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友善用脑的学习方式的培养路径

2012-04-29王小兵高原

江苏教育研究 2012年26期
关键词:用脑新知自学

王小兵 高原

友善用脑的课堂强调让学生在学会学习中学会发展,重点落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上,通过友善用脑的多种策略使学生健康地、智慧地学习,实现全脑学习,努力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中,用自己的学习方式高效地学习。

路径一:依据学情调查,科学组建团队

友善用脑课堂路径一是科学分组,分组的依据是友善用脑学情调查,主要调查班上所有学生的思维类型、认知倾向性、学习快乐度,使每个团队中会有不同思维类型、认知倾向性、学习快乐度的学生组成,成员之间在学习交流中能做到互补。

1.小组成员的思维类型互补

人的思维一般分为分析型、总体把握型和均衡型。习惯左脑思维的学生属于分析型(通常所说的逻辑思维);而习惯右脑思维的学生属于总体把握型(通常所说的形象思维、直观动作思维);没有明显特征的属于均衡思维方式,没有什么占主导地位的感觉,能够随机应变地使用总体把握的方法,他们可以自然地综合左右半脑的功能活动,这对他们适应不同的工作学习环境有利。对学生思维类型调查过程中发现,用千篇一律的尺子去衡量思维类型各不相同的学生,会把许多很有才能的学生排斥在应有的教育之外。在课堂教学时应兼顾各种思维类型的学生,对他们进行不同的指导。在创设情境、设计提问、学生行动导向教学活动等方面要有变化,以提高教学效果。在小组分工时,充分做到人尽其用,比如:总体把握型的学生更合适承担组长的工作。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分析型思维类型的学生比例逐渐增多,总体把握型思维类型的学生比例逐渐减少,老师要针对学生的思维类型特点,在课堂教学时要多注意一步一步演绎归纳事物特征,更多地从具体角度去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分析问题,最后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以适应学生的思维特点,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不应该忽视对总体把握型学生的指导,教师在课堂中要引导学生全面、综合地了解掌握事物。总之,在一个学习团队里,几种不同思维类型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互补。

2.小组成员的认知倾向互补

根据接收和记忆信息的感官倾向性的不同,可以把人的认知倾向性主要分为视觉倾向型、听觉倾向型、动觉倾向型和均衡型四种,(均衡型又称为与别人合作倾向型)。在对学生的认知倾向调查中发现,年级越低,听觉型学生越少,这就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中不能“一言堂”,否则课堂效率会很低。没有明显认知倾向的学生最多,这就要求教师教学方法应呈现多样化,我们要尽可能地运用多种媒体、多种手段,调动孩子多种感官,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动觉型认知倾向的孩子,我们在课堂上应采取宽容的态度,好动是他们的本性,不要绝对地制止他们在课堂上的“小动作”。可以因势利导,在课堂上组织一些有趣的操作实验活动、示范活动、表演活动和放松减压的课间活动,如画画思维导图、做做健脑操,还有小组合作学习等。总之,我们在分组时,应考虑不同认知倾向的孩子,尽可能地将动觉型的孩子分开,在一个学习团队里,几种不同认知倾向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互补。

3.小组成员的学习快乐度互补

学习快乐度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环境、过程、结果感到满足的程度。它从学生个人情况、家庭状况、社会交往、学习的物理环境、课堂教学氛围和学习习惯、过程及结果6个维度展开调查,便于教师了解学生“乐学”或“厌学”的原因,帮助学生找到学习不快乐的原因,找到解决的办法,帮助他们分析不快乐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是学校因素造成的还是家庭因素造成的。

总体来说,成绩优秀的孩子由于主客观条件都比较优越,学得轻松,感觉都是快乐或比较快乐的。作为老师及家长要经常与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及时了解孩子,使其在成绩优异的同时形成积极的、健康向上的人格。在一个学习团队里,我们应考虑到学习快乐度很低的学生,把他们分在成员快乐度都很高的团队中,受同伴的影响,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我校友善用脑学习团队的建设,通常由6人组成,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分组原则。组内异质即组内会有不同思维类型、认知倾向、学习快乐度的成员组成,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即组与组之间团队成员的学习素质大致均衡,为保证全班各团队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条件。

