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丰富课堂教学活动构建学生语文学习平台
2012-04-29钟佛堂
钟佛堂
摘要面对“学生为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新的教学格局发展趋势,只有学生主动参与的语文课堂才有活力。语文课堂通过开展自我介绍活动、演讲比赛、书法竞赛、阅读竞赛、作文竞赛等丰富的教学活动,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能让学生乐在其中,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做了学习语文的主人。通过这些学习活动的竞争,一点一滴地积累,学生在自我介绍中找到自信;在演讲中掌握了能力;在竞赛中学会竞争,自身的语文素养才会不断提高。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竞争,在竞争中进步,在进步中掌握技能、提高自身素质。只有这样丰富的教学活动,语文课堂才不会寂寞,才让学生真正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课堂教学活动;语文;学习平台
传统的教材观认为,教材是学科知识体系的浓缩和再现,是学科知识的载体。这种教材观的实质是“教材即知识”。对学生而言,他们的任务是接受、存储前人已经发现了的知识。所以,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就是“死记硬背”。久而久之,学习语文就成了学生们心灵上的负担,繁冗的文字让学生提不劲来,且不说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对语文课堂甚至对语文毫无兴趣也是必然,要想提升学生素质更是难上加难。基础教育改革正以全新的教育观、正确的教材观、科学的教学过程观、新型的师生观冲击和涤荡着旧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
作为一名新时代教师,面对“学生为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新的教学格局发展趋势,怎样才能让厌倦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迷恋于现在的语文课堂呢?我尝试运用一些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教学,四年来,我通过实践证明:只有在语文课堂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才能让学生乐在其中,只有学生主动参与的语文课堂才有活力。
一、开展自我介绍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为学生搭建表现平台,激发学生的表现意识
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都有求异求新的欲望,而年青人在这一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开展自我介绍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把这一模式推及至七年级开学第一课的课堂教学,为学生搭建表现平台,激发学生的表现意识,正是利用了初中生这一心理特点。
刚开学,面对的是来自农村不同小学升上来的学生,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要想让学生喜欢语文,喜欢语文课堂,第一节课非常关键。正式授课吧,学生没去预习,也将为上课带来难度,而且考虑到学生之间比较陌生,要进行学习活动学生之间需要一段时间适应。于是为了让学生对彼此有初步的了解,我设计了这样一节课——2分钟自我介绍。
我是这样操作的:由于是第一节课,还未来得及准备,先给5分钟准备,准备好的先上台发言。又考虑到一些学生仍不知如何下手,我便在黑板上列出提纲:“我叫×××,毕业于××小学,我的兴趣爱好××,我擅长××,我的理想是×××,……”作简单介绍,由于人数多,安排两节课进行。
通过介绍让同学们互相认识,从而也可看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让爱表现的学生提供了舞台,给其他学生一次锻炼的机会,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表现意识。
二、开展演讲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使语文课堂活跃起来,只为学生搭建表现平台远远不够,久而久之,这种行为将渐渐演变为应付式的甚至不屑一置的课堂,没有目的,没有激情。因此,科任要完全把课堂交给学生,这就要求科任教师在课前要注重引导,要让学生明白开展这样的语文课堂活动的目的,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参与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所教班级每学期开展一次演讲比赛,确定主题,如适逢感恩节,就设计了一节以“感恩”为主题时间为3-5分钟的演讲比赛,想通过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感恩”的含义。具体是这样操作的:
先由学生自己写稿,到科代表处报名、登记演讲篇目,然后根据报名情况进行安排。接着,科代表挑选主持、评委、统计员、计时员和收集员。先挑选出口齿清晰、表达能力强、能随机应变的学生当主持,男女各一名,由科代表提供各位演讲选手的篇目和稿件,被选入的主持负责写好开场白、台词、结束语并记熟;挑选出除选手、主持外且较负责任、正气的学生当评委,男女各五位,严格按评分标准打分;挑选收集员一名,专门负责收集各评委的评分卡上交至统计员处;挑选计算水平较好的学生当统计员,男二位或女二位,统计员从十位评委打分的结果中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再求平均分即为演讲者所得的成绩;再挑选一位计时员,负责计时。通过各项评分得出,最高分的为一等奖,其他奖项依名额分配。
