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的再思考

2012-04-29张军果

唯实 2012年3期

作者简介:A张军果(1968- ),男,河南嵩县人,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教授,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央党校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国民经济和金融。

摘 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内我国经济社会工作的主线,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无论从现实还是历史视角考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都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必须理清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与途径,从观念、政策、体制、结构以及科技创新等方面寻求突破。

关键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困难与挑战;思路与途径

中图分类号:F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2)03-0041-05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同时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胡锦涛同志在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进一步强调:“我们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不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中央为何如此重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问题?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现在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历时已17个年头了,为何迄今仍不尽人意,其困难究竟何在?在新的时期我国发展方式的转变路在何方?本文拟就这些问题再做探讨。

一、中央为何如此重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问题?

从2007年胡锦涛同志首次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到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专门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做出详尽部署,可以说这些年来党的工作是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主线而展开的。中央之所以如此重视转变经济发展问题,既是基于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考量,又是基于对我国现代化进程和民族复兴的长远谋划。

(一)从现实视角看,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这里所说的“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是指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逐步形成的经济发展方式。这种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特征是:高增长、低技术,高投入、低效率,高消耗、高污染,高分化、高依赖、高摩擦。这种发展方式决定了,在高增长的背后,是高成本、低收益、不和谐。这种发展方式,无论从其发展的载体、发展的动力,还是从其发展的环境上看,都是难以持续的。改变这种发展方式是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1.发展载体:高增长、高消耗的资源环境负重之路,难以持续

经济发展,必须具有相应的物质基础做支撑,这一物质基础,虽然包含的内容很多,但最重要的就是发展所需的各类要素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越快,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越低,其对资源的需求量和对环境的承载力要求也就越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粗放和快速。一方面,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但另一方面,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不多,企业的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仍十分突出。这就决定了,在这一时期,能够维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只能是各类要素资源的高投入。我国是一个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比较薄弱的国家,这种粗放型高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必然带来资源环境矛盾的日趋显化。因此,胡锦涛同志早在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明确指出:我国“主要依靠物质投入的传统发展方式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部分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接近极限,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外延型扩张模式难以为继”。

2.发展动力:投资出口主导的内外高风险之路,难以持续

经济发展,必须有相应的需求动力作支撑。在一个相对开放的经济社会体系里,通常是由投资、消费和出口这三大需求构成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中,投资具有很强的波动性,而出口具有看国际市场这个“天”吃饭的特点;相反,消费是人的最终需求且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一国的经济发展,应以国内居民的消费需求为主导,以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为辅助,否则难以实现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粗放型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模式,决定了投资和出口必将占据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由于投资需求易于波动和对外出口看“天”吃饭的特点,决定了宏观经济运行的风险增大,宏观经济运行的大起大落难以避免。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结构大调整已经开始,出口将会变得更为困难,我国高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

3.发展环境:部分先富暴富的社会分化失和之路,难以持续

经济发展需要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良性社会环境的形成,虽然需要有好的政府和社会管理体系,但更为重要的是,能让国民拥有稳定平和的社会心态,而这种心态通常是在人与人经济政治地位的相互比较中形成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就,但由于在缺乏科技进步支撑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在缺乏先富带动后富机制的背景下允许一部分人或地区优先发展和富裕,在尚未建立起适合市场经济环境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前提下过快打破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保障体系,因而导致社会差距的不断扩大,“仇富”、“上访”以及其它群体性事件的频繁爆发,同时也使整个社会处于相对焦躁不安的复杂状态。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不仅使经济发展难有稳定和谐的环境,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也将面临挑战。

(二)从历史视角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继续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性选择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而且,国际现代化的实践也表明,能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乎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前途和命运。

1.现代化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从旧文明形态向新文明形态转化的过程与结果。把“化”作为一个动词,强调的是由旧到新的转换过程;把“化”作为一个名词,强调的是由旧到新的转换结果。在人类社会的不同时期,现代化具有不同的内容。同样,由于世界发展的差异性,即使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或地区,也会处于不同的现代化阶段,其现代化的内容也将有较大的差异。从整体上看,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已经先后经历了游牧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现在正朝着以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文明时代迈进。

