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教育的理想”探寻理想的教育

2012-04-29韩菁菁

科教导刊 2012年25期
关键词:理想国教育思想柏拉图

韩菁菁

摘 要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教育给予了特别的重视,用了较大的篇幅来讨论教育问题。他把教育看成是理想国家实现的内在机制,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哲学家和军人,并且为完成其培养任务,柏拉图还阐述了具体的教育方案,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教育理论体系。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深刻而先进,蕴含着丰富的现代教育理论,虽然其教育理想并没有实现,但对世人追求理想的教育,对中国当代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的发展具有启示作用。

关键词 柏拉图 理想国 教育思想 教育改革

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因不满当时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混乱与缺憾,而创设性地提出了由哲学家治国,建立最好的城邦的学说。为了实现城邦的强盛、团结和统一,他把教育看成是理想国家实现的内在机制,认为“只有通过正确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哲学家和军人,也只有依赖哲学家的教化手段,才能重新塑造人性,培养出优秀的公民,从而建立一个理想的国家”。①所以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教育给予了特别的重视。

柏拉图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的人,纵观现代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大都是按照柏拉图的设想在不断地摸索与前进。今天,中国的教育已与人们理想的教育,离教育的初衷愈来愈远。黑格尔曾说《理想国》是西方教育思想的精神家园,如何对当代教育进行改革,去探寻人们理想的教育,真正获得人格的发展和追求真理的快乐,笔者认为追本溯源,从教育的理想追溯,去回归一种原始的认知是非常重要的。

1 柏拉图的教育理想

柏拉图认为只有实施合适、正确的教育才能建立理想的王国。国家有哲学家、军人和生产者三种分明的等级,三个等级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共同构建和谐的理想王国。而这一目标是由国家统一的教育体系来实现的。

柏拉图通过三个“隐喻”来阐明他精心设计的教育体系。他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哲学家认识并拥有最高的善的理念。在“日喻”中,他用太阳比喻善的理念,“太阳不仅使看见的对象能被看见,并且还使它们产生、成长和得到营养”②人的眼睛也因太阳的光具有了看见并了解事物的能力,而善的理念也正如太阳般,是“给予知识的对象以真理给予知识的主体以认识能力的东西”,③它是一切事物的本原,是知识和真理的原因。所以,认识并拥有最高的善的理念就成了哲学家教育的最终目的。

柏拉图通过“线喻”将世界分成两个世界(可见世界、可知世界)和四个层次(影像、事物、数学理念、理念),并且相对应灵魂也分为四个部分(猜想、相信、推论、理智)。对影像猜想,产生人们的偏见和成见;相信具体的事物,产生感性的知识,不具有可靠性和确定性;对数学理念进行推论,要先设定不证自明的假设,然后由假设开始推理答案,由于假设本身真假不定,所以上升不到善的理念;理智的对象是理念,从理念开始经过一系列的步骤,最后获得真理性的一般认识,最终把握到善的理念。④这样柏拉图就从认识论上说明了灵魂的认识能力和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即人们能够认识和掌握最高的善的理念的可能性。

柏拉图用“洞喻”阐明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实现的历程。洞穴相当于可见世界,洞外的世界相当于可知世界,而灵魂上升到可知世界的过程与从洞穴到外面世界的过程相似。由在洞穴内的盲目与猜想到走出洞穴见到真正的事物和现实,这期间“或许有一种灵魂转向的技巧……它不是要在灵魂中创造视力,而是肯定灵魂本身有视力……”⑤这就是说,人的灵魂具有获得知识的内在潜力,并且具有转向的技巧,使灵魂从最下层的影像认识上升到最上层的理念认识,而这一认识上的升华只能通过教育才能实现。

教育要使每个人内心获得和谐、满足,使国家和个人拥有节制、勇敢、智慧的美德,以实现国家和个人的正义。柏拉图的教育理想体现了一种既要适应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又要满足个人需求的整体教育观。

