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友善用脑”教学模式中特色教学方式的运用

2012-04-29李一婷

江苏教育研究 2012年26期
关键词:用脑冥想导图

“友善用脑”的课堂是以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为目的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往往通过采用特有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减少精力的流失,概括起来有:音乐、健脑操、多感官教学、思维导图、冥想、个性化记忆等等。

一、奇妙的音乐

人们往往会认为,在学习的时候听音乐会影响学习的效果。这是一种偏见!有些节奏激烈的音乐确实如此,但同样有些音乐却能调节学习状态,激发学习动力。人的大脑有四种波长,频率在8~12赫兹间的α波,出现在人们情绪稳定、愉快、舒适的休息或冥想的时候,α波具有强化吸收、整理和记忆信息的技能。在课堂上,如果孩子大脑调整到α波状态,他的注意力就会非常的集中,记忆力也会处在最佳状态,对老师所讲的每一个问题他都能理解,并且记住,思维也会非常敏捷,反应非常的迅速,并且经常有灵感出现。

那怎样才能让大脑进入α波状态呢?科学研究证实,当我们听每秒一拍的音乐时,我们的心跳同步,身体放松,大脑的α波比例就会增大,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增强。因此,在“友善用脑”的课堂上,我们常用音乐来调节学生的学习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在不同的情况下要选择适当的音乐。课开始,一段轻柔舒缓的音乐有助于使学生进入沉思状态;莫扎特的音乐特别适合学生做数学练习;健脑操时一段愉快轻松的音乐能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课结束时,一段巴洛克音乐的旋律接近于休息状态下的心脏节奏,大约每分钟60拍,可以激活大脑,有助于学生轻松记忆……

二、有序的健脑操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7至10岁的儿童持续集中注意只有20分钟,而小学一节课是40分钟。课堂上,学生常常走神。“友善用脑”摒弃“学生只有安静地坐着听讲才能学好”的观念,强调“有序的课堂运动”的作用。脑科学告诉我们——保持大脑的健康状态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条件。在课堂教学中,当感觉学生学习状态不佳时,可以借助健脑操来协调身心,保持大脑健康。因为运动可以促进呼吸加深,提高大脑供氧量;交叉运动有利于大脑两侧的联系,能促进有效利用整个大脑;一些类型的运动会减少引起压力的化学物质,增加有益的化学物质,进而帮助大脑信息的传递和储存;对动觉型的人来说能激发其思维;教师计划和控制下的运动会降低学生注意力分散的可能性,会使课堂丰富多彩,学生学习热情饱满。

因此当学生注意力分散时,当一些学生过分活跃或吵闹时,当学生感觉疲倦时,我们可以做一做这样帮助身体和大脑达到平衡的“健脑操”。拍拍手、拍拍肩、交叉拍膝运动、交叉拍脚后跟、划“8”字运动、交叉按摩肩部、心跳节奏环境下手脚交叉运动(呼吸、指尖相对感受能量流动)等等,老师们自编自创的健脑操运动虽然只有短短一两分钟,效果却非常的好。在语文教学中,根据语文课中所学内容,灵活设计、穿插几分钟的放松活动,既让孩子得到休息,同时又使所学内容得到巩固和升华。

三、有针对性的多感官教学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他们有着结构复杂、功能奇妙的大脑,因为每个大脑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每个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和记忆的方式也不一样。对某些学生来说,以某种特有的方式(比如通过视觉、触觉)得到的信息更容易被大脑吸收,并且更容易形成深刻的记忆。而对另外一些学生来说,他们的大脑更善于处理琐碎的事物(这类学生属于分析型)。同时,各种环境因素,诸如灯光、噪声水平、温度、家具的摆放、与他人交流的情况及学习的时间,都能强烈地影响人的思考、工作和学习的方式。大量事实表明,成功学生,其学习风格往往与教师的教学方法一致,而失败学生往往并不能适应这套教学方法,这并不是说他们学不了,而仅仅说明在某种学习方式下他们学不好。

友善用脑理念认为:“所有的学生都是天生的学习者”,“如果学生无法适应我的教学方法,那就让我教会他们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学习”。有效的教学方式,并不是让学生去适应老师,而是老师去适应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机会。因此我们要改变课堂教学满堂灌的现象,运用多感官开展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满足学生的多样学习风格,找到学生最佳的学习状态。

所谓多感官教学就是教师要面向学生个人的学习风格,有意安排多样的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技巧。比如说针对动觉型的学生来说,老师应当多多采用身体动作来激发这个群体的思维过程;而针对视觉型的学生来说,教师上课使用多色笔就能让他们印象深刻。因此,教师教学应保持多样性,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以刺激学生的各个感官,建立对课堂活动的深刻记忆。

