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权多元化时代主流媒体的把握
2012-04-29刘鹏飞邱海理
刘鹏飞 邱海理
话语权多元化时代已经到来。随着“博客”、“微博”等网络交流平台的发展,任何一个网民都拥有话语权,都是一家“自媒体”,这使得社会舆论的酝酿、生成和发展规律发生了深刻变革。话语权越是多元化,就越需要主流媒体发出权威声音作为社会舆论的“风向标”。如果只有争论、没有共识,只有对立、没有统一,社会就会从思想层面的多元堕落成一盘散沙。
那么,在话语权多元化的时代,主流媒体如何才能发挥好“风向标”作用呢?这既是一个新闻认识问题,也是一个新闻实践问题。笔者以为破除认识误区、达成职业共识、提升引导能力才是出路。
主流媒体要在新闻观念上破除认识误区
破除核心竞争力认识误区。当下,受众每天都能接触五六种媒体,无论是收听(收看)市场还是广告市场竞争都空前激烈。不少媒体认为,只要取悦迎合受众的非常体验,进行所谓的心灵抚慰,就可以在竞争中胜出。果真如此吗?AC尼尔森南京地区收视率数据显示,关注民生热点的《南京零距离》新闻节目长期位居收视率榜首,其“民生新闻”的理念在业界和学界都得到了广泛认同。央视CSM郑州地区收听率历年来数据均显示:最具市场竞争力的往往是那些关切民生问题的严肃的新闻类节目。
破除媒体角色定位误区。积极介入现实生活,直面社会矛盾,表达公众呼声,乃至于监督和干预公共决策,已经成为媒体的自觉意识。但同时,作为信息资讯集成、处理的操作者和决策者,媒体还应成为社会舆论的“风向标”、疏导社会情绪的“整流器”、化解社会矛盾的“安全阀”。然而,个别媒体角色意识淡漠,专业立场摇摆,自觉不自觉地充当了“行侠仗义者”、“道德审判者”、“新闻炒作者”、“隐私窥探者”、“丑陋扒粪者”甚至于“谣言制造者”,客观上放大了“信任危机”、“道德恐慌”和“腐败猜想”,沦为“民意挑动者”和“社会伤痕撕裂者”。
破除批评报道格式化误区。批评报道的格式化,必将导致批评方式、批评目的和批评效果的异化。格式化的批评经不起时间的检验,往往引起社会和公众的强烈质疑,最终将伤害媒体的公信力,弱化媒体的话语权。其表现形式大体如下:
“人物标签化”。有些媒体习惯于给批评对象贴标签,不管他们具不具备标签意义。比如“官二代”、“富二代”、“军二代”等。前不久,两位中国留学生在美惨遭杀害,国内一些大媒体不去核实事件真相,却忙着对受害者进行身份认定,并在新闻标题中强调“宝马车”来引发公众对“富二代”的猜想。从传播心理学来看,“标签化”的新闻人物确实更能引起公众的兴趣,但也往往会淡化主要的新闻事实。
“道德洁癖”。媒体的道德洁癖是“高大全”思维的延续。过分关注道德的不完美往往会迟滞人们的道德脚步,从而背离了我们褒奖道德精神、推动社会文明的初衷。于是,我们不允许干细胞爱心捐助者的临场犹豫,不容忍陈光标的高调慈善。
“制度苛求”。就是带着理想化的苛求去看待制度,把政府的努力说得一文不值,把制度中包含的进步说得一无是处。审议通过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是今年“两会”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这本来是众人翘首期盼的好事,但却有一些媒体在讨论:新刑诉法,尤其是第73条和第83条,是不是法治的倒退?有意无意回避了新法较旧法在限制公权、保障人权等方面的显著进步。
“腐败猜想”。不少媒体习惯于按照某种思维定式,对某些特定事件进行想象和预判,自觉不自觉地放弃了新闻真实性原则,甚至放弃了探究真相的本能和兴趣。在“焦三牛”事件中,这名清华毕业生的正常提拔,就遭遇了“腐败猜想”的舆论包围。若不是人民日报及时以《三问焦三牛》澄清事实真相,阻截了谣言的蔓延,恐怕焦三牛还在蒙冤之中。
“娱乐手法”。有的媒体在报道敏感度很高的反腐新闻时,自降格调,把严肃的反腐新闻按照八卦新闻、娱乐新闻来处理,一味迎合受众的猎奇心理。甚至炒作“日记”、“情人”等腐败细节,以情色化、故事化的手法来进行所谓的“情景重构”,引发了公众更多的“腐败猜想”,加剧了社会的焦虑情绪,弱化乃至异化了严肃主题的警示作用和教化力量。
“弱势主导”。同情、声援、关爱弱势群体是我们一贯提倡的,但新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坚持“平衡性原则”,照顾到其他新闻当事者的权益,给予矛盾双方或多方均等的表达机会,况且,一般社会学意义上的弱势方和强势方在很多情况下会发生角色转换。
