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模式研究
2012-04-29单晓辉常立飞李丹
单晓辉 常立飞 李丹
摘 要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和主渠道。近年来,整体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构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仅是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所要求,也是教育现状所必需。
关键词 以人为本 思想政治 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Mode of Building People-orient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SHAN Xiaohui, CHANG Lifei, LI Dan
(Jil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Changchun, Jilin 130022)
Abstract Universities thought politics theory class for the cultivating socialist builder and successor with the task, is a socialist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important base and the main channel. In recent years, the overall promoting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o construct human-oriented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del is not only the nature of education to develo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of social demand, is also the necessary education present situation.
Key words people-orient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在新世纪多元化的社会中,多种价值观并存并相互冲突,党中央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认真概括总结国内外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的发展优秀文明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理论成果,对于我们更新发展和执政的理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依据。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状况,迫切要求我们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把提高广大青年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文化素质纳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良性发展轨道,是每名教育工作者的追求。
1 构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重要性
1.1 社会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现代传媒又为青年学生所喜爱,许多不健康甚至反动的东西在上面大行其道等,也对大学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带来艰巨的挑战。
1.2 教师自生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科技时代与经济的今天,重智育、轻德育,重业务、轻政治,重能力、轻品行,重私利、轻公益等倾向的存在,在利益的驱使下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有待提高。教科书理论性较强,就要求教师以案例由浅入深的讲解,这样教师的工作量就非常的大。要塑造别人的灵魂,必须先塑造自己的灵魂,教育事业是育人的事业,教育者本身必须要具崇高的使命感和神圣责任感感。
1.3 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新世纪,新青年他们的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接触了很多新事物,知识面较宽。这是他们的优点,但是这就给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挑战。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作为全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阵地的大学政治理论教学,要培养理论扎实、思想政治意识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就要求在以人为本的原则指导下,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思想保证。就要求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内容、方法、形式、手段、机制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改进创新,特别是在增强时代感、增强实践性、要有针对性,开发青年大学生的主动性。
2 统筹课内课外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必须坚持以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为重点,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统筹课内课外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着力构建以课堂教学为主、校园文化为辅、社会实践为补充的育人体系,并通过这一体系建立了 “长效工作机制”,使教书与育人的紧密结合,建设与管理的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确保所有教师履行育人职责,所有课程发挥育人功能,拓展了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1)重视课堂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功能。重视课堂传授文化知识功能的同时,加强其思想教育的功能:一是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深入挖掘各门课程的思想教育资源,尤其重视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育人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三是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定期研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学生思想动态,指导、协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增强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化教学改革,全面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新方案,其中力度最大、效果最显著的是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环节,列入教学计划,纳入学分管理,成立组织机构,初步形成和课堂教学互动、互补的教育格局。
(2)重视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熏陶功能。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其中,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加强校风、学风建设。以提高学生道德修养为宗旨、以基础文明建设为突破口、以优化校风学风为目标的学生“以德修身”行动,优化育人环境,净化学生心灵。二是扩大教育覆盖面和影响力。通过党团组织进公寓、辅导员进公寓,通过组建社团联、建立社团团支部、实施社团学分制、开展社团活动立项;大力推进公寓文化建设;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力推进网络文化建设等,大力推进社团文化建设。三是以举办高层次学术讲座为载体,增强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通过举办文化大讲堂、法律论坛等学术讲座,拓展学校育人途径,拓宽学生学术视野。四是以举办各种文化节为载体,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通过融时代性、丰富性、广泛性、教育性于一体的校园学术、科技、艺术、体育和娱乐活动,浓郁校园文化的育人氛围,使学生在参与中提高,在参与中成长。
(3)重视社会实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育人功能。牢固树立实践育人思想,积极探索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把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从而构建了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部门齐抓共管,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日常与假期结合,“三下乡”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法律志愿者等与课程相结合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使学生在行中学、学中行,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3 “以人为本”的思想在课堂中的实践
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每一位思政课教师在“以学为本,为学服务”的正确理念指导下,重新审视,定位思想政治课教学,真心实意地为学生的健康发展而教,做一名学生高效学习和健康成长的引导者,帮助学生的服务者。具体地说,我们必须努力创立“促进学生发展的新的教学模式,”真正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现“以人为本”。
4 “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
(1)辩论式的教学模式。现在的中学生思想活跃,在关于人生观、价值观问题的教学中,与其靠说教灌输等方法来强制他们接受所谓“正确的观点”,还不如让他们就某一问题展开辩论,让他们的思想在辩论中交锋,碰撞最后找到自己的答案。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取得更佳的效果。这种课堂辩论,学生态度非常积极,辩论激烈有序。当然,在辩论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当主持人的角色,在恰当的时候,用适当的语言进行引导,这需要教师有较丰富的知识和驾驭场面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辩论中毕竟会出现偏题,接不上话等情况。实践证明,这样的堂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很受学生喜欢。
(2)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讲到研究性学习,很多人会马上想到那种传统、正规的耗时较长的研究性学习,如“提出课题,小组成员分工,调查研究,形成研究报告”等过程。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研究性学习,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摆正教与学的关系,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
(3)案例法教学模式。根据案例分析政治经济理论是案例教学的最高目标。搞好案例教学必须做好选编案例、展示案例、分析总结等几个环节。首先,选编案例应该具有典型性、新颖性和趣味性。来自于学生身边的案例容易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兴趣,有助于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理论,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其次,在展示案例和分析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场景模拟等方面展示案例,充分激发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每展示一个案例,都让学生自己分析、讨论,最后教师加以总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问题式教学模式。前面三种教学模式可能不是每节课都能够完全适用,但问题式教学模式却是可以普遍适用的方法。问题式教学模式是指依据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和要求,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发现、讨论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问题式教学可以参照以下环节进行,包括“设置情境—提出问题—讨论分析—理解总结和应用”等环节。设置情境要为教材知识服务,必须恰当典型,可以引入寓言故事、轶闻趣事、现实生活案例、社会热点问题等。其次是提出问题,问题的提出应为知识点服务,应依据学生实际水平,认知能力,问题应具有梯度性、适度性和层次性。第三是讨论分析,教师可参与讨论、对话、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共同协作对问题情景展开讨论分析,当然,教师应进行科学的引导。其目的是通过创设民主开放的课堂芬围,建立相互尊重、平等合作的师生互动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最后是理解总结和应用。经过讨论分析,师生共同得出结论和知识后,教师应组织学生将探索得出的结论应用于解决新问题,这是一个触类旁通的知识迁移,学以致用的过程。该过程可以通过多媒体预先设计案例练习题进行训练。
5 结论
总之,加强和改进“以人为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重大、责任重大,使命关荣、任务艰巨。这需要所有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积极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方法与理念,努力开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这应该是每位政治课教师永远不变的追求和目标。
吉林省教育厅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构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模式研究
参考文献
[1] 杜志宏.“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思想政治理论课[J].科技促进发展,2008.3.
[2] 李瑞.心理健康教育应与课堂教学相结合[J].甘肃教育,2007.1.
[3] 罗碧珍.高校“两课”考试方法改革新尝试[J].高教论坛,2003.6.
[4] 熊大辉.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