现状
俗话说“名不正,言不顺”,目前对留守儿童小说并没有统一的定义。笔者依据阅读体会,将留守儿童小说定义为:以6-17岁的农村留守儿童为主人公,着力表现其在留守背景下的生活状态及身心成长历程的小说。其表现出两大特性:原创性和当下性。留守儿童小说完全由中国作家创作,不依靠、借鉴、引进外国文学,且其构筑的农村场景和生存状态兼具乡村的质朴与落后封闭的精神污染两面,并不诗意地提纯农村环境和留守儿童的人性。
然而梳理近十年的创作可以发现,留守儿童小说仍呈现出数量不多、精品难找的局面。
(一)体裁上,以短、长篇小说为主。短篇小说以《心声》(黄蓓佳)、《谁能把春天留住》(陆梅)和《笨狗》(齐建水)为代表。长篇小说相对较多,代表作品有《空巢》(牛车)、《留守》(贺享雍)、《温暖》(吴珍艳)、《当着落叶纷飞》(陆梅)、《水边的仙茅草》(陶江)、《雪袍子》(西篱)、《穿过忧伤的花季》(王巨成)、《离殇》(雪燃)。
(二)从创作者角度来看,有成人创作和留守儿童自创的作品。成人创作分为专业作家和业余写作者创作。专业作家(如陆梅、陶江、西篱)的创作表现出明显的文学性,诗意地传达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遭遇的隐晦的沉痛;业余写作者(如牛车、吴珍艳)一般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与留守儿童有紧密接触,或是特别关注留守儿童群体,特意去接触他们的生活。因而其作品表现出强烈的现实感和真实性,但文学性不强。语言口语化、粗俗化。至于留守儿童自创的作品,皆以网络小说的形式存在着,多是曾为留守儿童,现已长大的成人回忆、加工自己的留守历程。其文学性贫弱,缺乏结构意识,大多是事件和场景的堆砌,很多作品是有头无尾的“烂尾工程”。但由于是亲身经历,所以情感丰沛,特别是心理描写特别真实。较为完整的作品是《留守儿童已长大》。
(三)从作品存在形式来看,有出版书籍和网络保存两种。作品的存在形式决定了其被阅读的方式。留守儿童小说的主要阅读对象本应是留守儿童,但据我在四川巴中通江县乡镇留守儿童学校了解,大部分留守儿童并没有阅读过,甚至不知道留守儿童小说。四川是全国留守儿童人数高度集中的六大省份之一,而巴中又是四川留守儿童高度集中的地区之一。如果连那里的留守儿童都没有看过甚至不知道有留守儿童小说,我们还不应该对目前留守儿童小说的存在形式产生质疑吗?已经出版的留守儿童小说标价大多在22元上下,对留守儿童来说,这可能是几天的伙食费,怎么有条件买来看?此外,书籍的宣传销售也未深入闭塞的留守山区。综上,留守儿童小说的出版没有将留守儿童定位为主要阅读对象。相比之下,网络保存的作品本应更便捷开放,但实际其被阅读的可能性更小。因为在农村,网络还未普及,不是每个留守儿童都有条件上网并懂得如何在网络上寻找自己要看的书。再加上筛选、过滤信息的能力较弱,很可能在阅读过程中接触负面信息,抵消了网络阅读的作用。再有,许多网络留守儿童小说要付费阅读,又给留守儿童的阅读带来了障碍。综上,留守儿童小说目前存在作品与阅读对象的“错位”,我们应该意识到留守儿童小说面对的是留守儿童这一弱势群体,这类作品需要有满足留守儿童阅读需要的存在形式。要改变这种“错位”现状,需要出版商怀抱良心运作。因为留守儿童小说不是可以被商业化的作品,它是我们对留守儿童这一中国现代城市化浪潮中被牺牲掉的一代儿童的文学补偿!
