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倾销会计:研究综述及展望
2012-04-29金静刘博刘秋平
金静 刘博 刘秋平
【摘要】 反倾销是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并长期关注的问题。应对反倾销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对反倾销成败的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说,取决于会计所提供信息的支持效力。文章对反倾销会计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对未来进一步研究内容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反倾销会计; 内部控制; 会计信息
一、问题的提出
从1979年欧盟对我国出口的糖精钠发起第一起反倾销调查开始,在此后几十年里,我国不断遭受美国及欧盟等国反倾销的指控,而且大多数案件均以采取反倾销措施结案,不仅严重影响我国出口贸易,而且我国经济利益损失也很大。这其中有贸易保护及政治等方面的原因,但我国多数企业在应对反倾销调查时,无法提供或者无法准确提供出口国调查机构所需要会计证据进行应诉,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此,反倾销需要会计,会计在应对反倾销中具有重要支持作用。所谓反倾销会计,是指特定主体运用会计知识、反倾销法知识和国际贸易知识,就反倾销中的问题提供会计支持,进行会计规避、举证、调查、鉴定的活动。反倾销会计是以传统财务会计作为基础,又超越传统财务会计,是对传统财务会计的进一步发展,涉及到国际贸易、法律、会计等多个学科。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与会计战略相关的倾销与反倾销问题,可追溯到16—17世纪自由资本主义贸易初期。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详细介绍了当时各国允许对出口贸易实施官方奖励的习惯做法,并将其定义为倾销。反倾销会计概念在国外并没有这种提法,不过将会计与反倾销结合起来在20世纪已经进行了研究。Charles.Owen对非市场经济国家采用替代国价格计算正常价值方法进行了分析与研究;Charles.Owen等依据美国反倾销法中对成本及费用的规定,分析了裁定的结果;Bollom&Simons将公共政策运用到反倾销的会计研究;Davis&May研究了美国商务部计算产品成本的方式。美国学者Canning(1931)认为,反倾销会对产品成本计算产生影响。Bollom和Simons早在1990年就对反倾销中涉及会计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Davis和May(1991)以韩国羽绒服反倾销案例中利息费用为例,检验了美国商务部计算产品成本的方式。Kaplan(1991)深入研究了反倾销案例中的成本原则,Robert W McGee(1996)深入探讨了会计人员在贸易调查中帮助收集数据时的职业道德。Robert W McGee和Galina G Preobragenskaya(2004)指出未来反倾销调查中将会注重成本差异。欧盟所属的公司在2005年必须遵循国际会计准则,显示了会计准则在反倾销中的影响。
三、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对反倾销会计相关内容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还不多。综合现有的文献,我国学者对反倾销会计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反倾销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
袁磊(2004)认为,反倾销会计的首要质量要求是可比性与可采性,重要质量特征是相关性与真实性,次要质量特征有及时性等。可比性,是指倾销要将正常价格与出口价格进行比较,这样就涉及到两个价格的可比性,因此由于口径的不一致,企业对凭证与账簿上的相关会计信息还必须经过计算和调整;可采性,要求企业采用调查机构理解并认可的会计方法提供会计信息,以此为基础计算出产品的正常价值;相关性,是要求会计证据与诉讼中的待证事实相关,这就要求企业有充分的资料积累,进行精细的成本核算,能够提供与应诉产品及时期相关的信息;真实性,指企业必须提供准确、可靠并且完整的会计举证资料,而且可以验证,如果应诉企业一旦被怀疑数据虚假,就会导致适用“最佳可得信息”;及时性,要求涉诉企业要及时填写调查问卷,如果超过规定的应诉时间提供,被认为放弃应诉,很可能被裁定高额反倾销税。陶艳娟认为,真实性、合法、合规性、通用性这几个会计原则也很重要。李保婵则强调了会计信息的公允性,认为只有公允的会计信息,才能在国际裁决中被采用。杨军民、徐柯芝认为,在对正常价值进行确认时,要求会计信息首先具有可靠性,其次是具有相关性。
(二)对反倾销所需要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研究
孙凤英(2002)认为,反倾销会计语言的国际化进程与会计语言国际化进程是相互融会贯通的,提出要修改、完善和充实《反倾销条例》时,一定要充分利用以国际化会计准则为规范的会计证据内容;在进行会计制度改革时也一定要充分考虑和关注开展对外反倾销和反倾销应诉的要求。孙铮、刘浩(2005)认为,目前反倾销工作核心是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国际化,并强调内部控制及会计实务在反倾销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周友梅教授认为,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在计算涉及正常价值构成存在差异,是我国应诉不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潘煜双教授认为,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生产成本构成是中心问题。杨军民认为,出口企业应一贯严格遵守我国财经法规与会计制度,关注美欧等国家在计算成本费用时特别要求,强调应诉关键是建立良好的内部管理制度。
(三)对反倾销相关内部控制的研究
孙铮(2005)指出,加强对会计实务与内部控制的建设是目前反倾销会计工作的核心,只有将企业内部控制与应对反倾销结合起来,提高企业会计实务水平,才能做到从容应对。潘煜双教授认为,有效的内部控制是有效快速填列调查问卷和准备资料的重要方面,而且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孙芳城教授认为,应对反倾销是“抠成本、拼会计”,倒不如说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全面检验”更为确切。国内一些学者认为,我国出口企业内部控制不够完善,无法满足反倾销应诉的需要,是反倾销应诉失败的重要原因。
