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代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些思考
2012-04-29胡琦石
胡琦石
摘 要 本文试图从宏观上总结贫困大学生的种种心理问题,寻找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心理问题 对策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已达2231万,其中贫困大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15%~20%。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高校里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不但承受着较大的学业压力,而且还承受着较大的经济压力,这使得其各种心理问题暴露得尤为明显。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帮助贫困生经济脱贫的同时,应更加关注如何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1 如何界定“贫困生”
我国目前对“贫困生”还没有具体的统一界定。按照发达国家的标准,贫困生是指其所能获得的每月生活费低于就读地区的人均生活费的最低标准,甚至无力缴纳学费的学生群体。我国高校界定贫困大学生的标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经济条件,学生每月生活费在他们所居住地方居民最低生活水平线以下,或者家庭的纯收入在所在地是属于最低水平;其次是学生父母双亡,无经济来源,且没有其他亲属能给予经常性的经济支持;第三是学生生活在单亲家庭,并且家长失去生产或生活能力,无经济来源;第四是家庭属于农村贫困家庭,无经常性经济来源且兄弟姐妹中同时有两人以上在高校学习;第五是城市人口,父母都下岗或其中一人下岗;第六是学生家中长期有病人,如家中祖父母或是父母亲常年有病或者残疾等而导致家庭贫困;第七是学生家庭成员发生突然变故,丧失生活来源并短期内大量举债。目前我国高校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界定贫困大学生:一是具有家庭所在地民政局或乡镇出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二是该校辅导员了解其贫困的学生;三是每月生活费低于200元的学生。
2 贫困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自卑。自卑是贫困大学生最容易产生的一种消极的情绪。大部分贫困生来自一些经济落后乡镇及边远农村山区,家庭经济拮据,负担较重。他们进入到大学后,由于受教育条件和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自身觉得在经济、能力方面与其他同学差距悬殊,心理感觉不平衡,久而久之,造成情绪低落,对前途感到迷茫,看不到希望,导致自卑心理的形成。
(2)抑郁。抑郁是一种缺乏自信,觉得丧失自尊,对生活看不到任何希望,感觉自身没有能力改变现状的心理状态。由于抑郁情绪影响,贫困大学生感觉到无力应对外界压力,他们与其他学生一样都有着较强的自尊心,有着极强的求知欲和对改变现状、出人头地的强烈渴望。然而现实的经济压力和对未来前途的未知,加上生活、学习中出现的一些不如意,会让他们产生一种不适,长时间的累积甚至会发展到悲观、迷茫,进而导致抑郁。这种抑郁情绪如任其发展,可能会导致他们悲观厌世,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
(3)焦虑。焦虑是个体在预感到会产生某种威胁或不良后果而产生的不安、烦躁、紧张等情绪表现。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拮据,物质生活方面得不到满足,生活上的种种担忧,学业上的压力,使得他们长期处于心理紧张和焦虑的心理状态。为了解决学费和生活费,贫困大学生想法设法在社会上兼职,打工挣钱,以缓解经济上的压力。
(4)嫉妒。嫉妒是指发现自己处处不如别人,认为别人方方面面都比自己出色而产生的一种不满或怨恨的情绪体验。贫困大学生自然在经济条件上不如其他同学,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贫困大学生的内心极其敏感,更觉得加容易产生嫉妒情绪。贫困大学生的嫉妒之情主要表现在:因自己的智力、能力并不比普通学生差,但由于贫困,更觉得低人一等,因此心理极度不平衡,这是由于不服气而产生的嫉妒情绪;二是贫困大学生由于自卑,在他们眼中,其他同学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都在向他们昭示无法比拟的优越感和轻视,这会使得他们心理不满而产生嫉妒的情绪。
(5)偏执。偏执是指病态的自我援引性优势观念或妄想,常见的是关于被害、爱、恨、嫉妒、荣誉、诉讼、夸大和超自然力的妄想。由于贫困而产生的挫败感,使得贫困大学生对于他人存在着一种戒备心理。因强烈的自卑感和严重的心理焦虑的影响,贫困大学生容易形成“晕轮效应”心理,即以偏概全、以点概面,认为老师和同学只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而忽视了自己的长处,会形成消极自我评价的恶性循环。偏执心理会造成贫困大学生心胸狭窄,遇事不理智,在情绪失控时会背离社会道德准则,甚至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
3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解决的主要对策
