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康德美学思想解析

2012-04-29陶立霞

理论月刊 2012年2期
关键词:美学思想康德生态文明

陶立霞

摘要: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境遇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目标之一。康德博大精深的美学思想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学思想,富有极其深厚的生态学底蕴。在生态文明视野下,重新解析康德美学思想,深入挖掘和梳理其生态学思想,对当代人类生态文明建设与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生态文明;康德;美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B51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2-0031-04

工业文明的大门被叩开以来,人类借助科学技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然而,工业文明在展现其业绩的同时也酿造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使人类生存与发展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面对日益加重的生态问题,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应运而生。它是人类在经过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自觉选择,是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与超越。生态文明体现了一种新的生存与发展理念——在改造世界、发展经济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

生态的危机与灾难催生人类从各学科视角出发展开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生态美学就是在这一历史境遇下兴起的新型理论形态,是时代精神在美学上的反映。生态美学的领军人物曾繁仁敏锐地指出:“生态美学的产生是一种时代的需要。是同人与自然矛盾日益尖锐、深重的生态危机极大的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这一现实状况相伴随的。”尽管人们对生态美学能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美学本身对生态危机具有独特的意义,却是大家所共识的。法国社会学J-M,费里曾乐观预言:“未来环境整体化不能靠应用科学或政治知识来实现,能靠用美学知识来实现。”从美学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出发,充分挖掘、借鉴和吸收传统的审美文化所蕴含的生态价值,是必须要做的事。康德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之祖,其深远影响不可估量。朱光潜曾说:“在西方美学经典著作中没有哪一部比《判断力批判》显示出更多的矛盾,也没有哪一部比它更富于启发性。”康德美学理论是一个概念丰富的思想体系,蕴藏着许多理论生长点和不同的思想体系。200多年前的康德没有面临当今如此严峻的生态问题。但他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审美自然观以及以人为目的的审美文化等命题却是内蕴生态学智慧的话题。在生态文明视域下解读康德美学,虽不可能为人类解决生态困境找到现成方案,却可能为其提供某些有益的启示。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康德哲学一美学的主题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的一个基本关系,工业文明以来,人类对自然的大肆掠夺,对人与自然关系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接踵而至的生态危机向人类提出了最基本的问题,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一些论者提倡自然与人平等。他们指出,自然具有与人等同的价值。人没有权利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一部分人则认为这样无疑取消了人类的中心地位,意味着人的贬低。他们坚持主张。人是自然的主宰、宇宙的中心;还有人主张人应该合理利用自然;另有一部分学者则认为,科学是导致一系列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总之,在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如何应对生态危机的挑战等问题上。迄今为止,学界依然议论、纷争不断。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无疑是探究康德美学生态价值不可回避、如获至宝的切入点。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康德哲学——美学注视的中心。康德说:“有两样东西,越是经常而持久地对它们进行反复思考。它们就越是使心灵充满常新而日益增长的惊赞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则”。“头上的星空”就是指与人对立的宇宙,“心中的道德法则”就是与宇宙对立的人。自然有其自然律,人有其人律(道德律)。追求自然律与道德律、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是康德哲学、美学的巨大历史课题。

自人类产生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关系。人类初始。对自然怀有一种深深的恐惧和敬畏,将自然神化,对自然顶礼膜拜,体现了人对自然的依附顺和关系。在中世纪,神权压倒一切,人与世界万物都围绕着上帝的旨意展开,统一在上帝的意志之下。如果说,古希腊哲学是见“自然”不见“人”的哲学。中世纪则可视为见“神”不见“人”的哲学。希腊和中世纪的思维逻辑有一个共通之处,即都是用外在于人的力量去规定人的特性。进而在遗忘人的特性基础上,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合一。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社会进入了人类觉醒的时代。伴随哲学和科学的发展,人类社会发生了两个巨大的变化:其一,人类挥起理性的权杖将上帝的神坛打碎。冲破了上帝从外部为人类施加的命运罗网,摆脱了神圣命令的桎梏,人类的力量获得极大提升;其二,科学理性以高昂的姿态在人类面前树起了权威,成为人类解决一切问题的法宝。人类对科学理性无限能力的崇拜,取代了前此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对上帝的虔诚。人文和科学力量的结合。加速了工业文明的发展进程,也改变了原本人与自然自发和谐的关系。科学思维的指引下,人们对自然以数学化、抽象化的方式处理,把自然抽象成服从普遍运动规律的机械模型,使得自然失去了原本的精神性。并将这一精神归属于人的领域:这样一来,人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并与异在的自然会面,产生了迄今仍然争论激烈的人与自然分裂问题。用威廉·巴雷特的话说:“科学从自然身上剥掉了人的形式。从而把一个以其浩瀚与力量对人类目的是中性的和异在的宇宙展现给人。”

