鲟鱼病害研究进展
2012-04-29田甜杨元金王京树张旭
田甜 杨元金 王京树 张旭
摘要:鲟鱼病害大体可分为病原性疾病和非病原性疾病两大类。针对国内外鲟鱼病害的临床症状、病原体、致病机制以及防治方法等研究情况进行概述,以期为鲟鱼病害的诊断与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鲟鱼;病害;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S9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2)03-0559-05
Research Progress in Sturgeon Diseases
TIAN Tian,YANG Yuan-jin,WANG Jing-shu,ZHANG Xu
(Institute of Chinese Sturgeon, China Three Gorges Corporation, Yichang 443100, Hubei, China)
Abstract: Two types of diseases are often found in sturgeon, including the pathogenic diseases and non-pathogenic diseases. This work reviewed the clinic symptom, pathogen, pathogenic mechanism, diseases prevention and cure of sturgeon in domestic and abroad, provided the basis for disease diagnosis and prevention of sturgeon.
Key words: sturgeon; diseases; research progress
鲟鱼隶属于硬骨鱼纲(Osteichthyes)辐鳍亚纲(Actinopterygii)软骨硬鳞总目(Chondrostei)鲟形目(Acipenseriformes),是现存的古老生物种群,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全世界现有鲟鱼2科6属26种,我国分布有8种,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黑龙江流域和新疆3个区域[1]。随着鲟鱼野生资源的不断减少,为了保护鲟鱼资源,我国水产养殖研究人员和养殖者积极开展鲟鱼的人工繁殖和养殖工作,目前国内已开展的养殖品种有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施氏鲟(A. schrenckii Brandt)、达氏鲟(A. dabryanus Duneril)等,但是随着鲟鱼养殖业的发展,鲟鱼的疾病也日渐增多,现就国内外近10年鲟鱼病害的研究情况进行概述。
1病原性疾病
1.1细菌性疾病
