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学习法:勤业中学的课堂密码
2012-04-29孙国平
一、展评学习法的背景与概念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十年了,但教学中传统课堂的痕迹依然很重:老师进课堂带的是一本教材、一张嘴;教师关注的更多是自己的教学进度,不关心学生学习实效;教师只怪学生不听讲,自己不肯改变教法、学法去调动学生;知识是教师教会的,讲懂的,不是经过学生思辨、体验得到的;只关心知识和能力,不关注过程与方法,不看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不关心学生思维发展、语言表达、学生交互活动等要素;只关注部分学生,不关注全体学生;老师课堂效率低,课后辅导勤;课堂沉闷,令人窒息……据统计,学生在校时间的80%是在课堂教学中度过的,因此,只有把学生从课堂学习的“困苦”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也能开心、愉悦、有兴趣,才能真正让学生幸福、快乐成长,才能让学校的办学理念落到实处。
“解放”学生就必须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一位教育家试验证明:听来的忘得快,看来的记得住,做过的记得牢,讨论过的理解深,“真理在碰撞中才会闪现火花”。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育中要尊重学生,依靠学生,把学生看做是学习的主人。要懂得激发学生天生具有的学习潜能、让学生保持少年的活泼和天真,让这种活泼和天真在课堂上得以延续和自然流淌,扬起学生内心深处本来具有的上进、好学的品质,只有这样,学习才能不成为一种负担,才能变得积极和愉悦。
基于以上认识,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我们提出了“展评学习法”:在前端学习(个人自学或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方式向全体师生展示个人或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其他学生对展示者前端学习成果进行评点、评价、质疑和讨论,在评的过程中引发对问题的思辨,探寻知识的本质或规律,实现知识建构,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完成学习。
“展”是指通过语言表达、实物呈现、实验操作、多媒体展示等途径把前端学习成果展现在师生面前。“展”有展现、展出、展示、展览等含义,展现的可以是个人自学后的学习成果,也可以是小组合作后的学习成果。
“评”是指对他人展现的前端学习成果进行评点、质疑、补充,使其得到更正、修改或完善,在评的过程中形成更多的学习思路和方法。“评”有评点、评比、评价、质疑、讨论等含义。
展评学习法能很好地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能更好地实现新课程提出的教学目标。
二、展评学习法的程序与要点
展评学习法的一般程序是:前端学习,展示评价,整理巩固。自学、合作、展评、整理、补缺是展评学习的五个基本模块。自学和合作是前端学习的基本形式,形成初步学习成果;展评是对前端学习成果进行展示、评点、评价、质疑、讨论,是知识建构的过程;整理和补缺是巩固知识阶段,完成知识建构。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课型和具体学习内容,五个模块可以任意选择和组合。如:可以直接小组合作而不自学,也可以先合作后自学,或者自学与合作只选其一;复习课可以先整理后展评再整理;在一堂课内每个模块可以多次使用等等。
1.前端学习
前端学习是在教师主导下的自学或小组合作学习。教师主导主要体现为教师确定自学内容、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确定合作学习的时机和合作形式等。阅读、感知、尝试、小组讨论、交流等都是前端学习的形式。
前端学习任务的确定、时间的安排,决定了展示评价的效果,关系到整堂课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在确定前端学习任务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确定清晰的前端学习任务和学习任务的呈现方式。这是运用展评学习法能否有效的前提。
(2)根据实际情况,前端学习在课前、课内进行都可以,但如果是课前,前端学习的任务就是作为家庭作业,不允许因既有家庭作业又要完成前端学习任务而加重学生学习负担。
(3)教师要使用“学生学习情况记录单”。在学生自学或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并参与学生的学习,把学生或学习小组在前端学习中的典型错误、独特见解、独特解题思路等情况作即时记录,以便所选定的展示或评价的学生具有代表性。
2.展示评价
展示评价是展出、评点、评价、质疑、讨论,在展评中实现知识建构,是学习的核心阶段。
