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手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012-04-29李加丰
李加丰
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发展,不但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还要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更要有大的改革。过去教师只凭一只笔、一块黑板、一本教课书进课堂,教学过程只是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早已不适应需要,应恰当选择运用现代化手段和方法,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智力。初中历史课教学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作用和效果尤为明显。
一、使用现代教学手段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
初中历史课教学是对历史史实通过语言文字再现的教学。文字再现不同于事实再现,学起来枯燥无味,学生不感兴趣,教学中很难突出重点、难点。为解决教学中这一困难,充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形、声、色、图文再现等优点,结合中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采用历史事实、事件图文并茂的形式,使学生的思想感情感受到新的感染,对历史事件和人物事件与特点,特别是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产生敬佩之情,思想上受到启发和教育。为解决《秦的统一》的教学重点,教学中自制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播放配有编好解说词的秦消灭六国的战争画面。通过这样声像俱全的画面,把本来不可重现的历史事实接近真实地显示在学生的眼前,引导学生产生感性认识,再启发思考。又如,秦灭六国的顺序和方法有哪些,采用这种方法和策略的依据是什么?教师通过组织学生思考和议论,不难回答所提问题。
但在教学中必须注意科学、合理地使用现代教学手段。自制课件要紧紧围绕教学实际需要,既不要生搬硬套,又不要只图热闹,务必把握无论什么手段都要为教学服务、为突出教学重点为实现教学难点服务这一宗旨。
二、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新课标明确指出,历史课教学要使学生真正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让学生的思想教育不再干枯无味,让学生思想溶入教材内容之中,被教材中人物事件所感染。如在《黄继光舍身堵枪眼》教学过程中,学到黄继光冒着枪林弹寸扑向敌人的机枪射孔,壮烈牺牲的这一环节时,教师自制课件,重现英雄英勇无畏、危险壮观惨烈的场面和响亮冲锋号声,沉重的枪炮声,战士们的冲杀声等等。同学们看到画面,仿佛身临于炮火纷飞、烟雾弥漫的战场,深刻体会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含义。英雄人物铭刻在学生心中,师生与作者思想产生共鸣,从而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历史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还要教育学生怎样树立人生观,树立什么样的人生观,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这些都根据教材内容和大纲要求,依据学生特点,借助现代教学手段的作用,对学生进行了思想道德教育。所以我们要设法创造适合这种教育情境,以达到思想教育效果。如,在中国现代史教学中,为让学生学习社会主义建设阶段模范人物事迹,学习模范人物先进思想和精神,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播放“向雷锋学习”的录像片,之后组织讨论,让学生提出学习什么,怎样学习等问题。虽然时间较短,但受教育非浅,学生不仅是上了一节生动的思想教育课,而且学生会利用课上教学内容分析、归纳、总结出一些问题,思想觉悟得到提高,学习能力大大增强,达到了历史教学赋予的教育目的。
三、使用现代教学手段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已是老声常谈了,但学生对某一学科知识是否感兴趣,将决定学习的成败。通过采取各种手段与方法引导学生对学习产生明确动机,是历史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现代化教学手段符合中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它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采用音频、视频形式将有关历史人物、事件展示给学生,学生在音视频并存的画面中受到极大感染,吸引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注意力,产生了立志学好历史、了解历史、掌握历史知识的浓厚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会一直保持良好的接受知识的状态。如,在教学我国现代史《国统区危机四伏和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一课时,由于课本内容枯燥无味,仅用常规教学手段很难激发学生求知欲。面对实际,教师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制成动画课件,将1936年百元法币能买一头牛,而在1947年连一盒火柴都不能买到的史实,由一头牛到一盒火柴动画演示呈现给学生,之后播两段电影片段,学生兴趣盎然地了解了当时经济不稳定,物价大起大落,人民生活极端困苦,急需进行土地改革的历史,轻松学到了历史知识,收到了仅用常规手段无法收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