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与“收”的艺术
2012-04-29
【摘要】2012年,河南卫视新推出一档文化娱乐类栏目《知根知底》,本文认为该栏目在文化类栏目的娱乐化呈现上做出了尝试,力求做到节目定位收放有理,节目形态收放科学,节目设置收放有度,节目效果收放有节,节目推广收放有序,但节目在细节表现、制作手段、内容把控等方面仍有提升的空间。
【关键词】河南卫视;知根知底;文化娱乐节目
2012年1月3日,全新定位为“文化卫视”的河南电视台卫星频道推出了一档新栏目《知根知底》,该栏目以解读姓氏文化为主题,以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为宗旨,文化为核,娱乐为壳。开播不久,观众关注度持续升温,国家广电总局监听监看中心为该栏目进行专题点评,称“这是河南卫视继《梨园春》《武林风》《华豫之门》之后,提供给全国电视观众的又一文化大餐”[1]。限娱令后,综艺节目如何创新成为电视人关注的热点,《知根知底》在文化类节目的娱乐化呈现上做出尝试。本文从节目定位、节目形态、节目设置、节目效果、节目推广等五个方面对该栏目形态进行简析。
节目定位 收放有理
限娱令明确提出了省级卫视要加大文化类节目的播出比例,河南卫视姓氏文化类栏目《知根知底》的推出恰逢其时,但传统的文化类节目往往曲高和寡,不接地气,如何让文化节目既受到观众喜爱,又富含文化底蕴?在厚重与时尚之间如何取舍,才能找准观众心目中的那条收视线?这就需要《知根知底》栏目明晰诉求,寓教于乐。
节目基调契合社会需求。从选秀热到相亲热,中国电视经历了娱乐狂欢之后,逐渐趋于理性。从国家层面到观众层面,都急需一些有思想内涵、有文化品质的精品电视栏目来充实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知根知底》的推出恰好契合了这一时代潮流。中国姓氏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姓什么”对于中国人来说,不仅是社会存在的符号,更代表的是家族传承和文化认同。所以,选取姓氏文化作为切入点,《知根知底》从一开始就拥有了广泛的观众基础。网友“毛舅舅”甚至在官方微博上留言说,“这个节目是华人就必须看”[1]。《东方今报》还用《什么是华人必须看的电视节目》为标题对《知根知底》栏目进行专题报道。“华人必看”虽然是宣传概念,但节目对于姓氏起源、传承、家族文化的展现,不仅满足了普通观众对自己姓氏来源的好奇,更重要的是完成了弘扬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和提升民众道德修养的主题功能。
节目呈现浓厚文化气息。节目名称以四字成语“知根知底”命名,节目舞美设计充满中国元素,节目主持人邀请著名演员王刚和文化名人纪连海担当,仅从这些直观画面来看,《知根知底》就已经向观众传达了浓浓的文化味。节目内容更紧紧围绕中国姓氏文化展开,遍访各处姓氏发源地,寻访古代名人的后代,展现姓氏文化故事,让观众在一期节目中仿佛听了一堂生动的姓氏文化课。《知根知底》立足姓氏文化、呈现姓氏文化,这不仅彰显了文化河南、寻根中原的诉求,更为传承中华姓氏文化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和微观窗口。[2]
节目主题选择与时俱进。在每期姓氏主题的选择上,《知根知底》立图做到与时俱进。在2012年龙年春节之际,栏目推出“新春特辑”《恭贺龙年》,对洪姓、贺姓、龙姓、年姓进行追踪溯源,在网友之间引发反响。在内容主题的提炼上,栏目组也注重时效性和贴近性。此外,《知根知底》栏目组表示还将举办“海峡寻亲会”和“跨国寻亲会”等特别节目,突出“中华一家亲”的文化认同感。[2]
节目形态 收放科学
文化或娱乐,厚重或时尚,如何走好这根平衡木,考验着电视人的智慧。《知根知底》敢于尝试,从主持人的邀请到参与嘉宾的选择,从舞美设计到内容设置,都能看出栏目组的用心和用功。