“展”的学习成果必须具有代表性。所谓具有代表性就是有“可评价性”,如典型错误、独特解题思路、独特见解以及其它值得推介的初步成果。在“展”的时候要注意,展示不仅是展示学习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学生展示对问题的理解和思考过程,所以,展示中尽量让学生走上讲台,面对全体学生进行表述。因为展示的是思考的过程,展示过程中学生常常能自己发现问题。
“评”的过程是对展示的前端学习成果评点、质疑的过程。在“评”的时候要注意两点:一是根据学生前端学习情况确定首先是学生自发评还是教师指定学生评。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学生参与面,激发学生参与评点的积极性,不让少数学生“占领”课堂。二是根据教学目标适时地对学生的评价给予评价,调控学习进程,保证评点、质疑的有效性。“评”的最高境界是学生对某个结果引发出争论,继而形成积极思辨、争相发言的氛围。
展评过程的学习效果体现在学生有没有学会对前端学习成果进行修正,形成新的思路,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展评过程学生俨然是小老师,他们自信地走上讲台,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3.整理巩固
整理巩固是巩固知识阶段,在教师主导下,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小结和巩固,形成图式。整理的过程包括画脑图、检测、反馈,检测之后也可以再展评。补缺主要是学生就不懂的问题主动请教周围同学或老师,使学习得以完善。
整理巩固阶段要注意以下三点:
(1)整理知识是学生的事,教师在这一环节千万不能包办代替。
(2)整理也是学习的一个过程,成果同样应该在全班展评。
(3)补缺一定要留有时间,让学生自由轻松地寻找信得过的人帮助自己。
需要特别加以说明的是,根据学习任务的难度和深度等实际情况,前端学习、展示评价、整理巩固这三个程序在同一堂课中也可以多次使用、反复进行。
三、展评学习法的特点与优势
展评学习法与一般教学模式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首先,展评学习法是一种学习法,不是教学法,从头至尾强调“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情”。
其次,展评学习法不限定教学的程序或顺序,而是灵活的学习法,让教学保持个性和创造性。
第三,一般的学习法可能追求的重点在于知识和能力目标,所以总是有“以学定教”、“高效课堂”的提法,而展评学习法的价值追求是展现生命活力的课堂生态,注重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注重的是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是把学校的办学理念落实到每一堂课中。
第四,展评学习法中教师起更关键的作用。展评学习中,前端学习任务的设计、及时观察和记录学生学习情况、选择展和评的对象、维持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等等成为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正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展评才有针对性,才能解决学生学习中的本质问题,才能暴露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以便让其他学生进行帮助,在思辨中形成知识建构,使课堂效率达到最大化。
第五,展评学习法在数字化环境中更具有生命力。展评学习要利用信息技术在展示途径、展示方法、展示数量等方面的优势,充分展示学生前端学习成果,为学生的评提供鲜活的资源。因此,强大的教育资源平台、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更适合应用展评学习法。
四、展评学习法的成果与影响
在展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表达他的想法、看法、观点,并获得有效帮助;同时,让更多的学生在挑战高水准的学习之后,能够获得成功,而不是失败。实践证明,展评学习法在每堂课上都能让学生有很好的表现,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成果往往超出教师的预期。应用展评学习法以来,我们的学生一方面变得热爱学习,成绩优秀;另一方面,他们积极向上,自信大方,友好合作,知识丰富,思维活跃,表达流畅。七(1)班的顾安澜这样表达了自己的学习感受:“在这样的课堂上,每个同学都会很大胆地直抒己见。他们还能精确地评论或反驳对方的观点,并且渐渐懂得怎样自圆其说,寻找充足的根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另外,同学们一点不怕出错,总是能很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经过同学的反驳,有时反而能使错的同学对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我觉得,我们是自己在知识的宫殿里自由地探索、求知……”
