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化学实验 提高教学质量
2012-04-29高磊
高磊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的教育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是掌握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并且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只有加强实验教学,才能不断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安排好化学实验,特别是课堂演示实验,在做实验时,要求准确直观、现象明显、效果最佳,同时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眼看、脑想、耳听、手写、口总结。只有教师和学生在信息反馈中产生共鸣,才能使教学产生最佳效果。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应用,使学生体会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现象的权威感。
一、用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兴趣和思考
感知是人们记忆的起点,人们的大量知识是通过观察获得的。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是发明创造的源泉。中学生的自觉性和自制能力都较差,注意力易分散,而好奇心、好胜心强。针对这些心理特点,要求教师在讲课时要通过实验的精彩表演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要教会学生会观察实验,做实验
实验是学习化学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许多结论、原理、物质的性质、变化都来源于化学实验。让学生学会观察实验,就是通过实验学会:1. 关注物质的性质;2. 关注物质的变化;3. 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例如,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中,要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此项探究活动,谁观察到的现象越多,描述的就越详细。学生的观察记录会令你很惊喜,他们的观察非常细致、到位,最后教师做出总结。
在学习化学过程中,学生自己亲手做实验是非常关键和有必要的。对于教材安排的学生实验、探究实验,教师一定要组织好学生一一去完成,要让他们学会实验基础操作,熟练使用各种常见的化学实验仪器,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性质实验、分离实验等。学生会在实验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对学习化学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对于利器割伤、药物致伤,火、电、灼伤等,也要在实验前给学生进行安全防护和意外事故处理的教育,以防患于未然。
依据环保要求选择实验项目。根据环保要求及绿色化学的基本原则,要尽量选择对环境无毒害的实验项目。比如,对用过的酸、碱、盐类等各种废渣、废气、废液等,要求采取不同方式妥善处理,比如进行中和、吸收、燃烧、回收利用等,使学生在试验中养成好的环境意识,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
三、通过实验来开拓学生思维、培养能力
观察是感知的过程,准确的观察力往往是创造思维发展的先导。观察实验、积极思考才能从中悟出道理来。例如,在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我不先动手做,而是把实验仪器、药品准备好,让学生通过对比氧气、氢气的制取自己组装、选择药品、确定仪器和收集方法。实验完毕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由什么决定的。这就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锻炼了他们观察实验的能力和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课下,布置学生做家庭小实验:1. 送给妈妈一个无壳蛋;2. 帮妈妈除去水壶内的水垢,通过这一系列的实验能很好地开拓学生的思维,又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化学。这样运用实验教学,不仅直观易懂,还是学生理解理论来源于实践这一唯物主义知识论的基本观点。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做好书上已有的实验,还要补充一些简单、现象明显和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实验,借助生动的实验,直观鲜明的效果,很容易将学生引入化学这缤纷多彩的世界。
总之,实验教学工作是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应该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一套完整体制,一切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宗旨。同时,作为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和教学质量,以推进教育改革的创新、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