这里我们所说的现代化,特指我国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的这么一个过程。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在这一时期,一方面,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另一方面,信息化已扑面而来,因而我国的现代化面临着双重任务。但两相比较,当务之急是要加快实现工业化。从工业化内在的发展规律看,在这一时期,如果不能很好地开拓国内市场,如果不能注重技术创新,极易导致对海外资源、技术、市场的依赖,从而使国际风险加剧。特别是在市场化过程中,如果不能注重收入分配的调节,如果不能注重民生的改善,极易引发社会群体分化,社会矛盾丛生,社会失和加剧。

2.国际上工业现代化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

在国际工业化、现代化实践中,无论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还是以拉美地区一些国家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也都出现过诸如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的污染与破坏、社会贫富差距的持续扩大、社会矛盾的不断累积等问题。但由于英美等发达国家注重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从而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相反,拉美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在科技上形成对发达国家的依赖,在制度方面固守传统,因而国家现代化的结局与发达国家大相径庭。由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只有在经济发展方式上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才有可能闯过现代化进程中普遍遭遇的通病,进而实现民族的崛起。

3.我国工业现代化的现实选择

2003年,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大关,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它标志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已经迎来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国际现代化经验显示,人均GDP1000美元至人均GDP10000美元,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关口,如果处理得好,会象英美等国迅速进入“黄金发展期”,从而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如果处理得不好,就会出现类似拉美国家的结局。我们究竟该如何闯关?答案只有一个,就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决定中国现代化前途命运的重大抉择。

二、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何如此困难?

从1995年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2007年首次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然提法有所不同,但最终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希望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能沿着一条健康的道路不断前进,只是后者内涵更为丰富,反映了党中央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问题在于,方式的转变问题已提出17个年头了,为何现在仍在攻坚?其难在何处?究其原因,不仅有发展方式自身的惯性及我国特殊的国情因素,而且也有复杂的国际环境因素。

(一)发展方式的惯性

1.发展方式自身的惯性

一定发展方式的形成,通常需要经历一定时间的积累,同样它的消融变化,也需要一定的时间的磨砺,这就是其惯性的突出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讲,要实现这种转变,无异于一场革命。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形成的,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传统二元化的经济社会结构却表现出固化的倾向。无论从时间向度、总量向度看,还是从结构向度看,要转变传统的发展方式,绝非一日之功。

2.“铁三角”的刚性循环结构

一种经济发展方式,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经济社会结构。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铁三角”的结构性难题,即“贫富差距”、“内需不足”和“出口导向”三者间相互作用和刚性循环的难题。表现为,贫富差距的扩大,导致内需不足,由此不得不采取出口导向战略;于是,在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在缺乏科技创新的背景下,只能通过进一步压低工人工资的办法促进出口,其结果是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这种刚性循环结构的改变将是十分困难的。

(二)特殊的中国国情

中国的国情主要有三方面表现:

1.人口多、地盘大、收入低、城乡分割和上千年的封建文化

人口多,导致就业压力大,进而使粗放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很难退出产业的主导地位;地盘大,决定着不同地区发展难以同步,地区不平衡问题突出,进而使传统一刀切的管理模式在不同地区经济结构转变中很难奏效;普通百姓收入水平低,导致国内需求不足,进而导致对外出口依赖;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是经过半个多世纪以来演化而形成的,因而它的改变很难在短时期内完成;几千年的官本位文化,形成管理方式上的自上而下,这种管理模式容易导致管理者的瞎指挥,被管理者缺乏动力,上层缺乏责任心,下层缺乏创造力。官本位文化衍生了官僚文化和臣民文化,它导致官僚主义泛滥,使人们乐于服从而不善于创新。

2.转型中深层的体制机制性矛盾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在这一时期,一方面,传统的计划体制尚未完全打破,另一方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新体制尚未完全建立,因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了政府越位、错位、缺位等诸多矛盾。由于经济发展方式本身存在的惯性,它的转变客观上需要外部力量的有序介入,尤其是体制机制的力量带有根本性意义。而目前处在转轨时期的我国,在相关体制机制上存在诸多缺陷,不仅不能有效推动其转变,甚至有时还阻碍了其有效转变。

