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洱源“白回”村落调查报告
2012-04-29盛颖源
居住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回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但其中一部分由于长期受当地白族文化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白族语言,穿白族服装,建盖白族风格的房屋,具有明显的白族特征,故被人们称呼为“白回”。关于“白回”这一说法,在学术界和民间有不同的看法。在大理境内的其他回族称他们为“北头回回”,即居住在大理北部会讲白语、妇女身着白族服饰的回族;有些人认为“白回”是指生活在白族地区的回族穆斯林;有人认为“白回”是指改信了伊斯兰教的白族穆斯林;也有人认为“白回”是丙辰事件后部分虎口余生的回族为了逃避清军的残杀,躲进白族地区改穿白族服饰、学说白语、居住白族民居后形成的边缘族群。但很多学者认为以上看法都不科学或全面。他们今天更认同“白回”是“生活在白族地区的回族穆斯林”这一说法。“白回”族群主要分布在大理、洱源、剑川三个市县,其中大理市有珂里庄、上兴庄、喜洲镇回族社、峨琅哨、美坝村;洱源县有士庞村、鸡鸣村、三枚村、回果、大营、小街;剑川县有桑岭、西凤两村。
笔者于2008年8月暑假期间对洱源、邓川地区的士庞、鸡鸣、回果这三个“白回”村落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整理如下:
一、大理洱源地区回族的来源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是由许多共同信仰伊斯兰教的外来民族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与当地各民族逐渐融合,发展形成的民族。
元、明时期的政治历史背景,为大理洱源地区回族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据史书记载,到1837年以前,洱源共有回族村寨15个,回族人口16000多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洱源回族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政治上获得了解放。
二、士庞村概况及历史由来
士庞村的历史由来已久,据村内老人口述,明朝以前,洱源、邓川地区并无回族落籍,直到明朝才有回民落籍。
现在的士庞村是洱源县最具代表性的“白回”村寨。整个村子有数百院不同建筑形式的“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庭院,连成一个南北长1公里,东西宽500米的长方形。
据2003年报统计,全村共有436户1926人,其中男性958人,女性968人。耕种着953.34亩土地,平均每人占有耕地0.5亩。
从文化素质看,全村有大专毕业生67人,占总人口的0.9%,其中留学生3人,还有一名赴美从事科研的女博士;中专毕业生11人,占总人口的0.5%;阿文教育从未间断,全村穿衣阿訇189人,占总人数的9.6%。全村在外工作人员164人,占总人口的8.4%,其中,县团级以上5人,校级军官1人。
三、鸡鸣村概况
如今的鸡鸣村是洱源县九个回族村中最大的聚居村寨之一,其疆域面积、人口仅次于士庞村。其位于滇西北大理洲洱源县,坐落于邓川西北角。
该村疆界东西长约两公里,南北宽约一公里,面积约二平方公里许。全村尽是伊斯兰教徒,截至2004年,全村共有320户人口1313人。良田沃地676.3亩,人均占有耕地0.51亩。近年统计总产量363107公斤,基本达到亩产千斤粮(大春)。
全村有各类大学生19人,中专生7人,高中毕业生8人,退休工人13人。县正科局级干部2人,高中在校生19人,初中在校生707人。小学生共350人,基本上实现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村内设有阿文学校,在校男女学生共有50人。
四、回果村历史由来及概况
回果村坐落在洱源县城西北角,茈碧湖西岸。全村人口560人,总户数130户,总面积313亩,全村以农业为主。
回果村民都属回族,信仰伊斯兰教。据老人口传,回果村是我县士庞村、三枚村王马二姓的一些回族搬迁到此地后发展起来的。约有200多户,1000多人,都是回族。
新中国成立以来,回果村有大中专毕业生20名,大专在校生5名,在职人员26名,退离休人员20名。目前全村家家盖有新房,已做到电器普及化。粮食可以自足,每年还有5万多斤余粮供应市场,另外农副产品每年收入5万多元。养殖业也是回民的一项大产业,培育了高产优质奶牛。服务行业方面,到其他地区开清真饭店的人员有50多人。运输业也是主要经济来源。村内设有2个门诊所,还有2个兽医点,3个综合商店,做到看病、买生活用品不出村,极大方便了群众。
五、洱源“白回”的信仰及生活习俗
洱源回族由于长时期生活在白族地区,日常服饰基本上与白族服饰相同。礼拜及参加节日活动时,才戴白帽,戴白布缠头,阿訇穿绿衣以示宗教活动的庄严和肃穆。
回民在日常生活中,不论饮食和穿戴都十分注意卫生,保持身体洁净。平常要保持大净,即沐浴净身,礼拜时行小净。
解放前,回民青年的婚姻多为父母包办。解放后,一般是男女自由恋爱。洱源回民的结婚礼仪,厉行节约,简便行事,因此彩礼和其他民族相比不算重,过分的攀比浪费,会受到教义禁止和县伊协、清管会的谴责。另外,也有男青年到妇方家“上门”(即入赘)的风俗,其经济负担比娶讨还轻一些。
洱源回族按传统习惯,不论谁家生下孩子后,父母也要请阿訇给他(她)取一个阿拉伯语的先知、先贤名字,俗称“经名”。
洱源“白回”的丧葬:按伊斯兰教法,实行速葬,土葬和薄葬。早晨“归真”,当天就埋葬;晚间“归真”,次日埋葬,停尸不超过三天,在外死的尸体寄放清真寺或发回家停放,不违反教法。死者的尸体(称买依特),请同性别的阿訇及有经验的按教法、用洁水洗净,然后用白布(凯番)包裹,在用讨补特(灵架及木箱子、也称经匣),把“买依特”抬到清真寺举行殡礼仪式(者脑惹),尔后,参加葬礼的年青力壮的部分穆斯林,争先恐后抬买依特,送上山埋。现在洱源回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家家户户都为亡人挖寿坟,用大理石镶砌坟坑四周,但都保持土葬特点。死者逝世的三天内不吃丧主的茶饭,相反,由亲属轮流做“眼泪饭”送到丧主家中。每年开斋节,依据《古兰经》启示,后人都要到墓地游坟念经(古兰经选段),敬主求恕饶和悼念已故的一切逝者。
【参考文献】
[1]马登明等.洱源县士庞村概况[Z].
[2](明)艾自修.重修邓川州志·民类[Z].
[3]郝正治.汉族移民入滇史话[Z].
[4]尤中.云南民族史[Z].
[5]赵卫东.大理邓川坝子“白回”族群成因探析[Z].
[6]李仁.回族姓氏初探[Z].
[7]毕发认.回族他称研究[Z].
(作者简介:盛颖源,大理学院艺术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