当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统一意识被分裂意识所取代,人如何自立于世?如何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重建人类世界的秩序,寻求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无疑成为近代哲学的重要任务。康德以其哲学家的敏锐。洞悉到问题的关键在于认清人类本身。只有认清人类自己。才能确立起人与世界万物的关系。《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批判了人的认知理性,以人的认知能力为自然立法。建构了服从自然律的感觉世界或现象世界;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批判了人的实践理性并以人为自身立法,构建了一个属人的自由世界或理智世界。自然世界中的一切存在(包括人)必受时空的限制,毫无自由可言。自由世界的一切超越一切自然法则的限制,遵从理性自身的法则行动。是绝对自由的。这样一来,必然与自由、人与自然的对立在康德思想中凸显出来。在康德看来,“自由概念应当使通过它的法则所提出的目的在感官世界中成为现实”。人的实践作为一种目的行为,它能够而且应当使通过它的规律所提出的目的现实地影响自然世界。并在自然世界中成为现实。为了和解人与自然、必然与自由的冲突。康德来到了人的审美活动面前,展开了对人的审美能力的批判。正是带着这种对人与自然统一的渴求。康德建立了具有鲜明生态学趋向和浓厚生态意识的美学思想体系。

二、人与自然和谐的审美自然观

在我们的审美活动中,自然景象从来都占有一席之地。在审美活动中,人与自然构成了何种关系?人类初始。人的主体性并没有真正觉醒。不能够从人出发去反思与人有关的问题,也无法认识到人的主体能力在欣赏美、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进而也无法从主体与对象的

关系出发,来探究美的存在。他们更注重美的客观本质,主要从客体对象的本质、特征、属性来探讨美。这种学术立场可视为一种美的本体论。如古希腊的第一美命题,毕达哥拉斯提出的“美是数的和谐”。苏格拉底以“认识你自己”的警世箴言,将哲学家关注的目光从广袤的宇宙转向人自身,也将对美的考察拉回到人与对象的关系上。他首次不把美看做属性,而是看作关系,即客观事物对人的效用关系。苏格拉底认为美不是事物的绝对属性,而是价值属性,事物的美丑取决于它对人的效用。但最终,他并没有把美引向人本身,而是走向了神学。亚里士多德进一步深化了苏格拉底的思想。他把自然或神看作艺术家,认为宇宙万物就是神的艺术品,美的艺术就是对神的艺术的模仿。到中世纪,人把所有的一切都归因于上帝的目的,把美的最后原因也归因于上帝。哲学发展到近代,发生了认识论的转向,相应西方美学赖以建立的哲学基础发生了重要变化。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随之由审美客体转向审美主体。经验主义美学主要从人的情感和趣味出发,对美学现象做出说明;近代理性主义将审美理解为认识的特殊形态,主要从人的认识研究出发,构建关于美学现象的概念、范畴和理论体系。美学发展到康德这里,再次发生了转变。康德以审美作为沟通必然和自由、人与自然的桥梁,使美学脱离了认识论,为美学在哲学体系中争取了合法地位。

在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中,康德与人的审美活动相遇。康德认为,对自然万物的审美判断是对对象的无功利、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判断。这种判断与对事物的日常经验判断和科学判断截然不同。它不根据对象的有用性、内在的终极性、完整性判断事物,不关涉对象与人的认识关系、实践关系。这样一来,人即摆脱了认识自然的束缚,又摆脱了对自然的感官欲望诉求,解放了对象,也解放了人,实现了人与对象之间的自由和谐。对自然的审美判断分析之后,康德分析了对自然的崇高判断。康德指出。当人们面对巨大高耸的山峰和奔腾无涯的大海这样一些极端不和谐、不合目的的大自然景象时,有限的知性能力对此无法加以整体的把握,会感到恐惧和不快。于是,在这种痛苦的压迫之下,人从自己内心唤起另一种更高的主体能力理性(无限、道德、上帝以及人自身神圣使命的理性力量),来把握这种无形式的对象,以此获得的这种愉悦。就是崇高。

