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彩电现“路线之争” 要画质还是追智能
2012-04-29余骅
余骅
屏幕分辨率4倍于目前全高清标准的电视技术(简称4K),或将是国外电视厂商设下的又一技术壁垒。
在9月初刚落下帷幕的德国柏林消费电子及家用电器展IFA上,4K显示技术成为各大外资电视厂商力推的又一热点。LG、索尼、松下等日韩系电视厂商纷纷推出4K系列产品。
日前,LG电子发布一款84英寸的4K超高清电视,预定价格约合人民币14万元,并于9月面向全球市场出货。
LG把这款4K电视视为自己挑战市场霸主三星的一件利器。据LG公司相关部门人士表示,尽管目前4K显示市场还处于婴儿期,但他们要抢占先机。
同样的,身陷亏损泥潭的索尼等日系家电企业也将其视作“自我救赎”的武器。紧随其后,索尼在上海高调推出同样为84英寸的4K电视,售价约合人民币高达16万元,预计将于11月全面上市。
在当前低迷的家电市场和紧迫的转型压力下,传统电视厂商纷纷谋求出路,除了转投智能电视,联手互联网公司,这一次日韩等外资品牌将宝押在了具有“更完美的画质、更赏心悦目的收视效果和更大的屏幕尺寸”的4K电视上,认为在未来5年中,4K电视将成为平板电视换代的首选。
业内人士认为,4K技术的确有一定的市场前景,并且,苹果和谷歌等非传统彩电企业想要进入这个行业,至少还得向它们购买表现更加出色的显示屏。但业内人士同时也指出,目前4K技术还只是个“早产儿”,其上游面板、下游片源内容等相关配套产业尚不健全,要完全取代传统高清电视还为时过早。
相比外资品牌追捧4K,中国的电视厂商仍继续追逐智能,尽管近日创维、康佳也提出将推出4K电视新品,但有业内人士称“它们只是口号先喊了出来”。
4K体现的是电视机画质的提升,智能则是电视应用方式的改变,对于下一步的彩电发展,中外品牌首次在发展方向上出现了严重分歧。
4K是外资品牌下一张王牌
今年5月,国际电信联盟(ITU)拟定了关于超高清电视规格的推荐草案,其中包括对4K(3840×2160)和8K(7680×4320)显示屏的定义,建议将屏幕物理分辨率达到4K及以上的电视称为“超高清电视”。这是为了让生产厂商有规格可循,促进超高清电视的健康发展。据悉,目前该超高清电视技术标准已在ITU专项工作组内获得通过。
在经历了互联网电视、智能电视、云电视等一系列针对应用的发展热潮后,各大外资彩电企业又开始重回电视最本质的内容画质上来。三星、LG、索尼、松下、夏普等主要日韩系企业纷纷推出各自的4K电视新品。
目前来看,4K超高清显示技术的研发还存在不小的挑战,但各大厂商似乎都不愿停下脚步落后于人。业内人士指出,日韩企业认定这是一个发展趋势,谁更贴近这个趋势,谁就将占据领导地位。
在这轮超高清电视的赛跑中,日韩系品牌再次冲在前面。
去年年底,东芝就展出了一款55英寸的4K超高清电视。据日本媒体报道,东芝近日再次发力,展出了一款84英寸的4K超高清电视,预计2013年正式上市,售价预估为100万日元左右(约合人民币7.9万元左右)。索尼公司CEO平井一夫则希望他们在这一领域的核心技术上能重新成为领导者。此前他曾表示“将积极开发4K产品,通过令人惊叹的视觉享受触动消费者的心弦,并挖掘新市场”。
不过,也有相关业内专家提醒,4K或将是电视业的下一个目标,但目前它还是个“早产儿”,其上游面板、下游片源内容等相关配套产业尚不健全,短期内完全取代传统高清电视的可能性不大。国家广电总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杜百川就指出,4K电视的推广前期还需要一定的普及指导,包括正确的安装方法、最佳观看距离等,还要解决4K片源稀缺的难题,否则昂贵的电视机只是摆设。
据本刊记者了解,目前4K电影和电视节目都还没有产品化,全球仅有为数不多的几部4K分辨率宣传片可供使用,无论是碟片、网络下载、在线观看等都还没有资源可用。杜百川就此认为,在当前阶段,还要注意4K电视和原有标清、高清和3D节目的兼容问题。
此外,4K高昂的售价也是限制其普及的重要因素。有分析指出,动辄10多万元的价格非普通家庭所能承受。
据美国NPD Display Research预测,2016年4K电视的年供货量将达到402万台。但家电专家刘步尘指出,就中国的电视市场现状而言,他并不看好超高清电视,他认为最大的障碍还是缺乏节目源支持。“目前,中国大多数电视台发射的还是标清信号,连高清都够不着,更别说超高清。而美国于2007年即已全部实现高清。”刘步尘说。
国内企业继续追智能
面对外资掀起的下一代显示技术热潮,已是国内电视市场主导力量的国内彩电企业并未急于插手,仍以倡导智能电视为主要发展方向。
业内人士指出,国内企业不愿意介入4K电视,或许是看到了它的主要弱点,但也不排除是由于国内企业在技术储备上严重不足。
4K电视不仅涉及面板分辨率的提升,还有图像处理芯片和驱动技术的改善,这些方面日韩企业各有其优势,日本企业在影音技术,尤其是电视的画质技术和音质技术方面拥有雄厚的技术积累和领先优势,韩国企业在面板生产和成本控制方面具有优势。相比之下,国内企业在电视领域的核心技术积累方面比较缺乏,面板技术和生产受制于韩国和中国台湾企业,画质技术和音质技术更是远远落后于日本企业。
基于上述原因,国内企业更多偏重于在创新电视的应用模式上做文章,通过智能化来增加自己在电视领域的附加值和话语权。创维集团的相关人士就表示,不能“让电视机沦为单纯的显示设备”,否则国内电视生产企业将难以生存。
对此,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也认为,在智能上下功夫比较符合现阶段中国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导向。“在中国市场,目前消费者对电视的软件内容、个性化应用的追求越来越呈现多样化趋势,只是单纯追求屏幕显示水平,可能会越走越窄。”
不过,业内的一个共识是,一个完整的电视观看体验,应该包括画质、音质以及内容和服务等一系列的因素,硬件和软件的升级最终还是要走向统一和融合。从这个意义上说,日韩等外资品牌和中国品牌在电视发展路线上的分歧将是暂时的。
事实上,尽管国内企业还未规模化涉足4K领域,但已有企业在做出尝试。此前,TCL就曾曝光一款采用了4K标准的110英寸液晶电视。消息称,4K电视将成为创维、长虹、康佳等国内彩电厂商今年下半年或明年初新品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
陆刃波认为,随着LG、索尼等日韩外资品牌力推4K技术,也将带动国内彩电企业的跟进,这标志着电视行业超高清时代的到来,中国彩电行业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