摭谈“崇美尚思”课堂教学主张与实践
2012-04-29殷飞
殷飞
摘要:崇美,就是尊崇美,以美影响人,以美激励人,以美塑造人,用美为孩子们的终生幸福奠基。“尚思”,崇尚思考,鼓励思考。“崇美尚思”课堂教学主张及其实践,是新课改提出的“还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一要求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学为主体、思为主线、美为主题是“崇美尚思”课堂的主要特征。构建“崇美尚思”课堂需要教师的道德自觉、课堂的本真回归、儿童的平常生活。
关键词:崇美;尚思;课堂教学;主张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7-0050-03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南通市八一小学秉承传统,着眼发展,将“崇美”作为核心价值取向,把目光聚焦在课堂教学这一课改主阵地,“崇美尚思”这一课堂教学主张得以萌发。笔者拟结合教学实践,就该主张的概念内涵、一般程序及价值追求作一简要论述。
一、崇美尚思:内涵与特征
“崇美”,是我校文化的主题词。众所周知,美,是合规律的存在,是真、善的和谐统一,是立德、行事、育人的至高境界。崇美,就是尊重美、推崇美,以美影响人,以美激励人,以美塑造人,引导学生在美的境界里、在美的活动中发现美、体验美、感悟美,进而追求美、创造美,以期追求费孝通先生曾描绘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样一种愿景,用美为孩子们的终生幸福奠基。
“尚思”,崇尚思考,鼓励思考。学校提出构建“尚思课堂”,正是对教学中“满堂灌”的彻底摒弃,是对“华而不实”课堂教学的拨乱反正,是新课改提出的“还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一要求的真正落实。通过“尚思课堂”的构建,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积极的思维品质,通过师生互动、合作交流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实践、积极体验,让学生乐思、善思、勤思,在愉悦的心境下主动学习,发展心智。主动把外在规范变为自身内在要求,提升道德境界,最终形成真、善、美相统一的完整人格。
“崇美尚思”的课堂教学主张,是我校重建课堂的有益尝试,是共同践行新课改理念的价值追求。“崇美尚思”课堂教学主张教育应成为充满智慧的活动,课堂作为儿童生活的重要载体,是孩子自主的课堂,不是教师包办的课堂;是学为主体的课堂,不是教为主体的课堂;是在研究中习得的课堂,不是被动接受的课堂;是崇尚思考的课堂,不是机械接受的课堂;是彰显活力的课堂,不是压抑生命的课堂,它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教育教学思想。这样的课堂教学至少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1.学为主体。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就学习过程的内在品质而言,是对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的批判,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崇美尚思”课堂注重的就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合作中学,在交流中学,在探究中学。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通过学习,达到“愤悱”的程度时,教师方施以援手,加以适当的启发、点拨,帮助学生不断强化学习动机、学习情绪、学习愿望,获取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实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目标。
2.思为主线。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维特罗克曾说:学习的生成过程就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兴趣和爱好以及认知策略,对当前环境中的感觉信息产生选择性注意,获得选择性信息并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完成该信息的意义建构,从而获得新知识、新经验的过程。可以看出,无论是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还是维特罗克的“学习生成学说”,都十分强调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非常热衷于小组合作、讨论,表面上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讨论热烈。实质多数是“一言堂”,往往被几个“尖子生”包揽,更多的孩子则是看客或听众。这样的小组讨论培养了众多学生的惰性,滋生了不动脑的习惯。以“思”为主线,在教学中删除作秀环节,让每个学生都能真正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用心体悟。
3.美为主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目标和谐美。每一次教学活动,教师不能仅仅关注学生一个方面的发展、一个具体教学目标的达成,而应在有所侧重的情况下,兼顾各方面的综合协调发展,使完整人格的培养目标能均衡地体现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二是教学内容形象美。教师要力求挖掘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美的因子,让它们以美的形态来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审美兴趣。诸如语文中的字词句章美、数学中的思维简约美、英语中的异域风情美、品德课中的行为美、体育课中的形体美、音乐中的旋律美、美术课中的对称美等等。三是教学结构组织美。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适当调整教学结构,从不同切入口进行教学,紧扣学生的兴奋点,组织好引人入胜的开头、思维情感活动的高潮和简洁严谨的结尾,使教学板块活泼、生动、富有情趣。四是教学方法艺术美。要求教师要学会教学艺术,主要指教学方法的艺术化,包括教具、多媒体使用的审美化和教师自身语言美、情感美、教态美、人格美、板书美等。
