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要素资本参与公司治理的研究

2012-04-29邵云袁龙龙

会计之友 2012年27期
关键词:价值创造公司治理

邵云 袁龙龙

【摘要】 要素资本假说认为,随着知识经济发展创造企业价值不再仅仅依靠财务资本,更多的依靠技术、信息和知识资本等,基于要素资本假说的公司治理结构应该按照不同要素对企业价值创造的贡献大小谈判参与企业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分配。文章通过分析现有的公司治理理论——股东所有权的单边治理、利益相关者共同产权的多边治理以及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对现实解释力的不足,阐述了基于要素资本的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以及相应的实施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 要素资本; 价值创造; 公司治理; 共同产权

一、问题提出

企业是一个多要素资本组合的特别合约,合约各方的谈判力决定了企业合约中的权利配置及收益安排。而谈判力则取决于要素的稀缺程度、要素对企业价值增值的贡献,要素的专用性及要素承担风险的能力等方面。古典企业的“资本雇佣劳动”逻辑正是建立在财务资本的绝对谈判力的基础之上。古典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转变,使得财务资本与其他资本的谈判力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的细化、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企业的无边界发展等一系列变化导致企业对知识、技术和信息的巨大需求,以知识和创新能力为特征的人力资本所有者成为企业的关键性生产要素。要素资本假说引入了除物质资本、财务资本、人力资本外的知识资本、信息资本和技术资本,这使资本定义的外延得到了极大的扩展。现代知识信息时代,创造价值远远不再局限于财务资本、物质设备资本等,而在于企业对知识、信息和技术资本的充分利用。随着经济发展、技术变革以及产权结构的变化,不同要素资本的稀缺性,及其对企业的贡献也不断发生变化,各种资本在企业价值创造中发挥的优势作用不同,相应在公司治理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方面的地位也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公司所有权的安排。因此,基于变化了的现实,研究技术、信息和知识资本等多项要素资本参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安排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公司治理结构理论的文献述评

关于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分析“资本雇佣劳动”的公司治理,体现的是股东利益至上的思想。根据马克思的资本论,企业的营运首先要投入一定的财务资本,再来购置其他的生产要素。从私有制的产生到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时期,财务资本一直是企业生产中最稀缺的资源,因此出资最大的股东便拥有对企业所有权的控制。但在工业经济日益以知识、技能为根本,并且逐步向知识经济过渡的时代,拥有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成为企业的关键性或主导性生产要素。知识、信息和技术资源等经过市场交易进入生产领域,成为企业的要素资本,在价值创造中突显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资本雇佣劳动”的股东主权的单边治理,贾明(2007)认为控股股东容易通过隧道行为、公司资产的转移以及关联交易等,获得货币收益、非货币的乐趣收益和声誉收益(尤其对家族企业而言),侵占中小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所有权,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主张企业所有权由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雇员、消费者、政府和社区等利益相关者共同分享企业所有权。周鹏(2002)认为,企业的契约性与利益相关者理论间具有一致性,即隐含企业是一种再谈判机制,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所有权分配进行谈判,谈判的结果决定出企业的治理结构。相较于股东主权的单边治理模式,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虽然避免了控制权私人收益问题,但是利益相关者的目标不可能如股东目标那么一致,如股东要求利润最大化,债权人要求如期赎回本息,员工要求工资最大化等等,利益的不一致导致谈判的频繁发生,治理成本上升,治理效率降低。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是大多数学者从人力资本和财务资本的不同产权特征考虑出发的。周其仁(1996)认为,企业是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契约,“积极货币”的拥有者——企业人力资本的存在,才保证了企业财务资本的保值增值和扩张,因此人力资本拥有企业的所有权。方竹兰(1997)针对张维迎的“资本雇佣劳动”的最优企业所有权的安排命题提出人力资本所有者是企业风险的真正承担者和财富创造者。知识经济下,货币和物质设备资本的保值增值开始依赖于经营管理者型人力资本投入者的风险决策和日常管理活动的有效性;但是人力资本产权的公司治理也仅考虑人力资本和财务资本的产权区别,并未将技术、知识资本等纳入产权安排的公司治理,忽视他们对公司价值创造贡献。

