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麦盖提县刀郎麦西来甫的传承与保护
2012-04-29孙晓勇赵楠
孙晓勇 赵楠
摘要:刀郎麦西来甫是维吾尔族优秀民间悠久文化的代表,蕴藏和积淀着丰富的维吾尔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信息,承载着整个民族文化基因的继承和传播,孕育着维吾尔族的心理机制,培养着维吾尔民族的气质与性格。通过对麦盖提县刀郎麦西来甫的田野调查,了解当地刀郎麦西来甫的传承发展现状,分析影响该传承发展的因素,同时,也对如何保护刀郎麦西来甫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疆麦盖提;刀郎麦西来甫;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21X(2012)02-0131-05
2006年3月,麦盖提县刀郎麦西来甫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同年4月,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我们的调查地便是有“刀郎麦西来甫之乡”美誉的新疆麦盖提县央塔克乡,在对历史的追溯中,可以了解到维吾尔族刀郎麦西来甫的传承与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因此,本次调查就是通过对央塔克乡的实地调查,了解刀郎麦西来甫的传承与保护现状,试图就如何保护这一文化传统进行探讨。
一、调查地概况
麦西来甫是维吾尔族优秀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而麦盖提县一带的“刀郎麦西来甫”最负盛名。我们的调查地是喀什地区的麦盖提县及有“刀郎麦西来甫之乡”美誉的麦盖提县央塔克乡。麦盖提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喀什地区东部,处于塔里木盆地边缘的戈壁绿洲,叶尔羌河中下游,提孜那甫河下游(东经77287905,北纬38253922),所处地域为叶尔羌河冲积平原。总人口约22万人,有维吾尔、汉、回、哈萨克等13个民族,约90%是能歌善舞的刀郎维吾尔族,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这里的刀郎人的生计方式由早期渔猎逐渐过渡到半牧半耕的生产方式。从历史来看,这里曾经兴盛的佛教、火袄教及基督教逐渐离开了历史舞台,疏勒、莎车在喀喇汗王朝时期已经完成了伊斯兰化,其音乐、舞蹈艺术受伊斯兰教艺术影响。从其偏僻的地理位置来看,由于其东部毗连塔克拉玛干沙漠,处于半封闭状态,经济发展缓慢,长期以渔猎为生计,逐步发展为半牧半耕的生产方式。从其历史人口来看,主体居住的是当地的土著民族。然而正是在这样的外界影响甚少的条件下才得以保留了其古老的原生态文化艺术,尤其是乐舞作为传统艺术的载体,在这块土地上一直保留着古代维吾尔人的生活方式艺术活动,发展为非常独特的地方性的麦盖提刀郎文化。
二、刀郎麦西来甫的起源
随着历史的延续,有关刀郎这一名称的出现,最早见于东晋太元十年(385年),写作“多兰”。此后,又有“多览”“多滥”……“多浪”“刀郎”等十几种不同译名。“多兰”应是迄今所知该族群名称最早汉语音译形式[1]。“刀郎”为维吾尔语“dolan”一词的音译,其原义为“一堆一堆”,引申语义为“群居”或“分群而居”。“刀郎人”是维吾尔族中有着独特文化特征的群体,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北缘塔里木河沿河、西南缘及西缘叶尔羌河沿河丛林地区。生活在叶尔羌河流域周边地区被称之为“刀郎地区”;历史资料表明“刀郎地区”的中心在麦盖提县,而最著名的“刀郎麦西来甫”在麦盖提县央塔克乡。因为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因素,其能够最多的继承了先辈们的传统,在这里创造了“刀郎麦西来甫”“刀郎木卡姆”“刀郎舞”“刀郎农民画”等多样的艺术形式。
(一)史料记载
