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声夺人 后发制胜
2012-04-29龚立堂
龚立堂
【摘要】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所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面前,如果说党的十八大会前的报道只是前奏的话,那么会中与会后的报道才是真正的高潮,因此更要讲究报道的艺术与技巧。先声夺人固然重要,后发制胜亦能出奇。先声夺人是后发制胜的精彩前奏,既要扬声,也要和声;后发制胜是先声夺人的经典重奏,既要高音,也要余音。居高声自远。总之,新闻报道事关全局、责任重大。
【关键词】新闻宣传;媒体受众;创新技巧
今年11月8日,是党的十八大开启大幕之日,也是第13个中国记者节。这样的节日重逢与巧合,既是全国百万新闻工作者的光荣与骄傲,更增添了几份责任与压力。如何围绕“迎接十八大、宣传十八大、贯彻十八大”这一主线,切实做好党的十八大的宣传报道,给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新的挑战。
党的十八大的召开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这次大会,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1]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党的十八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人民的头等大事,更是宣传系统特别是媒体新闻宣传工作的首要任务、重中之重。会前的报道,中央和地方媒体着力改进创新,深化“走转改”活动,早策划、早安排、早部署、早运作、早实施,报道节奏有序,形式层层递进,内容步步升温,推出了一系列、一大批有分量、有影响的深度重点报道,唱响了时代主旋律,营造出喜迎党的十八大的良好舆论氛围。
按照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所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面前,如果说会前的报道只是党的十八大宣传前奏的话,那么会中与会后的报道才是真正的高潮,因此更要讲究报道的艺术与技巧。媒体报道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运用信息传播规律,创新新闻报道形式,不仅要先声夺人,而且还要后发制胜,出好每天的报纸,办好每天的广播,做好每天的电视,组织好每天的网上宣传。
先声夺人
先声夺人是后发制胜的精彩前奏,既要扬声,也要和声。
从媒体争取受众的角度来看,在报刊如林、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哪家媒体能够最先发出“第一腔”和亮出“第一面”,哪家媒体就能够最先吸引受众的眼球和注意力;哪家媒体能够最先满足受众的心理预期与渴望,哪家媒体就可能赢得受众的接受与肯定。先声夺人、先入为主,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和核心竞争。只有快速抢占舆论先机,及时、公开、权威、主动发布快而准、广而深、活而实的报道,做到事件反应快、到达现场快、采编发布快,坚持“好”中求快、“准”中求快、“活”中求快、“深”中求快,先入为主,先声夺人,才能使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释放出来,才能提高舆论引导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先声夺人的前提是突出“快而准”。毋庸置疑,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因而,求“快”、求“准”是新闻的生命,是媒体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葆青春活力的法宝。新闻先声夺人就要以新夺人、以准夺人,更加注重时效性,及时、准确、客观地报道新闻事件,立意新、观点新。新闻主题的新与不新、新闻传播的快与不快,直接决定着新闻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只有突出新闻的时效性和真实性,报道才能做到先入为主、先声夺人。新闻报道只“快”不“准”不行,这样的新闻容易误导受众;新闻报道只“准”不“快”也不行。只有“快而准”地传播新闻,才能让受众明白个中的含义。
先声夺人的核心是体现“广而深”。富有时代气息的新闻报道,必须体现出新闻新颖独特的风格,应该大处着眼,细处着墨,呈现出一种“广而深邃”的报道视野。紧扣中心形势,有效把握时代脉搏,广泛收集资料,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获取含金量高的新闻材料,从中找出热点、重点、难点、焦点等实质性问题进行深入的报道,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文字,有思想、有深度、生动感人的题材,使报道更加贴近实际,更有说服力。由于广播没有画面图像的可视性、白纸黑字的稳定性,有时会让受众产生“嫁接”和“拼凑”的错觉。在宣传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报道中,广播媒体要善于运用声音的不同层次、强弱、远近、动静等方法,让话语在声音中凸显出来,达到声中有字、声中有画、声中有情、声中有理、声情并茂,让受众产生强烈的共鸣。
先声夺人的关键是把握“活而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必须创新主题宣传的途径与形式,既要从宏观上展示成就、总结经验,不能是简单的概念宣传与图解报道,力避居高临下、冰冷刻板的教师爷面孔和语气,又要善于以小见大、以理服人,多一点真情实意、多一点民生情怀,不能是八股文,而是力求生动活泼、出新出彩。编采人员要以“走转改”的精神深入基层一线,放低视角,尽量将内容严肃的报道以更具亲和力的形式对受众娓娓道来,内容上鲜活,形式上灵活,以老百姓身边的具体事例和感受,通过深入挖掘采访,运用分析、归纳、提炼等方式,按照新闻规律对新闻事实进行报道,见微知著,体现重大主题。但无论是内容上的活还是形式上的活,都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让新闻报道更加鲜活、更富激情、更具现场感,达到活而不乱、活而有度的灵活而庄谐并用的境界,从而使主题宣传更有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后发制胜
后发制胜是先声夺人的经典重奏,既要高音,也要余音。