主持人讲究一张一弛。《知根知底》邀请著名演员王刚担任主持,多年的艺术积淀,让他有着较高的文化修养和良好的社会形象,既帮助栏目在短时间内快速树立起社会影响力,更突显了《知根知底》栏目的文化定位。此外,栏目组还邀请文化名人纪连海担任姓氏解读专家,并为其安了一个新头衔“百姓通”。王刚和纪连海两人配合默契,一个负责把控内容节奏,一个负责扩展节目内容,加上两人语言风趣幽默、主持生动活泼,插科打诨之间为节目增色不少。
嘉宾兼顾公众化和代表性。谁来做嘉宾直接影响到节目效果的实现,所以《知根知底》在嘉宾的选择上很是花费心思。栏目组每期都会邀请当期姓氏的演艺明星、知名人士和公众人物组成根底团,这三类人物都有着广泛的公众认知,同时也具备一定的代表性。比如“孙姓”这期节目中不仅邀请了演员孙菲菲、主持人孙国庆,还邀请了河南籍奥运冠军孙甜甜。
内容找寻历史的现代感。姓氏文化内容丰富,但表现起来易落入枯燥、乏味的陈套,对于现代观众多变的收视习惯而言,有些不合节拍。《知根知底》尝试用现代的眼光来发现历史,用现代人的视角来找寻姓氏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以姓氏人物的选择为例,每期节目选取的姓氏人物在现代观众中具备一定的认知度,且人物精神气质符合现代社会价值取向。比如第一期“孙姓”专题重点关注了中国近代开明政治家、教育家孙家鼐这一人物,孙家鼐是光绪帝师、北大前身京师大学堂的创建者。
节目设置 收放有度
《知根知底》栏目每期设置四个环节,用四字成语命名,分别为“寻根问底”“自说家事”“百姓追击”和“真假猜想”,每个环节又通过皮影、剪纸、舞台表演和场外实景采访等方式生动演绎姓氏的起源、衍变和发展的历史故事。这些设置突破了以往文化类节目表现单一的缺陷,满足了观众收看的娱乐性需求,同时表现形式中众多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又使得栏目的文化属性得以很好的呈现。
节目环节体现互动性。节目环节设置上吸纳了益智节目中的竞猜元素,“寻根问底”环节侧重姓氏起源,“自说家事”环节侧重姓氏故事,“百姓追击”侧重寻访姓氏发源地,“真假猜想”环节侧重表现姓氏后人,四个环节都是在“一问一答”中完成。主持人王刚经常会说“我先卖个关子”,嘉宾、观众也经常会为答案对与否争得面红耳赤,“百姓通”纪连海的专业考证常常出乎意料,这些都充分调动起嘉宾、观众的参与热情,让整期节目高潮不断。此外,节目还通过官方微博留言、发送手机短信等形式,吸引场外观众积极参与到节目中来,实现场内外的互动。
节目元素彰显中国风。作为一档文化节目,节目表现自然要立足于传统文化。节目标识采用中国式匾牌的设计形式,“根”字由传统中国“龙”的形象呈现,节目片头设计中突出“中国姓氏”的汉字呈现,节目舞美设计上容纳中国字画、中式建筑、中式家具等元素,节目主持人着装则以改良的中式唐装为主。总之,节目力求从直观到微观都能彰显出浓厚的中国味道。
节目资源具备延展性。衡量一档节目是否具有可持续性,首先要看节目资源是否具备延展性。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姓氏文化研究博大精深,这些都为《知根知底》栏目提供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资源优势,栏目要做的不单是姓氏文化的简单呈现,而是要考虑如何将姓氏文化做精做深做广。从这个角度来说,栏目具备良好的延展性,栏目组在开播时也表示将在做好常态节目的同时,考虑制作相关主题的姓氏活动,比如“海外寻亲”“两岸寻亲”等。另外,还可与河南每年举行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进行对接,举行相关活动。
节目效果 收放有节
文化类节目给人的印象大多是“端着架子”做节目,难以在观众中形成良好的亲近感。《知根知底》尝试放下架子,通过设置悬念、把控节奏、适度对抗来建立起与观众的良好互动,在注重追求节目收视率的同时,更注重节目的到达率,追求节目的有效收视。
悬念。“悬念感”一直是故事类节目百试不爽的表现技巧,《知根知底》将“悬念”设计引入其中。节目四个环节的问答是大悬念,每个环节中又由若干的小悬念组成,一环套一环,充分调动起观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悬念的设计上,节目坚持不窥私、不低俗、不炒作、不恶搞,提倡高雅娱乐。节目中的“真假猜想”环节最受观众欢迎,每期“真假后人”都会为“谁是真后人”而争执不下,也成了节目的收视高潮。栏目编辑针对观众的收视习惯,不定期地编辑“真假后人”专辑播出。