2 对柏拉图教育思想的评价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内容丰富而深刻,体现了他对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的高度重视。他注重城邦的正义与人的素质之间的关系,统治者必须具备和掌握善的理念,才能让城邦人民在其统治下获得整体的幸福。城邦中的公民也要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各司其职、各尽其才,使自己适合国家的需要。柏拉图的学前教育观,用游戏、用美好的事物来培养儿童的良好道德和习惯,较之今天中国的很多地区学前教育就是提前学习的现状更为科学和深刻。柏拉图十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经过一定时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后,还要到社会实践中去接受锻炼和考验,以检验学习的效果和运用知识驾驭社会的能力。柏拉图主张男女具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他认为女人可以和男人一样参与一切活动,甚至可以成为国家的统治者,这种远见卓识在提倡男女平等的今天都是十分先进的。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中还体现了终身教育这一现代教育主题,在经历了多年的学习,层层的选拔与考验后哲学家成为国王,却也还要继续学习。终身教育的理念适合于任何一个时代,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知识的储备与及时更新尤为重要。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他认为在神的赐予下人的天性具有了等级差别,不承认个体的独特性,并且他的教育中把奴隶排除在外。人的天性是有先天的差别,但是人并没有等级的差别,人的能力的差异并不是先天就有的,这与后天环境的影响有重要关系。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教育的根本宗旨是培养国王和护卫者,并不是为了提高所有人的能力,只是把人作为一种构建好的城邦的工具,忽略了人的自我价值,忽略了人本身要求发展和完善自己的愿望。并且他认为每个人只能做一件工作,不可能身兼数职,这种想法也是片面的,忽略了人的主体性。另外,他的教育是缺乏科学精神的,在学习天文学时并不注重天文学的知识,而是注重人们学习这种知识达到对理念的领悟。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含有文化专制的色彩。他要求对教育的内容包括诗歌、故事中对神的不恭、对英雄的不良的描写等进行审查和删改,虽说柏拉图的主观意愿是想让儿童接受良好的熏陶和培养,但是这样很容易歪曲事实真相,掩盖了真实的现实世界。这样整齐划一的社会文化很容易导致文化的专制,不利于社会文化的发展。总之,柏拉图的教育思想还是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的印记和局限性。

3 对中国当代教育的启示

柏拉图在构建自己理想国的蓝图中提出了一系列的理念和方法,不仅在当时而且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仍然影响巨大。他在混乱的政治社会中用其独特的视角,大胆创设,虽然其内容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可实现性,但是其间的指导思想仍对我们今天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3.1 理想的教育

所谓理想的教育,笔者认为是指最趋近于人的心灵的满足并具有最大的价值合理性的教育,它能够最大限度地成就人的精神生命,使人能感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那么,怎样的教育才能被称为是理想的教育呢?笔者认为理想的教育首先应该能够突显主体的自由个性。能够尊重、信任学生,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个人自由和人格尊严。承认学生的实力,相信学生能够自我教育,给予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包容错误。其次应该能够涵养德行。品德不好的学生,即使是人才也可能沦为社会的败类。再者应能够回归生活。教育源于生活,生活是原生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应该相融并进而不是步步脱节。笔者所认为的回归生活并不仅仅指知识的回归,还包括人们精神的回归,回归到属于自己的不为外界所羁绊的理想的精神生活。

3.2 启示

中国现代的教育制度与人才培养方案虽总体上来说比较合理,但它的弊端与缺陷不断显现,而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中所包含的部分精华对其中的一些问题正具有启示作用。

无庸讳言,当今学校道德教育的整体质量不高,出现了道德教育边缘化、教育过程形式化等问题。虽然国家不断倡导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三好学生,但是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竞争异常的激烈,学生已经不能完全遵从自己的兴趣爱好,而被迫为升学而学习,数理化的附加学习已经挤占了音乐、体育、美术等的位置。而且学校对学生道德的教育多限于小学时期,以后的教学中逐渐淡化,家庭由于繁重的工作压力也无暇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化。这样,久而久之,像药家鑫事件这样的悲剧会发生也不足为奇了。柏拉图十分重视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相结合,每个阶级所进行的教育都要伴随着相应的道德教育,这种具体的道德要求或许并不适合当代社会,但这种做法值得借鉴,如果缺乏德育,一个人的能力越强,那么他带来的危害也就越大。所以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道德要求也应该相应提高。

传统的应试教育下,学校的教学主要是一种填鸭式的方法,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和主体意愿而强制性的灌输。柏拉图说“教育实际上并不像某些人在自己的职业中所宣称的那样,他们宣称,他们能把灵魂里原来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去,好像他们能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里去似的”。⑥的确,填鸭式的教育可能会获得一定的知识但绝对不能很好地得到灵魂的升华。所以柏拉图更注重灵魂的转向而非技能的训练,肯定灵魂本身的视力而不是在灵魂中创造视力。启发式教学便是这种思想的实际应用,是很值得我们的学校教育学习和有效实行的。另外,柏拉图教育思想中的胎教思想、终身教育、因材施教以及身心和谐等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柏拉图是西方思想智慧源头上的一位影响深远的人物,他的著作《理想国》在哲学、政治学、教育学乃至整个人类思想史上的地位都不可否认。其中所包涵的丰富而深刻的教育理论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挖掘,以期借鉴而促进我国教育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理想国教育思想柏拉图
大理:梦游理想国
直销理想国
柏拉图之灵魂观
为什么柏拉图强调“几何”
浅论罗家伦的民族主义教育思想
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 办有气质的乡村小学
践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开幼儿美术之路
贯彻陶行知教育思想加强师德建设的研究
国内近二十年来柏拉图研究综述
理想国——马来西亚的车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