3.日益强大的利益集团的掣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一部分先知先觉者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先富起来了,但也有一部分人是通过钻政策的空子富起来的,还有人是通过与政府部门某些官员的勾结,获取巨大好处而富起来的。这些富起来的既得利益者,通过各种途径对政府的政策施加影响,从而使中央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策部署难以在一些地方或部门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

(三)复杂的国际环境

1.国际分工格局的刚性

20世纪70-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而我国则正处于工业化的初期和起飞阶段。在这一背景下,肇始于二十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为中西方经济发展的优势互补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在对外经贸交流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我国保持了年均9%以上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但应该看到,在这种高速增长的背后,我们也因此付出了高昂的资源、环境和社会代价。这种发展模式,显然不是我们希望长期保持的。但是在当前这种特殊的国际分工中,要想改变这种发展模式,显然是十分困难的。

2.可以借重的外部条件越来越少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主要通过引进、借鉴实现了经济的较快发展。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买方市场的出现,我国现有的传统技术面临着升级需求,过剩的资金面临着对外投资的需求,过剩的产品也需要对外出口。在此背景下,西方先进技术对我封锁,西方大量剩余资金正在对我金融稳定形成冲击。西方频频发生的经济金融危机表明,其自身的管理也需要创新,可供我们借鉴的好的经验越来越少。因此,现阶段国外有助于我国发展方式转型的有利条件在减少。

3.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对我打压

常言道,树大招风。随着我国对外贸易额、外汇储备位居世界第一,GDP总量位居世界第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对我国防范和打压。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的增多、中美汇率之争的没完没了、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对我国的无端指责,以及近年来国际上“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的轮番上演,东海问题、台海问题、南海问题等日趋复杂,种种迹象表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发展的遏制战略正在发酵。在此背景下,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外部环境在恶化。

三、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路在何方?

要破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诸多难题,就必须打破传统思维模式、传统管理模式和传统制度模式的束缚,力求在创新中寻找出路。具体而言,就是要努力实现观念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其中,观念创新是先导,科技创新是支撑,管理创新是切入点,制度创新是保障。依据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和胡锦涛同志在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并结合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际,这些创新应集中体现在如下五方面的工作上。

(一)以观念转变为先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从而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使发展真正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充分调动一切积极的力量,使发展真正建立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础之上。

(二)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着力改变五大结构

结构性矛盾,是当前我国传统发展方式面临的突出矛盾。转变发展方式,关键在于转变经济社会结构。结构调整的目标指向是:在静态上,经济社会的各组成部分要协调合理;在动态上,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各组成部分要充满活力和应变力,不断实现经济社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尽管经济社会结构包含的内容非常多,但结合我国实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要着力调整好如下五大结构:

1.产业结构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在一产不稳、二产不强、三产不足。今后的发展走向是:结合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进而实现整个产业经济结构的高级化。具体而言:(1)发展现代农业;(2)发展先进的制造业;(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4)把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作为转型的战略重点,进行统筹规划;(5)对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发展进行战略筹划。

2.需求结构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关系失衡的矛盾加剧,由此带来两个严重后果:一是经济增长过多依靠资本形成,在产能过剩日趋严重的同时,盲目重复建设得不到有效控制,容易导致经济波动;二是强化了经济的外部性依赖,使我国在国际分工中长期处于低端,加剧了国内能源、资源和环境的约束。这种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为此,我们必须尽快走上均衡发展之路,立足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扩大内需的关键,是扩大消费需求。但要扩大居民消费,除了要不断提高普通居民的收入水平外,还要为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创造良好的环境,以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的消费潜力。除此之外,为形成投资、消费、出口良性的需求动力结构,从短期看,必须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正确处理内需与外需的关系,还不能忽视对外需的开拓;从长期看,必须逐步形成内源发展为主,外向发展为辅的需求格局,同时在外需问题上力争实现中国产业的高端突破。