其他公司治理理论有:杨小凯和黄有光(1994)把企业所有权的内部结构与定价成本相联系,同时把企业的均衡组织形式与交易效率相联系,构建了一个关于企业一般均衡的契约模式。杨小凯(2003)根据新兴古典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得出高新技术专家的劳动在市场上的交易效率低于设备专家的劳动,而在企业内部的交易效率则刚好相反,因此未来有可能出现“技术雇佣物质设备资本”的企业制度,代替当前的“资本雇佣劳动”。刘萍(2005)提出企业所有权安排和治理机制受到企业发展阶段、产权结构、技术特点等方面的影响,不同的企业并不存在一个普遍的最优所有权安排,同一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也不断变化,企业应引入权变治理的观念,根据不同情景选择不同的所有权安排和治理机制。本文的研究则是在罗福凯教授(2008)提出基于要素资本假说的公司融资、投资和公司治理的一种新解释,要素资本及其价值函数将成为财务理论的核心内容,要素资本结构决定着企业所有权结构,所有要素资本共同团结在创造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下,然后根据各要素资本的价值创造贡献来分享企业的剩余收益权和控制权。

三、实例与观点

基于多项要素参与的公司治理结构研究,主要特征就是根据不同的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创造的贡献大小,举例分析知识、信息和技术资本等作为新兴资本参与公司价值创造的机制,以便相应地调整公司的竞争战略和激励要素资本创造价值的对策。

(一)知识资产涵盖商誉品牌、公司理念与制度文件,购买知识产权的支出以及企业的社会关系等

知识资本的显著特征是更新速度快,能动作用大,不仅自身价值增值,而且能动作用使得物质资本产出更大。就知识资产而言,利用商誉品牌、专利、商标、技术许可证等能实现商业扩展,创造企业价值。例如,作为全世界最大的毛线企业,恒源祥没有一家工厂。恒源祥这块3个字的金字招牌,将公司的品牌运作和80多家加盟工厂、5 400 多家授权经销商、40 000名员工连接在一起,构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恒源祥联合体”。而恒源祥的定位是:成为一家拥有消费品牌的战略、咨询、管理顾问公司,让品牌成为知识资源的平台,并能够被联合体的所有成员,包括加盟工厂、经销商、零售商广泛使用。再如,公司的理念与制度文件形成企业文化,星巴克的成功经营除了得益于其知名商誉,更多的是尊重员工的文化氛围,将本来用于广告的支出用于员工的福利和培训,通过权力下放和有效的奖励政策,鼓励员工参与决策、互相交流和合作,使其很具竞争力并获利丰厚。知识资本的价值创造,其产权主体必然要求参与分享产生的剩余收益权和控制权,对其激励对策是建立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信任机制,建立信任、友好和承诺等合作者专有的关系资源,实现知识资本的共享。

(二)信息资产主要指的是网络信息和信息机构

基于信息资产的新兴第三产业,凭借网络信息和信息技术平台,实现虚拟物流和营销,带动实体经济发展,创造巨大价值。以第四方物流为例,它是专门提供物流规划、咨询、物流信息系统等活动的虚拟物流企业,它本身并不承担实际的物流运输活动,而是一个信息控制中心——独立于物流供给和需求之外专门进行物流资源整合的物流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第四方物流作为虚拟开放的物流信息系统,任何物流服务的需求者(包括个人、企业和其他组织)可以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将需求信息发布到第四方物流信息平台上;任何物流服务的供给资源(包括运输、仓储、包装装卸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也都可以将供给信息加入到该平台上,按照第四方物流的运行规则提供物流服务。然后,第四方物流再根据各方的需求,设计适合供求双方的物流解决方案。这样有效克服了物流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既节省了物流需求和供给双方信息搜寻的成本,也提高了物流的运作效率。随着越来越多的物流需求信息和物流供给资源在第四方物流平台上集聚,它的服务能力将突破区域市场,延伸到全国市场,甚至国际市场,最终实现在全球市场中的无边界延伸(李海舰,2011)。再如网上商城,是基于信息平台的虚拟销售。它是专业的网络销售公司,没有实体销售店铺,所有产品都以数字形式展现在互联网中的虚拟商店里,顾客从商品搜寻、挑选到付款结账及售后服务的整个过程都以信息化的方式实现,却带动着实体经济的发展。网上商城在虚拟的互联网中,展现低成本无限多的数字产品,借助基于云平台的eBay、亚马逊和淘宝网等信息时代的个性化营销平台,更好地支撑“多品种、小批量”的范围经济。由此,对信息资本产权的激励对策是改善企业的软资源环境与结构,通过传播、扩散和对外投资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资本的优势。

