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作用
2012-04-29马英芳
马英芳
情感教育是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始终满怀热爱学生的真挚情感。通过班主任对学生的热爱、尊重和信任,从而达到感化和感动学生的目的。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班主任的基本素质。这种情感是一种高尚无私的情感,班主任没有给学生真正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
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高尔基也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要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班主任如果不热爱学生,就不会关心学生,因此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没有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呼应,就会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班主任热爱学生,学生才会热爱班主任、信任班主任,才会向班主任打开自己的心扉。所以,只有从真正的爱生之情出发,教育才有效。对学生深切的爱,是班主任取得成功的奥秘。
班主任热爱学生往往成为学生行动的动机、前进的动力,班主任对学生提出的各种要求容易转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相反,班主任厌恶或责难学生,往往会使他们产生自暴自弃、不思上进的心理,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而拒绝接受班主任的教育。
班主任热爱学生应贯穿教育过程的始终,这种情感性原则应渗透到具体、细微的教育工作中。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尝试做到以下几点:
1. 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真诚的。面对班内的每一个学生,在班主任眼里都是一样的,不但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及他们细微的思想变化,真心对待每一个学生,使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这需要班主任对学生要有热心、耐心、细心和信心。大多数学生都希望老师爱他们、关心他们、接受他们、了解他们,同他们打成一片,他们希望把班主任当成知心朋友,对他敞开心灵的大门,倾吐自己的欢乐与苦恼,这就需要班主任主动地、真诚地爱学生,学生才会爱他。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老师的“爱”,我有意识地开了一个“你想让老师为你做点什么”的主题班会,根据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去播散爱的“雨露”。班内家庭困难的同学我会去帮助他们,对于思想上有波动的同学,我会和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曾经带过一年毕业班的学生,毕业时每一个同学都写了一句话放在了一个心愿瓶里送给了我,当然里面有很多对我的祝福,就是用这样的爱心和耐心去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
2. 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应是公正无私的。班主任的爱要面向全体学生,班主任要把爱倾注于每一个孩子的心田,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决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更不能放弃对任何一个学生的教育机会,不因个人的好恶或学生的优劣而影响自己对全体学生的关怀爱护,对待那些经常犯错误而且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更需要倾注热情,倍加爱护,悉心帮助他们,细心耐致地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更不能讽刺、挖苦、歧视这样更会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产生抵触情绪。对于后进生,不能歧视,要仔细分析他们学习成绩不好的原因。是基础差还是方法不当,是不下功夫,还是别人的干扰,对症下药,进行教育,对于因某一方面原因而不好好学习的,我采取了与家长紧密配合,做好他们的思想转变工作的方式。我班有一个学生,身体素质差,学习不理想,常受父母的责骂,我一面帮助她搞好学习,一面劝其父母改变教育方式。有一次,期中考试快要到了,她怕考不好又受父母责备,整天在学校默默无语,不和同学老师交流,对任何事情漠不关心,下课坐在教室里发呆。看到这一切,我鼓励她坚定信心,好好学习,做儿女的应该理解父母的心情。听了我的话,她开始努力学习了,考试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从此这个同学主动地关心起班集体来,班级出了问题她积极提出建议,性格逐渐开朗起来,能够愉快地融入到班级中来。
3. 班主任真诚地热爱学生要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班主任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有效地接近学生,教育学生、感化学生。尊重学生就要尊重他们的人格、他们的劳动、他们的情感。班主任应把学生置于同自己平等的地位,要虚心听取学生对自己的意见,绝对不能为树立自己的威信而要求学生绝对服从自己。信任学生,就是相信学生的自觉性,相信他们的进取心和创造精神。班主任要向学生开诚布公,让学生感到班主任对她的一切都是诚挚友好的。即便是向较差的学生交代工作,都要鼓励他们开动脑筋,相信自己能够创造性地完成,而不是担心把事情弄糟。对有过失的学生,首先要给他们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机会,切忌过早地、武断地下结论,更不要斥责批评一番后,就对他们冷淡、嫌弃甚至歧视。
4. 班主任对学生的爱不是溺爱。溺爱意味着迁就、放任自流。迁就会使学生失去严格的要求。没有要求也就没有教育。例如,我班的一个学生是单亲,学习成绩优秀,但一次上课他违反了纪律,任课老师找到了我,我就细心地做他的思想工作,分析了他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和他进行了沟通和交流,而且对他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对他进行积极鼓励,生活上关心体贴,还借给他一些有关学习的书籍,从此以后,这个学生有了很大的变化。
5. 用细腻而炽热的感情启迪学生的心灵之美。老师的深擎情感,能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可以转化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我们必须精心发挥这一巨大作用,使学生不仅“亲其师”,更能“信其道”;利用他们的可塑性,启迪、提升他们的心灵之美。初中学生的思维偏重于具体、形象,具有较强的模仿性。教师对是非,善恶与美丑行为的反应,往往会直接作用于他们的心灵之中。因而,教师应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激励学生高尚的感情。由于工作中难免发生误解,出现偏差,怎样才能处理好这些误解和偏差呢?有一个学生家庭特别困难,一天上午第一节课老师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时,对复习内容一无所知,上课还打盹,老师当场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但事后通过家庭走访才知道,该生的母亲前天晚上突然高烧,孩子体贴母亲,承担了母亲给人做的手工活,直到做完,因此没来得及做功课,于是老师在当周的班会上讲明了这些情况,并做出了自我批评,有表扬了该生敬老的孝心和爱劳动的美德。这样一来,在这场误会中,由于老师这颗滚烫的爱心,不仅消除了师生间的隔阂,加深了彼此的感情,是这个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而且还会使全体同学的同情心与集体观念由此而受到激发,师生间的感情桥梁得到了巩固。
班主任要把对学生的热爱尊重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做到爱之深、求之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班主任情感的教育作用。只有爱学生,才能达到教育的效能。爱是教育事业的基础和开始,班主任事业的成功,源于对学生的最大热情。班主任用爱心去开启学生灵魂的窗户,用博大的爱去关怀学生,感化学生,把爱的甘泉洒向学生的心田,让学生从班主任那里感觉到爱的力量,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的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