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践行中引领 在引领中推进

2012-04-29郭志明

江苏教育研究 2012年27期
关键词:通州学校老师

2002年,第八次课程改革正式在面上推开。当时,我刚从学校调到教育局工作。教学一线18年的工作经历,天天在课堂上耕耘,天天与老师、学生滚在一起,我常常有生命的激动,也时时有莫名的惆怅,总体感觉是教学一线虽有不少老师在摸索探究,不少学校也追求教学管理的精致有效,但缺少鲜明主题,缺少强劲东风。或许是应和了时代的呼声,十年前,当这场自上而下的课程改革降临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是激动的、兴奋的,真希望通过这场变革的暴风雨来洗刷一下有太多积垢的教坛,来逆转一下日常教学的程式,改变一下教学的现状。

那年暑期,我们区县的教育局分管副局长、教研室主任等被召集到省里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为期两天的新课改培训。省厅领导和国内知名专家做了系列的课改报告,相关出版发行部门向我们推荐了一大堆新书,我一下子有点懵了:理念那么新,系统那么庞大,涉及的面那么广,我们的校长能接受吗?我们一线的老师能“玩得转”吗?课改能按照预设的轨道前行吗?可以这样说,参加完省里的培训,我是带着一头雾水和满腹的心思回到通州:课改是要推进的,但怎样推进?我这位分管教学工作的副局长,从此就走上了一条在学习中践行,在践行中引领,在引领中推进的课改之路。

课改,区域教学管理者必须成为引领者

一个县域教育局分管教学的副局长,对课改必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对课改应该做什么、怎么推进必须有一个全面的规划,他自己更必须成为课改的引领者。那段时间,我除了调研,就是学习,认真研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等书籍,努力领会课改的精神,全面把握课改的系统,思考如何在区域中推进课程改革。

课改首先从小学开始。为了确保课改的顺利推进,我们组织全体小学一年级老师进行全员性的课改培训。培训分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两部分。我自己亲自担纲,先后给老师们主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和《课改背景下的教育新视角》系列讲座。记得那年暑假,天气特别热。讲课的场所是学校的大礼堂,没有空调,电扇拼命地转动也难以消暑,尤其是下午。但礼堂里是座无虚席,老师们一边蒸着“桑拿”,一边听着报告,记着笔记,没人随意走动,全场鸦雀无声。我作过好多场报告,但这样的一种情景还是很让我感动,讲课时,汗水在脸上淌成水线,全身湿得没一处干斑,但看着台下一只只奋笔疾书的手,对接着听众那会意的微笑和传神的眼光,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惬意。我倡导课堂上师生的互动,这种互动不是表面的热闹,而是深沉的容动、心动、情动,那时,我进入了这样一种境界。台上台下,汗水直下,那交融汇聚的,哪里只是生理上的汗水,分明是台上和台下老师心灵碰撞产生的磁场啊!

通识培训结束后,我们组织分学科培训,各科教研员和老师们一起研读课程标准,优秀教师按课标要求执教示范课。那时候,新课改为教师注入了生命活力,他们焕发了勃勃生机。每天清晨,他们从乡村学校赶到县城,中午吃着快餐,没地方休息,下午培训结束后又急匆匆赶回家。虽然辛苦,但他们很兴奋,很投入,有一种喜悦洋溢在他们脸上。集中培训结束以后,我们又根据不同学校,尤其是相对偏远、薄弱学校的实际情况,组织力量送上门去进行具体指导。那段时间,我先后赴50多所学校进行课改调研,和教师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读着课标,议着课改,大家统一思想,共同研究举措,使课程改革初期就呈现出良好的势头,走上了健康的轨道。

教学管理者必须成为课改的引领者。那段时间,学习和研究是辛苦的,但收获又常常令我欣喜若狂。我把一次次学习的体会记下来,把一篇篇讲稿进行不断的修改和充实,最后形成了《课改,教育新视角》的书稿。书稿交给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社非常欢迎这种来自基层的“草根式”课改探索,很快编辑出版,公开发行。肖川先生在为该书写的序言中说:“郭志明先生站在课程改革的前沿,积极思考课程改革中的相关问题,以全新的视角审视教育,以独到的见解诠释课改背景下的教育观、教材观、课堂观、学生观和教师观,可以说,郭志明先生正是怀揣对课改工作的一腔热情,积极地对如火如荼的课程改革实验做出了思想和情感的回应。”

