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012-04-29王玉新
王玉新
一、魅力吸引
学生的学习活动容易“爱屋及乌”,作文教学首先要向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指导水平,树立威信,使学生对老师产生敬慕和爱戴,被魅力吸引。教师应意识到:情感是搞好教学的无形动力。学生年级越低,情感效应越明显,会因“亲其师”而“信其道”、“乐其学”,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1. 传阅作品。第一节作文课利用一定时间组织传阅教师本人以及指导学生发表过的作品,让学生对老师充分的信任和敬慕。学生看报刊书籍上别人的文章很多,也很佩服,但总有一种“高山仰止”、“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而老师天天见面,真实而亲切,见识老师的写作成果和作文教学成果,触动自然很大,会使他们深感老师的优秀业绩,刮目相看,发出“老师真行啊”的由衷赞叹,进而乐于积极配合。
2. 写下水文。即与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同一作文,让学生直接观察和体验老师的写作成果,使其产生充分的认可和激情。老师所写的是自己熟悉的甚至可能是自己亲历的事,在给学生一杯水的同时,让学生亲见老师丰富活水而怦然心动。
二、重视文前指导
1. 选好文题。教师命题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揣度学生的思想认识和生活经验,使学生愿意执笔为文,不被第一步卡住。因此,在布置前需做必要的调查,看学生最关注的热点,选择与其现实生活及思想贴近的题材,使其能畅所欲言而“乐写”。例如,《中学生与网络》、《成长的新烦恼》、《你如何看待中学生“早恋”》等题目能触动学生的情感世界,学生有生活体验,易动笔,易抒情,正常甚至超常发挥写作水平。
2. 分类重点指导。帮助学生解决“为什么写,写什么,怎样写”的问题。对于较复杂题目,如《这也在变》、《生活告诉我》等可在动笔前,师生对审题、立意、选材等方面研讨一番。如,你认为本题目侧重表现什么,哪是题眼;根据立意你将会确定怎样的中心;你会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来表现中心等等。对于学生的好想法予以肯定,简明补充,并重点板书;对于有偏颇的想法,提醒学生:这样写作难度较大,不好把握。通过研讨让优秀生思维得到拓展,让普通学生得到启发和提示,降低难度,顺利动笔成文。
三、探究批改,注重激励
作文的批改方式方法很多,有二点对“激趣”很重要:
1. 使用赏识性评语。渴望成功,期盼正面评价是学生的共同心理。老师评改作文时就要带着欣赏包容而非挑剔的心态,对于习作中好的开头、有力的结尾、段中精彩句,甚至某个生动的比喻、恰当的成语都要圈画出来,用眉批、段批对长处给予肯定和赞扬,总评时应多指出其可取之处,缺点要委婉点明,因为缺点说多了会让学生无所适从,觉得习作一无是处而挫伤自信心,丧失对作文学习的主动性。
2. 有计划地安排面批。面批能使学生全面深刻地认识自我,在心理上打动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负责、关爱,甚至会为自己的嫩作或应付之作羞愧。如能深入体会本次作文的训练重点,另有收益,领悟更多,以后写作会更为严谨积极。
这样做,让学生兴致勃勃地看同学作文,认真专心地评定,有意无意地扬长避短、积极参与。
四、强化成果的展示
1. 在班级设置“优秀习作园地”。每次作文选出一定比例的文章,让学生规范抄写并张贴,供大家观赏,增强小作者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2. 扩大范文范围。在“尖子生”以外,要努力从一般的学生中发掘,让中游学生易学易赶。对全班最典型的范文打印2~3篇,并设计思考题,突出本次作文训练重点、总结重点,在深入分析、学习中借鉴优点。
总之,作文教学道路上的探索艰难而又漫长,以上从加强教师自身的吸引力、文章的指导、批改、总结及帮助学生积累等环节作了一些尝试,虽属“浅论”,但却能让学生切实有所依据和收获,取得作文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的一些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