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精神动力问题探析

2012-04-29冯东飞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年2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冯东飞

摘要:精神动力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精神动力、关注精神动力本身而不是精神动力背后的物质因素、关注精神动力的内在目的而不是精神动力的外在目的,其最终目的是恢复思想政治教育为做人的工作、做人的精神世界的工作这一本质。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精神动力; 物质动力; 精神因素; 物质因素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2-0046-03

一、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精神动力

人类社会发展实践已证明: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精神动力和物质动力就好比飞机的两翼,共同推动着人类从茹毛饮血、衣不遮体的野蛮和蒙昧状态,不断走向启蒙和开化,最终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人类文明。任何精神都离不开物质,因为“‘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1]这就是说人的精神活动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因此,精神“依附于”物质。为此,我们认为,在谈到精神动力问题中就始终离不开物质,离不开物质动力,精神动力依附于物质动力,具有“依附性”。当然,我们在讲到精神动力对于物质动力的“依附性”时,还必须要认识到精神动力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它能够单独发挥作用,而且对物质动力具有促进作用。为此,当我们在认识和评价精神动力作用的时候,要正确处理好精神动力的“依附性”和“独立性”之间的相互关系。一般来说:精神动力发挥作用的时候,物质动力也通常发挥作用;精神动力作用的结果,不光有精神价值的获得,而且有物质价值的获得。反之,物质动力发挥作用的时候,精神动力也通常发挥作用;物质动力作用的结果,不光有物质价值的获得,而且有精神价值的获得。

理想的社会发展模式就是精神动力与物质动力之间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当然,在不同的国家,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物质动力与精神动力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有的时候是以物质动力为主,精神动力为辅;有的时候是以精神动力为主,物质动力为辅,这主要由某一国家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历史任务所决定。因此,如何正确处理物质动力与精神动力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研究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就终极目标而言:实现精神动力与物质动力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但是,在现实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精神动动力与物质动力常常出现脱节、背离的现象。比如:建国后近30年的时间里,我们过多地强调了精神需要的重要性,忽视了物质需要的客观必然性,压抑了人们正当的物质利益追求,相对而言,精神动力强大,而物质动力弱小,形成了以片面发挥精神动力为特征的形而上学、“左”的动力机制。这种动力机制偏离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轨道,违背了需要——行为的内在规律性,因而,不是促进生产和社会的发展,倒是在某种程度上起了干扰生产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在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情况则大不相同。人们争先恐后的发展生产,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物质动力张扬,同时精神动力也得到了提升。而强大的精神动力反过来推动人们经济建设热情,促进经济发展,大大地增强了物质动力。比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需要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增强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竞争使人们倾向于注重有形的、外在的、物化方面的竞争,而忽视无形的、内在的精神因素的竞争;现代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使人们倾向于科学主义、技术主义,而忽视科学技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知识经济的兴起使一些人更加注重自然科学知识的追求,而忽视了人文社会科学的追求,注重工具理性而忽视价值理性,注重知识、能力创新而忽视思想、观念的变革与创新,忽视创新精神的培养等。其结果是社会的物质财富得到极大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日益富足。但是,在物质生活获得满足的同时,人们也越来越感受到精神的空虚、理想的失落、道德的贫困、价值的偏离和心灵的疲惫,人的精神生活问题日益凸显。呈现出人们的物质动力过度膨胀,而人们的精神推动力相对疲软。夸大物质动力的地位,过于追求物质推动力而忽视精神推动力,人们的各项活动总是要“用对钱袋的影响来衡量每种活动的意义”。[2]物质至上、金钱万能的价值追求已经占领了一部分人的头脑,而人的理想、信仰等精神追求却被挤占,导致了精神生活的物化。我们所面对的一切对象都被从外在的有用关系的角度去理解,一切价值被使用价值所取代,一切需要和享受都具有了利己主义的性质,“一切肉体的和精神的感觉都被这一切感觉的单纯异化即拥有的感觉所替代”。[3]物化的精神生活使人们只能找到“感觉的幸福”,却难以获得“幸福的感觉”。

在当前,精神生活的物化这一现象直接渗透于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之中,从而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精神动力物质化倾向较为严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在物质至上、金钱万能价值观的影响下,对于所学理论的工具理性价值更多地关注,而对于所学理论的价值理性价值的关注不够。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这门基础性理论较强的课程没有引起当代大学生们高度重视;从而导致了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现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无用的;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观的激情、热情不够高涨等。进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做人的精神世界的工作这一本质难以在实践中真正地贯彻执行。因此,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步改变思想政治教育中物质化倾向这一现状,进一步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精神动力问题研究,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精神动力的形成、发展及其实现的规律,扭转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精神动力疲软、甚至出现了精神的退化和堕落现状,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首先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关注精神因素本身而不是精神动力背后的物质因素

由于人的精神动力的激发因素主要是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因此,在研究精神动力过程中我们还要进一步区别由物质因素所激发的精神动力与由精神因素所激发的精神动力。