四、神奇的冥想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是世界巨匠爱因斯坦的结论———“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美国心理学家彼特也说:“想象力是解决问题的钥匙,当人们百思不得其解时,‘白日梦能为你提供答案。”因此,在课堂上,花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冥想”(即做“白日梦”)就显得尤为重要。

什么是冥想呢?在心理学家看来,冥想就是人在清醒状态下出现的、带有幻想情节的心理活动。人们一般都认为冥想“白日梦”纯粹是浪费时间,其实不是,科学研究发现,冥想是人的本能的休息和放松机制。这就是说,冥想是健康的、安全的,不需要担忧,更不必有意抑制。更有科学研究证实,冥想不但是健康的、安全的,且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建立深刻的记忆。“友善用脑”课堂上的冥想重视让大脑有时间轻松自然地工作,教会学生花时间进行无意识的反思,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处于非常放松的状态,让他们能够创造性地学习和记忆。

那我们的“冥想时间”怎么创设呢?首先我们要创设冥想的情境,每节课冥想的次数为2次左右,分别安排在一节课的开始和结束的时候,每次时间为1分钟左右。其次要适当地安排冥想的时机,可以是课开始时静心回顾已有的知识,也可以是课中某一知识点或某一环节结束时让学生独立进行阶段性思考和小结,还可以是课结束时对整节课的反思与记忆。当然还要选择冥想的音乐,以轻柔舒缓为主,选取的音乐要有助于学生思考,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身体平静下来,同时也可以激发身体。注重指导冥想的姿势,让学生尽可能选择自己的放松姿势:双脚平放,双臂在桌上交叉,头放在两臂上,闭上眼睛,并让整个身体感到平静,同时缓慢而沉稳地呼吸,让自己的大脑反思、整理和存储信息。最后教师要组织冥想的语言,在舒缓放松的旋律中讲话,说些这样的话:当你感到如此平静与放松时,来和我一起进行冥想……你学会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呢?……你有什么感想呢?……想一想……你打算怎么画自己的思维导图呢?……当你想好时,睁开你的眼睛,深深地吸口气,慢慢安静地坐直……写下或画下记忆中的内容,加深记忆印象。

五、有效的思维导图

机械地做大量重复的作业对学习毫无帮助,那怎样才有助于学习呢?写一写,画一画,用自己的方式来记录自己思考和创作的过程,亦即画“思维导图”。

友善用脑思维导图就是友善用脑理念指导下,根据人的认知规律,借助图像帮助人们思维或记忆,表现人们思维过程、记忆习惯的工具和媒介。对于学生,我们则这样告诉他们“用不同的符号、图形、文字、颜色画出你学到的知识,怎么想就怎么画”,可以是知识的梳理、拓展、你印象最深刻的、你想提醒大家注意的等等。同时我们更应清楚地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是天生的学习者”,“人脑不同,导图不一”。每个人对知识的理解不同,因此画出来的思维导图也是不一样的。我们评价的并不是思维导图的好与坏,重点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它的几种类型。在我们的课堂上,教师往往把自己的板书设计成一幅思维导图,让学生加深记忆,同时来引导学生画好思维导图。而学生往往认为思维导图会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思路更清晰了,是一种快乐的记忆方式。尤其在复习的时候,倡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来复习,更是可以节省时间,提高学习的效率。

美国图论学者哈里有一句名言:“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说的就是思维导图,形象的、具体的、直观的事物要比抽象的语言容易记得多。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增进理解和记忆能力。

六、个性化的记忆

很明显,我们要摒弃浪费时间的、枯燥无味的抄笔记的学习方法,强调学生的“个性化记忆”,以自我的方式巩固和记忆自己的学习内容,而老师在课堂上要做的是采用更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找到或形成自己的记忆参照物。

在课堂上,老师要鼓励学生多问问自己:“我怎样才能把它变得更好记呢?”学生可以个人独自建立记忆参照物,还可以两人一组或多人一组共同决定。可以把课堂学习的内容变成歌曲、绕口令、身体的运动等等,其中思维导图就是一个属于自己个人的重要的记忆参照物。可以把自己的记忆参照物挂在自己能看见的地方,不用挂太长时间,几天就足够学生有意或者无意地复习这部分知识。

通过老师们的实践,这样一些特有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得轻松、教师也教得轻松,相信只要我们坚持让教学适应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学生一定能够成为出色的学习者。

(李一婷,南京市东山小学,211100)

猜你喜欢

用脑冥想导图
花朵的冥想
烃思维导图
蓝的冥想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冥想》
近视
冥想
认真用脑的请举手
歪果仁脑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