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现金分配 精细日清日结 深入推进煤矿企业内部市场化建设

2012-04-29侯洪飞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22期
关键词:煤矿企业市场化

侯洪飞

摘要:企业内部市场化是市场经济在企业内部的具体体现,济宁二号煤矿通过深化内部市场化建设,充分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内部市场化是市场经济在企业组织内部的实践,其目的是通过将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并与现行管理方式相结合,形成规范完善的内部市场化运作体制,提高管理效益和水平。近年来,济宁二号煤矿以实现现金分配为目标,以区队、班组为重点,以内部市场价格体系为标准,以完善制度为保障,健全机制,严格管理,形成了完善的内部市场关联交易体系,实现全员当日收入全货币化分配,有力促进了矿井各项工作的健康协调发展。

关键词:现金分配;日清日结;煤矿企业;市场化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2-0035-02

一、明晰思路,强化宣传,营造实施现金分配制的浓厚氛围

济宁二号煤矿始终把内部市场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严抓细管,强力推进。在认真学习上级文件和总结矿内部市场化建设经验,确立了实现现金分配、降低成本的内部市场化建设目标。开展了内部市场化建设理念征集活动,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健全了组织机构。并通过各种形式,强化宣传教育,统一了全矿职工思想,推动了内部市场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二、完善体系,规范流程,夯实现金分配制的基础

1.完善三级市场主体责任体系。根据公司要求和矿井管理的需要,变“大切块”为“小切块”,将原来作为二级市场市场主体的十个成本控制专业组全部纳入到矿一级市场主体运作体系。根据班清班结、日清日结的要求,对区队、班组进行了虚拟利润管理,明确了相应的经营管理权限,详细界定了三级核算责任,形成了每级市场主体既是生产者又是经营者的管理体制。

2.完善内部市场价格体系。组织精干力量,测算了全矿各专业、各区队间需要相互关联交易的六大类、二十项、共计1 700多种的内部现场交易价格。各区队、各班组根据矿本单位生产实际,详细测算了本单位工作岗位价格,在全矿形成涵盖所有二、三级市场的近3万个内部价格,实现了每个岗位、每道工序的货币化计量。

3.完善计量考核体系。始终把建立完善的计量考核体系作为实现职工当日收入货币化分配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依靠先进科技,努力提高矿井计量水平。先后投资30多万元,在各采煤工作面、综掘头、井下主运皮带、洗选、储装外运等重点环节安装了10台核子秤,在矿调度台建立了核子秤实时显示系统,在各采煤队建立本队产量及时监控系统,保证了各采煤队当班、当日和当月产量的及时、实时准确记录。对各掘进队每班班长、质量验收员专门配备了皮尺等测量工具,建立了上下两班班长、质量验收员、职工三方工作量现场测量制度,计量单位由原来的分米变为厘米,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对辅助单位和机关的收入与矿采掘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挂钩,由各单位根据矿当班原煤产量、掘进进尺对职工进行货币化分配。对全矿各单位的水费、电费实行虚拟运行,模拟考核,并投资20万元,对井下和地面主要场安装了用电计量器具。投资380多万元,安装了5台毛煤灰分在线自动测检测仪,保证了“以质计产”政策的实施。投资57万元,建成了高标准计量室,保证了计量数据的权威性和准确性。坚持计量器具性能检定和使用管理相分离,矿科技计量中心负责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工作,相关管理职能部门负责器具的管理和使用,为班清班结奠定了坚实基础。

4.完善结核算体系。专门制定了市场结核算管理办法,明确了各项结算价格、消耗定额、计量标准和交易规则。健全了内部考核通报、查对账、内部分析等相关制度,并根据三级市场内部交易情况,分别制定了相应的内部结核算制度,设置了科目编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较为完备有内部经济分析制度,保证了以价格为载体的内部交易的顺利进行。

5.完善监管体系。坚持管理制度化,加强了内部市场法规建设,完善了监督检查机制和建议考核保证体系,强化了生产责任制、定额管理制度、经营分析制度、经济仲裁制度和监督检查审计制度,成立了内部市场化建设督导组,为各单位配备了专职核算员和相应办公装备。坚持依靠科技抓监管,自主研发了由材料价格系统、材料管理系统、经济指标系统、三级市场系统和成本考核系统组成的内部市场自动化管理系统,将从物资部进的三十二类物资的价格导入材料价格管理系统,并将矿修旧利废价格、非标准件加工价格导入材料价格管理系统。各单位成本消耗录入被确认后,实际消耗数自动进入成本考核系统,系统自动生成“班清班结统计表”,并根据各项原始数据,自动生成会计凭证和会计报表。矿通过该系统可以查询各个单位的会计报表和矿会计报表,相关人员可以通过成本考核系统进行考核兑现,成功实现了材料计划的申报、审批和考核的自动化,提高日清日结效率和质量,并实现了矿对各单位成本控制工作的及时有效指导。同时,坚持并完善了矿主要领导每月主持召开一次经济平衡会制度,建立了先进单位每月公开表彰、落后单位每月通报制度,加大了对先进单位奖励力度,每次奖励额度为全单位工资总额的6%,仅2012年第一季度就奖励金额达到200多万元。严格每周对区队、班组市场动态抽查制度的执行,保证了货币化分配的顺利推进。