(四)对反倾销会计预警的研究
杨黎明从企业积极应对国外反倾销的角度出发,提出建立反倾销会计预警系统的构想,认为反倾销预警指标可以分为宏观指标与微观指标。张玉忠、孙德轩(2005)认为,进出口数量、价格、市场占有率、利润等各项财务敏感性指标可以作为建立反倾销预警模型的指标。杨小力、杨林岩和冯宗宪(2005),针对我国纺织业出口现状提出可以从出口国的国内产能、进口国国内经济、产业状况、双边贸易摩擦、国际贸易竞争和进口国国内经济政治政策变化等四个方面建立反倾销预警模型。国内一些学者,也认同从理论上建立反倾销预警模型具有必要性与可行性。
(五)对反倾销所需会计人才的研究
周友梅教授认为,我国严重缺乏反倾销会计人才,反倾销会计人才属于外向性、复合型人才,反倾销会计人才需要定制培养,从在职教育与学历两方面入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匮乏的问题。苏君、陶艳娟(2004)认为反倾销会计人员需要以下素质,包括精通会计、熟悉相关国际国内会计准则,通晓国际反倾销法律掌握国际贸易知识,精通国际法务会计以及具备必要的外语水平等。国内其他学者,大都认为反倾销会计人才需要具备法律、国家贸易及会计等方面知识,培养反倾销会计人才刻不容缓。
四、对未来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一)建立反倾销会计信息平台
反倾销会计信息平台本质上是一个信息库,这个信息库存储主要是与反倾销有关出口企业的会计信息,也包括其他辅助信息,比如出口企业与争取市场经济地位有关信息。企业应当成立反倾销会计信息中心,及时收集、处理及传递与反倾销有关的会计信息,降低甚至消除反倾销风险。企业信息平台收集的内部信息包括:产品成本信息,国内外销售价格以及进口国同类产品的信息等;外部信息主要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国家经济形势、客户和供应商的信息以及竞争对手的信息。行业协会也应该建立本行业反倾销信息平台,及时发布本行业出口规模、出口比率、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出口国分布情况等一系列相关信息。政府层面从宏观层面建立反倾销会计信息平台,监控国内与国外进出口情况,会同海关、统计、工商等部门对反倾销会计信息进行存储、分析及发布,特别是对一定时期内全国范围内出口企业的出口价格、出口数量及生产成本等变化情况进行监控,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发布警告,必要时可以限制出口规模与价格。
(二)加快会计准则国际化
反倾销应诉成败关键在于调查机构是否给涉诉企业市场经济待遇。起诉国认为出口企业是在市场经济下进行生产经营,则以出口国国内市场销售价格或结构价格作为计算正常价值的依据。若认为出口企业不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则是选择他们认为合适的替代国的价格或结构价格作为计算正常价值依据,结果往往造成出口企业应诉失败。要争取市场经济国家待遇,以欧美等国为例,在会计准则方面必须满足:企业要有一套用于所有场合的、按国际会计标准审计的会计账簿;生产投入、销售、投资方面的价格成本要反映市场供求关系。
我国2006年会计准则已经体现了同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趋势,但是中国特色还是比较明显,我国会计准则在生产成本核算方面采用完全成本法,而国际会计准则采用变动成本法,在成本计算方面就存在很大差异,往往导致国外调查机构不接受我方提供会计数据,导致反倾销应诉失败。
(三)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
将反倾销与企业内部控制结合起来,将应对反倾销渗入到日常的生产管理和控制中,是未来研究的重点与难点。通过研究反倾销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发掘内部控制的不足,结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相关规定,以企业实际情况为依据,建立既满足反倾销需要又可以强化企业管理的内部控制,促使企业经营建立在严格规范的运作之上,以保障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建立反倾销会计预警机制
反倾销预警机制我国尚未建立,还处于摸索阶段。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做法,立足于中国国情,建立适合我国预警机制。就笔者所了解,许多国家都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比如,美国建立的“扣动扳机机制”、欧盟建立的“进口监测快速反应机制”、印度建立的“重点商品进口监测机制”等,他们的做法对我们都有很大借鉴意义。反倾销预警需要国家、行业、企业等各方面配合,才能建立综合预警机制。笔者认为,预警机制建立分两步走;第一步,建立反倾销会计预警模型,可以借鉴财务预警模型,设计一些与反倾销有相性指标;第二步,将反倾销信息平台数据代入模型,设定预警范围,一旦超过临界值,就应该发出预警信号。目前,难点在于指标选择没有公认标准,模型设计还是处于理论层面。
(五)积极推进反倾销会计人才培养
我国目前反倾销会计人才比较匮乏,从短期来看,出口企业应该建立反倾销会计机构,配备相应专业人才,促使业务能力强的带动业务能力弱的,逐步提高企业反倾销应诉综合水平。而且,企业还要聘请反倾销方面的专业人员对会计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同时,企业也要组织会计人员到反倾销胜诉企业参观学习。从长期来看,高等学校是培养反倾销会计人才主要基地。目前,在我国高等院校中开设有国际贸易专业、会计专业、法律专业,但还没有一所高校开设反倾销会计专业。在高等院校,配备相应反倾销会计专业教师,课程设计可以在会计主干课基础上,另外开设反倾销会计选修课,也可以开设实验课,模拟反倾销应诉整个程序,包括实地调查,填写问卷等,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到出口企业实习,将学校学到的反倾销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主要参考文献】
[1] 孙铮,刘浩.反倾销会计研究中的若干问题辨析[J].会计研究,2005(1).
[2] 刘浩.反倾销会计中的“结构价格”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10).
[3] 刘爱东,赵金玲.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会计联动机制研究——理论框架与研究构思[J].会计研究,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