课改,紧紧抓住改课不放手

课改,应该紧紧抓住课堂,在改课上有所作为,努力优化课堂教学效果。10年来,我们先后召开了十一次课改现场推进会,每一次着力解决课堂教学中一到两个问题,将课程改革不断推向深入。我们的改课历程大约经历了这样两个大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在优化常规的基础上探究课堂教学的有效。课改开始后,我们对全区课堂教学现状进行全面的检查,设计了《课堂教学评价表》,听课人员根据评价细则进行现场打分。教研人员到学校听课,根据老师的教学内容,当场检测课堂教学效果。情况汇总后我们发现,课堂教学现状十分堪忧:相当一部分老师教学基本功不够扎实,课堂教学素养欠缺,教学效果不理想,弱课、废课依然存在。怎么办?教学一线的同志审时度势,形成了这样的共识:要让课程改革扎实推进,首先必须优化教师的教学常规,常规是基础,常规是核心,常规抓不好,一切免谈。2003年6月,我们在金沙小学召开课改的第二次现场会。会议主题为“强化教学常规,推进课程改革”,会议推出了《课堂教学基本要求》、《中小学各科课堂教学规范》等规范性文件。会议一结束,各片教育督导组对区划内学校进行逐个督查,教研室选择重点学校进行督查,促进基层学校的日常课堂教学上路子,合规范。

强化常规,使课堂变得有板有眼、中规中矩。我们趁热打铁,及时提出“有效教学”理念,推动“有效课堂”建设,先后颁布了《通州市有效教学管理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有效教学的意见》等文件,一方面从有效教学的角度,就教学各个环节提出明确的要求和考核指标;另一方面,特别注重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推出“师生互动、讲练互补”的课堂教学“双互”模式。“双互”模式虽然不够完善或欠灵活,却毕竟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挑战,为下一步课堂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奠定了基础。

第二个阶段是在“学”的课堂的旗帜下探究课堂教学的高效。钟启泉教授曾经说过: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程,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堂,课堂改革的核心是学生。“双互”模式突出了学生,突出了训练,为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做了很好的铺垫。实践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又一次开展了较大规模的调研,全面了解基层学校对课改精神的理解,了解他们在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面的探索。

2009年9月的一天下午,我和教研室的同志来到地处偏远农村的二爻中学,王振华校长介绍了他们在“双互”模式基础上探究出的“学的课堂——五步问题式课堂模式”,让我们眼前一亮。我们马上走进教室,听宣卫东老师的课。宣老师执教《社戏》,课堂以“导学稿”为载体,通过教师提出问题、自主学习尝试解决问题、小组合作基本解决问题、共同探究全面解决问题、师生提出新问题五步,真正把学生推到学习主人的位置。课堂上,学生敢说、敢问、敢上黑板、敢于争论,讨论有序,发言有致,不仅学得开心,而且学有路径。下课后,我们和学生交谈,学生显得很自信;我们与老师交流,老师显得很从容。在校半天,我们情绪陡涨。没过两周,我主持起草的《关于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效的意见》出台了。这个意见没有提出全区统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而是号召全区各级各类学校以“学的课堂”为旗帜,一切着眼于学生的学,探究“高效课堂”模式,努力形成自己学校的课堂模式品牌。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一中心八要素”,即“学的课堂”为中心,教师做到精致预构、精致课堂、精致诊断、精致考练,学生做到优效预学、高效学习、实效作业、有效拓展。意见一出,引来百花争艳,全区上下形成了“追求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的热潮。几年来,有关学校自己总结,不断摸索,提出了自己既符合教学规律,又有鲜明个性的“高效课堂”模式。

2010年3月,我组织教研室、教科室及部分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赴兴仁中学,对他们提出的“学教案”进行现场论证,通过听课、座谈等形式,肯定了他们成功的方面,对其不足提出了完善建议,拉开了我区“学的课堂”模式论证的序幕。从此,本着“成熟一家,论证一家”的原则,在三年的时间里,我们先后就育才中学的“预学、导学、悟学”模式、金沙中学的“自助式高效课堂活动单”模式、通州高中“预学、探究、提升”模式、西亭中学“学讲练探”模式等进行逐家论证,论证一家,就在《通州教育》杂志推介一家;每推介一次,就在全区各中小学掀起一个打造“高效课堂”的小高潮。一种模式就是一方探索,一次论证就是一次升华,通州实验小学的“我课堂”,跳出了具体环节的框架;金沙小学的“学问做”,亮在“做”;通州小学“四案一体”,突出了“实践案”……现在,走进通州的课堂,你看到的是师生的交融、过程的和融,呈现的是一片生机,给人的是精神的振奋。

