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西方文化特征的差别
2012-04-29董娜
董娜
摘要: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中西方文化的特征差别在交流中开始备受关注。不同文化之间的跨文化对话可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关涉世界和平与发展大计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文化;交际;发展
近代开始西方经济高度发展,从欧洲文化一元化到美国文化为首的西方文化与非西方文化等级秩序被确定下来:相对于西方“科学知识”,东方的知识总是蒙上一层神秘面纱。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越来越受到西方世界的关注。本文将对中西方文化的各自特征进行分析比较,让更多人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比
笔者将中西文化的差异分为七方面进行比较:
在文化类型上,中国文化属于大河内陆文明,封闭保守——重农抑商;西方文化属于海洋文明,开放开拓——重商轻农;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强调“天人合一”、“天人调谐”;西方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分别对立,讲究“天人相分”、“人定胜天”在政治文化上,中国历代奉行封建统治、分封制度,西方奉行民主共和制、元首制;中国实行君权神授,强调人治,西方实行民主共和,强调法治。在封建社会经济基础上,东方实行的是封建地主制,西方实行的是领主庄园制。
在价值观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可谓是天壤之别。如对事物的评价,中国人对事物的看法多从人际关系角度出发将评判对象伦理化、社会化,遇事讲求道德至上。其表现为政治伦理思想的悠久历史发展;西方人则重视对自然本身的研究,简单化人际关系,在外的表现就呈现出自然科学的发达。中国社会提倡奉献与牺牲,限制自我意识观念;西方社会则强调个性与张扬,最大限度的提倡自我意识,突出优胜劣汰。
在民族性上:中华民族重视集体合作、相互依赖;西方民族重视冒险开拓。在民族性格上,东方人表现出较多的粘液质、抑郁质成份;西方人表现出较多的多血质、胆汁质成份。
在思维方式上,中国人认为世界是浑然一体的,是一种整体性、综合型的思维;西方人看问题较多地从小处、微观着眼是解析型思维。中国人注重逻辑辩证西方人注重形式逻辑。中国人强调思维的一致性、传承性西方人强调思维批判性、独立性。中国人思维求同存异西方人思维求异创新。
在认识论上,中国人重视先验性、直觉性;西方人重逻辑理性、事实性。在行为方式上,中国人习惯内省,稳中求变;西方人习惯于不断创新,在实践中谋发展。在文明进程上也体现出这些差异:东方文明是缓坡发展,西方文明则是跳跃式的前进。
在宗教上,宗教的诸多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与皇权关系而言,在西方教会拥有大批土地与皇权长期对抗或勾结,即所谓“政教之争”或“政教合一”甚至神权大于王权。在中国,神权与皇权是统一的。即所谓的“君权神授”。以组织而言,西方的基督教组织严密,有庞大的神职人员队伍,罗马教皇成为国际性的天主教中心而在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组织形式松散,道士们强调清静无为,闭关修炼。中国人的宗教观念相对来讲较为淡薄,不像西方人从出生到死亡都受到宗教的影响。
二、经济危机后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新思考
在美国经历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危机之后,面对中国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开始反思,中国平稳渡过这次危机的原因。文化因素被一致认为是中国能转危为安的护身符之一。中庸之道曾被西方世界认为是阻碍中国发展的文化障碍,而正是这曾经的“障碍”使中国在这次席卷全世界的经济地震中,平稳过渡。这一古老的中国哲学使中国在西方文明盛行的科技时代,反过来担当起世界经济的救世主。曾经被西方甚至是中国人自己嘲笑的中国式消费观念——积极储蓄(人死了,钱没花完)也让西方世界有了新的解读。中国的哲学理念虽然不能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但对经济危机的缓解还是可以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三、总结
东西方文化之差异从根本上看本无无好坏、优劣之分,两者各有千秋。中国文明带给世界的是和谐于稳定,西方文明带给世界的是冲击与发展。二者皆有所长,都为人类文明在不同阶段的发展做出无法取代的光辉。
从近代以来,中国一直在向西方学习,“西学东渐”的影响持续了数百年。而就在当代西方社会的固有顽疾一次一次的震荡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种种矛盾愈发突出。许多西方国家也开始放下优势文化的卓越感,试着从中国的快速发展中,以期找到解决自身社会发展弊病的良方。
我们有理由相信对比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可以进一步增强交流融合,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单位:陕西中医学院英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