二、“崇美尚思”课堂教学的程序与操作策略
通常地,“崇美尚思” 课堂又被一些老师戏称为“一二一”课堂。开始十分钟左右是“备学”,为新课文或新知识点的学习作准备和铺垫;中间二十分钟为集中学习与探索阶段;结束前约十分钟为当堂巩固练习提升阶段。现以我校一名老师执教的苏教版第十册课文《爱如茉莉》为例:
1.备学阶段。这篇文章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以及气氛的渲染,表达了父母之间那浓浓的如茉莉般的挚爱,读来感人至深。对此,孩子们都有一定的生活体验。所以上课伊始,在老师诗一般语言的描绘下,在幽雅恬静的音乐伴奏中,孩子们提起笔来,再现父母间那平凡却又崇高的生活片断。可以说,一上课,学生就进入美的意境,搜寻生活经历,激起情感的波澜,展开了思维的翅膀,为课文的阅读欣赏作了巧妙而生动的映照与铺垫。
2.集中学习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最能表现父母“真爱”的词句,反复朗读、品味,然后交流各自的独特阅读感受,领悟作者细腻的描写方法。学生浸润在浓浓的温情中,思维高度活跃,情感趋于激昂,语言训练也扎实有效。高潮阶段,“爱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抛出,既是对学生思维的发散,更是情感的升华。可以说,这抓住了文章的核心价值。
3.巩固练习阶段。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孩子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情感得到了升华,也习得了一些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诸方面进行细节描写的方式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拿出“备学”阶段自己所写的片断,进一步加工、提炼、润色,实现知识的迁移运用,提升美的境界。
在我们的数学课堂学习中,“备学”阶段,通常是通过语言、图画、多媒体再现生活情境,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以情境的再现沟通学生的既往认知,提炼生成新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强烈欲望,产生内在的驱动力。集中学习阶段,以问题解决为核心,重点是引导学生明晰解决问题的思路,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形成解决问题的的思想和方法。巩固练习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品质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并为下面的学习和课后的自主拓展蕴育意向。
三、“崇美尚思”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
“崇美尚思”课堂以美为旨归,以思为主线,需要以师生的生活品质和精神品质作为支撑,它关注、倡导与追求:
1.教师的道德自觉
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领者,教师的教学绝非一项纯粹技术和理性的活动,而是天然具有浓厚的伦理色彩和道德要求。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以选择和批评的态度来对待教师,教师对待儿童的态度和教师的做派成为影响儿童学习的主要原因。
教师的道德品行,为人风范、敬业精神、潜移默化中成为学生效仿和学习的对象,教师本身就是鲜活的教科书和重要的教育资源。而教师的学识修养、教学技艺为学生所接纳、认可、尊敬有利于赢得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进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崇美尚思”倡导教师应该具有高度的道德自觉——求真、向善、崇美。专业精进、善于学习,注重反思、勇于实践。认为教师选择在学生面前站立,选择在课堂站立,就是选择了一种使命,一种对教育、对课堂的热爱与执著。
2.课堂的本真回归
崇美尚思的课堂追求其本真回归。教师成为真实、自然、自我的人,不戴任何有色面具,以本色的人格感染与影响学生。学生展现真实的思维,流露真实的情感,展示真实的思想,养成说真话、说自己的话、说想说的话的习惯。课不作秀,重建教学审美,该浓则浓,该淡则淡,能简不繁,当艳不让。不作电教设备的奴隶,该用则用,不该用则不用,教学简约化。
教师真正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客观的评价自我。通过论坛等形式,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做、所感,成功做法与困惑与大家分享,团队争鸣,共同研究课堂教学中的真问题。
教学也是过日子,平平常常才是真。还教学以朴素的面目,突出课堂的思维含量,关注学生的兴趣厚度,丰润孩子的情感情趣,提升儿童的生命质量,使教学回归本真。
3.儿童的平常生活
课堂的确是神圣的,但如果将课堂生活与儿童的平常生活分割为两个世界,必然会使儿童在课堂产生诸多的顾忌,不能大胆地想,不敢放开来说,阻碍思维的发展和智慧的生成。我们主张:课堂生活应是学生平常生活的一部分,课堂生活与课外生活融为一体,将平常生活带入课堂,儿童抒真情,说真话,说自己的话。课堂所学回归生活,问题解决、情感抒发成为应然。
这样,最美教师张丽莉,尽职司机吴斌成为课堂的话题,体悟底层公民的责任、道德与大爱人生;这样,课堂会讨论“小鬼跳蚤市场”的促销与运作方案;这样,金秋时节进农田,目测、步测土地面积,抽样分析,预估产量,同时享受野外乐趣,回归田园生活;这样,美术课、活动课会上到教室外、街道上,用画笔、相机记录即将拆迁的学校、民居、小桥,留住美好的回忆……
崇美尚思的课堂是以儿童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课堂,应该是美的课堂、道德的课堂,思考的课堂、智慧的课堂,生活的课堂、灵动的课堂,生命获得生长的课堂。崇美尚思,我们的课堂教学主张。
参考文献:
[1]朱小蔓:小学素质教育实践模式建构与理论反思[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郅庭瑾.为思维而教[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朱小蔓.中国教师新百科(小学教育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