课改,小震动推促大变化

课程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我们不仅要关注宏观,重视大方向的引领和推进,更要注重从平常处着意,于细微处入手。课改管理者要有敏锐的眼光,善于及时发现问题,抓住已经形成的惯性常态、大家已经习以为常的现象去着意改变,引导教师打破传统思维,改变教学常态,调整行走方式,从小处开始,从身边开始,由“微”见著,由小易大,由改变小处进而改变大处,由改变局部进而改变全面,使课程改革的理念真正深入人心,让教师的教学行为真正在不知不觉中不断地优化。

一次到学校进行课改调研,我受到了强烈的刺激。那天听了一节语文课,按照惯例,该校语文教研组召集听课的老师评课,我也来到了评课的现场。午后的春阳慵懒地从窗口爬进来,笼罩在暖阳中的老师们感到阵阵困意。执教的老师嗫嗫嚅嚅地进行了一通说课以后,评课开始了:“我听了王老师的课,受益匪浅。他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突出,教学过程流畅,值得我好好学习。”“我听了王老师的课,体会颇深。他有三个方面值得我学习:一是对教材的准确把握,二是对重点难点的排除(突破),三是对重点语段的分析。当然,也有值得改进的地方,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一点,就更好了。”……

我对今天听的这堂语文课,心里是不满意的,本想听听评课老师的真实想法和改进的意见,不料听到的尽是溢美之词和不痛不痒的建议。我知道这就是日常听评课的常态,这种常态不变化,日常的教研活动只能永远流于形式。终于,在最后一位老师讲好后,我一改平日的和气,提高嗓门,严肃地说:“我对刚才老师们的评课很不满意。评课的过程应该是上课老师课后反思的过程,应该是大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每个参加评课的老师,要真诚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要在对这堂课的分析研究中有所收获。这样空洞的不痛不痒的评课,于人无益,于事无补!”

掷地有声的话语,震惊四座。

事后,我在后悔自己情绪失控的同时,对目前学校教学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地思考。我找教科研部门的同志谈自己的想法,听大家的意见。我说:“课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土壤,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是老师们成长和发展的起点。如何研究呢?应该在正反两个方面着手。正面的可以集中优秀教师的力量,为全体教师放样示范;反面的可以在全市学校开展‘课堂诊断活动,引导老师们结合日常的教学和听课进行教学反思,诊断课堂存在问题,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让‘课堂诊断成为我们教学研究的一个新的范式。”

悄悄地,《通州教育》上出现了一个新的栏目——“课堂诊断”,继而,由我组织起草的《关于在全市中小学教师中深入开展“课堂诊断”和“教学反思”研究的通知》出台了,“课堂诊断”征文评选工作全面启动了,“课堂诊断”研究在中小学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相继召开的通州市、南通市“课堂诊断”现场推进会和通州区(2009年,通州撤市设区)“课堂诊断”现场竞赛,更是把“课堂诊断”研究推向深入。

如何让“课堂诊断”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教师专业成长旅途中的一个驿站?我在《江苏教育研究》上撰文《让课堂诊断走向常态和精致》,提出要不断完善课堂诊断研究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在构建课堂诊断研究的基本范式、形成课堂诊断研究的制度规范、创新课堂诊断的实施举措、提升课堂诊断的研究品位和质量等方面做进一步的努力。我们分五个片先后提供“课堂诊断”的现场,分别就小学、初中、高中如何开展“课堂诊断”活动放出样子,加以推进,并将“课堂诊断”作为校本行动,努力融入学校的常态教研,于2009年9月和2011年9月先后印发《关于在全区中小学深入推进“课堂诊断”校本行动的意见》、《关于继续在全区中小学深入推进“课堂诊断”校本行动的意见》,召开全区“课堂诊断”校本行动推进会,强化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自觉,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江苏教育研究》曾推出专题“典型·课堂诊断通州范式”,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课堂诊断80例》。如今,通州的中小学教师人人知晓课堂诊断,人人参与课堂诊断;“课堂诊断”也被誉为“通州范式”,成为中小学教师日常教学的自觉行动。