破除话语权焦虑下的网络依赖误区。现实中,零成本、零距离的“博客”、“微博”等“自媒体”注定要率先发声,并能很快形成“雪球效应”。在新闻时效性、传播速度、互动程度上,主流媒体往往相形见绌,由此带来了话语权的焦虑。于是,有些媒体在焦虑中盲动、盲从,或自摆乌龙、或人云亦云、或推波助澜、或哗众取宠,在更深、更广的层面误导了人们对社会事件的认知,媒体的地位也从“风向标”沦为传声筒、放大器,从引导者沦为跟风者乃至误导者。
主流媒体要在新闻功能上达成职业共识
在中国,主流媒体既是 “社会公器”,又是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被赋予了更多的历史责任和现实担当。这就要求主流媒体在“导向是根本,真实是生命”这个大前提下,以人性的温度、专业性的角度、建设性的尺度和负责性的态度,去涵养公众理性、化解社会矛盾、激发公民责任、引领社会文化、推动文明进步。
做好社会情绪的“稳压器”。构建和谐社会除了经济、政治、军事的要件以外,总是以文化思想层面的核心价值观的广泛认同为前提的。作为文化生活的重要影响力量,主流媒体必须树立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在多元中立主导、多样中谋共识,引领并张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体现批判性,更要显示建设性;既要直面利益纠葛和阶层分化,更要引导理性化的对话、化解情绪化的对抗;既要大张旗鼓地维权,更要有意识地维稳,自觉做社会情绪的“稳压器”,而不是社会伤痕的“撕裂者”。
奠定“建设性”的新闻总基调。“稳中求进”是中国当前改革发展的总基调。新闻工作也应该有自己的总基调,那就是树立“建设性”的新闻思维。所谓建设性新闻思维,就是媒体在新闻素材、报道角度、社会立场、感情倾向乃至于语言色彩的选择上,要以是否有助于正本清源、统一思想、解决问题、推动实践为行为标尺。
建设性的前提是理性,就是要求媒体在心态上保持积极,在整体上把握细节,在趋势上把控方向。对待舆情关切而有所保留,开展批评尖锐而有所克制。既要从执政者的角度进行观察,又要真实反映老百姓的利益诉求,以理性平和的主流声音,打通两个场域的话语沟通渠道。
关切民生重大问题。在协调社会各方利益的同时,严重关切公众的核心诉求,是主流媒体责之攸归,也是生存法则。
有矛盾才有关注,有关注才有影响,有影响才有话语权。2011年《人民日报》的评论以人性的温度、观点的深度、时评的速度,关注冲突中的公民权利,关切变革中的个体命运,捍卫中国社会的基本价值,诸如《人没了,发展还有什么意义》、《打破房价“屡调屡涨”怪圈》、《建好保障房也是政治责任》等一系列文章,理性剖析社会思潮,正视国计民生的难点痛点,凝聚社会各界共识,充分彰显了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
要有大国思维和手段。面对复杂的全球舆论环境,中国主流媒体要有大国思维,在关乎民族利益和国家形象的问题上发出自己的最强音。
2012年初,美国公共国际广播电台王牌节目《美国生活》播出了某大陆台资企业所谓“血汗工厂”内幕,不实内容有工人中毒、童工关节变形等。《纽约时报》、美联社、MSNBC、HBO等知名媒体也跟进报道推波助澜,并波及到了国内。遗憾的是,国内主流媒体既缺乏新闻论战意识,又缺乏主动作为。
正视网络舆论的积极力量。《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6月,我国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3.62亿,使用率74.7%。中国社会科学院蓝皮书指出:在中国13年来210起重大舆论事件处理中,网络舆论在近七成(67%)的事件中起到了推动政府解决问题的正面积极作用,这在2011年尤为明显。可以说,网络舆论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积极力量,虽然其中有不少消极因素。如何借助网络实现更有效的舆论引导是主流媒体的当务之急。
首先,不能简单的意识形态化处理。网络舆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多维视角和海量资讯,使我们能够如此近距离地把握社会脉搏。视而不见、充耳不闻那是自欺欺人;唯我独尊、固步自封那是自我放逐;自说自话、堵塞言路那是“伪主流化”。只有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打造出有中国特色、有时代气魄的当代中国的主流媒体。