麦西莱甫原为阿拉伯语,“意为‘被开垦的地方,而在维吾尔语里是‘集会‘聚会之意。后来,被维吾尔族人民作为一种民间娱乐活动的专用名称固定下来”[2]。学者认为“麦西莱甫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祈祷、庆典活动。”,这种古代的祭礼庆典活动在《魏书·高车传》有记载:“高宗时,五部高车合聚祭天,众至数万。大会,走马杀牲,游歌吟忻忻,其俗称自前世以来无盛于此。”[3]11世纪学者马赫穆德·喀什噶里的《突厥语辞典》[4]中记载的仪式歌是以“索尔丘克”和“苏合迪克”名义举行的晚会和冬日欢聚上演唱的,或为麦西来甫的雏形。表现这种仪式的弹唱歌吟在新疆库车、吐鲁番的千佛洞的壁画中也有体现。这类包括音乐、舞蹈、歌唱、即兴吟诵等聚会仪式,随着现实生活的变迁,逐渐发展到现在的麦西莱甫。
(二)战争、民间传说
由于战争的不断、政治权力的更迭,古代不同时期的南疆地区很混乱,而麦盖提处于大漠边缘和叶尔羌河之间,基本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因战乱和不堪忍受压迫的人们纷纷逃亡到叶尔羌河沿岸林莽丛生中,最早的刀郎部落在那里狩猎、耕地,建立“分群而居”村落,其中心在麦盖提。叶尔羌河成为封闭状态的刀郎人和外界接触的最大障碍,但他们通过自己丰富的想像力,运用艺术手段来把自己的心理情绪外化为情感符号,化解了他们自己心里意识的匮乏感。可以说麦西来甫的创造,是刀郎人创造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刀郎人实现自我解放的一种途径。传说在古代刀郎地区有一位叫美丽的阿依古丽的女子,善于跳舞,她的舞姿令人眩晕和迷恋。其舞蹈水平高超而空前,所有的人都被她的舞蹈所迷恋,无数儿郎都被她的舞艺迷得神魂颠倒。只要听到“阿依古丽要跳舞”的消息,人们便从四面八方涌来,相聚在一起跳麦西来甫。哪里举办麦西来甫,哪里就有阿依古丽的身影。因而人们在向对方打听要到哪里去时,便以“到阿依古来克去”的答案代替了“看阿依古丽跳舞去”,指得就是要看麦西来甫舞。渐渐地,人们把阿依古来克这个词演变为麦西来甫的意思,后来阿依古来克这一名称就逐渐得以普及。现在刀郎人聚居的地区仍可以遇到将麦西来甫称为“阿依古来克”的情况。
(三)刀郎人自己的理解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一些刀郎人对于麦西来甫是起源有着自己的理解。刀郎人过去是狩猎民族,驯鹰是狩猎时代的传统,有的刀郎人坚持认为刀郎舞中高擎手臂的动作就是在模仿展翅的雄鹰,刀郎舞蹈中有鹰的魂。央塔克乡文化站站长木泰利甫·买买提谈到:“麦西来甫舞开始时,一人高唱序曲,接着手鼓响起,一对对舞者和着节奏,轻拂慢扭起来,就像狩猎一样,男的轮换手臂,左右拨动,似乎在拨动树丛,寻觅兽迹,女的一手背后,一手高举,似乎手持火把为男人照明。乐曲节奏急促加快时,舞蹈动作随之加快,刚劲有力,步子扑跌有致,左右旋转,双手作弯弓射箭、刺杀和棒打野兽状。当舞者由对舞变成圆舞时,似乎表明了正在进行合力围攻野兽。最后的乐曲表现了狩猎者胜利的欢呼,舞者随着昂扬热烈的曲调在原地不停的旋转,因气力不支者纷纷退场,那些能坚持到底的舞蹈能手,成为刀郎人羡慕和称赞的对象。”可见刀郎麦西来甫舞蹈的形成与刀郎维吾尔人的狩猎等生计方式是密切相关的,这些取材于生产生活的身体动作,经过刀郎人加工和串联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情节,表现了刀郎人在生产过程中获得生活资料的喜悦和狩猎获胜的庆贺。
三、对刀郎麦西来甫的调查
由于村里更多的是老人和孩子,此次的调查对象多集中在50岁以上的刀郎艺人。主要采用文献收集和深度访谈的调查方法,访谈了央塔克乡文化站站长木泰利甫·买买提和十几位有代表性的国家级或自治区级刀郎木卡姆传承人,还有其他刀郎麦西来甫艺人。通过对他们的深度访谈,得出了以下看法。
(一)刀郎麦西来甫传承的基本情况
通过本次田野调查发现,刀郎麦西来甫在现代的传承过程中面临着衰退、复兴、变异等3种现象并存的局面。