首先,由物质因素所激发的精神动力。马克思曾明确告诉我们:“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4],这就是说,物质资料(即:物质因素)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进一步来说,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人的行为动力主要包括物质动力与精神动力。物质动力主要由物质因素来推动的,这也就是说人们在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过程中直接产生的动力,或者说,由物质刺激(主要是对物质财富的追求)而产生的人的行为动力。当然,物质因素不仅能够为人的行为提供重要的物质动力,而且能够有效地开发人的精神动力,人们对物质财富的追求过程中所激发的人的行为动力中还蕴含着由物质奖励所激发人们的精神动力。比如:物质奖励除了主要能够激发人的物质动力之外,它还可以激发的人们精神动力。人们常常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待遇留人”、“物质奖励”等,这说明在巨大的物质利益刺激下,就会鼓足勇气,产生巨大的力量,这就是一种精神动力,即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物质变精神。

其次,来看由精神因素所激发的精神动力。所谓精神动力,就是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意志等精神因素对人从事的一切活动及社会发展产生的精神推动力量。[5]精神动力除了由物质因素激发以外,其主要是由精神因素所激发,它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精神作用力,人的思想觉悟、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情操、顽强意志等各种精神因素都会对人的活动及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力、作用力和推动力。这种精神动力不仅与物质动力不同,因为物质动力是物质因素对人的活动和社会发展产生的推动力量;而且它与由物质因素所激发的精神动力也是有所不同的,因为由物质因素所激发的精神动力更倾向于关注其精神动力背后的物质因素,而由精神因素所激发的精神动力更倾向于关注精神因素对其的推动力量。

在现代社会,由于精神生活的物化倾向;从而导致了人们在精神动力的追求中往往更看重其背后的物质追求,更倾向于对物质因素的关注,而对于精神因素的关注不够。并且这一现象渗透于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之中,人们也就过多地关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物质需要、物质因素的关注;相对而言,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精神需求、精神因素的关注不够。譬如,世俗文化、大众文化、消费文化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要精神追求,呈现出物化倾向;而作为人的精神生活内在超越性这一特性在大学生群体中越来越疏远。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68%的大学生认为大多数人的思想追求是利己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36%的大学生认为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32%的大学生认为有价值的人生是“赚到了大钱”[6]。因此,特别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中由精神需求、精神因素所激发的精神动力,而不是由物质因素所激发的精神动力,这是今后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应该努力的方向。

三、关注精神动力的内在目的而不是精神动力的外在目的

就精神动力作为一种活动来说,它分为内在目的与外在目的。就一般意义上来说:“人的活动的目的分为内外两种,或者说,活动具有内外双重目的。某活动的内在目的就是该活动本身……,某活动的外在目的是该活动以外的其它活动……。例如:吃饭、劳动等活动都有双重目的;从内在目的来看,吃饭是为了满足食欲,因而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吃饭而吃饭,劳动是为了满足创造欲,因而也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劳动而劳动;从外在目的来看,吃饭是为了获得能量去干其它事,劳动则是为了挣钱去干别的事”[7]。

就精神动力的内在目的而言,精神动力主要是一定的人为满足精神需要、实现精神追求而产生的动力。徐冰教授曾指出:“精神动力主要来自人的精神需要”。[8]这也就是说,人的精神需要是出于内在目的、内在需要,从事某活动仅仅是为了从事该活动本身,换句话说,人的精神需要就是为了满足人的求知欲、创造欲等活动。正是由于人的求知欲、创造欲(如学习是为了满足求知欲、劳动是为了满足创造欲)等精神需求,才激发出人的活动过程中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

就精神动力的外在目的而言,一定的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情感、意志等精神因素,被一定的人接受和内化后,会成为推动一定的人的行动的强大的内在动力,并外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即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精神变物质。这种形式的精神动力,如赵应云教授曾经说:“精神动力,实质上是认识、思想、价值、信仰等观念力量对物质世界和社会发展的反作用,即精神的物化功能”[9]。这种观点强调了精神的物化功能,肯定了精神力量在改造物质世界、推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现代社会,人们倾向于对于精神动力外在目的的追求,更多地关注精神变物质;相对而言,对精神动力内在目的的关注不够,对于物质变精神的关注不够。当代大学社团搞得有声有色,但其发展更看重经济因素,拉赞助、寻求投资已成为当前大学社团最时髦的活动;学生在“象牙塔”之外的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有的大学生在网络中过于娱乐化,有的大学生过于忙碌于家教、兼职等活动;大学生与其本应该具有的学习是为了满足追求欲这一目标愈来愈疏远,并且这一现象渗透于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之中。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过度地关注其外在目的,而对于其对内在目的的关注不够。从而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很难形成一个有着浓厚的求知欲望的学习氛围,大学生对于内在的精神文化的追求愈来愈疏远。因此,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中满足求知欲这一内在目的的追求,同样也是今后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一个重要环节。

概而言之,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倾向于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中精神动力问题,改变过去的物质化倾向;进一步倾向于对精神因素所激发的精神动力的关注、倾向于对精神动力的内在目的的关注;其最终目的是有利于实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精神动力的强化,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1,78-7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00.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5.

[5]骆郁廷.精神动力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16-17.

[6]周德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调查报告[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49-51.

[7]刘永富.价值哲学的新视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64-165.

[8]徐冰.人之动力论(上)[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9:210.

[9]赵应云.论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1):43-47.

[责任编辑:庞达]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
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引领的路径探索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发挥志愿服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载体作用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