1.1.1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败血症是一种发病快、死亡率高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危害鲟鱼的幼鱼和成鱼。患病鲟鱼体表局部出血,腹部肿胀,肠系膜和性腺充血、出血,腹腔内充满大量的积水。鲟鱼与其他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临床症状有相似之处,孟彦等[2]和赵凤岐等[3]分别发现引起施氏鲟和西伯利亚鲟细菌性败血症的病原体均为嗜水气单胞菌,而曹海鹏等[4]发现豚鼠气单胞菌和类志贺邻单胞菌混合感染引起杂交鲟和达氏鳇细菌性败血症。推测鲟鱼细菌性败血症的病原体可能有嗜水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和类志贺邻单胞菌3种,故治疗该病时应先分离病原体进行细菌学鉴定,然后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科学用药。
1.1.2细菌性肠炎病鲟鱼从苗种到成鱼均可感染该病,其主要症状表现为病鱼游动缓慢、食欲减退,严重者肛门红肿,轻压腹部有黄色黏液从肛门流出。剖检病鱼,早期可见肠壁局部充血发炎,肠内有少量食物或无食物;后期整段肠呈红色,肠壁弹性差,肠内无食物,仅有淡黄色黏液。细菌性肠炎病的病原体为点状气单胞菌[5],其普遍存在于水体和池底淤泥中,是条件致病菌,在健康鱼的肠道内也可分离到该菌。当养殖环境条件恶劣、鱼体抵抗力下降时,该菌则大量繁殖,并导致疾病暴发[6]。治疗该病可用诺氟沙星按10~20 mg/kg体重拌料投喂,连用5 d,效果较好。
1.1.3细菌性烂鳃病在人工养殖过程中,因水质恶化,鳃部损伤易感染柱状嗜纤维菌或气单胞菌而导致该病的发生。患病鲟鱼行动迟缓、呼吸困难,鳃丝肿胀、呈斑块状溃疡,鳃上黏液增多,鳃的某些部位因局部缺血而呈淡红色,某些部位因局部瘀血而变黑;严重者鳃丝末端腐烂,软骨外露。当鲟鱼食量突然较少时,若伴有该病的其他典型症状,应立即进行检查和诊断,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可用氟苯尼考按10~15 mg/kg体重拌料投喂,5 d为1个疗程。
1.1.4肿嘴病该病在鲟鱼幼鱼期发生较多,患病鲟鱼口部四周充血、肿胀,摄食困难,有时伴有水霉菌着生。普遍认为该病是一种细菌性疾病,但目前未见有关病原的筛选、回感、鉴定等详细研究资料[5]。关于该病的病因目前有两种观点:朱永久等[5]认为在幼鲟转食期间池底残饵较多,若清洗不及时,易导致幼鲟在摄食时嘴部发炎;而也有认为是鲟鱼摄食了变质的饵料而发病[7,8]。因此,在鲟鱼养殖过程中,要投喂优质饵料,加强日常管理,及时清除残饵及粪便,保持水质良好,并定期对饵料台进行消毒。
1.2真菌性疾病
1.2.1卵霉病该病是中华鲟、达氏鲟、施氏鲟、匙吻鲟等在人工孵化中的常见病,主要是由同丝水霉、鞭毛绵霉等水生真菌寄生引起。患病鲟鱼卵表面有白色或黄色絮状物,严重时鱼卵像一个毛绒球。该病的防治原则是保持水质良好、提高受精率、及时剔除死卵。苏培义[9]用500 mg/L的孔雀石绿浸洗鲟卵15 min,可以控制该病的发生;张德志等[10]报道用1~3 mg/L的亚甲基蓝溶液浸洗鲟鱼卵15~30 min,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1.2.2水霉病水霉病又称为肤霉病,主要是由于鲟鱼体表受伤而继发感染水霉。疾病早期,肉眼不易看出,当肉眼能发现时,菌丝已侵入伤口,且已向外长出外菌丝,呈灰白色棉毛状,随着病情的加重,病鱼行动迟缓、食欲下降甚至停止摄食,鱼体日渐消瘦,直至死亡。因此,在鲟鱼的捕捞、搬运、放养等操作过程中应仔细小心,尽量避免鱼体受伤。盖力强等[7]报道采用1∶1配比的食盐和小苏打混合溶液对操作后的鱼体进行消毒处理可以预防该病的发生。张德志等[10]认为在中华鲟苗种培育前期可不使用药物,通过提高池水水温预防该病的发生,水温在25~30 ℃效果很好。
1.3寄生虫病