3.1 努力缓解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压力
要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首先要解决经济贫困问题。缴不上学费,日常生活困难,家庭负担重,就业前景堪忧,面对这些困境任何人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无法避免。各高校不仅要为贫困大学生“开绿色通道”,不断完善贫困大学生贷款制度,充分有效地利用好学校的各项助学措施,更是要加大开展勤工助学活动的力度和针对性。勤工助学能使贫困大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它不但解决了贫困生的生活、学习的费用,还使他们锻炼了能力,增强了自尊和自信,对就业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3.2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积极发挥心理咨询作用
贫困大学生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认知缺失造成的,因此高校首先必须认识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引导贫困生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得他们逐渐走出之前的认识误区,认识到要克服困难,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换取别人的认同和实现自我价值,最终摆脱物质上的贫困,也获得精神上的丰收,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贫困观,增强自身抗压能力,积极面对人生,进而引导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
3.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育人环境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必须遵循以人为本这一宗旨,应该注重加强学校、班级、宿舍等育人环境建设。社会上的贫富悬殊差距影响到了校园,奢侈浪费、攀比炫富等社会不良现象也逐渐出现在了校园中,使得本身经济负担就很沉重的贫困大学生心理上产生了不平衡,出现了一些负面情绪。因此,各高校应该在全体学生中大力提倡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坚决反对铺张浪费。此外,学校应引导家庭富裕的学生积极帮助贫困生,与他们主动、真诚地交朋友,充分尊重贫困大学生的尊严,同时要注意言谈举止的分寸,注重换位思考,避免使得贫困大学生产生被施舍的错觉。贫困大学生渴望得到精神上的平等和人格上的尊重,因此,各高校应充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强调人格平等,尊重贫困大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尊重其隐私,支持和理解他们。
3.4 贫困大学生应注重自身建设
第一,贫困大学生应该调整心态,面对现实,学会自我接纳。自己从思想上改变对贫困的看法,贫穷不是耻辱,不是缺陷,要把它看作是对自己的一种人生历练;第二,贫困大学生应从实践中增强自信和自尊,应该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勤工俭学活动,以此来增强自信和自尊,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压力,同时从勤工俭学活动中体验到成就感,增强自信心。第三,贫困大学生应广交朋友,多与人沟通、交流,全方位展示自己,注重拓展自己的社交空间,在社会交往中感受社会的温暖,疏解自己的不良情绪,满足自我的归属感。
L芟钅勘嗪牛耗暇┤丝诠芾砀刹垦г嚎蒲谢金项目#011D04)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已达2231万,其中贫困大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15%~20%。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高校里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不但承受着较大的学业压力,而且还承受着较大的经济压力,这使得其各种心理问题暴露得尤为明显。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帮助贫困生经济脱贫的同时,应更加关注如何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1 如何界定“贫困生”
我国目前对“贫困生”还没有具体的统一界定。按照发达国家的标准,贫困生是指其所能获得的每月生活费低于就读地区的人均生活费的最低标准,甚至无力缴纳学费的学生群体。我国高校界定贫困大学生的标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经济条件,学生每月生活费在他们所居住地方居民最低生活水平线以下,或者家庭的纯收入在所在地是属于最低水平;其次是学生父母双亡,无经济来源,且没有其他亲属能给予经常性的经济支持;第三是学生生活在单亲家庭,并且家长失去生产或生活能力,无经济来源;第四是家庭属于农村贫困家庭,无经常性经济来源且兄弟姐妹中同时有两人以上在高校学习;第五是城市人口,父母都下岗或其中一人下岗;第六是学生家中长期有病人,如家中祖父母或是父母亲常年有病或者残疾等而导致家庭贫困;第七是学生家庭成员发生突然变故,丧失生活来源并短期内大量举债。目前我国高校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界定贫困大学生:一是具有家庭所在地民政局或乡镇出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二是该校辅导员了解其贫困的学生;三是每月生活费低于200元的学生。