路径二:运用“自学导航”,有效自主学习

友善用脑课堂路径二是让学生运用“自学导航”进行自主学习,主要体现“先学后教”的原则,此举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自学导航”是基于学生学会新知、学会学习的预习文案,它是架起学生课内外学习的桥梁,是为他们自主学习提供一条可以攀援的绳索。运用“自学导航”我们既关注学生学会新知的程度,又关注他们自主学习的情感,张扬自主学习的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

1.“自学导航”的设计应彰显导学特点

基于友善用脑教学的自学导航特别关注使用的对象是小学生,它有其个性化的特点:

一是富有童趣。我们教育对象是小学生,特别是面向低年级使用的自学导航应有更多的趣味元素。导航中设计可爱的卡通人物形象,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让学生在使用时倍感亲切。如:我会读、我能找出、我能判断出等等,学生仿佛置身其间,自娱自乐。

二是尊重差异。很多导航上都会有这样的温馨小贴士:“亲爱的同学们,你可以先完成……,不会的可以做个记号,上课可要弄懂哦。”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允许他们预习时在自学导航上把不会的部分空下来或做上标记。

三是促进自主探究。小学生自主学习往往表现出自觉性、独立性不强等特点,着眼于促进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设计,能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如语文学科“导航”中可以设计“搜索引擎”,学生通过预习,搜索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课外资料,促使学生去自主学习、自我发现,“知道的”能与同伴共享,再带着“不知道的”走进课堂。

四是适合团队交流。自学导航是学生课堂学习、课堂合作交流的有效载体,设计自学导航要把新授内容中的重难点提炼为适合于团队交流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或活动。如“导航”中,老师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设计出汇报参考资料,然后借助参考资料小组汇报。这个任务的完成必须经历以下过程:首先是自主学习尝试汇报,其次是小组讨论借以复述课文的材料形式,是用表格还是关键词、板书等,然后确定汇报形式是一人介绍一个时间段还是一人一句,又或是集体汇报,最后是小组内练习展示。

五是个性化表达新知。学生可以将课前的自学和课中合作交流所获得的知识转化为思维导图表达新知,课后进一步完善。思维导图既能表达新知的线性逻辑关系,其中使用的形状、颜色等又能使右半脑把新知识与已经存在于记忆中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大脑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

2.“自学导航”的运用应有助于构建新知

(1)课前自学探究。学生课前结合自学导航进行自主学习,达到初步感受新知,了解新知,质疑存疑之目的。就语文学科来说可以收集相关资料,可以质疑,扫除生字词学习障碍,可以初步绘制预习后的思维导图等。

(2)课中交流修正。不要将自学导航上所有的问题都无一遗漏地在课堂上交流探讨,如大多知识准备部分只是为了给学习新知奠定基础,学生基本可以独立完成,则不需要再交流分享,以免耽误时间。共性问题、重难点问题、有争议的问题则是交流探讨的重点。如英语学科一次“导航”中设计了一道判断:“David has breakfast at ten to seven.”和“They play football at 4∶15.”并说出原因。当学生在小组中展示“导航”时,可以看出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找出这两句话真正错误的原因,小组人员之间的意见不一暴露无遗。教师可以很好地利用这样的分歧,引导小组人员展开讨论交流,在思辨中学生会理解得更深刻。学生凭借自学导航展开交流探究,不断修正完善自主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一步步走向新知的彼岸。

(3)课后修改完善。学生通过课前自学对新知有了初步了解,课中有了热烈深入的交流,达到掌握新知的目标。课后将自己的思维导图进一步完善,可以鲜明地表达对新知的掌握程度,有助于更好地构建新知,也利于今后对学习知识的提取。

自学导航指明学生学习的方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自学导航让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上充满了信心,主动参与,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路径三:合作交流展示,高效解决问题

友善用脑课堂路径三是组织学生合作交流。合作交流具体又分为组内交流、组际交流、班级探究三个实施环节,这三个环节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循环实施。