(三)技术资产包含企业的专利、专有技术以及研发支出经费等

技术资产的资本化能够带来企业巨大的价值创造。凭靠技术资本的可复制性、外部性和共享性,实现范围经济。许多企业将其核心技术运用到产品系列中或不同生产领域中,加快了相关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收益水平。重视技术资本的应用,将实现企业巨大价值创造;而忽视技术资本的应用,将导致经营失败。百年老店柯达蔑视技术资本带来的战略变革,沉迷于胶卷市场的成功经验,而在数码浪潮中举步不前措施良机,在近十几年的时间里迅速衰退。2012年柯达宣布破产保护,柯达总部回应“我们将专注于重组业务,减少成本和加速转型为数字公司,从而获取可持续的利润为股东创造价值”,说明其认识到了错过数码相机的变革浪潮是多么值得反思的败举。长期以来随着数码机的兴起,柯达对技术革新的必要性心知肚明,也不缺乏转型所需的技术储备,但在执行上异常迟缓——早在1975年,柯达的工程师斯蒂夫·萨森在实验室中制造出第一台数码相机。而公司管理层的反应是:“这非常好,但不要把这个东西告诉任何人。”当时柯达注重的仍然是胶片业务,数码技术仅仅被用来提高胶片质量,而不是制造数码相机。相反,竞争对手佳能则将微电子、激光、精密仪等方面的核心技术应用到照相机、摄像机、打印机、扫描仪等产品中,使得产品性能大幅度提升,企业收益也迅速增长。2001年在很多大企业面临全球性经济萧条出现危机的时候,佳能却实现净收益14亿美元。在2002年财务年度,佳能的全球净销售额达245.01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1%,净收入15.89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3.6%。佳能这些骄人成果的实现,得益于公司对核心技术资本的广泛应用,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企业的收益水平和实现范围经济。而柯达管理层忽视核心技术资本所带来的产业变革,导致经营困局。由此,对技术资本产权所有者的激励是让掌握核心技术的员工持股、技术入股以促进企业内部产权交易,重视对新兴要素资本的管理与投资。

四、要素资本参与公司治理的模式讨论

新兴要素资本大大拓展了企业进行价值创造的思路,更带来公司治理结构安排的变革,其进步性不容忽视。企业是盈利性的组织,但其存在的理由不仅仅在于利润的最大化,而是企业效益的实现(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基于知识、信息和技术资本的价值创造则是企业效益实现的途径——通过提供顾客愿意进行交换的核心产品或服务,或在相同的交换条件下为顾客提供更多的价值,企业才能在竞争市场获得长足发展。以上分析的公司治理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之处,又存在对现实状况的不合理解释之处,而基于多项要素资本参与的公司治理模式更好地适应发展变化了的现实。

(一)要素资本所有者以其投入要素创造企业价值的贡献大小作为谈判机制,参与企业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分配

不同类型的生产要素的组合决定了联合生产的技术特点,要素的边际生产率是功能分配的基本依据,而对要素的所有权关系决定了各经济主体对收入的索取权,与索取权相对应的控制权的分配形成了特定的企业结构。在传统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产品所包含的技术与知识的含量不高,企业对物质设备资本的控制在竞争中居于核心地位。然而,新经济下产品的价值越来越取决于凝结在产品中的技术、信息和知识的含量。企业为了保持自身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就必须在企业的发展中不断地创造和形成基于技术、信息和知识的独特资产。这使得新要素资本在现代企业的稀缺程度和重要性远远超过了传统的物质设备资本。由此认为技术、信息和知识资本等新要素资本对企业价值创造的贡献远远胜过于传统的财务资本和物质设备资本。