其次,主流媒体要发挥好内容优势,大力推出网络(包括移动网络)新媒体业务,比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报、数字电视、移动电视以及桌面视窗、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当好网络等新媒体的内容提供者,引导网络等新媒体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主流媒体要在新闻实践上提升引导能力
主流媒体话语权的强弱取决于自身的舆论引导能力,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话语权多元化时代的舆论酝酿、生成和演变规律,积极探索符合受众心理特点和传播规律的新闻表达方式。
设置议题进行意见先导。面对话语权多元化的舆论场,主流媒体既要主动、及时地回应舆情,还要对处于青萍之末的舆情保持敏感。在社会热点的酝酿阶段,及时设置议题,发表先导意见,保持舆论场上的先发位置。媒体“先声夺人”,就会给确定或不确定的舆论发展定下基调和方向。那么,如何进行议题设置呢?那就要从党心和民意的共鸣中去寻找对接点。
2010年6月,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郑州会见一家媒体总编辑时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客人因为塞车晚到了几分钟,卢展工就此发表了要治理城市交通堵塞、解决群众出行难的即兴谈话。河南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敏锐地抓住这一点,把领导人一般性会见新闻设置成了社会焦点议题。报道立刻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其他媒体也纷纷跟进,直接促成了郑州市大规模的交通治理行动。
创新新闻表达方式。在个体觉醒、主张多元的今天,单向宣传思维已经不合时宜,必须建立多向沟通思维,以包容的理念、平等的心态、互动的方式多维度、深层次、前瞻性展现社会万象。
在新闻改革方面,《人民日报》走在了前面。在政治新闻版创立之初,《人民日报》就提出“开放式新闻”理念,设置了“碰撞”栏目,客观呈现各方观点,在互动中深化交流,在交流中引发讨论,在讨论中达成共识,在共识中推动实践。与传统的“直接给答案式”报道相比,这种“开放式新闻”将“显性引导”变成“隐性引导”,有利于社会热点讨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增强舆论引导的生动性和实效性。
做有时效性的正确引导。“先入为主”是舆论传播的一般规律。不客观,是错误引导;不深入,是乏力引导;不及时,则没有引导。正因为如此,有学者提出了“有时效性的正确引导”的新闻概念。
首先,要解决好新闻源问题。新闻源过度依赖网络成为当下一些媒体的通病。解决的途径无非两个:一是以严肃的主流媒体为新闻源,二是加强新闻自采的力量。新闻离公众越来越近,记者一定不能离公众越来越远。
其次,要加快新闻作业流程。在新闻时效性问题上,主流媒体普遍受到了网络舆论的巨大挑战。因此,主流媒体新闻作业要提速,不但要在认识、观察、思考方面提速,还要在策划、选题、互动方面提速。不能及时跟上热点,就不能有效引导热点。主流媒体只有最先发出声音,才能真正具有舆论“风向标”意义。
结语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主流媒体责任重大。我们要始终坚持正确的立场,不为杂音噪音所扰,不为传闻谣言所惑,以专业性的、理性的、建设性的新闻报道,平衡各阶层利益主张,引领社会舆论走向,疏导社会情绪,消除“偏激共振”,化解矛盾,弥合伤痕,弘扬中华主流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唯有如此,主流媒体才能真正成为社会舆论的“风向标”。
(作者单位:河南人民广播电台)
编校: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