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自由的空间中张扬学生的个性

2012-04-29李洪西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2年3期
关键词:罗敷衬托美貌

李洪西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实,语文教师应当把课堂还给学生,给他们更多的自由空间,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用心读、悟、思,就会很好地活跃课堂,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在教学《陌上桑》时就有深刻体会。

案例描述:

这一天,我同往常一样去上课,继续学习文言文《陌上桑》。这一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分析罗敷的所作所为,进一步感悟归纳她的形象。

“老师,我认为本科的主旨不是歌颂了罗敷机智幽默和反抗强暴的精神。”

课堂上,我正慷慨激昂地高度评价罗敷的所作所为,善于插嘴的江同学突然打断了我的话。本想训斥她的“不敬”,但转念一想,让她说说也无妨,“你有什么见解?”

“诗中用大段篇幅描写罗敷严词斥责太守荒淫无耻的要求,难道不能反映出她具有反抗强暴精神么?”我不以为然地说,心相:教参上就是这么写的,再说这首诗我都教了好几遍了,每次都是这样说,难道还有什么疑问吗?所以回答时不自觉地加强了语气。

“仅凭一句‘宁可共载不,就说他调戏民女、荒淫无度,而对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的种种行为宽容地理解为爱美之心,这对太守有点不公平?”“江同学仍然不依不饶。

“是啊,行者观看罗敷也太出神了!”

“少年故意脱下帽子,露出头巾,显示自己的英俊,这不是故意勾引吗?”

“在今天看来,这些举动也过分,何况是在古代呢!”

“要说无聊,他们也有一份,不能光把板子打在太守的屁股上。”

……

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仿佛被江同学感染了,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同学们说的的确有一定的道理,这些我以前怎么就没考虑到呢!一瞬间,我的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要知道,多年的教学经验将要被推翻,我该怎么办?

“要努力利用和创造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情急之中,我想起了《山东教育》上的这句话。现在不正是机会吗?想到这里,我慌乱的心情顿时平静下来,“袁同学提的这个问题很好,同学们议论的也很有道理,现在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太守是不是荒淫无耻,如果不是的话,那诗中描写他的目的是什么?”

“我认为太守是不是荒淫无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他贵为一郡之长,见了美貌的罗敷怎能不动心?”杨同学心直口快,他的发言引起一阵大笑。

“我还是认为诗的主旨就是歌颂罗敷的机智勇敢、不畏权势和反抗精神。”

“如果主旨是这个的话,那么罗敷年仅15就嫁给了40岁的“专城居”,这是否可以看做是依附权贵?”

“行者等人的表现,是侧面衬托了罗敷的美,这是毫无疑问的,至于描写太守的表现,是否也有这个作用呢?”

“是的,我就是这样理解的!”

学生们的精彩发言让我始料未及,但我庆幸抓住了这次机会。

“说下去。”我赞赏地说。

“太守遣吏问:‘罗敷年几何,罗敷回答:‘二十尚不足,十五尚有余,这里问、答是向读者介绍罗敷的年龄。接下来,太守再问‘宁可共载不,这可认为爱美心理的反映,罗敷不仅使行者等人倾倒,就连地位尊贵的太守也为之倾倒,可见她是何等的美貌!所以我认为诗中这一情节主要是为了进一步衬托罗敷的美貌,而不是表现她的机智勇敢和反抗强暴的精神。”

江同学的总结令我暗暗喝彩,同时也使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教学相长”这一教学思想的深刻含义。

“说得有道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诗的最后一节罗敷极力夸赞自己的丈夫又有什么作用(下转 63页)(上接 59页)呢?”我正沉思之际,王同学站起来,说出了我想说的话。

“自古才子配佳人,少年得志,40岁便做到‘专城居的人,讨老婆自然要精挑细选,所以最后一节还是借尊贵的夫婿来衬托罗敷的美貌。”

……

案例分析:

这节课过去很长时间了,但我始终难以忘怀。以前上了那么多课,索然无味。这一次,学生不经意地发问,就如一缕思维的火花,点燃了50多支火把。面对他们独特有据的理解,我的教案显得多么苍白无力。也许学生的回答不像专家那么深刻,但我们又何必在乎呢?他们在教师给予的一片自由空间中,张扬了自己的个性。

案例反思:

在课堂上,我们已经习惯了以教师讲解为主,特别是自以为疑难和重要的问题,非得自己讲才放心。久而久之,本应充满创造思维与智慧的课堂变得死气沉沉,学生的个性也被泯灭。须知,这与我们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目标是格格不入的。我们需要一流的创造性人才,必须“放手课堂”,把自由的空间留给学生,学生的聪明才智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个性才能得到张扬,课堂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闪烁张慧的舞台。

猜你喜欢

罗敷衬托美貌
略谈罗敷之美——《陌上桑》罗敷形象浅析
早春
衬托与烘托在诗词中的运用
陌上桑
美貌催眠
写作的艺术表现手法:衬托
陌上桑
论美貌
桑劫
老妪都解未必解——浅谈《观刈麦》中的几组对比、衬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