(二)基于多项要素资本参与的公司治理,使资本同质性假设转变为异质性假设,促使企业核心资本的产生,虚拟运作推动企业的无边界发展

传统的经济理论假设资本是同质的,其本质都体现为以金融资本为代表的货币价值,因此对于企业价值创造的作用也具有一致性,不存在差异问题。而根据要素资本理论,技术、信息以及知识资本等新兴异质资本的出现否定了资本的同质性假设,并且表现出较强的边际报酬递增趋势。通过核心资本构筑企业的核心能力,实现业务重构,重构将企业不具核心能力的业务外包给具有核心能力的专业企业来做,保留企业最擅长、最具竞争力的核心业务,从而将企业打造成只具核心能力的轻型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轻装上阵。知识、信息和技术资本的结合使用,使得企业可以实现虚拟的经营生产、研发以及营销等,从而使得企业向无边界的方向发展。

(三)基于多项要素资本参与的公司治理,促使资本结构从追求单纯的财务资本结构优化转变为追求要素资本结构优化

传统配置方式下的资本结构主要指金融资本中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的结构构成与比例关系。早期的有MM 理论及修正的MM理论,现代的有Jensen、Meckling的代理成本理论,Ross等人的信号传递理论以及Myers 的啄食顺序理论等,这些理论主要关注金融资本及其引出的财务关系与企业价值相关性问题的讨论,忽视了技术资本、信息资本以及知识资本等对企业价值的重大影响。要素资本结构是资本结构理论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的进一步深化,各种要素资本的数量构成及其占资本总额的比例关系就是真正的资本结构,不仅仅探讨货币资本中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的结构比例关系,更注重非货币资本中技术资本、知识资本、信息资本和人力资本等的内部结构关系,以及货币资本与非货币资本的结构比例关系。就企业新兴要素资本与财务资本的结合与结构安排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参考方向,为企业新兴要素资本的管理与投资提供了具体对策。

五、结论与建议

公司治理结构实际上就是围绕核心资本作用的发挥和控制来安排的。其作用的发挥和控制,主要是通过对核心要素资本的激励约束机制来实现的。技术、信息和知识资本的激励约束机制怎样建立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基于要素资本参与的现代公司治理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对创造价值的要素资本的有效激励与约束,适当的配置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来确保公司的决策效率和稳步持续发展,是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关键。技术资本作为我国企业的核心资本,对技术资本所有者的产权安排激励对策有技术入股、掌握研发技术的核心员工持股等促进企业内部的技术产权交易;知识和信息资本同样作为信息经济时代的创造价值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资本,对其的激励对策是一方面建立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信任机制,建立信任、友好和承诺等合作者专有的关系资源,实现知识和信息的共享;另一方面改善企业的软资源环境与结构,通过传播、扩散和对外投资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和信息资本的优势;赋有知识、创新决策能力的高级经理等人力资本作为企业的关键性生产要素,对其激励措施是股票期权、动态股权等,避免经营者的短期行为,降低代理成本,激励经营者为维护自身利益从企业的长远发展考虑。●

【参考文献】

[1] 朱明秀.基于人力资本产权化的财务管理创新初探[J].现代财经,2005(5).

[2] 方竹兰.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是一个趋势[J].经济研究,1997(6).

[3] 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J] .经济研究,1996(6).

[4] 罗福凯.财务管理的内在逻辑与价值创造[J].会计研究,2003(3).

[5] 贾明,张■.控制权私人收益相关研究综述[J].会计研究,2007(6).

[6] 蒋琰,茅宁.资本网络化配置下的财务学思考[J].会计研究,2004(7).

[7] 周鹏,张宏志.利益相关者间的谈判与公司治理结构[J].经济研究,2002(6).

[8] 吴冬梅,庄新田.所有权性质、公司治理与控制权私人收益[J].管理评论,2010(7).

[9] 李心合.知识经济与财务创新[J].会计研究,2000(10).

[10] 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J].经济研究,1996(9).

[11] 罗福凯.论要素资本——企业融资、投资和公司治理的一种新解释[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1).

[12] 王伟光,李征.技术资本价值增值效应:基本内涵、关键因素与政策取向[J].经济管理,2007(24).

[13] 李海舰,陈小勇.企业无边界发展研究——基于案例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1(6).

猜你喜欢

价值创造公司治理
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创造价值中的作用
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基于价值创造与可持续增长的现金流量管理模式探讨
浅谈价值创造视域下的国有企业内部财务控制问题
室内装潢宜俭朴宜居宜习宜养生
公司治理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我国家族信托的法律研究
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关系探究
企业价值创造中无形资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