1.3.1小瓜虫病小瓜虫病又叫白点病,其病原体为小瓜虫。当鱼体感染小瓜虫后,活力降低,食欲减退,发病初期体表可见少量白色小点,随着病情的加重,病鱼躯干、鳍、鳃、口腔等多处均布满白色小点,体表似覆盖一层白色薄膜。由于较多鱼类疾病均具有此症状,故不能仅凭肉眼观察体表有白色小点就诊断为小瓜虫病。因此,在诊断时最好使用显微镜进行检查;若没有显微镜,也可将有白色小点的鳍剪下,放在盛有水的白瓷盘中,用针将白色小点的膜轻轻挑破(连续多挑几个),在光线好的地方进行观察,如有小瓜虫在水中游动,即可诊断为小瓜虫病[6]。盖力强等[7]用50 g/m3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泡治疗小瓜虫病较为安全和有效。陈金生等[11]发现将养殖水温控制在28 ℃左右可以治疗匙吻鲟小瓜虫病。
1.3.2拟马颈鱼虱病该病的病原体为拟马颈鱼虱,徐克清等[12]于1966年首次报道我国金沙江野生鲟鱼鳃上寄生拟马颈鱼虱。苏培义[9]发现溯江入川的中华鲟几乎都感染该病,部分达氏鲟幼苗和扬子江白鲟也感染该病。张德志等[10]报道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中华鲟也感染拟马颈鱼虱,其主要寄生在鲟鱼的鳍基部、肛门、鳃弓、口腔、鼻腔、咽、食管等部位,尤以鳃弓、口腔等部位最多,虫体寄生部位四周红肿、发炎,严重者出现溃烂。目前较为常见的治疗方法为人工拔除病原体,然后涂抹红霉素软膏。
1.3.3车轮虫病车轮虫病主要危害鲟鱼苗种,是由车轮虫寄生引起。少量车轮虫寄生时,病鱼无明显症状;当有大量车轮虫寄生时,病鲟行动迟缓,寄生处黏液增多,病情严重者可造成鲟鱼苗种大量死亡。苏培义[9]用5%盐水浸浴病鲟1 h左右,然后转入流水池中饲养,病情可逐渐好转并痊愈。王有基等[13]报道,可用15%~25%的福尔马林溶液除去鲟鱼体表和鳃耙上寄生的车轮虫,但应注意不可使用硫酸铜。
1.3.4锥虫病该病的病原体为锥虫,患病鲟鱼行动缓慢,摄食停止,体表无光泽,停卧水底,身体在水中呈“L”型或“S”型弯曲,有时在水中上下急剧旋转,若不治疗,3~5 d后即可死亡。研究发现,在5 L水中加入20万~40万IU青霉素G盐浸泡患病鲟鱼,每天1次,每次浸浴2 h左右,前2 d采用高剂量(40万IU),第3天后采用低剂量(20万IU),连续用药3 d后可明显好转,7 d后病鱼可恢复正常[9]。
1.3.5斜管虫病该病的病原体为鲤斜管虫,其大量寄生在中华鲟的体表、口腔及鳃部,病鲟主要症状为在水中急躁不安,体表呈蓝灰色薄膜样,同时伴有口腔、眼部黑色素增多等症状。该病主要是在静水养殖条件下养殖水体过肥、过脏所致。流水状态下该病的自然死亡率约为3.6%[9],因此,将患病鲟鱼转入流水养殖池中饲养有较好的治疗作用,采用流水养殖鲟鱼并保持水质清洁可预防该病的发生。
1.3.6三代虫病患病鲟鱼吻端、鳃部充血,游动不正常,伴有缺氧浮头现象,其病因主要是由投喂未消毒的水蚤引起。该病的预防方法为加强活饵消毒,治疗使用0.25 mg/L的晶体敌百虫,效果较好。
1.4病毒性疾病
我国鲟鱼养殖业起步较晚,病毒性疾病报道较少;而国外鲟鱼疾病研究起步较早,且主要针对养殖生产中出现的疾病[14]。目前已在鱼体内分离到4种可感染鲟鱼的病毒,分别是高首鲟虹彩病毒(WSIV)、高首鲟疱疹病毒-Ⅰ(WSHV-Ⅰ)、高首鲟疱疹病毒-Ⅱ(WSHV-Ⅱ)和铲鲟虹彩病毒(SSIV)[15]。