推进课改的十年进程,我们坚持大的方向不动摇,但很多时候,很多情况下,我们又非常注意抓住一些细小但又十分典型的问题,逐个攻克,逐个解决,使课改的推进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取得了实质性的效果。

课改,做好基石性长效性工作

十年课改,我们没有纠缠于概念,没有把精力花在辨析课改的对与错和好与坏上,而是把课改看作一次机遇,作为一个抓手,着眼于全面,着眼于综合,做好先期性、基础性工作,全面优化教育教学管理,为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铺垫,使课改成为长效行动,让课改优化行为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

2005年3月的一天下午,我就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效,约请基教科、教研室、教科室及部分校长召开座谈会,重点梳理课改深入过程中碰到的突出问题,研究应对的举措。大家畅所欲言,归纳出目前急需解决的三大问题: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学校之间发展不平衡,学校办学个性不鲜明。大家形成一致性的意见,把这三个方面作为教育的三大工程,用几年时间,逐个攻克,构建教育发展的良好态势。

我们首先开始了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分两个系列推进:一是面向35岁以下教师的“强基固本”工程。所有青年教师都必须参加笔试,根据笔试成绩,再选拔优秀选手参加课堂教学基本功比武,评出等级奖。二是注重名师培养的“名师团队”工程。课改初期,我们发起组建了“名师沙龙”教育科研协会,精选各学段优秀教师50多人,力求把他们打造成课程改革的领军人物,通州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目前,“名师沙龙”已培养出300多名各级名师,其中60多位成为江苏省特级教师、南通市学科带头人、南通市骨干教师。我们充分发挥名师的辐射引领功能,定期开展全区域的“江海之光”名师展示、“希望的田野”送教下乡、城乡学校手拉手等活动,有效带动了面上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我们还策划和组织了“全国知名教育专家通州大讲坛”等活动,引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2007年,我们开始实施“创特升格”工程,颁发了《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创建办学特色,提升办学档次”活动的意见》,要求各校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努力促进学校个性发展,形成“一校一品牌,校校有特色”的格局。我们出台了《学校特色建设引领性指标》,给各校以指标引领。四年多来,我们分三批对创建工作进行验收,涌现了一大批有个性、有特色的学校,通州实验小学的“生命化校园构建”、通州高中的“体教结合”、二甲中学的“行为文化建设”、石港中学的“诗教校园构建”等成为全国有名的特色品牌,这些都有效延展了课程改革的成果。2011年暑期,《中国教育报》在通州开展了“文化发展学校·通州对话”活动,10多个省的学校管理者云集通州,强烈感受到通州的学校文化建设成果。活动结束后,外地不少区域和学校来通州考察交流。

2010年,我们开始推进学校均衡化发展工作。通州共有百余所中小学,学校与学校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尤其是随着课改的深入推进,理念、师资、设备的不均衡使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为了促进区域课改的同步推进,我们启动了“教学协作区”建设工程,将全区的学校进行“异质组合”,建立了十四个教学协作区,每个协作区5—8所学校,由名校牵头,通过教学联席会议、会课、教学质量检测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协作活动,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促进区域内教育教学质量的均衡提升。我们制定了《通州区教学协作区管理意见》,对协作区的工作进行常规管理和适时评估,力求构建长效机制,为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第八次课程改革,从开始到现在整整十年,作为基层的一位课改管理者,我和我的同仁们认真地学,认真地做,一步一步做着我们该做的事,一点一点感受到教育的发展。现在,我们的老师们心中都装着学生,课堂成了“学的课堂”,学生的发展有了更多的舞台和更大的空间,学生的评价有了多元的体系;我们的老师都将学习作为生命的有机组成,积极投身课改,主动进行反思,以研究为习惯;我们的学校有了自己的校本课程和校本行动,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校与校之间合作共生、协同共进;我们的区域都有自己的教育目标与追求,形成了区域教育发展的规划和支撑体系……让课改的理念真正深入教师的内心,让师生借助课堂这一载体真正实现共同成长,让学校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我们还有很多的事要做。有了方向,有了活力,我们会更加精神饱满地前行!

(郭志明,南通市通州区教育局副局长,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226300)

猜你喜欢

通州学校老师
雪落通州
普罗之城——通州新潞运河创意区
通州侨商:海外创奇迹 国内献爱心
学校推介
老师,节日快乐!
通州商住限购,蝴蝶效应已经显现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