先声夺人固然重要,后发制胜亦能出奇。只有善断大势,才能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只有善谋解析,才能出其不意、后发制胜。深度报道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的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它具有新闻性、解释性、调查性和分析性的特点,是媒体进一步提升和扩大品牌形象、社会影响,体现主流媒体价值后发制胜的重要手段。现代媒体只有精心策划,整合资源,做好深度报道,才能确保新闻报道基调鲜明、后发制胜,才能实现媒体的收视率、发行量和点击率有新的和大的突破。
后发制胜要有好策划。策划是媒体在传播过程中按照一定的目的和原则,对新闻宣传报道思想、报道程序、报道手段、报道角度、报道时机等活动作出全面、细致、周密、合理的计划和安排,最大限度地反映新闻的社会价值,揭示其思想内涵和本质特征,推出受众所喜爱的新闻报道。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只要新闻事实一发生,各家媒体都会派出自己的记者去“抢新闻”。在这样的大形势下,媒体不仅要努力向受众提供独家新闻,而且也要尽力推出自己的独家报道。如果说“独家新闻”主要是指“新闻事实”的独家,那么“独家报道”则是在其他媒体对某一新闻事实已经作出报道的情况下强调报道视角和思想观点的独家。同样一个事实、同样一个主题,转变一个表现角度,换一种手法来写,就可以写出不同的新意。如今网络时代把现代广播带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传统媒体的广播电视,又以无可比拟的效率优势将同一内容发送到千百万人面前,而网络则恰恰相反,它能将千百万的内容发送到同一个人面前。无论是动态新闻还是系列报道,无论是专题宣传还是深度报道,都能够在视觉和听觉上同时感动受众。同时,广播还可以利用频率资源优势,采用特别策划、网上直播点播、论坛跟帖、编辑记者博客网评等网络手段,用声音、文字、图片形成多媒体宣传的强大声势,以策划制胜。[2]
后发制胜要有大精品。所谓精品,是精华的、精粹的甚或经典的新闻作品,是如琢如磨地历练出来的,是跟芜杂和粗糙相对应的新闻作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作为一个特殊商品,也必然参与市场竞争。随着新闻市场的成熟,可以说新闻市场已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市场呼唤品质优良的新闻精品。新闻精品首先是思想的引导力,有观点的新闻才有思想,有思想的新闻才有舆论引导力,有观点、有思想的新闻才能算得上是新闻精品。
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既是重大主题宣传,又是“规定动作”。说其是重大主题宣传,它是党的重大战略思想、重大战略任务以及党和政府当前的重大工作、重大决策、重大部署在实践中贯彻、落实情况的新闻宣传报道;说其是“规定动作”,它是媒体应当做的、必须做的新闻宣传的基本任务。重大主题宣传也是新闻的“富矿”,“规定动作”同样可以采写出新闻精品。长期以来,我们的媒体在思想认识上,只把重大主题报道视作“规定动作”,狭隘地等同于命题作文,等同于指令性计划,等同于自上而下、单向的报道任务。媒体只是扮演着被动的执行者的角色,重大主题报道成了对上交差,报道的实际效果如何、广大受众的反应怎样,反倒变得无关紧要。[3]新闻精品是具有一定思想内涵,融新闻价值、实践价值和欣赏价值于一体的优秀新闻作品。一篇好的新闻精品的问世,不仅需要记者过硬的基本功,而且更需要记者有敏锐的洞察力,有发现好题材的慧眼、有提炼好主题的思想和写出好精品的笔力。要采编出新闻精品,还必须树立精品意识、创新意识,大视野着眼、大气势泼墨、大手笔纵论。媒体要紧扣时代脉搏,反映重大主题,通过深入解读十八大报告中的新思想、新论断,全面报道各地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新思路、新举措,客观宣传各单位、各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进展、新成效,而后再通过对大量的、丰富的素材进行深加工,分析、思辨、提炼,努力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揭示事物的内涵与本质,从而提高新闻宣传的可读性和生命力。
后发制胜要有新观点。报道事实能使人们了解真相,传播观点则能帮助人们获得真知。从媒体的影响来看,新闻的声音或者说话语权,是一个媒体最具价值的竞争力。一个地方若没有自己的权威媒体对当地重大新闻事件的关注和反思,在客观上会造成百姓在新闻事件发生后,认识事实本质的角度凌乱而缺乏主导,对真相的了解会发生以讹传讹的乱象。在信息时代,尤其在各种思潮、言论扑面而来,公众无法辨清来龙去脉是非曲直的时候,来自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的观点日益成为引领社会舆论导向的强劲引擎。
信息不再是稀缺资源,观点则成了争取受众的强磁场。人们需要新闻,但更需要的是对新闻的观点态度。新闻评论正是体现观点的重要形式。新闻告诉人们“是什么”,而评论则告诉人们“为什么”。只有重视并搞好新闻评论,媒体才能在竞争中求发展,在受众的心目中占据一席之地。因此,在媒体竞争中,既要看媒体能提供什么信息,更要看能提供什么观点,媒体欲有所作为,不仅要做信息媒体,更要做观点媒体、思想媒体。
居高声自远。总之,做好党的十八大新闻宣传工作事关全局、意义重大、使命光荣。媒体要牢固树立守土有责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阵地意识、责任意识,紧紧抓住“三项学习教育”活动这条工作主线,在新闻队伍建设中坚持“三贴近”,继续深化“走转改”,紧跟时代和社会热点,切实做好党的十八大的主题报道。媒体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特色,运用消息、专题、综述、言论、系列报道、专访、特写、图片等多种方式展开报道,始终保持正面舆论宣传强势,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用辉煌成就鼓舞士气,用成功经验凝聚人心,用美好前景催人奋进,营造出昂扬向上的浓厚舆论氛围,熔铸成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励全国人民积极投身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评论员.肩负神圣使命忠 实履行职责[N].人民日报,2012-08-14.
[2]王求.以创新立足 以特色取胜[J].中国记者,2007(9).
[3]张亮.重大主题报道[J].采写编,2011(1).
(作者为信阳人民广播电台总编辑兼信阳周报社社长)
编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