3.区域结构

从经济发展规律看,在一个面积比较大的国家,要素资源和产品销售具有区域化梯度转移的特点。当这种梯度转移能够顺利推进时,经济社会发展就能够在区域之间协调推进;而当区域之间的差距过大之后,这种区域化梯度转移就会受阻,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就会遇到困难。

改革开放以来,因地区之间自然条件的差异和中央差异化发展政策共同作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基于这种差距扩大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20世纪90年代末的西部大开发,尔后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原崛起、新疆振兴计划等等一系列的大战略、大措施,使地区差距不断扩大的势头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但是目前情况仍不可掉以轻心。我们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条件,逐步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

4.城乡结构

在过去几十年,我们都是靠从农业和农村吸取各种剩余来供给工业和城市的发展,由此也导致了日益突出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目前,这一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障碍,如果这一问题不解决,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将会变得十分困难。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目前我们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以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新阶段,支持农村和农业发展是当务之急。为此,一要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夯实“三农”基础;二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5.社会结构

实践证明,社会稳定和谐的主导力量,应该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在一个合理的社会结构中,中等社会群体所占比重越高,社会越能保持相对稳定和进步;而底层所占比重越高,社会越不易稳定;高层社会群体所占比重越高,社会越难以进步。因此形成橄榄型的社会结构,应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应努力的方向。

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在上述五大结构调整中,产业结构决定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否牢固,需求结构决定经济发展的动力是否强劲,城乡结构和区域结构决定着经济发展的空间是否广大,而社会结构决定着经济发展的环境是否稳定。

(三)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每一场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其动力都来自于生产力的进步提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在生产力的各构成要素中,科学技术是关键性的生产要素,常被称为第一生产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加快科技进步,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至少具有两大支撑作用:一是科技进步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二是科技进步为经济发展动力结构的优化提供重要的媒介支撑。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快科技进步的着力点,不在于单纯的技术引进,而在于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要切实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基点,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大力增强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要提升知识、技术转化和规模化生产能力,积极构建完整的创新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要通过自主创新带动产业升级,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唯有如此,才能在新的国际竞争条件下不断提升我们的核心发展能力。

(四)以体制优化为保障,为发展方式转变松绑给力

每一场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都伴随着对生产关系的深刻调整。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言,无论是观念的转变、结构的调整,还是科技的进步,无一不需要相应的体制做保障。可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体制问题。这不仅关系到经济体制,而且关系到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方面的体制,而这些体制都必须通过深化改革,使之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当前,要针对经济社会转型期我国在体制机制方面的诸多缺陷,不断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的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实现改革的新突破。

在相关体制改革中,最根本的是要着力于充分发挥市场“无形之手”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关键性作用,充分发挥政绩“导向之手”的引领性作用。借此,通过相关体制改革的深化,努力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松绑给力。同时,在新时期的体制机制改革中,要力求实现从管理向管理与服务并重转变;从指令性管理模式向指导性管理模式转变;从官本位理念向民本位理念转变。借此实现管理的理念、管理的技术手段和管理的艺术的不断进步与升华。

(五)以民生改善为归宿,切实回归发展的本真

每一场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都要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标准。对社会主义中国而言,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从来就不是单纯的财富积累,而是不断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表面上看,是为了追求或者保持国民经济的快速平稳发展,但归根到底,是为了保障老百姓民生问题的改善。因此,我们必须顺应人民的新期待,切实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进一步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体系,加快发展各类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让人民从发展中共享成果,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参考文献:

[1]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56.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3]吕乃基.高技术的结构与特征[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1(2):17.

[4]吕乃基.科学技术之“双刃剑”辨析[J].哲学研究,2010(7):104.

[5]田松.工业文明的痼疾——垃圾问题的热力学阐释及其推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45.

[6]冯军.技术负效应的科学技术控制[J].科学成果纵横,2008(5):17.

[7]张立文.和合学——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哲学[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11(1):3.

[8]罗安宪.现代社会与儒家传统思想资源[J].河北学刊,2009(1):42.

[9]罗安宪.孔子的君子论及其现代意义[J].探索与争鸣,2009(3):62.

责任编辑:浩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