2 贫困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自卑。自卑是贫困大学生最容易产生的一种消极的情绪。大部分贫困生来自一些经济落后乡镇及边远农村山区,家庭经济拮据,负担较重。他们进入到大学后,由于受教育条件和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自身觉得在经济、能力方面与其他同学差距悬殊,心理感觉不平衡,久而久之,造成情绪低落,对前途感到迷茫,看不到希望,导致自卑心理的形成。
(2)抑郁。抑郁是一种缺乏自信,觉得丧失自尊,对生活看不到任何希望,感觉自身没有能力改变现状的心理状态。由于抑郁情绪影响,贫困大学生感觉到无力应对外界压力,他们与其他学生一样都有着较强的自尊心,有着极强的求知欲和对改变现状、出人头地的强烈渴望。然而现实的经济压力和对未来前途的未知,加上生活、学习中出现的一些不如意,会让他们产生一种不适,长时间的累积甚至会发展到悲观、迷茫,进而导致抑郁。这种抑郁情绪如任其发展,可能会导致他们悲观厌世,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
(3)焦虑。焦虑是个体在预感到会产生某种威胁或不良后果而产生的不安、烦躁、紧张等情绪表现。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拮据,物质生活方面得不到满足,生活上的种种担忧,学业上的压力,使得他们长期处于心理紧张和焦虑的心理状态。为了解决学费和生活费,贫困大学生想法设法在社会上兼职,打工挣钱,以缓解经济上的压力。
(4)嫉妒。嫉妒是指发现自己处处不如别人,认为别人方方面面都比自己出色而产生的一种不满或怨恨的情绪体验。贫困大学生自然在经济条件上不如其他同学,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贫困大学生的内心极其敏感,更觉得加容易产生嫉妒情绪。贫困大学生的嫉妒之情主要表现在:因自己的智力、能力并不比普通学生差,但由于贫困,更觉得低人一等,因此心理极度不平衡,这是由于不服气而产生的嫉妒情绪;二是贫困大学生由于自卑,在他们眼中,其他同学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都在向他们昭示无法比拟的优越感和轻视,这会使得他们心理不满而产生嫉妒的情绪。
(5)偏执。偏执是指病态的自我援引性优势观念或妄想,常见的是关于被害、爱、恨、嫉妒、荣誉、诉讼、夸大和超自然力的妄想。由于贫困而产生的挫败感,使得贫困大学生对于他人存在着一种戒备心理。因强烈的自卑感和严重的心理焦虑的影响,贫困大学生容易形成“晕轮效应”心理,即以偏概全、以点概面,认为老师和同学只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而忽视了自己的长处,会形成消极自我评价的恶性循环。偏执心理会造成贫困大学生心胸狭窄,遇事不理智,在情绪失控时会背离社会道德准则,甚至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
3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解决的主要对策
3.1 努力缓解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压力
要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首先要解决经济贫困问题。缴不上学费,日常生活困难,家庭负担重,就业前景堪忧,面对这些困境任何人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无法避免。各高校不仅要为贫困大学生“开绿色通道”,不断完善贫困大学生贷款制度,充分有效地利用好学校的各项助学措施,更是要加大开展勤工助学活动的力度和针对性。勤工助学能使贫困大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它不但解决了贫困生的生活、学习的费用,还使他们锻炼了能力,增强了自尊和自信,对就业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3.2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积极发挥心理咨询作用
贫困大学生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认知缺失造成的,因此高校首先必须认识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引导贫困生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得他们逐渐走出之前的认识误区,认识到要克服困难,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换取别人的认同和实现自我价值,最终摆脱物质上的贫困,也获得精神上的丰收,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贫困观,增强自身抗压能力,积极面对人生,进而引导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