留守儿童小说出现的意义
(一)有助于平衡儿童小说创作题材。儿童小说作为反映当代儿童生存状态的写实文学目前患上了忽视农村儿童题材的“贫弱病”。虽有以曹文轩为代表坚持塑造乡村背景,表现农村儿童成长历程的作家,但毕竟屈指可数。且其作品并未关注到当代农村儿童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小说的出现能弥补这一失衡状态,帮助儿童小说创作多元、平衡地发展,拓宽儿童小说表现题材的覆盖面。
(二)加强儿童文学作品中的苦难意识。儿童文学可以轻松简单,但不可娱乐浅薄。这就要求儿童文学必须探触到人存在的本质。儿童文学作家必须思考生命和存在的苦难,才能创作出有深度的作品。留守儿童的成长是和挫折、困难紧密相连的,不仅是生活自理上的困难,更是心灵的痛苦困境。因而留守儿童小说对加强儿童文学作品的苦难意识,加深儿童文学的写作深度有积极意义。
(三)就留守儿童的接受角度而言,他们并未丧失对文学的内在需求。“心情忧郁、悲凉时,希望看到帮助人增添信心的书。”“在平淡的日子中,只有奶奶的一些老故事陪伴着我”——他们从心底依赖文学带来的精神鼓舞。留守儿童小说的出现,能够让留守儿童以客观者的角度来观照自我的生存状态,吸收走出精神困境的成长经验,感受来自成人世界的关爱和注视,从而更好地处理成长历程中的情感缺失、精神困顿等问题,建立良好的自我同一性。
共同的成长景观
一、曲折的成长模式
如果说一般儿童的成长历程可以被概括为“天真→受挫→迷惘→顿悟→长大成人”,那么在《空巢》和《留守》中展现出的留守儿童的成长模式却更曲折。可以概括为“稚弱→被弃→受伤→叛逆→自我毁灭,成长终止或带着伤痕继续成长”。
《空巢》中的留守儿童在稚弱的年龄就遭遇父母的“被迫抛弃”,缺乏来自家庭的情感慰藉和道德行为教育,加上农村落后环境和留守背景造成的一些精神污染,他们不仅提前进入青春期,且异常叛逆,最终将自己的成长引向黑暗的深渊。如《空巢》中的小飞原是乖巧听话的小男孩,其父母外出打工后渐渐变得沉默叛逆,后与社会上的混混拉帮结派,死于毒品注射过量;主人公郝凯也染上许多坏习惯,但在经历朋友犯事、父母双亡、身世之谜和恋人变疯之后,渐渐成熟起来。虽然最后并未摆脱伤痛,但他找到发疯的梅,带她去西藏治病的行为,宣告了他已经从叛逆中走出。
二、被异化的成长
正如巴赫金所说,个人的成长“不是他的私事。他与世界一同成长,他自身反映着世界本身的历史成长”。每个人的成长都会受到来自所处环境的影响,影响留守儿童成长的最大因素就是留守背景。对留守儿童个体来讲,长期的亲情缺失让其感受不到关爱,学校又是打骂教育,他们感到被
抛弃,渐渐形成糟糕的自我概念,在异常的叛逆中寻求自我同一性的建立或者逃避。更糟的是,留守背景下的农村充斥着许多精神垃圾。如《空巢》中描写的学校周围布满了游戏厅、桌球室、网吧、情色洗发店等低俗场所,对留守儿童来说,轻而易举就被诱而向恶。再有,留守妇女耐不住寂寞,偷鸡摸狗之事不绝,更有丧失人性者瞄准留守儿童而对其进行性侵犯。如此种种,使留守儿童注定在异化中成长。这种异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性意识的负面觉醒。据朱智贤《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少年期生理上的性成熟会引起心理上的变化,内心的性意识开始萌发。这是少年向成年过渡的标志。一般来说,绝大多数少年都能通过性教育课程或体育运动等积极方式宣泄性驱力。但在《空巢》和《留守》中的儿童们却因留守背景的负面影响而未能顺利走向性成熟。
1.过早觉醒。如《空巢》中郝凯所在的小镇充斥着偷情、情色俱乐部和勾引留守儿童的留守少妇,长期耳濡目染这些负面信息导致郝凯在十一岁就出现了性早熟。
2.性侵犯。如《留守》中年仅八岁的表妹遭陌生男子长期猥亵,十一岁时终被强奸。可怜如此幼小的表妹走路“把大腿并得很拢,连落在地上的脚都在相互磨蹭,好像裤裆里夹了只生鸡蛋,怕掉下来打破了一样”。从这些细节中我们可以心痛地感受到表妹承受的心灵创伤。