1.4.1高首鲟虹彩病毒(WSIV)病WSIV是一种感染高首鲟皮肤、鳃和上消化道的病毒,最早于1990年从北美人工养殖的高首鲟体内分离到。攻毒试验证实WSIV可成功感染湖鲟,但该病毒能否成功感染其他鲟鱼还不清楚[15]。WSIV病被认为是哥伦比亚、库特奈河等水域野生高首鲟种群的地方性疾病,该病可导致幼鱼体质下降、生长缓慢、成活率降低[16],成鱼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可能成为带有间歇性病毒脱落的亚临床携带者。WSIV可通过卵细胞和精细胞由亲鱼向后代垂直传播,也可通过养殖水体水平传播[17]。Kwak等[18]采用合成寡核苷酸WS229F和WS245R从高首鲟虹彩病毒染色体上扩展出一个大小为519 bp的DNA片段,且使用这种新的PCR方法检测高首鲟幼鱼比常规检测方法更快速、灵敏。目前,关于该病没有较好的治疗方法,主要以预防为主,如可通过加大养殖水体流量、做好消毒工作、加强日常管理等[16]。
1.4.2铲鲟虹彩病毒(SSIV)病SSIV是从铲鲟体内发现的一种新型虹彩病毒,其与WSIV在形态学、细胞病变方面较为相似,但二者的临床症状却存在差异,即感染SSIV的病鲟不具有厌食和皮肤损伤的典型症状[19]。通过鲟鱼细胞培养(铲鲟细胞系、高首鲟细胞系等)未成功分离出病毒[15],这对该病的深入研究增加了难度,目前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1.4.3高首鲟疱疹病毒-Ⅰ,Ⅱ(WSHV-Ⅰ,Ⅱ)病 WSHV-Ⅰ首次于1991年报道,它主要通过体被和口腔黏膜的严重感染而导致鱼体死亡[20]。采用高首鲟皮肤细胞系可分离出WSHV-Ⅰ,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可见,WSHV-Ⅰ病毒壳体呈六角形,核壳体直径110 nm,外包膜直径230 nm。人工感染试验证实,WSHV-Ⅰ病毒培养物可成功感染高首鲟,并出现死亡病例[14]。WSHV-Ⅱ于1995年从雌性高首鲟卵巢分泌物中分离到[21],其实验感染率低于10%,且对不同种类的鲟鱼敏感度有一定差异。感染WSHV-Ⅱ的老年鲟鱼的症状为体表出现白色水疱,逐渐形成创口,进而继发感染细菌和寄生虫[15]。目前该病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通常对感染WSHV-Ⅱ的鲟鱼用食盐浸泡预防溃疡处的继发感染。
2非病原性疾病
2.1营养性及中毒性疾病
2.1.1营养性贫血饲料中的营养成分不平衡,不能满足鲟鱼的营养需求时而引起营养性贫血的发生。病鲟食欲减退、生长缓慢;肉眼可见体色变淡,鳃丝呈粉红色,肝脏、肾脏颜色变淡;血红蛋白含量降低至20~25 g/L,红血球数量减少至3×105个/μL甚至更少,幼红细胞比例由20%增高至40%甚至更高[5]。该病死亡病例不多,但会造成鱼体免疫力下降,易感染其他疾病。因此,在人工养殖过程中,应结合鲟鱼的营养需求选择适合的专用饲料,并严格控制饲料的质量。
2.1.2萎瘪病在高密度和大水面养殖中易发生该病。患病鲟鱼身体干瘪、消瘦、发黑,表现为头大身子小,背似刀刃,两侧骨板突出,鳃丝发白,活动能力下降,最终衰竭而死[7]。其病因主要是养殖密度过高导致鲟鱼摄食不均衡或饲料营养成分不均衡,无法满足鲟鱼的生长需求。故在鲟鱼养殖过程中要控制养殖密度,投喂营养全面的优质饲料。若发生该病,应使用天然饵料对病鲟进行单独饲喂。
2.1.3脂肪性肝病在鲟鱼人工养殖过程中由于饵料的脂肪含量过高导致其患有脂肪性肝病。患病鲟鱼无明显的体表症状,仅见食欲减退,生长缓慢,解剖可见其肝脏表面覆盖大量的脂肪,手触有较重的油腻感。该病的防治方法为保证饵料的营养均衡性,尤其要少使用脂肪含量过高的饵料。
