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重返亚太
2012-04-29白弓
白弓
新年伊始,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发表讲话,公布了美国新的军事战略。未来一段时期,美国将削减在欧洲的驻军,把军事重心重新转移到亚太地区。观察人士认为,这是一份美国“重返亚太”的宣言书。这份号称要给亚太地区带来“和平与繁荣”的报告,实际上正在扩散紧张氛围,加剧地区对武力的焦虑,并释放出令人不安的信号。
美国重返亚太为哪般?报告的题目给出了答案——《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21世纪国防的优先任务》。其实,所谓重返,只是战略重心的转移。美国从来没有从亚太地区撤出过,以第七舰队为主力的美国太平洋军力,一直保持着相当规模。
去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亚太地区穿梭访问停留了10天——这对于任何国家首脑而言,在时间上的投入都算是非常少见的。他先是参加APEC峰会,接着飞往澳大利亚,宣布美国将在达尔文港驻军,然后抵达印尼参加东亚峰会“讨论安全问题”。而同一时期,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访问菲律宾时,特意使用“西菲律宾海”一词来称呼南中国海,以迎合并挑动当地的民族主义情绪,并宣称美国将通过派驻军舰、升级军事装备等手段来加强菲律宾的海军力量,为该国在南海攫取利益的图谋撑腰鼓劲。
美国重返亚太的动作幅度已经越来越大,这其实是一个早在观察人士意料之中的选项。回顾奥巴马上台以来的政策变迁,其暗中的轨迹,落子布局竟是一直在为重返亚太做军事上和政治上的两手准备。
奥巴马政府新鲜出炉之际,主管外交事务的国务卿希拉里,出访第一站就选在了东南亚,大唱“巧实力”,拉拢东南亚的“传统盟友”,为美国重返亚太早早埋下政治上的伏笔。近年来,美军着手从伊拉克撤军,增兵阿富汗意图尽早结束战事,并开出撤军时间表,都是为了腾出精力和兵力,为重返亚太做军事上的准备。
以美国现在的国力,其实已经经不起全球范围内可着劲儿的折腾,很明显的一个迹象就是利比亚战争期间美国的怪异表现。从战事爆发之初,美国就一直不愿领衔挑头,反而任由法国、意大利充当武力干涉排头兵,自己只是在一旁敲边鼓摇旗呐喊,远远的甩过去几颗战斧巡航导弹了事。临空轰炸和为反对派武装提供空中支援这种“力气活”,完全交给英美等欧洲国家,这种与美国近年来表现大相径庭的现象,在奥巴马的新军事战略报告中找到了答案——
白宫认为,欧洲诸国已经从“世界安全的消费者”,变成了“世界安全的生产者”,换句话说,欧洲现在有余力“自己照顾好自己”的安全,不需要美国在欧洲消耗更多精力了。
上任美国总统小布什第二任期的后期,一些美国人在对反恐战争和美国八年来的政策进行反思时,得出的结论竟然是,小布什反恐扩大化“最大的失误”就是中国乘隙崛起。回望2001年中国刚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上还有不少观察人士矢志不渝的唱衰中国,“中国崩溃论”和“中国威胁论”交相呼应。整整十年之后,欧元区在2011年陷入债务危机,呼吁中国出手拯救欧洲的声音远播万里;从G20峰会到全球气候会议,美欧媒体极力炒作的中美两国“G2”概念也颇有些市场。
这样的现状,让一些美国鹰派人士认为,弥补前总统小布什的失误已经刻不容缓。于是,奥巴马上任以来的策略便呼之欲出了——从世界其他热点地区抽出力量,着力布局亚太,以“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
如果说鼓动东南亚国家掀动南海争端,是在围追堵截,那么加强与日本韩国等盟友的军事政治的协作,则是美国亚太战略中更为重要的一环。这一链条中,日本所占据的重要地位不言自明。联想当初日本民主党鸠山由纪夫政府提出要重返亚洲,搞东亚共同体的外交新意思,美国立即急眼,从白宫到五角大楼轮番上阵火力全开,罕见重话连珠炮般放出,就是怕“重返亚太”的战略被日本破局。
历史的吊桅之处在于,现实中总是能照出历史的影子。在美国的这份新军事战略中,强调“避免发动类似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这样持续时间很长的大规模战争”,实际上明确放弃了冷战结束以来美军一直主张的“保持同时打赢两场战争能力”的战略。
这样的坚持与放弃,不由得让人想起上一个超级帝国——英帝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全球战略优势地位同时受到正在崛起中的美国和德国的威胁;于是英国提出“同时面对两个方向威胁”的军事战略,不料在南部非洲的布尔战争中,英国耗费九牛二虎之力,出动全国一半以上的陆军,以2万人死亡的代价方才摆平战事。这一场战争也让英国认识到,近代工业化之后的战争规模有多么消耗国力,同时维护海外领地和英国本土的安全代价何等高昂。于是在全球范围开始收缩,并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欧洲。之后,英国再也没有恢复过日不落帝国的荣光,反倒是美国趁着两次大战的机遇乘势而起。
如今,通过两场反恐战争,白宫也发现人力有时穷,百年之后,同样开始了战略收缩。不过,这会不会成为星条旗帝国下降轨迹的顶点,还要看未来的局势发展。
无论如何,这份新的美国军事战略报告,宣告了“9.11时代”的彻底终结。在2012年,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