1.衰退。我们的调查对象之一央塔克乡文化站站长木泰利甫·买买提给予我们极大的帮助,据木泰利甫·买买提所言,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刀郎木卡姆歌词曾一度被认为黄色的资产阶级爱情歌曲而禁止演唱,麦西来甫也一样遇到了时代的挑战。但是聪明的刀郎民间艺人把歌词改成赞美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公社的歌词,迎合了当时政治大环境的需要,才得以继续演唱并举行麦西来甫。尽管刀郎麦西来甫是将音乐歌舞和各种民间习俗融为一体的民间艺术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地方传统。但我们的调查和参与观察中发现,很少有年轻人参与到麦西来甫中。民间刀郎老艺人经常会担心他们去世以后就没有人能够发扬刀郎人的艺术传统。83岁国家级传承人阿布吉勒·肉孜告诉我们:“我的大儿子以前学了一点琴,然后就不感兴趣了,而小儿子另有爱好,没有继承我的事业,所以我非常担心后继无人。”
图1笔者在访谈83岁国家级传承人
刀郎龙卡琴大师阿布吉勒·肉孜2.复兴。文革之后,随着改革开放,民间艺人重新恢复了以前的赞颂劳动、歌颂爱情的唱词,走向了内容多样化的道路。在刀郎麦西来甫悠久的历史发展中,主要依靠民间艺人的智慧和其在广大人民中的影响来传承和发展。今年60岁的自治区级刀郎热瓦甫传承人艾孩提·托合提,他从12岁开始学弹热瓦甫并跟着父亲参加刀郎麦西来甫,对民间艺术的发展持有乐观的态度。他回忆过去时说道:“以前,父亲认为学奏乐唱歌的没有好结果,一无所有,甚至饿死在街头上,所以常常劝我学一门手艺为好”。他进一步解释说:“以前的艺人生活环境非常不好,没有人关心他们,地方政府更没有什么优惠政策让他们享受,但不管怎样,还是要继续奏乐唱歌。每次父亲训斥我的时候,我也曾担心自己落到悲惨的境遇,但是我已经陷在音乐之中无法自拔。”艾孩提·托合提有一个儿子,在家里向他学习弹热瓦甫,他对儿子很有信心,他相信他儿子将来能成为一个刀郎民间艺人。最近这些年麦盖提县非常重视培养儿童和青年传承人。现在县城里的各个小学开了业余的“刀郎舞培训班”,很多喜欢“刀郎舞”的小学生参加培训,并有机会在舞台上展示麦西来甫。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儿童身心发展和传承当地文化。艾米热拉是麦盖提县儿童传承人,今年10岁。他父亲经常参加麦西来甫,并且希望儿子也在麦西来甫中长大,所以非常支持儿子参加学校的“刀郎舞培训班”。小男孩努热彼拉也是参加“刀郎舞培训班”,他非常喜欢刀郎舞。他父亲虽然不是民间艺人,但是非常支持他学刀郎舞,并且能在麦西来甫中展示自己的舞姿。莎依拉是麦盖提县第二小学的学生,我们访谈中她的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她跳舞非常漂亮,她今年8岁,父亲是演员,她家人非常支持她学习舞蹈,所以让她参加了“刀郎舞培训班”。对穆也塞尔老师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学校的这些培训活动主要在周末或者假期举行,尽量避免影响到他们的学习,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参加培训给孩子们带来很多的乐趣,他们在那里结识一些有着共同爱好的小朋友,并能出席县城里举办的刀郎麦西来甫活动。参加培训班某种程度上加重他们的学习压力,尤其是压缩了写作业的时间,但他们当中大多数人的学习成绩是班里的领先水平。
3.变异。随着当代经济的多元发展,刀郎麦西来甫的变异不仅体现在形式上,其内容也随着时代发展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在刀郎地区很少有不会跳舞的人,儿童从很小就开始学跳刀郎舞。在麦盖提县城中心有一个非常大的刀郎艺术广场,随着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个广场的文化功能正在逐渐显现。人们在傍晚茶余饭后就近来到这里,聚集围成圈,跳跳刀郎舞,这已成为刀郎人一种大众健身的活动。一些政府部门为了接待客人,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在政府礼堂也举办麦西来甫晚会,虽然请了一些刀郎民间老艺人演奏刀郎木卡姆,但和传统的刀郎麦西来甫有很大的不同。