2.1.4心外膜脂肪织炎Guarda等[22]详细研究了235尾高密度养殖的高首鲟的心脏,结果显示,所有的高首鲟都存在脂肪织炎,虽然其体表、肌肉等无任何病理变化,但心脏具有明显的病理变化,70%的高首鲟心脏表面颜色呈灰褐色到黑色,组织病理切片表明炎性细胞浸润,损害细胞由血管周围向中心集中,或呈带状沿着心外膜边缘脂肪组织分布;严重者炎性细胞大量浸润,组织增生,脂肪组织被炎性细胞和增生组织所替代,而脂肪组织下面的心肌层未见异常。关于该病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营养不均衡和摄入过量脂肪有关。
2.1.5肝性脑病施氏鲟、杂交鲟、俄罗斯鲟在人工养殖过程中都发生过该病,主要发生在体长15~20 cm的人工转食阶段的幼鱼。患病施氏鲟的主要临床症状为患病初期伴有跳跃、乱窜等兴奋行为,散游或独游,食欲下降;后期处于昏迷、昏睡状态,停止摄食,直至死亡。病理剖检和组织病理观察发现,肝组织病变存在较为明显的由轻到重的过程。随着肝病变、坏死,脑组织也相应遭到破坏(液化性坏死),脑功能相应地由功能不全(异常兴奋状态)发展到功能衰竭(异常抑制状态)。结合流行病学和养殖管理进行分析,认为施氏鲟肝性脑病主要是由饵料中的有毒成分和药物作用引起[23]。为了有效地预防该病,可投喂干净的水蚯蚓,使用未添加药物的饲料,同时要保持水质清洁、加强日常管理。
2.1.6心外膜脓肿该病主要危害体长15~30 cm、体重15~200 g的鲟鱼幼鱼,患病种类为杂交鲟、俄罗斯鲟和施氏鲟。患病初期病鲟食欲不振、独游或散游,后期活动逐渐缓慢、停止摄食,最终死亡。患病鲟鱼体表除心脏部位外突外,无其他明显的症状,解剖可见心脏表面呈不规则凹凸瘤状,腹面颜色由白到红,动脉球红紫色;病理学观察与正常鲟鱼心外膜相比,病鲟心外膜明显增生、肿大,并浸润着大量的炎性细胞[24]。关于该病的具体致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其组织病理变化与高首鲟心外膜脂肪织炎有共同之处,推测两者的病因也可能具有相似之处。建议在人工养殖过程中,尽量投喂营养全面的饵料,且避免投喂添加药物的饵料。
2.2多种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
2.2.1气泡病水中氮气或氧气含量过饱和时可引起鲟鱼患气泡病。该病主要危害幼鲟,且越小的个体对该病越敏感。病鲟游动缓慢、上浮贴边,严重者腹部膨大,下沉困难;肉眼可见口前两侧的两条沟裂内存在呈线性排列的气泡;镜检发现病鲟鳃部发白,鳃丝间黏液增多,存在小气泡;解剖可见肠内有黄色黏液和气泡。该病预防方法为避免养殖水体过度曝气,防止水体中气体过饱和;并在幼鲟转食期间,将养殖池中的充气头罩上网罩,避免幼鲟误食气泡[5]。
2.2.2大肚子病该病是由于消化不良或气单胞菌感染引起[25],患病鲟鱼体色正常,腹部膨大、向上,浮在水面无力游动。解剖可见有的病鲟胃中食物较多,有气体,且肠道边也有气泡,而有的病鲟胃中食物则较少,但有大量气体存在。该病的预防方法为改善养殖环境,降低养殖密度,加大水流速度。治疗按每千克饲料中添加3~5 g恩诺沙星、8~12 g干酵母、3 g大黄,拌料连续投喂,5 d为一个疗程,若发现鱼群粪便变稀,可减量或停喂大黄[10]。
