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育行走于语文教学实践中
2012-04-29龚婷
龚婷
“教书育人”,乃教师之基本任务。古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即对教师而言,教书(“授业”)不是全部,还要“传道”,且“传道”先于“授业”。
所谓“传道”,就是教师要在传授道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格,使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一点,语文教学较之其他学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表示“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要让德育真正渗透语文教学,真正行走于语文教学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重拾自信
“后进生”一直是教育教学中较为敏感的一个词眼,很多家长、老师对这一类孩子总是充满埋怨的声音,“恨铁不成钢”。其实这些孩子也想让自己变成家长眼中的好孩子,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只是他需要他人的鼓励。现在的孩子自尊心普遍都很强。本来自尊心强是好事,但太强了就可能走向一个极端——变得自卑。长此以往,心理健康就大打折扣。
在我刚送走的一届毕业生中,有一个小男生进校时因为基础差而自暴自弃,令人心寒。我想起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的话:“要珍藏和放大孩子的自豪。”尽管这个孩子成绩不好,但时常能见到他的好作文。因此,我很多次拿他的作文当范文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拿我们所学文章中坚强的主人公去勉励他。我就这样一直鼓励他,他的心态开始渐渐好转了。后来,我们一起学习海伦·凯勒的《享受生活》。在海伦的世界里只剩下一片黑暗,一片寂静,那该是多么的单调乏味,然而她却说:“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做我的太阳,别人耳朵所听见的音乐当做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做我的快乐。”不管生活给了她什么,她都一如既往地“享受生活”。大家看到了一个阳光、乐观的海伦,并被她那生活的热情和坚强的毅力所打动。我同样借助海伦来鼓励他。慢慢的,他战胜了自己,找回了自信。
自信心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它能鼓舞人们去克服困难,不断进步。高尔基指出:“只有满怀信心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把自己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理想。”萧伯纳曾说:“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可见自信心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战胜逆境最重要的是树立坚定的信心,只有帮助后进的孩子树立起坚定的自信心,才能够使他们有勇气藐视困难,集中全部智慧和精力去迎接各种挑战。
后进生最缺乏的就是面对困境的勇气与自信。这时,如果教师能够利用语文教学中的丰富的资源巧妙地熏陶和感染他们,让他们看到自己前进的可能性,让他们感受到前方的美丽与魅力,那么,这些孩子就可以逐渐走出落后的泥淖,赶上前行的队伍。
二、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实现自我人格的完善
后进生有后进生的问题,优等生也有优等生的问题。
优等生,尽管成绩优异,但有的却很自私,以自我为中心,不愿为他人服务。造成这种性格的原因有很多,家庭教育、父母的过分宠爱、社会的影响……诸如此类。在我的学生中,就有这样的现象存在。
她,成绩优异,却对班级活动漠不关心,理由是“我怕影响学习”,更令人惊叹的是她以一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来解释。一个初中的孩子,居然如此自私,而且自私得理直气壮。我没有批评她,只是让她读泰格特的《窗》,然后写出自己的阅读体验。在她的阅读体验中有这样一句话:“相识是缘,相处为善,这个世界会因有像靠窗病人那样的人而精彩。”我表扬了她,并且告诉她:“当大家因你的存在而快乐时,你就是最幸福的人了。”她点了点头。在后来的日子里,她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改变,是那位无私的靠窗病人给了她人生的启发。
白岩松说:“人格,是最高的学位!”的确,成才先成人。一个21世纪真正的优秀人才,必须是德才兼备的。知识的积累是教育的结果,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塑造健全的人格。意大利诗人但丁说:“道德常常能够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难以填补道德的缺陷。”由此可见,一个人的道德远重要于他的智慧。
对于优等生来说,优异的成绩本身就给他带来满满的自信。正因为如此,某些优等生容易藐视一切,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变得自私、狂妄。他们不知道,社会更需要有着健全人格的人,而一个人人格的缺失容易使其重视现实,轻视理想。教师应该知道教育不仅仅是文化的传递,更是人格的塑造。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语文教学资源来帮助学生完善其人格,使其(尤其是优等生)成为有健全人格的优秀人才。
三、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实现家庭的和谐
家长们经常会跟我反映说孩子在家不听话,越是说他就越是叛逆,总是嫌大人烦。有关这一点,如果仅仅跟孩子说大道理,往往会适得其反,所以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渗透。比如《背影》,朱自清以最为平实的语言道出了最为感人的父子亲情。只是那月台边的一个背影,就刻在了朱自清的内心深处,令他潸然泪下,回想起以前自己对父亲种种行为的不理解,更是愧疚不已。我告诉学生:人生最可悲的就是,父母健在,子女未曾好好对待,留下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对于父母,我们不仅要理解,而且要感恩。比如《甜甜的泥土》,表达了离异家庭的孩子对母爱的渴求。有父母的关爱是多么幸福的事,我们千万不能身在福中不知福。我还给学生布置了文章《牵手》的阅读理解。文章借用“牵手”这个常见而细小的生活细节来表现母亲与孩子之间的真挚的爱。
读罢文章,突感内心波澜。“牵手”,题目很简单,仅字面理解就是女儿拉着妈妈的手,但就在这手拉手的背后,更隐藏着母亲的爱和引导。其实,哪个孩子不是在母亲的爱与引导下渐渐长大、成熟……从拉一根食指,到挽一条胳膊,再到把母亲的手攥在自己的手心,这是一种怎样的蜕变?又是一种怎样的相爱?作者说:“(妈妈)给她(女儿)一把毒药她会不眨眼地当糖吞下,领她走上悬崖她会一步不落紧紧跟着。”是的,因为那是母亲给的,那是母亲引领的。母亲该是女儿在这个世界上最为信任的人,对母亲的信任与依赖该是永远不变的。因为在女儿的心里,早就种下了母亲给予的爱的种子。她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谁都可能不爱她,但是她的母亲永远都不会。
在后来的一次周记中,一个学生这样写道:“看着妈妈逐渐老去的容颜,我知道那不仅是岁月的痕迹,更是对我的爱的印迹。其实只有妈妈才是我一生最值得信赖的人,我应该像妈妈爱我一样去爱她……”
初中的孩子,正处于心理逆反期,与父母的关系也容易出现问题,总觉得父母不理解他们,更容易忽略父母对他们的爱。父母把所有的爱都集中在孩子的身上,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走弯路,更不愿意孩子受到伤害。而孩子则更希望自己独立地“行走”,正所谓“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他们不理解父母,是因为他们无法体会父母的用心。
其实,孩子的内心有着丰富的情感,一篇《牵手》就能对他们有很好的触动。而老师如果能够利用好语文教学资源,适时地对其加以引导,使其感同身受,那么,这些孩子就能深刻领悟父母对他们的用心,充分理解父母对他们的爱。
“文以载道”,的确如此。只有充分理解教材中所蕴含的价值经验,才能让其更好地发挥育人作用。比如:学习“汉字专题”,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学习《最后一课》,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学习《阿里山纪行》、《美丽的西双版纳》,可以增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学习《都市精灵》,可以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等等。
只有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掘德育因素,并且有机地渗透德育内容,才能更好地发挥语文教学较之其他课程在德语渗透中的优势,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