调查期间,我们有幸参观了麦盖提县文化局为了对山东日照市公路管理局对口支援麦盖提县交通局的捐赠表示感谢而举办的一场“刀郎麦西来甫”晚会。其中我们访谈了几位麦西来甫老艺人,他们异口同声表示:“这个根本不算什么‘刀郎麦西来甫,改天我们自己给你们举办一场麦西来甫,让你们体验一下真正的麦西来甫是什么样子的!”的确如此,这种由县领导和文化局整体上组织,自上而下安排的“官方麦西来甫”,极大的变异了民间传统的麦西来甫,民间艺人失去自己自娱自乐的表演形式及自由,只是成为了一种象征性的符号被展示在大众面前,此时的麦西来甫已经丧失了其原生态的意义。现代化信息社会的浪潮下,社会对传统的麦西来甫赋予了一些经济意义。比如为了旅游开发,一些社会单位或个人也会请民间刀郎艺人参加,当然会给艺人报酬,有些艺人考虑到自身的经济利益,也会选择参加。潜移默化之中,麦西来甫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二)对影响刀郎麦西来甫传承因素的分析
通过对刀郎麦西来甫的文献资料和访谈资料的综合分析,我们发现影响刀郎麦西来甫传承的因素很多,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以下3个方面:
1.当地经济情况。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持,刀郎麦西来甫的发展同样需要经济做后盾。麦盖提县地处叶尔羌河和提孜那甫河流域,是一片美丽的绿洲,在历史上麦盖提的交通是十分不便利,现在修建了叶尔羌河大桥,麦盖提县对外的交通便利了许多,这同时也就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从麦盖提县“刀郎农民画”作品里,也表明过去麦盖提县农民是以农业、畜牧业、果业、游猎、手工业等多种生产混合为主的生计方式。而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当地现在主要是发展农业和果业,麦盖提县政府在农民田地里嫁接红枣和核桃,发展了经济作物,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刀郎人的经济收入提高后,时间和金钱上来看,他们可以有更大的空间来自觉发展麦西来甫。比如被尊称为“刀郎双星”的艾山·牙牙和玉素音·牙牙的家庭经济情况相对来说比较富裕,他的果园和院子都非常大。据他说,他有40亩承包耕地,主要种植棉花,每年有相对稳定的收入。我们参观了他的房子,算是这个村里建的相当好的,他专门建了一栋大房子,装修得也很好,他说是专门用来举办村里的麦西来甫。而在温饱都成问题的年代里,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举办麦西来甫,一家人的生计是他们当时最紧要的难题。
2.政府部门的重视程度。麦盖提县很重视当地的文化建设,县政府和县文化局积极推动刀郎麦西来甫的发展,经常在县广场附近举办官方的麦西来甫,吸引更多的民众来参加和观看。央塔克乡还建了自己的“麦西来甫馆”,也常常举办刀郎麦西来甫,有时专门为给欢迎领导而举办的刀郎麦西来甫。我们在央塔克乡麦西来甫馆有幸目睹了两次刀郎麦西来甫。麦盖提县每年都举办“聚焦刀郎人”文化周活动,来推广刀郎麦西来甫。县、乡政府还为经济条件差的刀郎老艺人修葺、翻新、重盖了房屋,有些老艺人还领到低保或补助,得到一些优惠政策,通过改善传承人的生活来提高艺人对艺术的热情。
3.当地人的文化自觉意识对刀郎麦西来甫传承的影响。随着国家对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当地政府也对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刀郎麦西来甫传承人的帮助和扶持,维吾尔族刀郎人逐渐认识到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自觉地担当了传承和保护自自己民族文化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他们既不脱离生产活动,又没有放弃艺术活动。
(三)刀郎麦西来甫传承的几点启示