3.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育人环境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必须遵循以人为本这一宗旨,应该注重加强学校、班级、宿舍等育人环境建设。社会上的贫富悬殊差距影响到了校园,奢侈浪费、攀比炫富等社会不良现象也逐渐出现在了校园中,使得本身经济负担就很沉重的贫困大学生心理上产生了不平衡,出现了一些负面情绪。因此,各高校应该在全体学生中大力提倡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坚决反对铺张浪费。此外,学校应引导家庭富裕的学生积极帮助贫困生,与他们主动、真诚地交朋友,充分尊重贫困大学生的尊严,同时要注意言谈举止的分寸,注重换位思考,避免使得贫困大学生产生被施舍的错觉。贫困大学生渴望得到精神上的平等和人格上的尊重,因此,各高校应充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强调人格平等,尊重贫困大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尊重其隐私,支持和理解他们。
3.4 贫困大学生应注重自身建设
第一,贫困大学生应该调整心态,面对现实,学会自我接纳。自己从思想上改变对贫困的看法,贫穷不是耻辱,不是缺陷,要把它看作是对自己的一种人生历练;第二,贫困大学生应从实践中增强自信和自尊,应该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勤工俭学活动,以此来增强自信和自尊,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压力,同时从勤工俭学活动中体验到成就感,增强自信心。第三,贫困大学生应广交朋友,多与人沟通、交流,全方位展示自己,注重拓展自己的社交空间,在社会交往中感受社会的温暖,疏解自己的不良情绪,满足自我的归属感。
L芟钅勘嗪牛耗暇┤丝诠芾砀刹垦г嚎蒲谢金项目#011D04)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已达2231万,其中贫困大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15%~20%。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高校里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不但承受着较大的学业压力,而且还承受着较大的经济压力,这使得其各种心理问题暴露得尤为明显。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帮助贫困生经济脱贫的同时,应更加关注如何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1 如何界定“贫困生”
我国目前对“贫困生”还没有具体的统一界定。按照发达国家的标准,贫困生是指其所能获得的每月生活费低于就读地区的人均生活费的最低标准,甚至无力缴纳学费的学生群体。我国高校界定贫困大学生的标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经济条件,学生每月生活费在他们所居住地方居民最低生活水平线以下,或者家庭的纯收入在所在地是属于最低水平;其次是学生父母双亡,无经济来源,且没有其他亲属能给予经常性的经济支持;第三是学生生活在单亲家庭,并且家长失去生产或生活能力,无经济来源;第四是家庭属于农村贫困家庭,无经常性经济来源且兄弟姐妹中同时有两人以上在高校学习;第五是城市人口,父母都下岗或其中一人下岗;第六是学生家中长期有病人,如家中祖父母或是父母亲常年有病或者残疾等而导致家庭贫困;第七是学生家庭成员发生突然变故,丧失生活来源并短期内大量举债。目前我国高校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界定贫困大学生:一是具有家庭所在地民政局或乡镇出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二是该校辅导员了解其贫困的学生;三是每月生活费低于200元的学生。
2 贫困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自卑。自卑是贫困大学生最容易产生的一种消极的情绪。大部分贫困生来自一些经济落后乡镇及边远农村山区,家庭经济拮据,负担较重。他们进入到大学后,由于受教育条件和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自身觉得在经济、能力方面与其他同学差距悬殊,心理感觉不平衡,久而久之,造成情绪低落,对前途感到迷茫,看不到希望,导致自卑心理的形成。
(2)抑郁。抑郁是一种缺乏自信,觉得丧失自尊,对生活看不到任何希望,感觉自身没有能力改变现状的心理状态。由于抑郁情绪影响,贫困大学生感觉到无力应对外界压力,他们与其他学生一样都有着较强的自尊心,有着极强的求知欲和对改变现状、出人头地的强烈渴望。然而现实的经济压力和对未来前途的未知,加上生活、学习中出现的一些不如意,会让他们产生一种不适,长时间的累积甚至会发展到悲观、迷茫,进而导致抑郁。这种抑郁情绪如任其发展,可能会导致他们悲观厌世,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
(3)焦虑。焦虑是个体在预感到会产生某种威胁或不良后果而产生的不安、烦躁、紧张等情绪表现。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拮据,物质生活方面得不到满足,生活上的种种担忧,学业上的压力,使得他们长期处于心理紧张和焦虑的心理状态。为了解决学费和生活费,贫困大学生想法设法在社会上兼职,打工挣钱,以缓解经济上的压力。