展评学习法还促进了学生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一位老师记录了这样的场景:“这是阶段性测试的前一天,我照例在8班上课。下课后却发现一个同学还在埋头做题,如此勤奋的却是那个站起来回答问题时常‘哆嗦,班主任常要用电话‘三顾茅庐的沈××同学,他旁边的三位男生也没出去玩。我走过去一看,发现他面前摆的是一张打印满满的分式计算题,他认真地做完一题,旁边同学就帮他查看一题。我问:‘题目哪来的?他为什么不下课呢?王××同学说:‘为了在本次阶段测试中我们小组取得第一,老师,他已经有几天下课都这样抓紧了,不会时我们三个都给他讲。而且是他主动要求这样做的。面对这样的学困生,同组学生没有嫌弃他,而是真心地帮助他;他自己也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担负起学习的责任,对我来说不仅是惊奇、感动,还有更多的欣喜。”
看到学生这样的表现,教师也沉浸在喜悦之中。课堂上,他们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活力,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同时,他们更加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情绪变化等过去为教师忽视的东西,在课上或课下及时帮助化解学生的不良情绪,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在这样的课堂上,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在工作中就不再是焦灼、困惑、迷惘和痛苦,而是始终处于激情四射的状态,真正享受到职业的幸福。
一位班主任老师听了本班学生上数学课后写下了这样的感受:“一直听谢老师说数学课上孩子们表现非常好,听课后自己也感受到了。今天,2012年3月15日,一个并不特殊的日子,一样地坐在班里,一样地听数学课,但感觉学生更加懂事,更加让我放心。看着他们高举的手,看着他们自信的目光,看着他们不服气的模样,看着有些人因为没被老师叫起来发言的沮丧,我心里有一阵如春风掠过般的窃喜!”
一位化学老师在课后反思中这样写道:“备课中,我一直将实验设计部分作为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的重点。但上课刚进行到猜想这个环节,我明显感觉到同学们迫不及待交流的欲望,所以我当机立断,立即让大家交流讨论了。事实证明,正是此时的激烈讨论,让后来的展评有了很多有价值的争论,也让课堂生成了很多精彩。”
在展评学习法的实践研究和运用过程中,老师的学习共同体不断形成。展评学习法的研究与实践点燃了老师教学研究的热情,办公室里、食堂里、上下班路上、小区里……都成了老师研讨的场所。在勤业社区PDS平台上,常常能看到老师午夜、凌晨所发的帖子,分享着亲历实验后的反思和讨论。展评学习法的研究与实践还促进了教研组的建设。数学教研组曾经是学校的一个薄弱学科组,虽然这个组90%以上的老师是4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但是组内缺乏教学研究的氛围,整体教学能力低下,教学成绩长期以来处于同类学校下游。在学校推行展评学习法的过程中,学校领导把模式研究看作是改变数学教研组的一个机会,校长亲自蹲点,参加教研组的所有听评课活动,引领教研组真正走上模式改革实验研究的道路。数学组从“在彷徨中应付”到“在压力下探索”再到“在研究中成长”,经历了一个“痛并快乐着”的成长过程。他们抓住了这次模式改革的机遇,通过积极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如今,数学教研组每周至少开设一节数学研究课,每节研究课都要进行3至4次集体磨课,每开1节课都要试上5、6次,每一次试上后都要进行2至3小时的集体研讨。数学教学在市级公开课、教学开放日活动、教学基本功竞赛、课堂教学能力考核等活动中获得普遍赞誉,教学质量也明显提高,进入了同类学校的上游。数学学科由过去的薄弱学科成为学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的领头羊,老师品尝到了研究的乐趣和甜头,也获得了成就感,增强了自信心。
展评学习法所蕴含的巨大能量正由校内向区域辐射、释放。2012年5月22日,常州市初中教学工作会议在勤业中学召开,全市各区分管局长、教育科科长、市教研室全体教研员、全市所有初中的校长近200人观摩了勤业中学六位老师六门学科的课堂教学,听取了孙国平校长关于展评学习法的实践研究的介绍,与会人员对展评学习法给予高度评价。会上,常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学科教研员分别对六节课进行了点评,给予了较高评价。
(孙国平,常州市勤业中学教育集团校长,21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