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世纪城市对河北省现代城市的影响
2012-04-29姚鹏
社会发展史上一般把欧洲5-17世纪中叶这段时期称为中世纪。中世纪的许多地区和国家既是封建制度的社会又是宗教盛行的时代,封建政权和宗教势力的结合是这个时代的特点。因此,中世纪的建筑史和基督教是分不开的。基督教会统领了中世纪整个欧洲的思想文化达千年之久,其教义像烟幕一样蒙蔽着中世纪人的意识,给人的世界观、道德观、文学和艺术打上了极深的烙印。
一、社会背景
基督教教义的介导和修道院的出现,建立了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教民们在修道院和平、规则和宁静的环境内共同生活,渐渐地确立起克制、秩序、城市、精神约束等等一整套平静而有秩序的道德标准,随后这些品格便通过新的生活方式和商业活动流传给了西欧中世纪的城镇。教会从人们的信仰与精神生活入手,最终建立起严密、理性、规范,多少又有一些亲密与人情味的社会组织和社会秩序,奠定了西欧中世纪最稳定、最密切的城市社区,对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文化、城市生活与城市设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二、“描述性”的有机秩序
由于欧洲中世纪城市多为自发成长,很少有按规划图纸建造的,所以一般人认为,西欧中世纪城市统一而又有变化的空间以及这种自然、整体的城市设计艺术是自发形成的,并非是有意识规划的结果。其实不然,正如其他艺术的产生过程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得来的一样,中世纪城市设计中所包含的有机秩序同样是通过不断努力和深思熟虑的结果,在方法上,中世纪的规划师们更倾向于“描述性”而非“独断性”的设计。这种设计思维侧重按照生活的实际需要来反映当时基督教生活的有序化和自发组织性,以及按照市民文化平等和大众利益的原则毫不夸张地布置他们自己的生活环境。整个城市空间,也就是那些美丽的街道和广场,形成一个组织良好的有机系统,提供了一种城市脉络,既充分表现又极大的支持着丰富的公共生活;同时它也是私人空间富有省略的延伸部分。
三、有机秩序的组成要素
(一)教堂
建造教堂为的是聚集众多的民众,进行宗教礼拜和宣讲教义,企图用艺术形象进行宗教观念的渗透。在中世纪,一个城市常常由几个区组成,每一个区有自己特殊的地形和小广场,几个区结合的共同焦点是城市的主教堂和主广场。城市公共广场常常与大、小教堂连在一起,市场通常设在教堂的附近。
(二)街道
街道系统是应步行和手推车等小型运载工具的要求而产生的,以人的尺度为基础,狭窄、曲折、蜿蜒,在外人看来神秘莫测,但是对本城居民来讲,这样的城市空间却是熟悉、实用的,给他们亲切愉快之感。
(三)广场
广场其实就是街道空间的放大,多位于市政厅、教堂或其他公共建筑的前面,宗教仪式大多在这里举行,是城市的核心。
看看中世纪广场的特征,从中我们或许可以得到启发。卡米勒·西特在《城市建设艺术》一书中分析中世纪城市广场设计具有以下特征:1.城市广场尽可能通过公共建筑的围合或各种柱廊的环绕形成连续、整体和丰富多样的界面,造成封闭的空间;2.广场形式和大小根据场地的具体情况及公共生活的需求确定,同时也取决于广场主体建筑的重要性及视觉要求,采用横阔型或深远型的布局,类型灵活;3.广场应尽可能不规则,教堂、钟楼、市政厅或雕塑造不应放在广场的几何中心,应避开交通位置偏于一侧或一角,以利于视觉上的变化以及从多个角度及侧面来观赏主体建筑或雕塑;4.建筑物、纪念性雕塑造与广场之间应有紧密的功能上、视觉上及意义上的联系,如此等等。
四、中世纪城市空间特点
(一)“封闭型”城市空间
在希腊与罗马的城市中,建筑具有独立完整的形式,空间是建筑物之间依照一定的安排产生的,是实体在先,空间在后。而在中世纪的城市中,城市空间是被预先确定的。这就形成了西欧中世纪特有的封闭型城市空间秩序。这种浪漫幻想式的布局并不是形式的任意玩弄,而是蕴含着很深的意义。
(二)注重人的尺度和感受
欧洲中世纪城市设计的最精彩之处是对城镇尺度的完美把握和对连续视觉景观的美学处理。这些城市完全按照人们的步行尺度设计,非常接近人。所有建筑物按照人的视觉要求处理,由明确的造型感和精致的细部。
(三)城市空间与自然环境的协调
欧洲中世纪的城市设计在处理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方面亦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创造了如吉伯德所说的“如画的城镇”。
在处理自然景观与城镇的关系上,中世纪的城市设计常采用萃取、依从、延伸、强调和对比等多种手法,使两者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如意大利的许多山城,早先出于安全的需要大多建于山岗上,萃取了大自然中最美的风景。另外,大意大利和法国某些地区,其城镇建设均采用依从和延伸的方式,强调城镇所处自然的特征以及城镇路网、开敞空间和房屋排列对山林水系的依从和延伸关系,使二者相互渗透。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得出结论:人文因素是影响城市空间秩序这一城市设计核心的最主要因素;同时,城市空间秩序的变化最能反映城市社会人文生活的变迁。市民生活作为另一个影响城市空间秩序形成的重要因素,主要是通过决定民众文化追求、审美取向以及人的行为模式这三个方面来形成这种作用。
通过研究欧洲中世纪城市设计的特点对河北省现代城市设计的影响,有利于挖掘河北省现代城市“文脉”,塑造独特的省会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竞争力,还可以促进省会城市以人为本,全方位、立体化发展的过程,增进人们对河北省城市的认可和归属感;有利于城市经济与文化协同发展,实现建设中国特色名牌省会城市目标。
新世纪新阶段,现代城市建设将从以物质生产和单纯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转向以人为中心和保持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协调、平衡的发展模式。优秀的城市设计有利于河北省城市经济与文化协同发展,是推动河北省城市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全方位、立体化建设,达到可持续发展,建设中国特色名牌城市目标的重要途径。
注:该文系2011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欧洲古代城市设计的人文因素对河北省现代城市设计的启示和应用”(HB11YS039)立项论文
【参考文献】
[1]伊里尔·沙里宁.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Z].
[2]孙湘明,徐鸣.浅析城市品牌视觉构架[J].国外建材科技,2006,(6).
[3][美]克里斯·亚伯.建筑与个性[M].张磊,司玲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姚鹏,石家庄学院美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