自然的崇高和自然的美虽然各有特质,但从其与主体的关联来看,都实现了自然与自由、人与自然冲突的和解。对自然的审美鉴赏不出于任何目的,只是对自然形式的一种静观,不受任何感官欲望的限制。是对自然无目的的自由观照。崇高则在重压之下提升了人的境界,昭示了人超越自然的自由本质。因此,在人与自然之间。人拥有一片审美的、诗意的空间。在这一空间里。主体不以认识的眼光去分析对象,不以利用的欲望去占有对象,只是在从对象的单纯静观中观照自身。人在观照中体会到了自由,对象也呈现出了丰富的人性形式。人之外的自然世界。也不再是与人对抗的、冷漠的自然界,而成人与人亲和的、对人类自由生存肯定与确认的家园,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当代生态危机直接体现于人类滑入一种天人关系严重分裂的险境,即人与自然由和谐共生日趋转向矛盾冲突。并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生态危机。用霍克海默的话说是“自然的反抗”。在这样一种境遇下,我们所迫切需要的,正是在人与自然这一最基本的关系上调整观念。现代化的生态文明最基本的态度就是反对工具主义的自然观。工具主义自然观最主要特点是把自然界中的所有存在物作为实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工具手段,完全不顾及它们存在的独立性、主体性和完整性。这种自然观主要根源于近代的人类中心主义。人类初始,人作为自然界的一员与自然一体。整个生态处于完全和谐状态,并不存在对自然破坏的生态问题。经历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及自然科学的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之后,人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后。最终取代上帝,成为宇宙的中心。人类地位的提升,使得人类树立了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自信,也丧失了对自然的敬畏和爱护。自然界在内的所有的事物都作为对象被带入面前。接受人的拷问、谋划、改造和支配。人与自然的关系被局限于这样一个框架内,是引发人与自然关系失调,造成今天的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之一。只有改变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才能克服生态危机,恢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中人类的共识。

康德美学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直接现出了康德美学的生态学智慧。在生态危机的境遇下,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人类中心主义的要害不在于它以人为中心、从人出发,因为人根本不可能跳出或超出自身来面对这个世界。人类中心主义的缺陷在于它夸大了人的主体性,而完全漠视自然的独立性,将自然看作满足人类生存需要、被人利用的工具性存在。我们所迫切需要的,放弃对自然的控制、占有、无度盘剥、掠夺的传统自然观。康德审美自然观的构建,虽从人出发,但并不等同于违反生态平衡的人类中心主义。康德美学对人面对这个世界的行为方式进行了改造,内在的孕育着对启蒙工具理性自然观的抵制。在康德建构的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中,人摆脱了物质欲、功利欲、认识欲,控制欲、野心、虚荣,仅将天地万物视为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主客对峙的认识改造关系,也不是占有和消费功利的关系,而是一种无功利、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关系,从而构建一种物我合一的审美生存环境。生态文明对工具主义自然观的批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内涵,与康德的美学思想无疑具有某种内在的同构性。虽然康德美学的审美精神不能直接用来进行人与自然环境的生态营造,但却可以为追求生态环境的审美化境界提供学理、思想层面的深刻启迪。康德美学以其超越时代的前瞻性对我们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着重要意义,是人类生存智慧的现代性体现。

三、以人为目的的审美文化观

审美文化对人类精神家园构建有重要作用,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谈到了艺术的三大功能:教育、净化和精神享受。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艺术具有道德的功能。启蒙运动时期的德国学界对审美文化同样作出了类似的理解。沙夫茨伯利指出,道德感直接与美感相邻。他认为,在意志和行为的领域。道德的善表现为美。这种思想后来被哈奇森表现的更为明确。哈奇森提出人具有像对美一样的对善的天然情感。亨利·霍姆同样认为,美的享受是从纯感官欲望的抑制走向道德和理智的愉快的过渡。他提出艺术能够提升人的境界,净化人的感官气质。1795年席勒发表的《审美教育书简》,标志着审美成为通往人类精神家园的圣地。

将审美文化与道德情感结合在一起,是康德美学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审美文化作为通达道德的环节。进而将自然构建为“以人为目的”的整体系统,是康德从“自然向人生成”的伟大目标召唤而来。在《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完成了关于自然的知识和关于人性的知识。但是,人性的知识与自然的知识、必然与自由却处于隔绝之中,无法通约。康德坚信自由意志是人存在的终极

本体,它能够而且应当使通过它的规律所提出的目的现实地影响自然世界,并在自然世界中成为现实。康德指出我们具备反思判断力,可以把整个世界预设成符合人的自由目的的目的论系统。自然作为合目的性的系统。只有文化的人才能成为自然的最后目的。因为,文化体现出人类能适应自然中的任何目的,并能将自然转化利用,为自己目的服务的能力。康德的哲学从自然合目的论,就此发展为文化论。