2.2.3应激性出血病当鲟鱼受到应激因子如天气突变、拉网捕捞、水质不良、长途运输等刺激时,即可在短时间内发生全身性体表充血和出血而导致大批鲟鱼死亡。该病在发病前鱼体无明显异常,一旦受到应激因子刺激,病鲟则表现非常敏感、极度不安,腹棱、腹部骨板充血发红并有少量的出血斑,严重者鳃盖、鳍条基部明显充血,腹部肌肉、骨板和腹棱大量出血,解剖可见肌肉和脏器充血[7]。为了防止该病发生,在鲟鱼养殖过程中应改善养殖环境,提高鱼体抗应激能力;投喂优质饵料,避免使用喹乙醇;避免高温期拉网捕捞和长途运输,采用柔软的网具和运输工具且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天气突变时,应密切关注水质变化和鱼体活动变化,出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
2.2.4蛀鳍病患病鲟鱼游动失去平衡,肉眼可见胸鳍、尾鳍破损,严重者鳍条溃烂,继发水霉病。该病主要发生在稚鲟开口期和幼鲟转食期,由于放养密度过大,规格不整齐,个体大、活动力强的鲟鱼将个体小的鲟鱼鳍条当食物咬伤,形成蛀鳍[5]。该病的防治方法为:在鲟鱼的开口期和转食期要保持合理的养殖密度,并少量多次投喂优质的适口饵料。
2.2.5癌变姜礼燔[26]报道水环境污染可导致野生中华鲟幼鱼肝脏发生癌变,主要症状是肝区浮肿、表面有结节,肝细胞有增生,严重者癌细胞已发生异型化,其比正常细胞增大1~3倍,特别是细胞核变大,呈现癌细胞恶化分裂相:胞核有圆形、椭圆形、多角形等不规则形状,核膜薄厚不均,胞质颜色变深,胞浆丰富,细胞界限不清晰,出现浸润性生长、转移,以至包围邻近血管和肝组织,导致组织变性,失去功能。目前尚未见人工养殖条件下鲟鱼脏器发生癌变的相关报道。
2.2.6红斑病患病仔鲟卵黄囊前端或下部,或两侧以及背部、尾鳍下端等部位出现血红色的点状斑块。病鲟常于水面缓慢游动,患病后可存活10 d左右。该病可能是由水蚤、虾类咬伤所致或孵化时水体流速过大受伤引起,不具有传染性。其防治方法为彻底清除水蚤等敌害生物,合理控制孵化池、护养池的水体流速,避免仔鲟受伤[9]。
2.3敌害生物
苏培义[9]报道,鲟鱼的敌害生物有18种,其中天然产卵场鲟鱼胚胎敌害有圆口铜鱼、长条铜鱼、长吻■、黄颡鱼、黄腹吻■共5种,人工养殖条件下孵化器和培育池中鲟鱼苗敌害动物共11种,分别是麻雀、翠鸟、白顶溪鸲、水鸦雀、白尾斑地鸲、红尾水鸲、黄腹灰脊鸽、■条、沼虾、家鼠、家猫,敌害植物2种:水网藻和青泥苔。因此,在鲟鱼鱼苗、鱼种下塘前应彻底清塘消毒,下塘后需加强管理,避免受到敌害生物的袭击。
3小结与展望
近年来随着鲟鱼养殖业的发展,疾病也逐渐增多。目前鲟鱼病害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今后应进一步研究鲟鱼病害的病原体、流行规律、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症状,结合生态防治、药物防治和免疫防治,形成系统的诊断和综合防治技术体系,保证鲟鱼的健康生长,最终实现鲟鱼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曲秋芝,马国军,孙大江. 鲟鱼类及我国鲟鱼类研究的发展概况[J]. 水产学杂志,1996,9(2):78-84.
[2] 孟彦,肖汉兵,张林,等. 施氏鲟出血性败血症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6):822-826.
[3] 赵凤岐,曹谨玲,刘青. 西伯利亚鲟败血症病理学观察与病原学研究[J]. 水生生物学报,2009,33(2):316-323.
[4] 曹海鹏,杨先乐,高鹏,等. 鲟细菌性败血综合征致病菌的初步研究[J]. 淡水渔业,2007,37(2):53-56.
[5] 朱永久,危起伟,杨德国,等. 中华鲟常见病害及其防治[J]. 淡水渔业,2005,35(6):47-50.