三、科学聚焦,重点突破,努力实现全员现金分配

1.狠抓关键环节。区队作为一级市场主体,既具有一线工作职能、又具有管理职能,其一线工作的职能决定了其具有实行“日清日清”的积极主动性,因为这样可以更好的调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其管理职能决定了其有不希望实施“日清日结”的动机,因为其工作繁重程度远远高于其他市场主体,其功能的双重性决定了其是能否实现现金分配制的关键。对此,我们首先,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区队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实施现金分配制的重要意义,激发区队工作的积极性。其次,通过不断完善内部市场化考核办法,采取奖先罚后和全矿通报等方式,加强检查督导,强化职工荣辱意识,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第三,坚持先易后难,以采掘区队为试点,稳步推进,逐渐形成职工共识,保证了现金分配制的稳步推进。

2.严格流程管理。规范的流程是确保现金分配制效果的关键。为此,我们进一步规范了区队验收员、工长、专职核算员职责和程序。每班,由区队验收员根据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和验收标准认真填写验收单或交接班记录,明确有效工作量,确定每班工作收入;由工长根据验收员确定的工作收入、价格手册和出勤情况等详细填写班清班结统计表;由专职核算员汇总班清班结统计表,并结合各项奖罚单据,形成日清日结统计表,张榜公布,保证了工作流程的公开透明,保护了职工积极性。

3.加强基层核算。制定了区队各项成本消耗管理规划,根据月度生产计划,将各项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责任人。建立了区队旬度经济分析制度和班组每日经济分析制度,将事后控制变为事中控制。严格按照《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强化了区队会计科目设置、凭证填写、报表编制和会计分析等管理。加强区队核算基础建设,为各单位配备了专职核算员,并根据单位工作性质,分别印制了价格手册、工作质量验收单和交接班记录单,建立了工作量验收单、班清班结统计表及现金分配表、日清日结统计表及现金分配表、各项奖罚单据和月清月结统计表及现金分配表即日公布制度,保证了公开、公平、公正。

4.严格责任追究。不断完善岗位责任制,明确细化岗位职责。细化了上、下班组质量互检制度和区队跟班人员每日总检制度,优化内部绩效考核、工资分配制度和各项内部市场管理制度。建立了区队班组长、质量验收员失职渎职人员连带处罚制度,对不认真履行责任的区队班组长、质量验收员一经发现,扣除其从不认真履行职责的当日至发现之日的全部收入,最大限度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

四、注重结合,精细管理,现金分配制取得明显成效

1.安全管理得到进一步强化。借鉴内部市场化管理模式,强化了经济对安全工作的激励约束作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工资制度、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安全绩效考核制度、安全档案管理制度等,“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职工最大的福利”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有力促进安全管理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至2012年5月连续安全生产2 600多天,安全产煤3 200多万吨,创造利润120多亿元。

2.生产管理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通过将各项费用直接分解到岗位、个人,建立动态宏观调控机制,职工收入与个人工作实效关系进一步密切,激发了职工生产积极性,从根本走出了长期存在的“困难越大、条件越差越没人干活,越没人干活困难就越大、条件就越差”的怪圈,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均得到了质的提升。

3.节约型矿井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由于货币化分配使费用与收关系变的非常直观易懂,使职工真正明白“成本就是工资、工资就是成本”、“节约就是增加收入”思想的真正意义,降本增效积极性得到进一步强化,在全矿形成矿、专业组、区队、班组、岗位齐抓成本控制、共建节约型矿井的良好局面。2011年与2010年相比,大型材料费用降低了7%,配件费用降低了16.65%,电费降低了2.9%,水费降低了29.88%,可控管理费用降低了18.85%,修旧利废产值增加了150%。

4.职工自我管理能力有了质的提升。通过实施全面货币化计量,使每个单位、每个岗位、每位职工都成为了管理主体、市场主体、增收节支的主体,自我管理、自我经营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同时,由于内部市场建设的深化和职工收入来源的多元化,职工间、班组间、单位间共荣共衰的关系进一步密切,横向协作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在全矿形成了齐心协力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责任编辑 吴高君]

猜你喜欢

煤矿企业市场化
试论二人台市场化的发展前景
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解读玉米价格市场化改革
“两学一做”对于煤矿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评估研究
现代煤矿安全生产管理
扎实推进“两学一做”,提升煤矿企业党建政工实效
浅谈加强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浅析煤矿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的重要性
“泛市场化”思想根源及其治理:评《泛市场化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