1.组内交流,共享学习收获

在团队学习中,每个小组都做到有序交流。在组长的分工下,可以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写一写,评一评,记一记,画一画。在团队交流时组员应学会倾听,一人汇报时,其他人必须认真听并且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有自己的补充或独到见解。团队交流中,每个成员都参与交流,一般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实际情况会有多次全班参与交流的机会。根据学习内容的难易等情况,进行两两交流、三三交流,更多的是六人一起交流,通过交流组内达成共识。

2.团队展示,解决认知“盲区”

每次团队交流后,有的问题小组成员都无法解决,就组际之间展开讨论,加以辩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先由各组代表提出本组的疑难问题,组际之间进行讨论、解答。在组际交流过程中,组织学生围绕中心话题,突出关键问题,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师生共同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形成一致意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团队学习中,经常会出现组内认知上的“盲区”,我们可以在组际交流时,重点解决这些“盲区”,组际交流中鼓励每位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尽情地交换各自的看法,提高他们的分析、判断、推理等多种思维能力;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们的语言技能也得到提高,学习潜能和创造力得到发挥;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克服了自我中心、胆怯等不良心理品质。

3.班级探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友善用脑的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在教学内容重难点处、发散思维处、拓展延伸处事先预设好交流的话题。若在组际交流中学生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一环节可省略,若没有突破,需在全班进行探究,教师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团队之间思维碰撞,对各种观点进行分析,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深化认识。

友善用脑的课堂强调“学习是学生在学习”,在实际操作时我们转变了固有的思维定势,使教学中的“难点”成为学生探究知识的契机,实施多感官教学,研究讨论尝试解决问题,牵动全体学生合作探究,大胆去尝试、碰壁、探求,甚至失败“犯错误”,并告诉他们“错误是最好的学习机会”。最后以集体讨论并归纳的方式掌握难点,彻底解决问题。在这一环节,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每个学生的个性都会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其潜能得到了有效挖掘。

路径四:梳理巩固提升,自我建构新知

友善用脑课堂路径四即一节课临近尾声时,我们一般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进入冥想状态,自我构建新知,鼓励学生画自己的思维导图,个性化地表达收获,实现自我建构,最后让学生自主练习,温故而知新。

1.冥想:创设让学生全身心放松的状态

科学研究表明,在课堂上给学生“冥想”时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及时巩固与记忆,有助于教学目标的确立与达成。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回忆整个学习过程,再造事物的形象,将知识和情节联系起来。教师结合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中途可以对一个片段的教学,或整节课知识的教学,用慢节奏的语言引导梳理,伴随着轻柔舒缓的音乐,学生身体和精神都获得放松,处于一种自然无意识整理与存储信息的良好状态。

2.画思维导图:让学生个性化表达新知

实践中,我们感受到有效的冥想是画好思维导图的基础,所以冥想后我们让学生用思维导图将所学的内容画出来,画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的过程,也是加强学习记忆的过程。人脑不同,导图不一,通过绘制思维导图,让学生个性化表达新知。

3.练习巩固:让学生温故知新

学生通过自我构建新知、个性化表达新知,再自主完成练习。教师一般让学生进行选择,第一让学生自己设计练习。这些学生积极性很高,钻研书本,相互讨论,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激发。第二从书上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习题自主练习。从学情调查得知,学生学习素质存在差异,所以教师会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性地进行练习。这些练习不只是巩固新知的过程,更多的是在知识的自我建构内温故知新的过程。

友善用脑强调:“如果学生无法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则就让教师教会学生以学生自己的方式学习。”基于这一核心理念,我们坚持以让学生学会学习为我校友善用脑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我们遵循这样的课堂教学路径,是为了让教师关注学生的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当然我们也鼓励教师追求自己的教学风格,大胆去探索、创造、超越我们的课堂,这也是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所追求的一种境界。

(王小兵、高原,南京市东山小学,211100)

猜你喜欢

用脑新知自学
新知
生活新知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近视
认真用脑的请举手
歪果仁脑洞大
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