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是班级建设的主旋律
2012-04-29李颖
李颖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班级最根本、最基础的要素。离开了各种主体之间的和谐相处,其他所有制度、关系都是没有意义的。班级主体是多元的,既有班主任、学生,也有科任教师、学生家长,班主任就是整个班集体的“统帅”、“指挥者”,只有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才能最终实现学生健康、积极的成长。工作实践使我深刻感受到,要构建和谐班级,只有架设好各种“人际”桥梁,才能谱写出班级“和谐”的乐章。
一、关爱与交心,学生与老师的和谐
新课标指出:新课程下的班级管理应该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服务全体学生。那么,教师要做的就是给每个孩子关怀、尊重、理解、期待与赏识,就是创设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管理氛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智慧的启迪者,更应如慈爱的父母、知心的朋友。要成为这种多元角色,班主任就必须走进学生的生活,熟悉、掌握他们的年龄特点、思想状况、兴趣爱好及社会对他们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
作为班主任,要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样才能真正融入学生生活,不断增进感情。要承认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人格,不是抓住学生的错误不放,而是发现他们每一个闪光点,通过表扬、赏识他们,哪怕是微小的长处,也能使他们在逐步自信中将自身潜能得以自由发挥。
二、互助与竞争,学生与学生的和谐
生生之间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班集体的基础。为使班集体中的学生之间都能和谐相处,班主任要在班级里创设竞争、互助的氛围,引导他们积极向上、互帮互助。
在生活中,经常开展“献爱心”、“互帮互助”等爱心活动,并设立“爱心小天使”、“爱心”标兵等光荣称号,凡在爱心活动中表现突出,或者平常做了好人好事的学生,经过大家评议,可授予这些光荣称号。在学习或各种比赛中,强调“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鼓励大家敢于挑战、敢于争先,使学生们在竞争中共同进步。
当然,每个学生的性格不同,行为方式不同,产生的矛盾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班主任在处理各种矛盾中也应采取公正、赏识、关爱的态度,区别对待,强调学生“珍惜缘份,重视友情,互帮互助,和睦相处”的情感,促进学生与学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三、支持与理解,班主任与科任老师的和谐
建立和谐的师师关系,真诚是基础,理解是关键。作为班主任,要成为协调师师关系的纽带和桥梁,不仅要使科任老师的工作主动服从和服务于班级的发展,并产生归属感,真正把自己当成班级管理中的主角,而且要使科任教师真正参与到和谐班级建设中来,使他们成为和谐班级的一员。
班主任要及时、主动地与科任教师交流本班情况,包括班级目标、班级文化,甚至学生情况、性格特点、生活背景,以使科任教师能及时掌握班级整体情况,尤其当出现个例情况时,科任教师能够有区别、稳妥的处理所发生事情。当举办各种班级活动时,班主任要主动邀请科任老师参加,增加科任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时间,并在学生中间树立和维护科任教师的威信。当问题出现时,班主任还要注意妥善处理学生与科任教师以及科任教师之间的矛盾,充分发挥科任老师在班级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四、沟通与信任,班主任与家长的和谐
学校教育不可能独自承担学生成长的全部责任,家庭和社会等环境因素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和谐班级的建设也同样需要家长的配合、理解和支持。作为班主任,更负有与家长沟通、协调的重任。
班主任应确立“以诚相待”的原则,诚实地反映情况,诚恳地解决问题,搭建一座诚信的家校联系之桥。为了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班主任需要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定期制定“班主任家访日”,及时传达学生学习进展和不良的苗头。同时,还要不定期地组织开展“亲子活动”、“开放课堂”、“家长观摩日”等活动,帮助家长增加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帮助家长了解孩子以及孩子成长的环境,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由于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一定的经验,还可以考虑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研讨、帮助班主任出谋划策,及时解决教育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了充分利用互联网络,班主任还应尝试开设“家长心语”论坛,及时倾听家长对班级管理和老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做出反馈。
对于学生来说,和谐班级是增长知识的摇篮,是身心健康成长的沃土,也是体现自我、实现自我教育的训练营。而对于班主任来说,只有建立开放自主。体现学生个性、尊重学生人格、重视创新合作的和谐班集体,才能细水长流,润物无声,使学生在和谐、健康的环境中快乐成长,从而为学生的成长奠定良好而扎实的基础。当然,和谐班级的建设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期不断的探索,不断地总结经验,逐步得到提高、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