(4)嫉妒。嫉妒是指发现自己处处不如别人,认为别人方方面面都比自己出色而产生的一种不满或怨恨的情绪体验。贫困大学生自然在经济条件上不如其他同学,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贫困大学生的内心极其敏感,更觉得加容易产生嫉妒情绪。贫困大学生的嫉妒之情主要表现在:因自己的智力、能力并不比普通学生差,但由于贫困,更觉得低人一等,因此心理极度不平衡,这是由于不服气而产生的嫉妒情绪;二是贫困大学生由于自卑,在他们眼中,其他同学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都在向他们昭示无法比拟的优越感和轻视,这会使得他们心理不满而产生嫉妒的情绪。
(5)偏执。偏执是指病态的自我援引性优势观念或妄想,常见的是关于被害、爱、恨、嫉妒、荣誉、诉讼、夸大和超自然力的妄想。由于贫困而产生的挫败感,使得贫困大学生对于他人存在着一种戒备心理。因强烈的自卑感和严重的心理焦虑的影响,贫困大学生容易形成“晕轮效应”心理,即以偏概全、以点概面,认为老师和同学只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而忽视了自己的长处,会形成消极自我评价的恶性循环。偏执心理会造成贫困大学生心胸狭窄,遇事不理智,在情绪失控时会背离社会道德准则,甚至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
3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解决的主要对策
3.1 努力缓解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压力
要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首先要解决经济贫困问题。缴不上学费,日常生活困难,家庭负担重,就业前景堪忧,面对这些困境任何人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无法避免。各高校不仅要为贫困大学生“开绿色通道”,不断完善贫困大学生贷款制度,充分有效地利用好学校的各项助学措施,更是要加大开展勤工助学活动的力度和针对性。勤工助学能使贫困大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它不但解决了贫困生的生活、学习的费用,还使他们锻炼了能力,增强了自尊和自信,对就业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3.2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积极发挥心理咨询作用
贫困大学生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认知缺失造成的,因此高校首先必须认识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引导贫困生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得他们逐渐走出之前的认识误区,认识到要克服困难,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换取别人的认同和实现自我价值,最终摆脱物质上的贫困,也获得精神上的丰收,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贫困观,增强自身抗压能力,积极面对人生,进而引导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
3.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育人环境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必须遵循以人为本这一宗旨,应该注重加强学校、班级、宿舍等育人环境建设。社会上的贫富悬殊差距影响到了校园,奢侈浪费、攀比炫富等社会不良现象也逐渐出现在了校园中,使得本身经济负担就很沉重的贫困大学生心理上产生了不平衡,出现了一些负面情绪。因此,各高校应该在全体学生中大力提倡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坚决反对铺张浪费。此外,学校应引导家庭富裕的学生积极帮助贫困生,与他们主动、真诚地交朋友,充分尊重贫困大学生的尊严,同时要注意言谈举止的分寸,注重换位思考,避免使得贫困大学生产生被施舍的错觉。贫困大学生渴望得到精神上的平等和人格上的尊重,因此,各高校应充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强调人格平等,尊重贫困大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尊重其隐私,支持和理解他们。
3.4 贫困大学生应注重自身建设
第一,贫困大学生应该调整心态,面对现实,学会自我接纳。自己从思想上改变对贫困的看法,贫穷不是耻辱,不是缺陷,要把它看作是对自己的一种人生历练;第二,贫困大学生应从实践中增强自信和自尊,应该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勤工俭学活动,以此来增强自信和自尊,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压力,同时从勤工俭学活动中体验到成就感,增强自信心。第三,贫困大学生应广交朋友,多与人沟通、交流,全方位展示自己,注重拓展自己的社交空间,在社会交往中感受社会的温暖,疏解自己的不良情绪,满足自我的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