节奏。节目节奏的把握主要是通过主持人王刚和“百姓通”纪连海的一唱一和来完成。节目开头,两人总是要调侃一番,一为开宗明义,告诉大家本期姓氏;二为调节气氛,调动观众和嘉宾进入节目氛围。节目进行中间,主持人王刚负责抛出问题,制造兴奋点,“百姓通”纪连海负责回答问题,拨乱反正,营造文化氛围。每期嘉宾里都会邀请一到两位善于表达的知名人士,穿插其间,成为场内气氛的调节阀。
对抗。对抗让节目变得更加立体丰富,也是充分调动观众情绪的法宝。比如节目中主持人王刚和“百姓通”纪连海的斗嘴,节目中嘉宾之间的争执,节目环节里“真假后人”、真假故事的争辩,这些对抗的成分让节目变得有起伏、有波澜,观众对节目的关注也更加集中,融入也更加主动。
节目推广 收放有序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电视节目推广也变得全方位、立体化和多维度。《知根知底》节目在开播之前就制订了一套详细的节目推广方案,包括推广渠道、推广方式和宣传内容,以及节目推广的时间表,力求做到有章、有序、有效。
推广渠道的平台化。突破以往节目推广只局限在平面媒体和广电媒体的局限,《知根知底》栏目在巩固原有平台的基础上,将推广渠道拓宽到网络平台。节目开播一个月前,《知根知底》就在新浪微博专区开设了栏目的官方微博,通过微博的转发和评论功能,《知根知底》吸引了年轻网友的关注和热捧,对节目内容的预告发布也比较容易在网友中形成收视期待。节目开播后,栏目还在土豆网、奇艺网等多个视频网站的综艺栏目频道开设播放专区,以提升栏目人气指数,培养网友对栏目的收视稳定度。栏目与《东方今报》等多家平面媒体平台达成深度合作,在对栏目进行阶段性、程序性宣传报道的同时,不定期地进行主题性报道,形成对栏目的持续性宣传。
推广宣传的概念化。节目推广不仅要起到对观众的告知功能,更要让观众对栏目形成收视欲望,保持收视期待。《知根知底》在开播之前的推广宣传重在突出两大概念:一是“王刚钟情”,王刚在栏目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这么好的节目创意怎么就让河南卫视想到了”;二是“纪连海满意”,同样也是在新闻发布会上,纪连海说“这个节目的定位和特色和我想的东西比较合拍”。这两个宣传概念的提炼,很容易刺激观众的好奇心理,形成对栏目的期待感。栏目开播后不久,《知根知底》栏目受到国家广电总局监听监看中心的专题点评,在宣传中,栏目突出了“文化清风”和“华人必看”两个概念,“文化清风”的评价来自官方,“华人必看”则是网友“毛舅舅”的微博留言。此外,每期节目在播出前都会通过微博发布信息,如情人节专辑打出“白蛇许仙真有其人”“河东狮吼真有其事”“射雕英雄传确有其事”等宣传语。这种用概念炒作概念的推广方式,不仅有效地提取了栏目的信息点和兴奋点,也在短时间内激发出观众对栏目的兴趣点。
一档精品栏目的诞生,需要优质的创意,更需要时间来精心打磨。刚刚播出不久的《知根知底》尽管受到了表扬、得到了肯定,但未来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细节表现、制作手段、内容把控等方面仍有提升的空间,毕竟游走在“文化”与“娱乐”之间,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
参考文献:
[1]河南卫视姓氏文化节目《知根知底》新春再刮文化清风[N/OL].东方今报,http://www.jinbw.com.cn/jinbw/xwzx/zzsx/201201294941.htm.
[2]河南卫视全新改版暨《知根知底》开播[N/OL].东方今报,http://www.jinbw.com.cn/jinbw/xwzx/whyl/201112285856.htm.
(作者单位:河南人民广播电台信息广播)
编校:董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