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RP环境下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策略探讨

2012-04-29方学智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2年22期
关键词:ERP系统审计质量信息化

方学智

[摘要]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即企业资源计划,是在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的基础上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对整个企业资源的一体化管理,是一种可以提供跨地区、跨部门整合实时信息的企业管理信息系高统。ERP系统在大大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的同时,也给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与挑战。审计署在“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也明确指出要提高审计业务信息化水平。本文就ERP环境下如何提高审计工作质量进行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 ERP系统;审计质量;信息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2. 014

[中图分类号]F23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 - 0194(2012)22- 0024- 02

在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成熟的新形势下,ERP系统已广泛应用于企业财务管理、项目管理、物资管理、设备管理和人资管理等领域,有效促进了企业加强内部控制、改善公司管理、防范经营风险,为企业实现经营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ERP系统在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的同时,也给企业内部审计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与挑战。企业内部审计如果不能及时适应日益高信息化、高技术化的审计环境,就难以有效开展内部审计工作,难以发挥内部审计监督、咨询和评价的功能,不能真正起到“免疫系统”作用。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审计工作,企业尝试开发了ERP业务审计模块。本文就ERP环境下如何提高审计工作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展开简要的探讨。

1ERP环境下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的困难

ERP系统下,企业内部审计的形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审计证据的获取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关键环节,ERP系统下将传统的纸质的信息资料转化为依靠计算机识别的存储介质,这种转变虽然大大提高了内部审计工作效率,但也给内部审计带来了诸多困难。

1.1 企业内部审计所针对的内部控制趋于复杂化

ERP系统下企业的内部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内部控制要素出现了新的内容,ERP系统下企业的业务流程重组和再造,打破了原有职能部门的条块分割,企业的组织结构呈现出新型的扁平式的特点,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不能再照搬原来的经验,要对ERP系统下的业务流程的变动及其内部控制程序进行测试,对新环境下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重新定位审计线索,找准审计的切入点。

1.2 内部审计的对象和内容发生了较大变化

传统的审计模式下,企业内部审计的重点在财务部门,内部审计的重点是会计信息资料。而在ERP系统下,内部审计首选要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等发表意见,要对系统软件本身进行有效性和效率性的检测,并对相关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安全性进行审查。内部审计的对象范围也拓展开来,包含了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涵盖了会计信息系统从计划、分析、设计、编程、测试、运行维护到系统报废的整个期间的各种业务。

1.3 审计线索的改变凸显了检查风险

传统的内部审计模式下,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信息资料是内部审计人员发现审计线索的重要依据,通过对这些信息资料的检查分析,发现异常,从而开展有效的审计工作。在ERP环境下,会计信息资料多数存在磁性介质上,会计数据范围,审计线索和内部控制都会发生改变,特别是有些企业实行远程结算经营,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不在一起存放,会给审计工作造成困难,带来一定的风险。

1.4 企业内部审计的技术和方法多元化

ERP系统下,企业内部审计面临的环境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计算机辅助审计成为内部审计的重要形式,计算机辅助审计利用企业既有的信息,利用系统软件对信息进行实时的处理,在传统审计中的抽样、检查、数据分析等手段,在ERP系统下会变得更加快速和准确,可以适当的扩大原有的审查范围,进一步提高审计的质量。

1.5 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ERP系统下审计方式和内容的变化,对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ERP系统下,必须提高内部审计队伍的专业胜任能力。新形势下的内部审计人员要具备综合素质,既要懂信息技术,全面掌握ERP系统知识,又要掌握审计、会计、经济法等专业知识,并不断学习新的准则和前沿理论,注重专业知识的更新,将内部审计人员打造成一支业务能力过硬,知识水平较高的复合型人才。

2ERP环境下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建议

2.1 加强培训,提高内审队伍素质

企业实施ERP系统后,审计环境的改变,审计人员面对的不再是纸质的会计信息资料,而是磁性介质上的电子数据,审计对象的范围进一步拓展,内部审计人员传统的知识和能力无法适应新的环境,必须与时俱进,提升自身的专业胜任能力。企业要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另外,ERP系统下,要求内部审计人员要掌握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掌握网络安全知识,要能熟悉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与系统的各项功能设置,全面把握内部审计的总体情况,对内部控制进行有效的评价。

2.2 重视审前调查工作

实施ERP系统后,应该比传统审计的条件下更加重视审前调查工作。审计人员可以在审前调查的现场工作开展前,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的远程查询优势,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通过取得相应的ERP系统权限或ERP审计软件的数据采集功能,取得大量的审计数据和信息。内部审计人员可以根据职责分工,利用筛选、分类、分组、排序等技术手段,对审计对象进行初步判断,寻找有价值的审计线索,以便审计人员在进入被审计单位进行现场审计时,通过前期的充分调查,思路可以更加清晰。因此,前期充分调查能从源头上保证审计质量。

2.3 实时开展审计质量管控

在ERP业务审计模块中,审计组长可以实时掌握每个审计小组、每位审计人员的工作进展和成效。通过查阅、审核系统中审计工作记录和底稿,及时、动态地掌握审计现场的工作情况,指导和帮助现场审计人员把握工作重点,及时纠正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重大偏差和误判,大大降低审计风险。

2.4 加快建立ERP审计预警体系

在以往审计工作的基础上,总结出具有重要风险提示作用的一些关键指标,对经营管理过程进行实时监控预警。通过ERP审计软件定期或不间断地对关键指标进行监控,实时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最新情况,争取在第一时间发现审计疑点,变事后审计为在事中事前实时监控,加大实时审计监督力度,增强审计工作的时效性,努力降低审计风险。

2.5 发挥ERP业务审计模块的综合管理功能

通过ERP审计模块的审计规划及计划管理、审计项目与作业管理等功能,实现审计日常工作的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通过审计成果应用管理、审计技能提升及审计经验共享等功能,实现审计人员学习交流网络化、自助化、实时化。同时,审计人员要充分利用法规、制度库的支撑作用,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做到分析透彻、定性准确。

3结束语

随着ERP系统应用技术越来越成熟,ERP审计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对审计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形势下,唯有大力推进审计工作创新,不断完善ERP业务审计模块,将审计信息系统与各业务应用系统紧密衔接,实现审计关口前移,变事后审计为源头审计和过程审计,充分发挥审计的内控监督作用,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

主要参考文献

[1]欧世意,李丹.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问题探讨[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11(4).

[2]李华茂.内部审计与ERP初探[J].现代经济信息,2012(13).

[3]封蕾.ERP环境下的内部审计[J].现代商业,2011(8).

猜你喜欢

ERP系统审计质量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基于BSC的中小企业ERP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置
审计服务收费放开,审计市场绩效将何去何从?
注册会计师社会资本及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独立审计、债务融资成本和信号传递
探讨ERP系统环境下企业会计的实时控制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