选手如果超过10人,先对报名的学生进行第一批筛选,选出最好的十位,最后再从这十位学生进行角逐,评奖(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不足10人的,在规定的时间直接进行角逐,评一、二、三等奖按比例1:3:6评出。
就这样,由科代表组织安排,学生当主持、当评委,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真正做了主人,让他们乐在其中。让学生在参与这样的教学活动,并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感恩”的意义,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三、开展书法竞赛、阅读竞赛、作文竞赛等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竞争意识
开展不同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不断地变换着自己的角色,学生非常积极主动参与。但是一段时间后,似乎对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麻木了,学生失去了往日在课堂中表现的激情,毫无动力。究其原因,这种教学活动缺乏竞争机制。于是我把每学年要参加国家级、省、市、县、校的一些竞赛项目汇总,如书法比赛、古诗文默写竞赛、阅读竞赛(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等)、作文竞赛等,我把竞赛融入到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竞争。我设计了这样的表格:
到县级以上单位组织的预定的参赛时间为止,则按上表把每学月的累积分加起来,从最高分开始往下算按名额分配。这样竞争机制的形成,学生就有动力,课堂上我把各项竞赛任务融合到课堂活动之中,分配的每项任务都能认真完成,而且效果非常好。
1.书法竞赛。我所教的班级每学期单周周一的语文课为书法课。但我要求学生每周上交一份书法,然后分成八小组(每列为一小组),选出组长,由各组组长组织组员与其他组交叉评改,根据所写书法按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组长登记好每次的评价分,每学月(4周为一学月)统计总分,最高分前十名当选为“班级小书法家”,并把作品张贴。
2.古诗文默写竞赛。学生每学期都要学习文言文和古诗词,大多需要背诵。我也把这设计成竞赛形式,每学期规范背诵检查:先安排好时间,每组8人,各设一个小组长,充分利用好周二、周四早读课,在规定时间内检查,每次检查背诵完两至三首古诗词后,上课则抽出时间进行默写,由组长检查,把评分统计好。一般在第15、16周左右结束,在背诵时间结束后,再进行本学期的古诗文默写竞赛。竞赛完后评出一、二、三等奖;最高分为一等奖、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
在这过程中,有些学生在记诗词时竟然认真练起书法,一方面可以记诗词,一方面又可以练书法,把记诗词和练书法融合起来,学生不亦乐乎。
3.名著阅读竞赛。每学期要求阅读的名著最少是两部,我在所教班级双周周一开设一节阅读课,刚上几节课,有一部分学生都没科任要求需要阅读的名著带来,据了解大多是实庭条件不许可。于是我召集科代表和班长谈了我的想法,就是把两班带来的名著在上阅读课前集合起来,哪个班先上哪个班看。学生都赞成,于是两班学生资源达成共享。这样既解决了阅读难的问题,又促成班与班之间的交流。
习惯逐步养成,但是学生仍是走马观花应付式地游览,效果不佳。于是我在每学月最后一周就开设“名著故事会”, 每学月评选“名著故事大王”, 由组长评价,结合学期结束时进行名著阅读竞赛统计好评分。之后学生在阅读课上一看完一个故事,就讲给其他同学听,让他(她)评价,而且课后也成天抱着名著爱不释手。在期末将近时,学生完成阅读题得心应手,效果极佳。
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调动起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即使难,也不会挂在嘴边,而是动脑去解决,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能写成大文章了。国家、省、市、县级举行的相关竞赛,许多学生也踊跃参加,而且获得较好的名次。
四、开展丰富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2)学生参与丰富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自己做主人,不再是屈服于文字的奴隶,通过这些学习活动的竞争,一点一滴地积累,学生在自我介绍中找到自信;在演讲中掌握了能力;在竞赛中学会竞争,自身的语文素养才会不断提高。
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成了语文课堂的主人,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竞争,在竞争中进步,在进步中掌握技能、提高自身素质。只有这样丰富的教学活动,语文课堂才不会寂寞,才让学生真正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魏礼飞,杨芙蓉.浅论教材观的转变[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2年12期.
[2]2002年人教社出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