[6] 黄琪琰.水产动物疾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112-113.
[7] 盖力强,高欣,安瑞永,等. 鲟鱼常见疾病的防治[J]. 河北渔业,2006(8):38-42.
[8] 何为,陈慧. 我国人工养殖鲟鱼的疾病防治[J]. 中国水产,2000(7):26-28.
[9] 苏培义. 中国鲟形目鱼类的寄生虫及病害[J]. 重庆水产,1993(1-2):44-50.
[10] 张德志,王军红. 鲟鱼养殖中的疾病防治研究[J]. 水产科技情报,2009,36(1):14-17.
[11] 陈金生,吴生桂. 匙吻鲟小瓜虫病的观察与防治[J].水利渔业,2003,23(1):55.
[12] 徐克清,陈锦富,郝淑英,等. 一种拟马颈鱼虱在中国的发现[J]. 动物学报,1966,18(2):220.
[13] 王有基,胡梦红.人工养殖鲟鱼中的疾病与防治[J]. 北京水产,2004(4):32-34.
[14] 曾朝辉. 鲟鱼苗早期暴发性疾病的病因分析[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3.
[15] 王荻,刘红柏,卢彤岩,等. 鲟鱼病毒性疾病研究进展[J]. 水产学杂志,2008,21(2):84-89.
[16] GEORGIADIS M P, HEDRICK R P, JOHNSON W O, et al. Risk factors for outbreaks of disease attributable to white sturgeon iridovirus and white sturgeon herpesvirus-2 at a commercial sturgeon farm[J]. American Journal of Veterinary Research,2000,61(10):1232-1240.
[17] WATSON L R, GROFF J M, HEDRICK R P. Replication and pathogenesis of white sturgeon iridovirus (WSIV) in experimentally infected white sturgeon Acipenser transmontanus juveniles and sturgeon cell lines[J]. Disease of Aquatic Organisms,1998,32(3):173-184.
[18] KWAK K T, GARDNER I A, FARVER T B, et al. Rapid detection of white sturgeon iridovirus (WSIV) using a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assay[J]. Aquaculture,2006,254(1-4):92-101.
[19] MACCONNELL E, HEDRICK R P,HUDSON C,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an iridovirus in cultured pallid (Scaphirhynchus albus) and Shovelnose sturgeon(S. platorynchus)[J]. Fish Health Newsletter,2001,29(1):1-3.
[20] HEDRICK R P, MCDOWELL T S, GROFF J M, et al. Isolation of an epitheliotropic herpesvirus from white sturgeon Acipenser transmontanus[J]. Disease of Aquatic Organisms, 1991, 11:49-56.
[21] WATSON L R,YUN S C,GROFF J M, et al. Characteristics and pathogenicity of a novel herpesvirus isolated from adult and subadult white sturgeon Aciperser transmontanus[J]. Disease of Aquatic Organisms,1995,22:199-210.
[22] GUARDA F,BERTOJA G,ZOCCARATO I, et al. Spontaneous steatitis of epicardial fat in farmed white sturgeon (Acipenser transmontanus)[J]. Aquaculture,1997,158(3):167-177.
[23] 潘连德,孙玉华,陈辉,等. 施氏鲟幼鱼肝性脑病组织病理学与细胞病理学研究[J]. 水产学报,2000,24(1):56-60.
[24] 潘连德. 养殖鲟鱼非寄生性疾病的诊断与控制[J]. 淡水渔业,2000,30(6):36-38.
[25] 王世权. 鲟鱼常见病的治疗[J]. 中国水产,1999(10):32-33.
[26] 姜礼燔. 环境污染对中华鲟鳃、味蕾及肝脏的毒理组织学研究[J]. 水产科学,1988,7(2):1-5.
收稿日期:2011-06-13
基金项目: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田甜(1984-),女,辽宁阜新人,助理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水产动物病害研究工作,(电话)13477142968(电子信箱)
cocotian1234@126.com。