康德指出,并非任何文化都能作为衔接自然与人的中间环节,使人成为自然的最终目的。文化可分“技巧”和“管教。技巧文化是人类实现其目的的重要条件,但不能提升人选择目的的能力,扩大人的目的需求范围。管教文化能够把意志从欲望的专制中解放出来,扩大人的选择能力,使我们能够接受比自然本身所提供的更高目的。在康德看来,审美文化作为文化的主要构成因素,是具有教化性质的文化。康德说:“美的艺术和科学借助于一种可以被普遍传达的愉快,借助于对于社交来说的磨砺和文雅化,虽然不能使人在道德上变得更好。但还是使人文明起来……同时也就召唤、提升、锻炼着灵魂的力量,使之不屈服于这些灾祸。并使我们这样感觉到潜存在我们心中的一种对更高目的的适应性。”人类的审美判断对美怀有直接兴趣。人对自然的审美观照,是对自然的无涉功利、欲望的观照,人在观照中超越了一切限制。体会到自由。审美可以除去人性中动物性的粗野和狂躁等卑劣成分。提升人的高尚人格,陶冶人的情感,使人变得更加完善,为人意识到自己的道德本性、自由本性做了准备,从而进入到一种高度自由化的境界。以此,康德完成了自然向人的生成。

人类按照什么样的方式适应环境生存。本质上与人如何认识自己相一致。人类的一切生态问题究其根,无不源于人的自私、贪得无厌、占有欲。生态危机的潜台词就是人类自身的生存危机生态意识所展现的不仅仅是人要如何面对这个世界,更主要是人类内心各种观念的斗争。如果要想构建自然生态环境,必须医治人的精神,建构人类的精神家园。事实上,在生态危机的背后,隐藏着更加黑暗的精神危机。在现代性背景下,人类精神正面临着沦落的重大危机,我们面临一个价值沦落和意义缺失的时代。功利主义、物质享乐主义、消费主义、拜金主义已经成为当代人类普遍而时髦的社会心理。文化作为人类精神的载体,人类精神需要有文化的家园。文化通过价值观念、艺术、宗教等表现方式,给人类生存提供超越性的精神信仰,对整个社会具有聚合、导向、教育、激励、规范的功能。目前的文化从总体上并没有给我们提供很好的精神关怀。精英文化的衰落,世俗的大众文化兴起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大众文化的娱乐本位、复制性的生产方式等特点,使得文化不再成为人类诗意的精神家园。

审美文化作为文化的特殊形态,以其形象性作用于人的感官,从而引起人类情感的震荡和理性的升华。这些感受可以内化为人们对待人生、社会、自然的特殊方式,进而影响社会的发展。健康的审美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低俗、腐朽的审美文化则会阻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就当前大众审美文化而言,它正日渐变成粗俗的快感学、享乐学、娱乐学,休闲娱乐的审美趣味成为人类审美生活的主要趋势。在这里。有感官的刺激、温情的渴望、享受的激情。却没有理想的冲动,坚定的信念、豪迈的目标。在大众审美文化的喧哗与骚动中,恢复审美对人的灵魂的铸造作用,提高人们的审美素养与趣味,引领人的精神达到自由的境界。是当代美学的重要目标。毫无疑问。康德美学在当代审美文化建设进程中闪烁着夺目的光芒。康德美学充分表达了审美在调整人类精神状态,提高人的道德境界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在康德的美学体系中“美和审美是合目的的,自由是美的本质,审美活动的最高境界和根本目的是实现个体的审美愉悦,使人从日常生活中受到的各种物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使人成为人的目的,从而引导整个人类的健全发展。”

总之,康德哲学一美学产生于人的主体性高扬的时代,传达出来的却是他对人与自然和谐、人的自由发展的关注。作为对人与自然和谐的审美救赎,康德美学具有深远的意义。康德美学思想所蕴含的生态学智慧。经过发掘、整理,以及结合我国国情的诠释,必将成为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来源。如若能对其很好的挖掘和阐扬,对于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将是十分有利的。也许,康德美学的追求太富于理想化、抽象化色彩。但他坚信人应该与自然和平共处。应该生活得更加诗意。仅此一点,他美学中的生态之思,就赢得了存在的合法性,就应该获得我们足够的尊重。

猜你喜欢

美学思想康德生态文明
纯接受性的被给予?——康德论自我刺激、内感觉和注意
艺术百家
浅谈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当代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苏百钧工笔花鸟画立意研究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菲利普?锡德尼《为诗辩护》美学思想研究述评
梁启超美学思想对中国近代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