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与草根
2012-04-29朱晓红
朱晓红
【摘要】民间科普组织科学松鼠会是当代科普创作的生力军。它以博客群的方式进入网站,开局良好且在持续发展,而借助互联网的传播平台,采取独特的科学写作策略是其成功的原因之一。时尚的话题选择与草根式的言说方式是其科普创作重要的特色。
【关键词】科学松鼠会;时尚;草根;科普创作
2008年4月28日,科学松鼠会以群体博客的形式正式上线,随即获得广泛的认同。它借助互联网的传播平台进行科普创作,其时尚的话题选择与草根式的言说方式形成了其特色,值得科普创作者探讨和借鉴。
升腾与赞誉:科学松鼠会及其创作
科学松鼠会(以下简称松鼠会)是一个致力于在大众文化层面传播科学的非营利机构,成立于2008年4月。松鼠会汇聚了当代最优秀的一批华语青年科学传播者,旨在“剥开科学的坚果,帮助人们领略科学之美妙”。
《南方周末》评价说:“松鼠会的文字作品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已经成为本土科普作品的重要来源。”[1]其网站(songshuhui.net)成立约半年即获“德国之声”全球最佳博客和最佳中文博客两项公众奖,并入选当年中国科普十大事件。由松鼠会根据网站博客出品的书籍《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获得第五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奖”,并获得2010年度“播客天下”智慧奖,至2012年2月已连续推出《吃的真相》《一百种尾巴或一千张叶子》《冷浪漫》《宝贝别怕》等科普畅销书。自成立以来,松鼠会先后被包括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在内的100多家媒体报道,在百度搜索里输入“松鼠会”词条,找到的相关结果高达2120000①条……一系列的成绩表明,在成立4年多的时间里,松鼠会作为一个草根性、非营利性的科学传播机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开局良好且在持续发展,在当下众多科普网站短命、科普传播不力的普遍现象前成为特例。
时尚与草根:松鼠会创作的新开拓
到底是什么成就了这群意欲“剥开科学坚果”的“松鼠们”?笔者认为,采取独特的科学写作策略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科普的灵魂是科学精神,而内容的选择与形式的表达无疑是成就其科普精神最关键的要素。
时尚的话题选择。“时尚”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为“当时崇尚的风气、爱好”[2]。我们发现松鼠会传播的内容绝大部分都是贴近公众日常生活并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科学话题,且具备一定的时效性,很时尚。松鼠会成立至今,共撰写了近30个专题,其中一半的专题与人们关注的社会时事及经历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如“地震”“奥运”“诺贝尔奖”“世博会”“核辐射”“七夕”“元宵”“抗衰老”等。
传播学家施拉姆认为,只有在信源与信宿经验范围内的共同领域,才是实际传播的部分,因为只有在此部分,信号才是信源与信宿共同拥有的[3]。也就是说,只有在信源与信宿之间共同拥有且能够理解的信息才是真正要传播的内容,所以,我们进行科学信息传播,要提高科普的有效性,应该充分考虑接收者的认知范围。因此,松鼠会将传播的大部分内容集中在公众的经验世界,集中在其认知能力范围可以理解的科学话题上,集中在人们生活中正在关注但有疑惑或者还未发觉但一经提出又急需要解答的科学问题上,前文列出的时尚专题如此,在该协会网页上随便找到的《为什么牛奶和花生的黄曲霉毒素标准不同?》《牛奶如何变奶酪》《直面儿童第一杀手——肺炎》《谁能千杯不醉》《护肤品的大小把戏》《宅族性幻想分析》《动物如何“坐月子”》《关于“口吃”,你的观念该更新了》《人类活动与极端天气》等文章亦是如此。
草根式的言说方式。草根直译自英文的grassroots,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辞典》把它单列为一个词条,释义是“群众的,基层的;基础的,根本的”[4]。在词义发展的过程中,草根文化成了平民文化、大众文化的代名词,具有顽强与广泛的特征。这里我们称科学松鼠会网络科普创作言说方式的草根式是指其表达方式的非主流、非正统,它即兴、快速、轻松,区别于那种唯我独尊、冷冰冰的所谓严谨规范的表述方式,当然,这与其使用互联网的传播平台及表达者的非官方组织性质密切相关。