一个民族的民间文化是该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最本质的特征,它凝聚着一个民族在其历史的自我发展中不断形成的智慧、理性和创造力以及自我约束力。
保护无形的民族文化以及民间艺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基于维吾尔刀郎麦西来甫现存文化生态的变迁,我们认为,要紧的是重点保护刀郎麦西来甫的原生态性,以此来发展和传承刀郎麦西来甫。
图2笔者参加传统的原生态的刀郎麦西来甫首先,谈到刀郎麦西来甫的保护和传承,最重要的是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保护传承人就是要保护民间老艺人,尤其是那些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刀郎麦西来甫传承人的保护,现在“刀郎麦西来甫”这个称号已经走出麦盖提,传播世界各地,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国家和地方政府也都很重视麦盖提县民间艺术和民间艺人保护,在经济上对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刀郎麦西来甫传承人给予一定的补助。但单纯的物质补偿,可能还远远不够,政府也应当给予他们一定的优惠政策倾斜,精神上给予更多的关心。相对于保护,传承问题显得极其紧迫,因为一直也没有一个系统的、完善的传承机制。大多数老艺人认为随着时间的逝去,老艺人会相继逝去,他们担心没有人能够发扬刀郎人的艺术传统。尽管麦盖提县近几年非常重视培养儿童传承人,小学就开设了业余的“刀郎舞培训班”,并常常出席政府举办的舞台麦西来甫,但这些刀郎舞培训班很大程度变异了传统的刀郎文化。笔者认为,应当坚持民间老艺人的保护和重视传统模式培养、推出新人并重,重视刀郎青年和儿童传承人,形成老、青、儿童阶梯式传承模式,使刀郎麦西来甫这一维吾尔民间文化艺术持续健康发展。
其次,加强刀郎麦西来甫的生态场的保护。由于刀郎麦西来甫是一种原生形态的民间文化艺术,民众是其最广大的拥护者,其根与源也是牢牢地扎进民间生活的沃土之中。刀郎麦西来甫作为一种文化艺术现象,并不是孤立的,它是在当地的社会环境中赖以发展和传承的。表现刀郎人的真实生活和对美好的生活的愿望和想像,它出自刀郎维吾尔劳动者之手,也必然服务于劳动者自己,形成其自有的体系和文化圈。笔者认为,应当保护其生态场,包括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只有对这些原住民当地的气候、地貌等环境生态上加以整体保护至关重要,对麦盖提刀郎人特有的民族心理文化素质、宗教等的人文生态加以保护,才能有效保护其原生态文化。
最后,在原生态保护的前提下,适度开发是对文化的最好的保护,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有效的经济资源、旅游资源。在当前加强现代国际化交流的形势下,刀郎麦西来甫作为一种民间艺术,有其不可轻视的价值。鲁迅的名言至今值得深思:“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现在的世界,环境不同,艺术也必须有地方色彩,庶不至于千篇一律。”
参考文献:
[1]艾比布拉·阿布都沙拉木.人文视野中的刀郎文化:麦盖提县人文资源开发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7:35.
[2]余太山.新疆各族历史文化词典[Z].北京:中华书局,1996:166-167.
[3]阿不都克里木.热合曼.维吾尔文学史[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9.
[4]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词典:汉译本第一卷[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108.
[责任编辑: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