3.早期性行为。作品中留守儿童的早期性行为并不是出于对性的渴求,而是受到来自留守环境的负面影响。如牛板筋和小翠同居,勇勇和自己的小姨在一起。其根本诱因是缺失亲情,内心渴望母爱和家的温暖。正如牛板筋对劝他结束同居生活的老班说的那样:
“马老师,您没有尝过那种无家的感觉,就好像您不了解一条流浪小狗的苦衷一样。”
(二)伪成熟。作品中的留守儿童表面看来不仅早熟,而且异常成熟。如《空巢》中的郝凯,小小年纪就对人生有了深刻思考。《留守》中的扬扬十二岁就懂事了。但表面成熟不代表主体生成。理由很简单:第一,他们未成年,生理上不成熟;第二,他们心理上背负创伤,有着一颗敏感脆弱的心。一言以蔽之,两部小说中的留守儿童都是表面坚强,内心脆弱的伪成熟。这种伪成熟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表面特懂事,内心却隐忍着各种伤痛。如郝凯默默承受成长路上的挫折,以自己的思考来消化所有不幸与意外,内心却经受着十几年不见父母,与奶奶相依为命的孤独。当他得知父母死于工厂,自己是个私生子时,他以往的成熟都消逝了。他忘记了奶奶而陷入自己的悲伤中,甚至做出逾越道德底线的事——与留守少妇发生了性关系。在留守背景中他所谓的思想、坚强都是被迫形成的,在真正的灾难面前,他还是选择了逃避。另一种是表面强势,内心却极度脆弱。如《空巢》中的闷墩儿,奇装异服,打架、混社会无所不会。但当郝凯提到他父母的时候,外表冷气逼人的他哭着说:“凯儿……我……我想我妈。”闷墩儿“强壮的躯体掩盖着一颗脆弱的心”。
(三)情感弱化。当父母一年年地不回家,《空巢》和《留守》中郝凯、扬扬从痛哭流涕,到默默流泪。再到逐渐麻木,他们习惯了父母不在的状态。这实质是对亲情感受力的下降。虽然有爷爷奶奶的照顾,但“不管爷爷、奶奶对我有多么好,我都始终觉得自己走在一条孤寂的路上,没有爸爸妈妈在家时那么快乐”。父母的爱给予孩子的情感滋养是不可替代的。留守儿童从小缺失这份宝贵的情感滋养,而学校、亲属又没能给以足够的情感关怀。《空巢》里的学校是以打骂教育为主的,家人还认为老师打孩子是爱孩子的证明。先天不足,又少后天滋养,留守儿童们的情感没有逐渐发展起来,相反却弱化了。结果导致留守儿童转向他处寻求情感补偿。要么转向朋友——朋友对留守儿童的意义要比一般孩子重大得多,几乎就是留守儿童的全部情感依靠。一旦误交损友,后果不堪设想。《空巢》中的闷墩儿、小飞结识社会混混,结果一个抢银行被枪毙,一个吸毒死亡。要么转向爱情——这又有畸形发展的可能。如《留守》中的勇勇和《空巢》中的朴正熙、牛扳筋,三者都想在女性身上寻求母爱的感觉。结果一个个突破道德底线,做出不伦、同居之事。
结语
留守儿童与一般孩子没有两样,他们之所以要经历更多的成长之殇,只因“留守”二字。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农村打工源流终会断绝。那时,留守儿童小说将不复存在。在这之前,如果能有更多作家怀抱良心为留守儿童写作,能有更多学者来关注、研究留守儿童小说,社会能对留守儿童开放更多免费资源,让他们真正成为留守儿童小说的读者,我坚信在文学的滋养下,留守儿童会获得一定的情感补偿,其成长之路也能平坦许多。只要留守儿童存在一天,每一个有良知的人就必须扪心自问一句:谁来照亮角落里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R]中华全国妇女联会,2008
[3]贺享雍留守[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8
[4]牛车空巢[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5]阮梅,世纪之痛——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调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6]张国龙审美视阚中的成长书写[M]合肥:安微少年儿童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