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守文学副刊的精神高地

2012-04-29崔伟

新闻爱好者 2012年22期
关键词:副刊品位报纸

崔伟

报纸文学副刊整体式微

报纸副刊的历史已有100多年,“五四”时期、上世纪30年代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前20年,报纸副刊发展得如火如荼,成为各家报纸不可或缺的版面,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新文学的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那时的副刊,基本上都是文学副刊,其品位成为报纸品位的有力支撑。

然而,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尤其是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们的文化需求开始多元化,受众对报纸的阅读兴趣发生了转移,报纸副刊的格局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长期一统天下的文学副刊受到冲击,而生活服务类、娱乐休闲类副刊则异军突起,旅游、房产、服饰、美食、电脑、汽车、医药、保健、婚姻、家庭、情感等占据了副刊的大部分版面。除了著名的老牌副刊还在坚守外,文学副刊在多家报纸中或被削弱,从每周一个版变为半个版甚至两周一次,或干脆被砍掉以其他生活类副刊代替,或犹抱琵琶半遮面,似文学又非文学。因为扩张的匆忙,更为了赚取读者的眼球,许多报纸不惜用八卦新闻、色情暴力作卖点,低级趣味、庸俗媚俗之文章登上了副刊,副刊成了似驴非马的东西,品位急剧下降,副刊形象和媒体的公信力受到损害,在社会上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

究其原因,笔者以为,一是网络上快捷众多的资讯让人眼花缭乱读不过来,阅读报纸已经不再是人们的首选或唯一选择;二是作者队伍发生变化,过去因为报纸副刊版面少,对稿件质量要求高,作者发稿难,所以报纸副刊巨大的影响力成为文化人发表作品的首选。而现在,不管你是不是作家,不管你写得好坏,人人都可以发表文章,谁都可以把文章发到网上供大家品评,而且出名极快。文学不再神圣,不再是“阳春白雪”让人仰视,文学副刊逐渐式微便在所难免了。

文学副刊是报纸必须坚守的精神高地

我们强调文学副刊的重要是基于文学的人文主义意义来说的。按照美国哲学家罗蒂的观点,早先人们从上帝的信仰中得到救赎,上帝死了之后哲学和理性成为人们的信仰,而现在看来,形而上学也令人生疑,比如,人们总是想从历史、社会现象、日常生活中找到本质性的东西,然后以这个本质为信仰,依靠这个本质,服从这个本质,受这个本质的驱遣和奴役,到最后会发现这个本质原来是人造的枷锁,必欲冲破而得到解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不断地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就是这个道理。罗蒂认为,文学作品描述的是个别的人,是人们生活中的鸡毛蒜皮,它不会把人们引入形而上学的窠臼,同时,它给人们提供的是他人的心思、欲望、苦难,他人的喜怒哀乐,文学阅读正可以促使人们了解和同情他人,也防止自己被拘禁在一个狭窄的空间里。文学可以让人从套子里钻出来,面向更广大的人群,面向新的人物、新的观念、新的感受,而新的感受正是西方某些思想家对抗消费主义社会对人的精神的异化的杀手锏。从这个意义上说,把文学副刊作为一张报纸的灵魂和精神高地不无道理。

因而,在市场化大潮的冲击中坚守文学副刊这一精神高地便显得意义重大而难能可贵。众所周知,报纸的文学副刊是一张报纸的精神支撑,其品位的高低决定着报纸品位的高低,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读者的品位。文学副刊具有深刻的思想性、独具魅力的艺术性以及特有的审美功能和教化功能,这些特质是报纸正刊所不能比拟的。因此,著名的报纸大都有著名的文学副刊,而优秀的文学副刊大都是报纸的著名品牌。譬如,我们说起《人民日报》,便会想起《大地》副刊;说起《文汇报》,便会想起《笔会》;说起《新民晚报》,便会想起《夜光杯》;说起鲁迅,便会想起他经常刊登文章的报纸——《申报》副刊《自由谈》。不管时代和社会如何变化,文学副刊永远都是报纸的“精神高地”。

《南阳日报》的《白河》副刊是《南阳日报》的著名品牌,是《南阳日报》创刊63年来唯一保留下来的栏目。二月河、乔典运、周同宾,这些闻名海内外的著名作家都是从《白河》副刊历练出来的。无论时代的风云如何变幻,《南阳日报》一直坚持用文学的光芒照耀读者的心灵,坚持对文学新人的发现和培养,坚持对南阳作家的文学追踪和人文关怀。《白河》副刊滋养了几代南阳人,培养出了许多知名作家,被称为南阳作家的摇篮,多年来一直深受读者喜爱,被读者称为有品位、有韵味、有思想、有读头的版面。南阳市市长穆为民说:“财政再困难,也要支持办《白河》副刊,这是南阳人的精神家园。”

