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有效性研究
2012-04-29李林
李林
摘要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高校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本文在分析影响“概论”课教学有效性原因的基础上,探讨提升“概论”课教学有效性的对策,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概论” 思想政治理论课 有效性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是高校学生一门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随着“05方案”的实施,“概论”课教学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着制约“概论”课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对提升“概论”课教学有效性进行研究,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 提升“概论”课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性
“概论”课不仅是“05方案”中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四门必修课中占据核心位置,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一条主渠道,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看,它对加强和改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作用。“概论”课主要教学内容是系统介绍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中集全党智慧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决定了其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因及两大理论成果所形成的背景、发展过程、具体内容及重大意义,从而把握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规律,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和方针的自觉性、坚定性,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中。胡锦涛也曾指出:“要从赢得青年、赢得未来的高度,抓好大学生的理论学习,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让青年知识分子了解和相信党的理论,在广大青年中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①由此可见,“概论”课教学对引导大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概论”课在思想政治课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来看,它对加强和改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作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概论”四门对大学生进行内容侧重点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有机统一整体,其中“概论”课在居于核心位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制素养,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为“概论”课的讲授提供必要的思想条件;“中国近代史纲要”课主要使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中国人民的选择,从而为“概论”课的讲授提供实践基础。四门课都是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而展开,明确了“概论”课的核心地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建设和完善过程中关键的一环,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2 影响“概论”课教学有效性的问题
大学生对“05方案”中“概论”课的课程设置必要性认知度比“98方案”中《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课程设置必要性认知度分别增加了18.5%和17.5%。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几年“概论”课建设和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概论”课教学的有效性,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影响“概论”课教学有效性发挥的因素。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不完善的师资队伍建设。“少数教师不能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③一些思想政治素质较低的教师影响了“概论”课教学有效性的发挥。在高校中普遍存在由非专业、非专职教师承担“概论”课情况,师资队伍中部分教师缺少专业背景和必要的精力投入的状况也降低了课程的教学效果。另外,对“概论”课教师的不公平待遇,造成教师队伍思想不稳,用心不专,也导致“概论”课教学有效性的不足。
第二,脱离实际的教学内容。“概论”课各部分教学内容具有历史和逻辑的统一,由于任课教师知识结构和教学经验的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容易把内容分割开来讲授,脱离教学内容原有的整体性实际而影响到教学效果。有些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脱节,缺乏时代感,同时,也存在没有把一些基本原理和认识事物的方法运用到认识解决当前纷繁复杂情况中的现象。
第三,不当的教学方法。“概论”课的教学方法很多,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大量的简单化的知识灌输,通过口号宣传,形式化的批判禁止等,虽使学生短期内被强制说服,但长远来看,学生未曾真正掌握历史逻辑的思考方式和缺乏科学的论证而严重消弱了“概论”课教学的有效性。
3 提升“概论”课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第一,切实加强“概论”课师资队伍建设。要从教师个人、教师队伍的组织培训,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的体制等方面综合考虑。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概论”课教学结合起来,形成教研相长、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第二,切实凸显“概论”课教学内容与客观实际相结合。一是必须注重从整体上把握“概论”课的教学内容,“概论”课整合了原来两门课的教学内容,任课教师可以通过集体备课等形式,加强对教学内容整体性的把握。二是必须注重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概论”课教学内容要紧紧围绕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充分考虑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接受情况,进行释疑解惑和教育引导。三是必须注重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情况,“概论”课教学内容要联系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针对国内外新形势、新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反映时代精神,体现时代特色,增强时代感。
第三,切实改进和创新“概论”课的教学方法。一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传统讲授法时要有问题意识,关注现实热点问题,并从社会现实中提炼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切入点,运用理论分析现实中的具体内容,避免空洞和抽象的说教。二是在教学过程中语言的组织方面,注意把“概论”课教材语言转化为生动的、形象的、通俗易懂的简单生活语言,使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也使课堂充满活力。三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关心的问题可以通过观看教学录像、组织课堂讨论或专题讲座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注释
① 十六大来重要文献选编(下)[Z].北京:中国文献出版社,2008:685.
② 白琦瑞.对新方案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优势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2).
③ 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G].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