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2岁的长城导游

2012-04-29吴迪

方圆 2012年21期
关键词:村史雄关研究会

吴迪

【√】“后来长城研究会的人来了,还是我给做的导游。”每当有看着面生的人来到墙子路,蔡老都会拉住问:“是来看长城的吗?”

有人说,去北京密云的墙子路村爬野长城,就一定要顺路拜访一位年逾九旬的蔡世文老人,除了听古长城、古庙宇等遗迹的传说,还一定得让老人讲讲他自己的故事。

蔡世文住在一个略显陈旧的农家小院里,院子打理得很是精致。蔡老说他从20岁开始担任乡村教师,后调任为驻乡校长直至退休,一直生活在墙子路村的这个小院里。去年老伴过世了,女儿接他去县城住了一段时间,老人因为得了“思乡病”坚持重返自己创造的家。思念亲人时,偶尔会吹上几首名曲聊以慰藉。

提及保护古迹的事,蔡老就显得非常兴奋。他回忆说,在他小时候,长城都保护得很好很完整,楼子和垛口也多,从远处看特别雄伟。后来经过战乱和多年的风风雨雨,毁损了不少。那时他经常在长城玩耍,墙子路往东行三里地的墙子雄关以前是座官楼,小时候他和玩伴就在里面躲猫猫。而现在早已没了当时的光景。

蔡老回忆,六十年代时修建京承铁路,在墙子路村设了站台。当时又正逢“破旧立新”,当地的老百姓就把城楼拆掉运石修地基。后来生活好了,各家都要盖房,也在附近找石头砸碎了填地基。墙子雄关就这样毁得所剩无几。有的老乡甚至把城门楼上汉白玉制成的匾捡去充当门前台阶的“过门神”。西城门的匾额也被拆下来,因为难以搬运,差点被当地的村民埋进土里。蔡世文说“这些都是古物,看着心疼”,就去各个老乡家里奔走,把能复原的都尽量复原。

如今,在镇书记动员修复的古庙前,一东一西设了两块影壁,里面就嵌着当年蔡老自己贴钱买回来的两块匾,上面分别刻有“永熙门”和“安边门”字样,都是明朝万历年间兵部侍郎杨兆所题,其中“永熙门”因为拆毁时摔在地上,出现了裂痕。

“后来长城研究会的人来了,还是我给做的导游。”每当有看着面生的人来到墙子路,蔡老都会拉住问:“是来看长城的吗?”

和中国长城研究会考察团结缘,是蔡世文变成“长城导游”最早的契机,“那时有一些长城研究会的人过来,但不熟悉路线,对历史也不太了解,总是在村子里兜圈。我就领他们去雄关上看看、城外瞅瞅、楼子上瞅瞅,泉水河V字形长城去得比较多,附近野长城的一些传说和故事我都会讲给他们听。”那时蔡老80多岁,爬长城,劲头一点不输年轻人。他的必备行头,一顶草帽和一支可以充当“手杖”的箫,到现在都还保留着。

蔡老告诉我们,以前来探访野长城的人较多,现在渐渐少了。京承铁路修好以后,开通了不久,墙子路站就被取消了。不仅墙子路及其周边村落居民近两万人口的出行成了问题,而且蔡老一直关心的墙子路周边旅游也受到了影响,“现在来的人少了很多。”老人说。

墙子路站站台旁边的一个天然洞窟“观音洞”也是蔡世文保护文物古迹曾重点照顾的对象。洞外庙宇的牌匾“别有洞天”是蔡老亲笔所题,他说他的字不及古人,为了恢复古洞的原貌才题上去的。在观音洞内,蔡世文又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一番从前观音庙会时绵延百里施舍降重的盛况。

蔡世文在村子里还管理着一个“小康书屋”,藏书大多是他当教师多年存下来的,还有的是村民们的捐赠。他年纪大了,“心不糊涂眼糊涂,认不得人”,常常把书借人了,转眼又不记得借给谁了,他就拄着“手杖”出门找,见了眼熟却又叫不出名字的人都会上前询问,一聊下来才知道又是自己教过的学生。

为了让子孙后代知道墙子路的山山水水,蔡世文还创作了村史《可爱的家乡——墙子路村》,写成后把自编成册的村史送给村上的各家各户,蔡老说他的出发点就是源自对村子的喜爱,“墙子路村古代是北京的东大门,明清的时候是重要的战略位置,我想尽我所能让后代人知道墙子路是咋回事,城楼什么时候建立的,有什么官在这驻扎过,战乱时期的土匪和追兵是什么样的……”

长城与村庄的历史深深铭刻在蔡世文老人的心里,用他的话说“这是一个幸福的年代”,他相信他保留的东西都能有一个好的结局。临行前,蔡世文清唱了一首他创作的歌谣,歌词的内容质朴温暖,又应了落日长城的美景。

猜你喜欢

村史雄关研究会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村史文化在小学德育领域的实践研究
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
波兰睡眠研究会
第九届亚洲睡眠研究会大会
南雄启动南粤古驿道村史编纂工作
冰岛睡眠研究会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专访千百辉董事长沈永健先生
共同挽救即将消失的村庄本刊村史编撰工作委员会已顺利出版及撰写村史八部《双龙庄村史》出版发行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