少面目森然的术语,多通俗易懂的故事。“又是一年圣诞,穷困潦倒的天文学家开普勒(Kepler)徜徉街头,他很沮丧——粗心大意的鲁道夫二世(RudolfII,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开普勒的庇护人)忘记发薪水已经好几个月了……”这是松鼠会里文章《雪花史》的开头,如果不继续读,很难想象这是一篇有关科学的文章。读完,400多年来一个个与雪花有关的历史故事浮现在眼前,不仅让人认识了一批揭示雪花这一美的奇迹的牛人,也在不知不觉中明白雪花的点滴:雪花为什么是六瓣的,什么环境下雪花会呈瘦高的六棱针、矮胖的六角星等。这就是松鼠会员讲的故事,他们知道,过多的专业术语只会加大与读者的心理距离,而用讲故事的方式,让读者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产生共鸣,则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随着故事情节逐渐呈现的晦涩难懂的科学原理。
少四平八稳的呆板,多诙谐幽默的鲜活。我国相声艺术有言,“理而不歪,笑话不来”,如果歪理成串、歪理歪推,文章就会有充满幽默的谐谑之趣,而松鼠会里这种文风的文章俯拾皆是。表现在用语上,则是有意追求“雅俗夹杂”的效果,科学的术语与鲜活的现代市井口语、网络时尚语交替出现,有时还十分夸张,又故意“用词不当”,构成亦庄亦谐的趣味。如在《植物的彩色智慧》一文中,作者用极富文学韵味的话语描绘了一幅大自然五颜六色、生机盎然的画面后说:“不过,植物在大地上涂抹色彩可不是为了自娱自乐,表达感情,而是为了更好地在这个可爱的地球上生存和繁衍下去。满眼绿色竟是植物的‘残羹冷炙……”像这样充满诙谐的语言在松鼠会的文章中随处可见。文学语言的运用能提高表达的准确性,增强说服力。[5]此外,打油诗、漫画、小典故也常为松鼠会所用,会心的笑由之而生,而笑能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作者与读者由此而达成了高度的心照不宣的默契。
少话语霸权的冷漠,多信息分享的诱惑。同科学对话是当前国际上公认的科学传播理念。既然是对话,内涵无疑逃不开平等、开放、多元等科学观念。松鼠会本着“草根”的低调与谦和,做到了真正蹲下来尊重、倾听受众的意见,很耐心地处理回应传播中出现的噪音,因此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传播环境。如在《阿司匹林的世纪传奇》的63条回帖中,作者或是懂行的关注者对网友的疑惑一一作答,对他们指出的问题有则改之,不回避问题,不傲慢待人;对在别的网站上使用暴力话语纯粹找茬的网友则不卑不亢,妥善处置,充分体现了松鼠会平等、开放、多元的精神,这种谦和的态度鼓励了科学门外汉关注、参与的积极性。还有松鼠会博客上开设的互动栏目如小红猪小分队的译文、“Dr.you”别出心裁的问题与答案等,加上他们对信息分享的充满热情的诱导,读者的参与激情被空前地点燃了。
这样时尚与草根相结合的文本呈现,既有感性强度又不乏智性深度,迎合了公众的口味,吸引了读者的目光。
坦途与荆棘:网络科普创作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明显加快,人们的就业压力、工作压力、精神压力异常增大,闲暇时间主要以轻松、休闲、娱乐、通俗为主题,学习时间也大多被应试教育和功利实用学习所挤占,在读者倾向日趋快餐化风格的背景下,科学松鼠会在面对科普创作“写什么”和“怎样写”的问题上选择了上述时尚与草根相结合的策略,应该说互联网的存在成全了这种风格。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试图化解科学传播难度达到沟通目标的漫漫长途上,我们欣喜地看到松鼠会充分发挥网络科普具有的高度选择性、实时性、交互性和广泛性,开展了一系列科普工作,特别是以其内容及表现形式的多元深受读者好评,然而,科学松鼠会在科学传播中网络闲聊的味道太重,不够严肃、不够严谨,立场不够坚定,面对信息来源是否正规、信息表述是否准确、信息标示是否规范等关键问题,松鼠会也只能全凭其自觉自律来回答,能否消除荆棘,继续坦途,松鼠会网络科普的实践一样面临新的挑战。
但我们相信野草是阳光、水和土壤共同创造的生命,看似散漫无羁,但却生生不息、绵绵不绝,就如健康向上的草根文化会形成对主流文化的重要补充,松鼠会优秀的网络科普创作也将继续是中国科普创作的重要力量。
注 释:
①数据截至2012年9月4日9时05分。
参考文献:
[1]科学松鼠会简介.http://songshuhui.net/about/.
[2]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施拉姆.传播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陆谷孙.英汉大辞典[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5]高加琴.新闻语言的润色方式[J].新闻爱好者,2011(11上).
(作者单位:湖南文理学院)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