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体验中“做数学”“说数学”“用数学”
2012-04-29陈雁
陈雁
(云浮市罗定市实验小学,广东云浮527200)
摘要在体验中学习,是体验教育所倡导的教育教学理念。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当中,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探索,动用学生多种感官,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体验学习过程的快乐。
关键词体验学习;实践操作;合作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的情景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让学生亲历体验,不但有助于他们探究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渐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以“课标”精神为指导,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一、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教和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 。“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是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意义》时,我是这样步步引进的:
(1)先让学生动手分一分:把8个苹果(图片)平均分成4份,可以用线画一画,或者一份一份地圈起来,并把其中的一份涂上阴影。学生通过操作知道把8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 4 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1/4来表示,其中的2份可以用分数2/4来表示,其中的3份……
(2)继续引导学生:8个苹果还可以平均分成几份?引导学生把8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或8份,看看能得到哪些分数?学生纷纷汇报,教师顺势而上:你们这些分数是怎样得到的?
(3)观察板书:请大家观察我们刚才得到的这些分数,它们的分母就是什么?分子呢?跟我们三年级学习的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是一样的。
对于小学生来说,听了可能会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因此,教师要善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尤为重要。只有经历有层次的数学学习活动,才能使数学体验牢牢地印在学生的头脑中。
二、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
这里的“说数学”是指数学交流。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才能顺利地共同建构。
概括分数的意义。结合板书,有层次地概括分数的意义,真切地感悟到分数的本质、数学的简洁美。分数意义的归纳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引领学生体验了分数意义的再创造过程。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在体验中“说数学”能更好的锻炼创作思维能力。
三、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即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除了这些我们动手创造出的分数以外,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有分数。
1.电视里的分数
师:国务院总理在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一个分数备受人民的关注,听说这个分数是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状况。我们来看一看: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增长部分将占去年国内生产总值的8/100左右。
师:你们知道这个8/100是什么意思吗?
师:听的出来,我们对这个分数的了解是粗浅的。包括老师在内,对它的了解也是有限的。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听说GDP是衡量一个国家富有程度的重要标志。至于它的内涵,以后我们慢慢会了解的。 看来,小小的分数,真正读懂了它,还真能给我们提供很多的信息呢。
2.身边的分数
我们通过报纸、网络、电视可以接触很多分数,其实在你(指1名男同学)也可以用一个分数来表示,信不信?
指一名男生问:你占男生的几分之几?
指一名女生问:你占女生的几分之几?
同样是一个人,为什么所表示的分数却不一样呢?能不能用同一个分数分别表示他们两个?
在这个过程里,充分展示到了数学的教与学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意义和理解意义,注重现实体验,力避传统的“书本中学数学”,体现生活中教学相长的互动关系。
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亲身体验,课堂上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体验成功,回激起强里的求知欲望。教师也应该深入到学生中去,深入到学生心灵里去,和他们一起历经知识获取的过程,历经期盼、等待、焦虑、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