文学滋养人的心灵,辉照人心的幽暗之地,是人类长远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养料。文学副刊对读者的精神引领是润物无声的,有着报纸正刊不可替代的作用。鲁迅那些发表在文学副刊上的掷地有声的杂文,曾经影响了多少热血青年,激励了几代中国人。坚守文学副刊阵地是提高市民素质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对于报纸来说,坚守是一种责任,任何削弱或取消文学副刊的行为都是短视行为。

坚守文学副刊的品位

文学副刊要办给谁看,这是每个办报纸副刊的人需要思考的。报纸是办给大众的,文学副刊也是办给大众的,但这个大众,不是一般的大众,而是有文化有文学修养的大众,不是识俩字会看报纸就行了。一个好的文学副刊,应有极高的文学品位。但高品位的副刊不是孤芳自赏,不能办成给不食人间烟火的人看,不能让谁也看不懂。可文学副刊也不可能是人人都看的,它的读者群,应该是有追求、有品位的人,是将文学副刊视为精神家园的人。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民素质在不断提高,富裕起来的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文学副刊既要高雅有韵致,又不能无病呻吟,发那些不痛不痒、空虚无聊的文字,要摒弃单纯的风花雪月的文章。即便是生活类散文,也要写得富有情趣和韵味。在一个办得好的文学副刊上,会有定期或不定期的名家文章,以统领文学版的格调和品位。而且,好的文学副刊必须融入时代,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读者树起国家和民族精神的标杆。

当今社会已进入快餐社会,这就需要办报人好好动动脑子,应该意识到,副刊不仅要好看,更要耐看;不仅要养眼,更要养心,要关注、滋润人的灵魂。用严肃的优秀的文化延续我们民族的传统,续写民族文化的辉煌,引导人们积极向上。同时,还应该承担起社会的责任,注重对历史的反思、对大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发出有敏锐思想和独到见解的声音。它一定程度上代表社会的良知,这是一个副刊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打造“精神高地”的法宝。对此,读者是有期待的。

文学副刊也要与时俱进

坚守文学副刊阵地并不是因循守旧、一成不变,副刊也要与时俱进、时时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报纸副刊发展的永恒命题。副刊必须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才不会被时代所抛弃,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高雅品位与可读性的统一,才能保持永远旺盛的生命力。

相对于报纸正刊来说,副刊积聚了许多代报人传统的办报思想和理念,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而这些特色,既是副刊的资源,但可能也会制约副刊的发展。因此,副刊要在尊重特色的前提下,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创新,不断校正定位,以保持副刊应有的活力。如今,资讯发达,信息如潮,读者可看的东西很多,副刊如果办得没有特色,就会被读者摒弃。进入光与电时代以后,电脑组版快捷灵活,许多报纸副刊形式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读者审美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许多报纸用大图片、粗线条追求富有强烈现代感的视觉冲击力,用流畅的曲线、优美的多图组合,迎合读者休闲、轻松的阅读需求。譬如《苏州日报》的《沧浪》文学副刊,版面追求大气稳重、清爽俊朗的风格,一幅大照片抢人眼球,大块的留白表现出与内容相匹配的高雅品位;《河南日报》最近改版的

《中原风》副刊,每期一幅特大的山水画鹤立版中,彰显出副刊高雅的品位;而刊登的文章偏重于生活随笔,似潺潺流水,娓娓道来,文图并茂,别有风味。

文学副刊的与时俱进更表现在内容上。在资讯发达的今天,如果还一味地将副刊办得离生活很远、离社会很远,高高在上,那等于将读者拒之千里。当下发生的事件,人们关注的热点,公众议论的话题,这些内容也要出现在副刊上。当然,副刊不是新闻版,不可能刊登即时新闻,但副刊有副刊的优势,譬如可以约请杂文家写杂文以抨击时弊,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约请作家写随笔议论时政,鞭挞丑恶,让报纸副刊也担当起引导舆论的责任。重大节日、纪念日,重大事件发生时,要让副刊起到鼓舞人、教育人的作用。《南阳日报》的《白河》副刊在“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以最快的速度于哀悼日即5月19日推出了“抗震救灾诗歌专号”,并加上了催人泪下的编者按,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新浪、百度相继转发,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不小的冲击波。著名文学评论家王干在《文艺报》文艺评论版头条以《在废墟上矗立的诗歌纪念碑》为题,对诗歌在汶川地震中发挥的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予以歌颂,其中特意提到了《白河》副刊,称其是最早、最具震撼力的一期报纸副刊,并将编者按全文摘录。这样一个纯文学的副刊,因为融入了最具震撼力的新闻——汶川大地震,实现了副刊文学性和新闻性的完美统一。

一位资深的副刊编辑曾说过一番发人深省的话:“在媒体竞争的大背景下,副刊存活的关键是靠质量。好的副刊不‘副,而是一张报纸的品牌,是卖点。”

(作者单位:南阳日报社)

编校:董方晓

猜你喜欢

副刊品位报纸
钟情山花烂漫 品位幸福时光
报纸
金堆城钼矿床硫元素分布规律研究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报纸副刊,还有新空间吗
守正与出新——羊城晚报副刊的转型之路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如何正确认识党报副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